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深夜食堂》的最大問題在於不接地氣

[複製鏈接]

28

主題

28

帖子

436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3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左手倒影 發表於 2017-6-15 09: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觀眾對《深夜食堂》的批評主要集中在:



一是完全照抄日版。雖然買下了日版電視劇的版權,不能稱之為嚴格意義上的抄襲,但是國產版《深夜食堂》的借鑒痕迹實在太明顯:從黃磊臉上的刀疤、牆上掛的菜單到做的章魚腸,甚至電視劇的開場白都一模一樣:編劇簡直不能更懶。



二是表演浮誇。這個鍋不需要黃磊來背,但是快樂家族的吳昕難辭其咎:她和其他幾位演員飾演的泡麵三姐妹,完全是一種咋呼多動的綜藝狀態在演出,再加上恐怖的妝化和單薄的人物設定,簡直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和日版相比,國產的演員要低一個等級。



三是廣告植入生硬。這大概是拿下2.3分最大的原因:黃磊用整整兩集的時間給吳昕們做了老壇酸菜面,尤其令人震驚的是,這碗面的製作是用桶裝面+調料包完成的!一部以美食著稱的電視劇居然花90分鐘去打速食麵的廣告,這是對觀眾的侮辱。相比之下,日版哪怕布景簡陋、畫面陳舊,絕沒有這種喪心病狂的植入設定。
之後播出的三、四兩集繼續貢獻了許多槽點:徐嬌扮演的乞丐進門就要吃高貴的肉鬆飯;四十五分鐘以後他被音樂製作人發現,成為紅遍全世界的明星(黑人問號),再過四十五分鐘,他得癌症死了,全場哭得稀里嘩啦……來得快、去得快的不只有演員,還有劇中莫名其妙的感情。還沒等觀眾進入徐嬌這個大明星的情境,電視劇又匆匆和下一波食客有了瓜葛。這樣的故事一共有24個、這部電視劇有50集,也不知道趙又廷的催淚那一集是不是也依然這樣蜻蜓點水、走馬觀花?

《深夜食堂》的最大問題在於不接地氣


很多觀眾就此斷定:黃磊的人設崩塌了。隨著黃小廚抄襲事件、《麻煩家族》票房撲街,這次《深夜食堂》的崩壞簡直是一場總決戰。這個結論有些落井下石,客觀地說,《深夜食堂》再差,也比國內很多粗製濫造的電視劇強許多,2.3分的打分有觀眾預期落空的報復性打分的成分。相信隨著後續劇集的播出,會有一些回升。



但是重新考察這部電視劇,它根本的原因是——不接地氣,水土不服。以第一集的泡麵三姐妹故事為例,且不論黃磊的深夜食堂造型完全是日本風格,一個大齡姑娘深夜出門只為吃一碗泡麵,這在現實生活中是零可能的情節。這個情節失真,觀眾的情緒自然會轉嫁到被宣傳的商品上。同樣的道理,把腸子切成「章魚狀」、吃「魚鬆飯」,根本不是中國大部分地區的人們會說出的口頭語,這種強行照搬日本文化帶來的隔閡,必然無法在中國觀眾心中產生共鳴,所謂的「暖心治癒」的特質,則完全無法體現。



《深夜食堂》的最大問題在於不接地氣



真正中國的《深夜食堂》應該怎麼拍攝?到夜市去,到簋街去,到大排檔去,到路邊攤去,看南來北往的中層底層人喝啤酒,擼串,吃小龍蝦,涮麻辣燙,吃火鍋,聽他們講一天的工作:有加班的白領,送外賣的小哥,剛下手術的護士,從ktv出來的青年,甚至坐台的小姐,約炮的年輕人……這些才是真正深夜裡吃東西的主顧,油滋滋的鍋,昏黃的燈,轉動的排風扇,一地的蝦殼啤酒瓶,才是這個國家老百姓真正的夜間食堂,而不是在日式酒吧里點一碗老壇酸菜面。



引進國外先進的IP作品並不丟人,優質文化輸入有時候有利於我們自身文化的成長。《中國好聲音》《愛情公寓》這些作品本身也實現了它的娛樂功能。但最害怕的是《深夜食堂》這種照抄式懶惰,只有一點點語言的漢化,成為一個劣質的複製品。如果只是一個複製品,對於喜愛原作品的受眾而言,他們不會買單;對於不知道原作品的新受眾而言,評價的起點則是劇本身。如此一來,2.3分的尷尬自然就是一種失望的發泄。



國產《深夜食堂》有好的IP、好的平台、足夠多的演員和足夠優秀的宣傳,唯獨缺少用心的內容製作。在觀眾視野越發寬廣、口味日趨挑剔的現在,除了用心創作之外,沒有其他法寶能夠贏得他們的歡心。2.3分的《深夜食堂》是一次現象,也應該當作觀眾群體對影視全行業的一次提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0: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