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朱元璋為何貶低孔孟之道?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1-26 05: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洪武五年的一天,朱元璋坐在便殿讀《孟子》。和所有皇帝一樣,朱元璋也提倡孔孟之道,但是說實話,由於軍政繁雜,對於《論語》、《孟子》這些經典,他並沒有系統研讀。如今天下已定,他也有興緻來閱讀一下原典。不讀不知道,一讀嚇一跳。讀著讀著,朱元璋眉頭越皺越緊。終於,把書一摔,大聲說:「使此老在今日,寧得免焉?」那意思是說,這老頭要是活到今天,還活得了嗎?

  原來朱元璋讀到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也就是說,與老百姓和國家相比,國君最不重要。「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就是說,國君對大臣禮貌,大臣也對國君尊敬。若國君視大臣如糞土,則大臣也視國君如無物。

  朱元璋大發雷霆,立刻召見文臣,宣布即日起「罷免孟子配享孔廟」,將孟子的牌位撤出孔廟,取消他在孔廟裡和孔子一起吃冷豬肉的資格。孔孟之道是中華立邦之本,此命一下,舉朝嘩然。這一舉動就如同基督教國家裡要把耶穌驅逐出教堂一樣驚世駭俗。大臣們紛紛上奏反對。朱元璋宣布朕意已決,誰也不許再說,否則以「大不敬」罪處死。

  大家立馬靜下來了,誰都知道朱元璋的厲害。可孔孟在中國被崇拜千年,畢竟會有幾根鐵杆粉絲屹立不倒。刑部尚書錢唐就堅持要進宮為孟子求情。朱元璋一聽錢唐為這事而來,命令金吾侍衛將他在殿前活活射死。錢唐肩臂之上各中兩箭,鮮血直流,不過仍英勇不屈,楞往裡闖。

  朱元璋敬佩他是條漢子,叫他進來說話。錢唐跪在皇帝面前,痛陳孟子之不可廢,說孟子已被天下尊奉千年,一旦廢絕,不但中國震動,四夷也會驚愕,會懷疑中國還是那個尊奉聖人之道的天朝上國嗎?朱元璋想想也是這麼回事。錢唐捨命闖關,也讓他見識了孟子在讀書人心目中的分量。於是命人把錢唐送到太醫院好好治療,不久又恢復了孟子配享孔廟的資格。

  配享是恢復了,可朱元璋還是覺得不能聽任《孟子》里的大量毒素流傳下去。想來想去,想出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命令臣下「刪孟」,將自己看著不順眼的「反動文字」盡皆刪去。共砍掉孟子原文85條,只剩下100多條,編了一本《孟子節文》,又專門規定,科舉考試不得以被刪的條文命題。那麼,刪節的85條里都有些什麼內容,讓朱元璋這樣深惡痛絕呢?

  

  第一類當然是那些主張「民貴君輕」,「大臣可以不尊重皇帝」的字句。這種刪節雖有些可笑,但從專制帝王的心理出發,倒也可以理解。可也有一些刪節,就不太好理解了。比如「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這一揭示統治規律的名言,朱元璋也無法容忍,連同「五畝之宅」之類的話一起刪掉了。另外許多主張皇帝必須施行「仁政」的條文,居然也被刪去了。比如這句話:「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

  還有一類更奇怪的,就是孟子批評商紂王的話,也都被刪除了。比如: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湯誓曰:「時日害(曷)喪,予及女(汝)偕亡。」民欲與之偕亡,雖有台池鳥獸,豈能獨樂哉? 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在刪孟前,朱元璋還做過一些臣下不太好理解的事。比如在推翻元朝之際,中原漢人皆歡欣鼓舞,揚眉吐氣,強烈要求朱元璋徹底清算元朝統治者的罪惡。可朱元璋卻並沒有這樣做。元順帝倉皇北逃后,明軍俘獲了皇子買的里八剌。大臣們要求在南京舉行「獻俘」典禮,以慶祝勝利。朱元璋卻拒不同意,理由是這是對前皇子的侮辱。他說:「雖古有獻俘之禮,不忍加之。」在進軍大都之時,他要求軍隊不得危害元朝皇親貴族:「元之宗戚,咸俾保全。」對俘獲的元朝貴族也一概予以尊禮,封很高的爵位,讓漢族人繼續對他們行禮如儀。

  甚至在推翻元朝之後,大臣們紛紛獻上「捷奏」之章,批判元代皇帝無道,頌揚洪武皇的雄武,也讓朱元璋很不滿意,因為奏章裡面有貶低元朝君主的辭彙。朱元璋對宰相說:「元主中國百年,朕與卿等父母皆賴其生養,奈何為此浮薄之言?亟改之。」對中原漢人來說,推翻了蒙古人的統治,是撥開雲霧,重見青天,大多數漢人都不承認蒙古人統治的正統地位。但朱元璋卻承認蒙古人的統治是「正統」,並從各個角度,竭盡全力為元朝的正統性辯護。在即位告天文中,他這樣說:「惟我中國人民之君,自宋運告終。帝命真人於沙漠,入中國為天下主,其君父子及孫百有餘年,今運亦終。」也就是說,元朝的統治是受命於天,光明正大,理所當然。

  朱元璋的這一切怪現象實在是太令人費解了!

  

  在滅亡元朝之際,中原漢人皆歡欣鼓舞,揚眉吐氣,強烈要求朱元璋徹底清算元朝統治者的罪惡。可朱元璋卻並沒有這樣做。

  元順帝倉皇北逃后,明軍俘獲了皇子買的里八剌。大臣們要求在南京舉行「獻俘」典禮,以慶祝勝利。朱元璋卻拒不同意,理由是這是對前皇子的侮辱。他說:「雖古有獻俘之禮,不忍加之。」

  在進軍大都之時,他要求軍隊不得危害元朝皇親貴族:「元之宗戚,咸俾保全。」對俘獲的元朝貴族也一概予以尊禮,封很高的爵位,讓漢族人繼續對他們行禮如儀。

  甚至在推翻元朝之後,大臣們紛紛獻上「捷奏」之章,批判元代皇帝無道,頌揚洪武皇的雄武,也讓朱元璋很不滿意,因為奏章裡面有貶低元朝君主的辭彙。朱元璋對宰相說:「元主中國百年,朕與卿等父母皆賴其生養,奈何為此浮薄之言?亟改之。」

  對中原漢人來說,推翻了蒙古人的統治,是撥開雲霧,重見青天,大多數漢人都不承認蒙古人統治的正統地位。但朱元璋卻承認蒙古人的統治是「正統」,並從各個角度,竭盡全力為元朝的正統性辯護。

  值得注意的是,他不但將元滅南宋后的幾十年視為正統,且將元、宋並存的十幾年亦視為元的正統。

  不止於從天理的角度承認元朝的合法性,朱元璋還從個人感情角度,表達對元朝統治的感恩戴德之情:「元雖夷狄,入主中國,百年之內生齒浩繁,家給人足,朕之祖父亦預享其太平。」

  這似乎就更不好理解了。在大元帝國的統治下,他父親朱五四到處遷徙,終於落得飢餓而死,朱元璋也沒過一天好日子。按理,他應該對大元懷有刻骨仇恨才對,怎麼居然歌功頌德感激涕零起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2: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