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在改進人的思想觀念的知識中,經濟學是最有力的一種!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3-7 23: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人文經濟學會理事

  作者:岑科

  為什麼要學習經濟學?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問:經濟學是幹什麼的?

  十九世紀末最著名的經濟學家、歷史上最偉大的經濟學家之一的馬歇爾說: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們日常生活事務的學問。直到今天,美國經濟學家曼昆(現任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在他最暢銷的《經濟學原理》中也承認,馬歇爾對經濟學的定義跟一百多年前提出時一樣正確。

  如果你有幸接觸過經濟學,或者在別的地方接觸到經濟學,對經濟學的定義大多是「研究稀缺資源如何進行有效配置的學問」。這個定義不是不對,但和經濟研究的現實相比,顯得有些狹隘。

  在當代,經濟學家不僅研究經濟政策,還研究歷史、政治、文化以及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一個叫貝克爾的美國經濟學家用經濟觀點研究生兒育女、犯罪心理等題材,結果他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的張五常教授是當代華人經濟學家的傑出代表,他認為經濟學的作用就是解釋人的行為(注意,不光是經濟行為)。

  那麼經濟學到底是講什麼的呢?簡單地說,經濟學從人的本性出發,研究人如何滿足自己的慾望,人的行為如何影響到資源配置,社會財富生產遵循什麼樣的規律,怎樣才能促使經濟順利發展,等等。正是由於經濟學講求人性的特點,它的觸角幾乎可以延伸到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為此,還有人發明了「經濟學帝國主義」的稱號。

  但是現在,拋開經濟學的定義和發展不談,你可能關心的是:經濟學能幫我考上大學、賺很多錢、娶一個好老婆嗎?

  公允地說,經濟學既能幫你,又不能幫你。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學了經濟學之後,你就會知道:中國的大學為什麼這麼難考,各種工作的收入為什麼大不相同,在什麼條件下你最有可能追到一位漂亮姑娘……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經濟學都能回答。知道了問題的來龍去脈,就能想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努力的方向,這就是經濟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但經濟學不會給你帶來一分錢的收入,除非你打算以研究和教授經濟學為職業。當然,如果你打算去政府部門工作的話,經濟學或許能給你帶來一些優勢。在中國,「懂經濟」是提拔幹部的一項重要條件;而在國外,如果要競選政府領導職位的話,在競選演說中大談經濟是不可避免的。此外,如果你想做一個報道經濟事務的新聞記者的話,較好的經濟學基礎可以避免工作中出現過多的錯誤。

  但無論如何,對於賺錢,經濟學的幫助是非常有限的。大家都知道企業家是最能賺錢的人。從理論上講,經濟學知識能為企業家的經營決策提供有益的參考。但實際上,你去調查一下那些最成功的企業家,從李嘉誠到張瑞敏,從比爾·蓋茨到洛克菲勒,恐怕沒有幾個人學過經濟學。至於其他的高收入群體,從醫生到律師,從明星到經理,他們賺錢多要麼是因為所從事的職業比較辛苦,要麼是因為有天賦的美貌和技能,要麼是出於敏銳的市場觸覺和敬業精神……總之都和經濟學沒有直接的關係。

  人們在投資理財的時候或許能用上經濟學。但正如上面所說,積攢財富的主要手段應該是擴大收入來源。如果你賺不來錢,無資可投,無財可理,經濟學學得再好也沒有用。至於專業的理財,主要靠實踐中積累的技能和經驗,經濟學有沒有用很難說。從古至今,在金融市場上取得成功的經濟學家鳳毛麟角,而投資失敗的大有人在。

  如果一定要談經濟學在工作上的好處,它的一個好處是可以幫助你培養合作誠信的精神和平等待人的價值觀,這對提高工作成效和開拓市場關係是大有益處的。而它們正是經濟學原理中蘊含的必然邏輯。但仔細一想,這些精神不用學習經濟學也能達到,所以功勞不一定能算到經濟學的頭上。

  更廣泛地說,經濟學研究人們如何實現自己最大利益,它可以指導你如何安排工作和休閑的時間、如何分配儲蓄和消費的比例、如何進行教育和養老的投資,等等……但反過來說,經濟學只是對這些行為進行研究得出的理論成果。就算沒有經濟學,人們同樣可以按照直覺和常識作出比較合理的選擇。

  這麼看來,經濟學似乎用處不大,學不學都無所謂了?其實不然,這種看法是大錯特錯的。

  迄今為止,我們所談到的經濟學的用處是針對個人而言的。單獨看起來,經濟學對個人用處不大,但對整個社會來說,人們對經濟問題的觀點會影響到經濟效率的高低。換句話說,如果每個人都懂經濟學,並按照經濟原則行事,社會效率會提高,這樣我們每個人都能從中受益。

  舉例說,作為消費者,一般人都希望工資越高越好,物價越低越好。這樣,為了迎合大眾,政府就可能制定一些政策,比如規定最低工資標準,或者規定某些商品的價格等。但學過經濟學的人都知道,商品的價格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人為抬高或壓低價格,會造成商品供過於求或供不應求。比如最低工資法就可能抬高勞動市場的價格,造成勞動力供過於求——也就是失業;而禁止學費漲價就可能壓低教育服務的價格,造成供不應求,使大學數量不足。這也是中國的大學非常難考的原因。

