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國安顧問弗林(Michael Flynn)被迫辭職后,依然面臨「叛國」指控,接受美國國會相關委員會和FBI等部門的調查。隨著調查的推進和更多情報資料的公開,特朗普(Donald Trump)總統其他幕僚也有可能捲入其中。
被特朗普奉為楷模的里根(Ronald Reagan)總統用過六位總統國安顧問,所以國安顧問換人本身並不稀奇,更何況國安顧問本來就是總統權力運用的工具。它的變動往往會牽涉到白宮內部的權力鬥爭與平衡。
白宮幕僚長普利巴斯(Reince Priebus)和白宮首席戰略師巴農(Steve Bannon)曾力勸弗林主動辭職。這種看似平順、和氣的勸解,其實隱含了特朗普核心圈內的話語權爭奪,從目前來看,主要體現在國務院、國防部和白宮總統顧問兩派之間。
特朗普內閣間的派系爭鬥日趨激烈,兩派為爭奪話語權勢如水火
弗林的離開可能會強化國防部長馬蒂斯(James Mattis)、國務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在國安會的話語權。相比弗林和巴農,馬蒂斯和蒂勒森都是建制體系器重的內閣大員。
從此次國安顧問新人選的物色過程和以往特朗普的溢美之詞來看,馬蒂斯的意見也很受器重。另外,特朗普在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通話中承諾恪守一中政策,也歸因於蒂勒森等溫和勢力的建言。
但是,從弗林被迫辭職的過程來看,特朗普顧問米勒(Stephen Miller)和巴農對特朗普的影響也會加大。有意思的是,巴農領導過的極右網站布萊巴特新聞網(Breitbart News)連日來也在吹捧米勒在特朗普白宮中的地位。而在同一時期,該網站則在報道弗林、普利巴斯等幕僚的負面新聞。
伴隨著弗林的辭職,布萊巴特新聞駐華府記者博伊爾(Matthew Boyel)引述白宮多個消息源報道稱,普利巴斯也面臨離開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博伊爾是巴農和他助手漢恩(Julia Hann)此前在該網站的同事。
首席戰略顧問巴農(左)和幕僚長普利巴斯(右),是目前白宮裡兩個互相衝突的權力中心
44歲的普利巴斯屬於建制體系,並非特朗普第一「親信」。他和巴農都是特朗普穩拿黨內總統提名人之後,公開支持特朗普的。但是,根據布萊巴特新聞和其他美國媒體的報道,特朗普對普利巴斯處理同國會共和黨領袖間關係方面不夠滿意,認為內閣多項人事遲遲得不到國會通過,和普利巴斯未能有效溝通國會有關。
而且,特朗普同時將移民行政令出師不利追究於普利巴斯。一些華府觀察人士認為,白宮的這場危機直到普利巴斯離開才有可能得以消停。
49歲的康威(Kellyanne Conway)是另外一位引火燒身的特朗普顧問。作為專門在媒體和電視台為特朗普辯護的顧問,康威此前曾發表有關特朗普就職的「另類事實」(Alternative Facts),引發輿論爭議。
本月初,她又公開在電視直播採訪中推銷伊萬卡(Trump Ivanka)品牌,遭到兩黨議員質疑,目前正面臨美國政府道德事務管理局(OGE)的調查。
當時康威言論過後,特朗普還在推特抱怨美國知名百貨公司諾德斯特龍(Nordstrom)停售女兒伊萬卡時尚品牌的決定。這就有點類似於弗林言行讓特朗普顏面盡失一樣,康威的失言(購買伊萬卡品牌)也為特朗普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更何況特朗普執政一個月來在處理家族商業利益方面,本來就面臨外界的批評和質疑。
白宮稱康威推銷伊萬卡品牌后,已經被"勸告"了
另外,弗林辭職當前,康威還在極力為弗林辯護,稱弗林完全對特朗普抱有十足信心,而當時的白宮新聞發言人斯彭塞(Sean Spicer)則強調,特朗普正在評估當前的形勢,正同副總統彭斯討論弗林事宜。由此可以看出,康威對外宣傳的基調和白宮完全不在一個主軸。
康威和普利巴斯目前面臨的質疑,也是特朗普管理失敗、團隊懶散的表現。如果特朗普以弗林辭職為契機,能夠重新調整核心團隊,平衡好各方利益和權力,其施政才有可能邁開步伐。但是,特朗普本身爭議纏身,有時為了獨善其身,難免會犧牲周圍的幕僚,提前找好替罪羊。此次弗林被迫辭職,白宮極力撇清其中的特朗普聯繫,就是最好的例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