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笑死人!這個逗比國家再上娛樂頭條,最後中國居然躺槍了!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17-3-20 03:31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曾有網友吐槽:「娛樂新聞看阿三!」果不其然,許久沒登上新聞頭條的阿三同志這兩天又給大家帶來了不少的歡樂。

  因為他們的飛機又被摔了!

  

  2017年的3月15日,對於印度空軍來說真算不上什麼好日子,因為在這一天連續摔了兩機!

  一架蘇-30MKI戰鬥機,還有一架」印度豹「直升機,一個上午一個下午都摔了。

  而且,這兩個機型口碑都算不上好。尤其是「印度豹」直升機還有其升級版的「獵豹」直升機,是讓印度又愛又恨的存在,甚至引起了印度飛行員的太太團們一致抗議,要求停飛。

  

  蘇-30MKI的殘骸砸中了村落 直升機迫降失敗發生了傾覆

  在3月15日上午,印度空軍的一架隸屬於巴爾梅爾Utarlai空軍基地的蘇-30MKI戰鬥機在進行例行訓練時發生故障,兩名飛行員彈射逃生了;但是由於墜機位置不好,造成了殘骸擊中了地面的村落,3名村民受傷。

  這是蘇-30MKI戰鬥機於1997年加入印度空軍后的第七次墜毀。

  不過禍不單行在當天下午,一架隸屬於印度空軍的「印度豹」直升機在訓練時,突遇機械故障,飛行員採取了緊急迫降措施,但是由於選擇應急著陸場地不佳,地面是田壟並不是平地,直升機在落地瞬間發生傾覆,好在兩名飛行員安全逃生。雖然「印度豹」的設計是來自於法國SA-3158型「美洲鴕」直升機,但是該機設計是在上個世紀60年代完成設計的。而印度一直用了這麼多年還沒退役最主要原因是該機一直擔負這高海拔地區的運輸任務,而且無可替代。為了確保高海拔的運輸生命線,印度只能繼續服役這型老爺機。

  

  雖然這型直升機太老了 可為了能夠保持高海拔區域的補給 印度仍然堅持服役

  根據《印度斯坦時報》的2016年12月7日的報道統計,僅僅「印度豹」直升機從2010年到2016年11月之間,就墜毀了7架,造成12名飛行員和軍官喪生,甚至在2015年時,印度陸軍參謀長也差點命喪墜機現場,還好死裡逃生。

  正因為如此糟糕的安全記錄,在2015年度的印度部隊家屬和國防部長的聯誼會上,印度飛行員的「太太團」就圍住了國防部長帕里卡爾,要求印度先全部停飛這種「寡婦機」,隨後儘快淘汰這種上個世紀60年代的直升機。甚至有太太抱怨道,只要聽說自己丈夫一起飛,就提心弔膽,只要看到丈夫平安歸來才感到「重獲新生一般」。

  其實,這不過就是個印度在飛行安全領域的一個縮影,根據不完全統計,1996年至2001年期間,印度空軍發生89起墜機事故,其中56架米格-21、11架米格-23、12架米格-27、7架「美洲虎」,3架米格-29。米格21型戰鬥機,印度每年都要摔毀十幾架。在最近的四個年度里,印度空軍又有22架戰機墜毀,可以說是規模浩大。

  如果真的有人用這個記錄去申請世界紀錄也沒問題,關鍵是印度軍隊敢領嗎?所以,也難怪這些飛行員家屬會如此著急,直接圍住國防部長要求全部停飛。

  

  一架墜毀的印度空軍米格-21戰鬥機 但是為什麼要賴中國的零件呢?

  不過,在印度一直有個奇怪的現象,只要有什麼飛行事故一定要找到中國因素;不是因為中國戰鬥機出動太頻繁了,就是零部件是中國N手流通過來的。

  而且印度審計署還在2012年煞有介事的稱,自己的米格-21墜毀率位居「全球第一」也是因為進口到了第三方出手的中國造部件。當然,沒多少人能信。其實,印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過於依賴進口,自行維護能力太弱,就連自行組裝的蘇-30MKI戰鬥機,妥善率也只有55%到60%,遠低於俄羅斯規定的75%。並且,根據印度統計署的數據,印度戰機的技術故障占墜毀比率的39.5%,飛行員的操作失誤佔39%。

  說白了就是,維護能力和飛行員訓練不足,才是造成印度戰機全球墜毀第一的這個世界紀錄的原因,真賴不上中國!