  當然中國的問題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要運用更多的經濟學知識才能分析清楚。但這裡要強調的是,很多正確的經濟原理要經過大多數人的接受才能發揮作用。

  今天大家對國際貿易都了,而且國際貿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中國古代,不要說國際貿易,就是國內貿易也被看作一種剝削行為,商人受到嚴重的歧視。在國與國之間,直到三百多年以前,人們普遍認為進口商品是壞事,只有出口商品才能創造財富。後來有了自由貿易理論,證明了國際貿易對貿易雙方都有利,國際貿易才逐漸發展起來。但既便如此,在今天貿易保護主義的觀念還限制著國際貿易的發展。

  那到底是什麼促成了觀念的轉變呢?有人說是利益——沒有利益的推動,人不可能轉變觀念。這麼說不算錯,但也沒有任何意義。古代人講求利益,現代人也講求利益,但古代人和現代人的行為模式有天壤之別,這是為什麼?原因是人們不斷發現了新的知識,並推廣和接受了這些知識。

  比如說,現代社會裡人們都認為講文明禮貌是好的,父母也是這麼教育孩子的。但在原始社會,父母不可能這麼教育孩子。他一定會告訴孩子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你不搶奪別人,別人就要搶奪你。再比如在鈔票出現之前的社會裡,如果你提議用一張紙來買賣東西,大家一定覺得你是瘋子。但事到如今,大家就是這麼做的,而且這麼做確實給每個人都帶來了好處。

  回到現實中,像廢除最低工資法、實行自由貿易和取消價格管制,這些措施對每個人都是有好處的。但由於很多人不認同這一點,所以這些有利的政策難以實施。除非大家都懂得經濟學知識,知道這麼做是有利的,並經過實踐,感受到它的好處,這些行為模式才會固定下來。

  不光是上面這些。一個發達社會和落後社會相比,人的思想觀念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在先進社會裡,大家都知道總統要靠選舉產生,這樣才能保證這個總統不會去侵犯別人的權益。而在古代,大家都認為沒有皇帝就要天下大亂,所以誰打下江山誰就能當皇帝。再比如在一個市場經濟社會,私人可以投資任何一門產業是一種常識,而在市場發育不成熟的國家,大部分人都相信那些「國計民生」的行業要由政府來壟斷。這樣,由於不同的思想觀念,導致了不同行為模式,進而導致了不同的經濟效率。

  結論是:一個社會從落後走向發達,人的觀念是至關重要的。而在改進人的思想觀念的知識中,經濟學是最有力的一種。所以,如果大家都來學習和掌握經濟學知識的話,社會進步就會加快,經濟效率就會提高,這樣我們每個人都會得到好處。

  這麼說你可能不以為然。你會問:要讓大家都得到好處,就要讓所有人都懂經濟學,那要等到什麼時候?為什麼別人不學,要我先學呢?

  的確,如果學校不開這門課,而你對周圍的社會又沒有好奇心的話,你確實沒有理由學經濟學。但如果你是一個有好奇心的人,並喜歡享受智力思考的樂趣的話,你一定要學經濟學。不學經濟學是一種損失。

  我們身邊每天都會產生很多問題:為什麼春節的火車票這麼難買?為什麼醫生收紅包屢禁不止?為什麼明星的丈夫都是有錢人?為什麼銀行的利率時高時低?為什麼大海里的鯨魚越來越少?……這些問題可能讓你感到困惑,也時常成為人們爭論的話題。但是,如果學了經濟學,在別人為這些問題感到困惑和爭論不休的時候,你會因為知道清晰的答案而愉快地偷笑。

  經濟學研究的起點是人的本性,它研究的對象是人的行為和社會活動。懂了經濟學,你就能把形形色色的人間萬象看得一清二楚,你就會對紛紛擾擾的生活保持從容和冷靜。這樣,在你失戀的時候,你不會那麼痛苦;在你升職的時候,你不會那麼意外;在別人幫助你時候,你會心存感激;在你幫助別人的時候,你不會苛求回報;你不會相信天上掉餡餅的故事,也不會懷疑積極行善者的真誠……總之經濟學能讓你和諧自然地融入到這個社會中。

  因為經濟學能讓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問題的本質,所以它能讓你更加獨立和自信;但它不會讓你喪失起碼的謙虛,因為你知道每個人不過是社會分工的一部分。經濟學能讓你變得更聰明,同時會遏制你對他人的不軌,因為你知道誠信才是世界上最有用的資源。經濟學讓你用功利的眼光看世界,但你會比那些自認為高雅的人更懂得藝術的真諦;經濟學讓你尊重金錢,更讓你知道金錢不過是人們獲取幸福的手段。真正懂得經濟學的人,就是那些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實現自己生活意義和人生價值的人……

  的確,經濟學不能保證你富有成功,但它能讓你充滿智慧和快樂。當有一天你帶著經濟學的頭腦對著自己心愛的姑娘侃侃而談的時候,你會發現,經濟學甚至在幫你捕獲她的芳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6 11: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