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蘇聯大媽攔住德國陸軍大將,說了一句話,差點改變二戰歷史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4-27 06: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張良 鐵血軍事

  古德里安是二戰納粹德軍陸軍戰術「閃擊戰」的創始人,被歷史學家稱作「閃擊戰之父」,是與曼施坦因、隆美爾齊名的納粹德國的三大名將之一,也被稱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帝國之鷹」。在二戰中,雖然其處於法西斯的一方,但是他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也是得到世人的認可的!

  

  古德里安

  在二戰結束后,古德里安寫了許多的個人著作,其中一本叫做《古德里安將軍戰爭回憶錄》的回憶錄記錄了古德里安指揮德軍進攻蘇聯時遇到的一件讓他終生難忘的事!

  

  德軍裝甲部隊

  在回憶錄中,古德里安清晰的記錄了這件事。在蘇德戰爭爆發前期古德里安作為當時德軍第2裝甲集群的指揮官,指揮第2裝甲集群一路勢如破竹、攻城略地。

  有一次,古德里安的指揮車穿過一個蘇聯村莊的時候,一位蘇聯老奶奶攔住了他的指揮車。當時車上的副官十分警惕,以為這個蘇聯老大媽是來搞破壞的,不過讓他們沒想到的是,蘇聯老奶奶掀開了手中提著的籃子,裡面裝了幾塊麵包。他們俄語翻譯后古德里安才知道大媽原來大媽想給他們一些吃的;那個老奶奶對古德里安說不吃完不許走。

  古德里安和車上的軍官們只好把麵包分著吃了,儘管這些麵包對於他們來說難以下咽。吃完后他們對這位老奶奶表示感謝,還留給她一些罐頭之類的食品。

  看到這裡,不禁有人會發出疑問,德軍明明是侵略者,為什麼這位老奶奶像見到親人那樣歡迎他們呢?

  這裡的原因就要牽扯到著名的「烏克蘭大飢荒」。

  20世紀30年代正是是蘇聯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高潮,為了進行工業化建設,蘇聯就必須需要大量的資金,而這個時候農業就是工業化資金重要來源之一,烏克蘭這個產糧地區就更不用說了。蘇聯政府的這種從農業積累資金的做法讓烏克蘭農民非常不滿,因此當蘇聯政府在烏克蘭農村推行農業集體化的過程中,遭到了極大的抵制。

  而抵制的結果就是蘇聯政府更加強硬的政策,烏克蘭「富農」階層遭到集體逮捕和流放。大量擅長耕作、富於農業經驗的烏克蘭農戶被劃為「富農」,全家流放至西伯利亞和中亞地區,導致烏克蘭本土農業生產技術和生產率下降。免於被流放的農戶,因為擔心被劃成富農,因此不願耕作,在加上當時的天災,其直接結果就是1932年烏克蘭糧食產量暴跌。當年預期在全蘇聯可以收穫9070萬噸糧食,但是實際上只收穫了5500萬到6000萬噸。蘇聯政府徵得的糧食數量也從預期的2650萬噸下跌至1850萬噸。

  

  烏克蘭大飢荒

  1932年12月6日,蘇共政治局又頒布了另外一項秘密命令,將全烏克蘭的所有生產資料(農具、牲畜、種子)收歸公有,禁止將任何糧食和製成品運入烏克蘭農村,並在全烏克蘭禁止商品和農產品的異地買賣。此外還向烏克蘭農村派出了搜糧隊,沒收農民的餘糧、口糧和種子糧。

  

  這一結果就導致了烏克蘭大飢荒,根據最新的俄羅斯科學院通訊院士科茲洛夫的數據,蘇聯1932—1933年飢荒中的總死亡人數不少於700萬,其中烏克蘭人有300—350萬。

  後來雖然飢荒很快就過去了,但是烏克蘭農民的生活依然很艱苦。所以當時的蘇聯政府是很不得烏克蘭農民人心的。這也就理解了那位老奶奶為什麼給古德里安送麵包,因為他們覺得德軍是解救他們的人。

  經過這件事之後,當時古德里安的整個指揮部都對戰爭充滿信心,認為取勝只是時間的問題。

  不過沒想到是,佔領的蘇聯土地不是由國防軍管理的,而是希特勒專門派的黨衛軍進行接收。這些黨衛軍都是被灌輸了種族主義思想的,在他們眼中,蘇聯老百姓都是劣等種族,所以他們對當時蘇聯百姓無所不用其極,結果蘇聯人發現希特勒比斯大林更殘酷,所以後來襲擊德國佔領軍的時間就不斷發生。

  編后語

  做成任何事都是要付出代價的,小事小代價,大事大代價,烏克蘭大飢荒是蘇聯工業化的時期。蘇聯工業化的代價或許是有點殘酷的,但是沒有付出,也不可能有這樣大的成就。後來德國在蘇德戰爭中敗於蘇聯,蘇聯強大的工業化生產能力是最重要的原因。

  歷史有時候真的不好說,如果沒有秦始皇和隋煬帝這樣的暴君,長城和京杭大運河也是修不出來。我們也只能說這樣的事是「弊在當代、利在千秋」。歷史總是要付出代價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6: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