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有關UV鏡與偏振鏡的流言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3-8 06: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有關UV鏡與偏振鏡的流言

  一些看似有道理的,實則片面甚至錯誤的說法,正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蔓延。一般的攝影初學者無法分辨這些流言的真實性,又無法及時考證,則可能在分享的過程中加速了這一過程。許多攝影愛好者因此走了許多的彎路,甚至走偏了方向。現在來為大家糾正攝影器材使用中一些長期被誤傳的流言。

  UV鏡是用來保護鏡頭的?

  

  流言的來源

  在買相機的時候,那些攝影器材經銷商的銷售人員總是會熱心的推銷:「買個UV鏡吧,這個一定要買,這是保護鏡頭的。」這話說得有道理嗎?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對。

  使用UV鏡的代價

  為了達到盡量完美的成像效果,光學設計師費了很大的功夫才終於減少了鏡頭裡用到的玻璃片。這個改進的過程有時很漫長,比如花了十年,才終於把一枚原本由6片鏡片組成的鏡頭減少到5片鏡片。你倒好,只花了十分鐘就新買了個UV鏡,又生生給鏡片數量加了回去,設計師要是知道了不會吐血么?雖然今天的UV鏡已經有了多層鍍膜技術,大大改善了透光率,但100%透明的物體是不存在的,成像品質的損失仍然會存在。由於技術和成本的原因,廉價的UV鏡所造成的成像品質損失會更大。

  應該知道這個常識:鏡頭的鏡片數量越少越好,而UV鏡有時會拖累鏡頭成像的品質,因此,我們只在必要的時候加裝UV鏡。

  UV鏡的真實含義及用法

  那麼,UV鏡什麼時候才是「必要」的呢?那得從「UV」這兩個字母的真實含義說起。女孩們可能會覺得這個名字特別耳熟,在購買防晒霜、遮陽傘的時候,產品說明上會標註防晒級別,那上面就有「UV」字樣。UV其實是Ultra Violet的縮寫,也就是紫外線,而UV鏡其實就是用於阻擋紫外線的濾鏡。

  在攝影時,我們總是拿自己的眼睛來比對相機的成像效果,如果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和人眼看到的一致,我們就認為是「準確」的,如果不一致,我們就會認為這是相機出了問題。人的眼睛是無法「看到」紫外線的,但是膠片卻可以「看到」它們,並且對紫外線十分敏感!這就是問題的根源!當相機「看到」了紫外線,便會在畫面中形成一層灰濛濛的,但卻沒有清晰的形狀的影像,導致畫面對比度下降,色彩不夠鮮艷,就像空氣中總有著那麼一層薄霧一樣。當我們安裝上了這片透明的UV鏡,它便會幫我們攔截大部分的紫外光,以上問題就會得到大大的緩解,畫面對比度更強,色彩也會更加鮮艷靚麗,景物就被還原成我們的眼睛看到的效果了。

  數碼時代,膠片已經被數碼感光元件(如CMOS)替代,而數碼感光元件對紫外線的敏感程度已經不像膠片那麼高,因此數碼相機對UV鏡的依賴程度也就得以降低;一些鏡頭生產廠商也已在鏡頭中的鏡片上放置了UV鍍膜,它們同樣起到了阻擋紫外線的作用。

  所以,我們只在「必要」的時候安裝UV鏡,這個「必要的」時候,主要是指的在光照強烈的、紫外線強烈的赤道地區、兩極地區和高原地區拍照的時候。在這些地方使用UV鏡有助於改善成像。但是在其他時候安裝UV鏡,則可能會降低成像品質。

  

  UV鏡有保護功能嗎?