  

  印度斯坦航空公司 其實論歷史都能推倒二戰時期的老牌航空企業了

  不過,說起印度能夠創造」墜毀率世界第一「這一紀錄的罪魁禍首,不得不提一個「臭名昭著」的飛機製造公司: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

  在3月15日墜毀的2架飛機,都是由該公司組裝並負責維護的。這家公司還負責維護印度的其他機型,比如上面所說的墜毀率「全球第一」的米格-21。印度媒體也曾經想探尋該公司為何能夠製造這一紀錄,但該公司謝絕了採訪。因此只能通過戰機的維修紀錄來發現問題所在,在蘇-30MKI的戰機維護紀錄上,就曾多次紀錄其使用的AL-31FP發動機內多次出現過來歷不明的金屬碎屑,甚至出現過碎屑卡住發動機軸承的情況。按照正常情況來看,如果這樣的碎屑出現,理論是應該進行發動機探傷和全面拆檢的,可維護記錄上並沒有相關的檢查記錄。這或許是該公司研製的LCA「光輝」戰機一直不能得到部隊認可的問題所在。

  

  如果印度不正視這個問題 未來這個記錄還會繼續保持 但願沒人叫醒印度

  我們簡單回顧印度航空出過的問題,就可以發現,航空工業這麼複雜的項目,印度卻似乎沒並沒有拿出應有的態度來認真對待。同時,印度由於獨特的國際地位,使得」買永遠比自行研製「要容易的多。

  因此,也造成了印度航空多年停步不前。實際上印度航空工業底子相當不錯,亞洲的首架超音速戰鬥機就是印度製造出來的,可今天的印度航空工業卻很難看得出起色。

  當然,這不是個例。如今的印度,不僅連航空領域難見起色,就連航母、坦克等領域都鮮見其亮點。

  比如當年阿三叫囂的「阿瓊」主戰坦克,從1974年到1984年花了整整十年才造出樣車,直到2004年8月第一輛生產型「阿瓊」坦克才交付,「懷胎」30年之久。

  

  然而,就是這輛等了30年之久的主戰坦克卻一點兒都不靠譜。

  由於印度仿製的T-72火炮工藝不過關,炸膛現象成為家常便飯。而且,駕駛員開窗駕駛時,會被轉動的炮塔撞死;裝填彈藥時火炮必須調整到一定仰角;而當火炮處於正前方時,乘員根本無法上下車。

  我想,此時的阿三士兵的心情將會非常精彩:

  

  另外,既然說完了飛機坦克,自然航母也是可以拉出來吐吐槽的。

  眾所周知,印度的航母不僅養過雞、載過拖拉機,甚至還著過火。而其中關於印度航母還有一個最大的笑話,而這就要從咱們的大兄弟俄羅斯說起。

  話說N年前,大毛送了一條航母給阿三,不要錢,白送的喲。阿三當然很高興的答應了。然後,大毛告訴他,這航母要維修一下,現代化改造一下,需要一點小錢錢,不貴,兩個億而已。阿三覺得,這也是必須的,比買還是便宜多了,就掏了錢。

  然後,又過了一段時間,大毛表示,那個錢不太夠,要想要航母的話,還需要再給一點小錢錢……然後阿三就上了賊船了,如果不給,前面給的錢就都打水漂了,然後……前前後後的花了好幾年時間,用了23億美元,比新造一條花的時間都長,用的錢都多!

  

  普京os:這SB,又被騙了~~!

  所以說,阿三同志的「慘痛」(doubi)經歷也給咱們提了個醒:那就是能造就不能買!

  正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依靠自己,構建完整的工業體系和確立正確的發展觀,才是一個國家軍事力量立足的根本。而如果印度不從根本改變,那麼未來恐怕這個「全球墜機率第一」的紀錄還得保持下去!

  

  不信,咱們走著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9: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