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真有「食物相剋」?其實,中國人已經自欺欺人80年了…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3-2 05: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生命時報(ID:LT0385)

  記者:江大紅、李沛珅

  生活中,當你選購食材時,腦海中可能會閃現這樣的想法:「雞蛋和牛奶不能同吃,菠菜和豆腐不能同吃,螃蟹和柿子不能同食,檸檬和蝦肉不能同食,否則會引起中毒……」

  其實,這些有關「食物相剋」的說法都是謠言,而且忽悠了我們很多年。

  你可能看到過類似的「食物相剋表」

  不必相信,這是錯誤的!

  

  

  去年,一則「女孩因為食物相剋離世」的微博引發熱議,不少人表示自己以後不敢亂吃東西了。

  

  兩種普通食物搭配著吃,輕則影響營養吸收,重則中毒、死亡,是確有其事?還是謠傳?多位專家為你逐一澄清。

  受訪專家:

  中國營養學會名譽理事長 葛可佑

  中國營養學會常務理事 王玉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教授 馬冠生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 范志紅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 何計國

  逐個闢謠「食物相剋」

  

  

  豆漿和雞蛋不能同吃?

  這種說法稱,豆漿中含有抑制蛋白酶的物質,會降低雞蛋中營養物質吸收。

  實際上,這種抑制蛋白酶的物質存在於生的大豆中,稱為胰蛋白酶抑制因子,但豆漿是煮熟的,抑制因子被破壞,根本不必擔心。

  菠菜+豆腐=結石?

  該說法認為,菠菜含量有草酸,會與豆腐中的鈣結合,形成草酸鈣導致腎結石。

  事實上,大部分植物性食物中都含有草酸,而且影響很小,鈣和草酸結合形成的沉澱物最後排出體外,並不能進入血液,也就不會導致腎結石。

  蝦+西紅柿=砒霜?

  說法認為,西紅柿中的維生素C可以將蝦中的五價砷還原為三價砷(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引起中毒。

  事實上,海產品所含的絕大部分是穩定的有機砷,裡面極其微量的無機砷在體內很快就會代謝出,並不會跟維生素 C 反應。

  還有,如果想產生有毒害作用的砒霜,需要一次吃下 150 公斤蝦。正常吃蝦和西紅柿,根本不用擔心中毒。

  螃蟹+柿子=中毒?

  螃蟹本身屬於涼性,而且甲殼難以清洗,一旦沒有徹底煮透容易導致腸胃不適;柿子中含有鞣酸,過量食用會和胃酸發生一定反應,易導致腸胃問題。

  只要不過量吃柿子、不吃生柿子,把螃蟹徹底煮透、對海鮮不過敏,柿子和螃蟹一起吃沒有問題。

  牛奶和酸性食物不能同喝?

  牛奶中的酪蛋白,會在酸性環境下發生凝集反應,但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

  「食物相剋」,從小聽到大的謠言

  早在80多年前的1935年,我國營養學專家鄭集教授就曾經對所謂「食物相剋」食物,大蔥+蜂蜜、紅薯+香蕉、螃蟹+柿子等14種組合進行實驗研究。

  用家常方法製作后,他本人及另一研究者試食了其中7對食物,兩天後,觀察表情、行為、體溫、大便次數及外觀,均沒有發現異常,第一次用事實反對了食物相剋說。

  

  我國著名生物化學家、營養學家鄭集教授

  對於「相剋」說法,中國營養學會名譽理事長葛可佑教授明確表示了否定。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范志紅表示,因為個人體質不同,所以飲食上的顧忌也有很大差異,這種絕對、統一的「相剋說」非常不科學。

  中國營養學會和蘭州大學合作,對100名健康人進行更為嚴格的」食物「相剋研究,負責此項研究的時任蘭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王玉表示,連續觀察一周,均未發現任何的異常反應。

  這些研究都表明,「食物相剋」是錯誤觀念。

  沒有「食物相剋」,為何會腸胃不適?

  

  專家表示,謠言中所傳的「一起吃產生劇毒」的反應基礎根本不存在,「吃了馬上喪命」更是無稽之談。

  生活中,可能真的有人會因為某些食物的搭配而導致腸胃問題,胃痛、拉肚子等。其實,可能是因為以下原因:

  1

  食物不幹凈衛生

  由於食物清洗不幹凈,加熱不徹底,食物感染的病菌會入侵人體造成腹瀉等不適。例如有一條食物相剋說墨魚和茄子同食會造成霍亂。而其實霍亂是由於霍亂弧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而這種霍亂弧菌經常污染的食物就是魚蝦蟹等水產品。

  2

  食用方式錯誤

  一些食物雖然已經被食用多年,但依然會有很多人因為食用不當而發生食物中毒等不適癥狀。

  例如豆角含有大量生物鹼,如果沒有徹底煮熟,食用後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手腳發涼,頭痛等,如果處理不好甚至會有生命危險。又如前面所說的柿子,大量生吃也會產生胃柿石。

  3

  乳糖不耐受

  例如有一條相剋說香蕉和牛奶同食會腹瀉,又比如橘子和牛奶同食會腹瀉等等,其實這就是因為乳糖不耐症。

  乳糖不耐症是因為個別人群缺少由小腸細胞分泌的乳糖酶,無法分解牛奶蛋白而引起的一種過敏癥狀,主要表現為胃不適及蕁麻疹等。

  在全球的成年人中,大概三分之二的人都有乳糖不耐症,在很多亞洲國家,比例更是達到了 90%。這些人單喝牛奶都會腹瀉,這時候如果碰巧跟別的什麼一起吃,就產生了這些「相剋」現象。

  4

  腸易激綜合征

  腸易激綜合征指的是一組包括腹痛、腹脹、排便習慣改變和大便性狀異常等表現的臨床綜合征,持續存在或反覆發作,並且經檢查排除可以引起這些癥狀的器質性疾病。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功能性腸道疾病。這些得了腸易激綜合征的人群無論吃了什麼,都有可能產生腹部不適,並因此懷疑那些食物搭配,認為它們存在「相剋」。

  5

  食物過敏

  比如海鮮過敏、花生過敏、雞蛋過敏等等。吃了某種食物后,突然發生噁心、腹痛和嘔吐的癥狀,或者全身起滿了大大小小的紅色皰疹,這就是食物過敏的典型癥狀。

  研究發現,對於亞洲人來說,雞蛋、乳製品、腰豆、香蕉和芝麻這 5 種食物最容易引起過敏。從理論上來說,只要是含有蛋白質的食物,都有可能造成過敏。

  除了飲食方面的原因,還可能由於某種疾病引起的身體不適,由於找不到明顯病因,統統歸咎於「食物相剋」,並寫成了經驗教訓,後人也用這些前人的忠告貫徹到底,流傳下去。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8: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