  不可否認,常年安裝一片UV鏡在鏡頭前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門外漢清潔鏡頭時帶來的擦傷,或是沙塵暴、海風、巨浪等損傷鏡頭前玻璃片的情況――如果損傷發生了,花點錢買一片新的UV鏡總比換個鏡頭要划算一些。順便說一句,在平時,使用正確的鏡頭清潔方法是不太會損傷鏡頭的。

  但是,請千萬謹記,UV鏡完全無法抵擋碰撞一類的事件,它非常易碎,而且一旦損壞,很有可能會導致鏡環變形,整個鐵環被卡在鏡頭前方取都取不下來,對鏡頭造成二次損壞。對於磕碰事件,遮光罩似乎能起到更好的緩衝保護作用(當然這也只是遮光罩的一項附屬功能)。

  綜上所述,UV鏡有時會降低成像質量,有時又能幫助成像,有時能保護鏡頭,有時又會造成另一些麻煩。到底是福是禍?主要還是看我們的使用方法正確與否。基於廉價的UV鏡會帶來成像質量的下降,優秀的UV鏡又有些太貴了,我又熟知清潔鏡頭的正確方法,不必擔心自己擦傷鏡頭――所以,我的鏡頭一般都是「裸奔」的。

  偏振鏡可以一直裝在鏡頭上?

  

  流言的來源

  這又和相機銷售商有關,但這次不完全是他們的錯。銷售人員為獲取更多的利潤通常會說服攝影愛好者們多買一些攝影附件,有時他們也會推薦購買偏振鏡(CPL濾鏡),並簡單地聲稱這是「必備濾鏡」。在風光攝影中,偏振鏡確實有不可替代的用途。絕大部分濾鏡的效果我們都可以通過電腦後期處理來模擬,唯獨只有偏振鏡的效果是無法模擬的,只能一次拍成。這說法本身並沒有大錯,但是這一句「必備濾鏡」卻讓不少攝影初學者誤會了:以為「必備」的意思,就是「永遠都需要用」,於是就老老實實的永遠把偏振鏡擰在了鏡頭前方,再也不摘下來了。

  

  偏振鏡的作用

  最簡單地解釋:可以濾除反光。自然光從光源發射出來,被物體的表面反射以後,光的屬性就被偷偷改變了,我們將這種光叫做偏振光。人的眼睛無法辨識偏振光和自然光的不同,所以我們不能直觀的「看到」這個變化。但偏振鏡就像是一個過濾器,它允許自然光通過,卻可以攔截一些偏振光,這樣就可以人為的去除「反光」的影響。

  這是非常要緊的事!在拍攝九寨溝的水時,可以去掉討厭的水面反光,拍到色彩斑斕的水底植物;在拍攝櫥窗時,可以消除玻璃上反射的霓虹燈光,拍到櫥窗里漂亮的展品。特別是在拍攝藍天白雲時,可以過濾一部分天空反光,加深天空藍色,白雲便更加突顯。

  

  偏振鏡的使用方法

  偏振鏡通常由兩個鐵環組成,一個鐵環可以安裝在鏡頭的前方,擰緊后就不再運動,另一個則承載著一片玻璃,在鐵環擰緊之後,它仍然可以自由旋轉。在使用偏振鏡的時候,我們需要在取景器里觀察需要消除的反光,左右掐住偏振鏡的前環慢慢旋轉――很快會找到最佳的旋轉角度讓反光消失。不過,偏振鏡一次只能濾除一個方向的偏振光,可能同一個畫面中濾掉玻璃反光時,水面上的反光就濾不掉;濾掉了水面的反光,玻璃的反光又明顯起來。

  偏振鏡使用的誤區

  偏振鏡最擅長過濾的是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夾角為90度的反光,越是接近180度的反光它就越是無能為力。比如頭頂正上方的太陽光射在水面上,偏振鏡是無法起作用的。另外,金屬表面的反光並不是偏振光,偏振鏡對這樣的反光也無能為力。鏡子是在玻璃上鍍上薄薄的水銀、銀或鋁做成的,所以也不是偏振光。想象一下,如果面對一面鏡子拿起相機,一旋轉偏振鏡,自己就從鏡子里消失了,這是多麼恐怖的事!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偏振鏡會導致2-3倍的光線損失,這樣一來,相機便因為得不到足夠的光線而無法使用高速快門,在光線稍不充足的情況下,甚至容易因為相機抖動而拍出模糊的照片來。有不少懶人還將UV鏡與偏振鏡疊加在一起使用,由於兩個濾鏡疊加的鏡框太厚,擋住了鏡頭取景,還在畫面的四個角上形成了嚴重的暗角。

  因此,偏振鏡是個好東西,但絕不是可以一直安在鏡頭上的,我們只有在必要時才會請它出馬。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8: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