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究竟什麼樣的人才能創業成功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2-8 03: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如果要評選出21世紀最火熱的一個詞,「創業」當之無愧。

  創業明星的傳奇事迹,被「VP」和「融資」炒出的天文數字——越來越多人在「創業試試」和「老實上班」之間動搖。

  

  

  

  然而,比起人前成功的分子,背後失敗的分母顯然更為可觀,通過觀察一些人的創業過程,我發現大家的創業誤區有三:

  1. 創業項目不能滿足真實需求2. 過分強調「自己創業」而忽略了合作3. 純粹以賺錢為出發點去創業並急功近利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如何解決這三個誤區:究竟什麼樣的人才能創業成功,怎樣才能規避失敗。

  本文由 LinkedIn原創,作者HOPE。

  

  

  

  1

  發現真實需求

  痛點才是創業的支點

  每一款成功的產品,都應該直接抓住市場痛點。你能看到的每一個創業明星,都是如此。

  抓住痛點就是滿足需求,這個需求是真實存在的,而不是自己臆造出來的偽需求。

  例如前段時間刷爆朋友圈的「創業」案例——大學生為了逼迫同學們使用其洗衣APP,竟然剪斷了宿舍的洗衣機電線。且不說這傷天害理的做法,需要「逼迫」的需求,不會長久。

  

  

  

  當年微信已成燎原之勢,各家社交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想要趕上熟人社交的風口,卻只有另闢蹊徑做陌生人社交的陌陌突出重圍,並光速上市。

  陌陌的創始人唐岩,並不是第一個從網易出走創業的人,然而後來大家都承認,網易出來的人里他是走得最遠,也是最快的——這是洞察到真實需求,痛點的力量。

  2

  永遠強調合作的力量

  團隊>創始人

  如果你只是想通過創業將自己打造成明星,恕我直言,這種想法是可恥的,也是不可能實現的。

  你不可能在創業的浪潮中孤軍奮戰,你要清楚自己需要怎樣的好隊友,找到有實力的合作夥伴,才能穩步前行。

  

  創業需要錢,需要人,更需要貴人相助——這不僅能讓你的項目順利啟動,還可能事半功倍。

  不似國內互聯網創業大熱,國外有很多有趣的非互聯網創業項目。

  一個來自巴西的初創企業Insolar,他們發現,儘管巴西每年的強光照時間超過2,000小時,但太陽能的使用量僅佔到能源總量的0.02%。而數百萬貧民窟的居民卻負擔不起價格上漲的普通能源,深受困擾。

  他們因此希望利用巴西最取不盡用不竭的能源——太陽光照,將太陽能推廣到整個巴西,幫助那些貧民窟的居民改善生活條件。

  而在他們推進的過程中,竟得到了殼牌的青睞,他們不僅認同這樣能源創新利用的方式,更親身投入,幫助該企業在巴西全境推廣更清潔的能源。

  

  截止到目前為止,Insolar為巴西聖瑪爾塔的貧民窟居民最常去的幾個社區活動中心裝配了光伏板設備,包括一所桑巴舞學校和一個託兒所,這兩個場所與當地8000多名居民的生活緊密相連。

  在此之前,我們沒能想到殼牌這樣的老牌企業,會如此重視和初創企業的合作,這樣的革新精神和合作機會,大概是任何一個創客都夢寐以求的吧。

  3

  賺錢是一種能力 善良是一種選擇

  好的初心才能走得更遠

  前段時間,國內某著名互聯網公司因「醫療廣告」事件,被抨擊得體無完膚,每當此時人們總會聯想到彼岸的Google,這家以「Don't be evil"為座右銘的互聯網公司——永不作惡,這是初心。

  他們深刻地明白,社會貢獻和經濟回報從來不會矛盾,他們懂得在創收之後回饋社會,甚至幫助新的企業創造新的價值。

  他們絕不僅僅關注「我能掙多少錢」,而是「我能做什麼,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正如矽谷名言,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殼牌一直以來致力於創新,通過與能源創客的合作,發現可利用的環保新能源。他們將全新的合作模式,對新能源的追求,和為之做出的酷炫可愛的設計,統統在一支洋溢著青春氣息的MV里體現出來。

  即使是老牌企業,也依舊願意追隨時代步伐,殼牌邀請中國歌手譚維維、奧斯卡獲獎者詹妮弗·哈德森等6位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音樂人,共同打造了《一生最美那一天》(The Best Day of My Life)宣傳片,讓更多年輕人願意了解殼牌的理念,和他們一起看見潛能,並創造出新的價值。

  殼牌致力於開發出更多,更清潔的能源方案,來為解決環境問題做出更多的貢獻。

  道蘭環能(MotionECO)是6個初創公司中唯一一家中國企業。創始人劉疏桐致力於把地溝油安全回收轉化成環保生物燃料,大力開發廢油回收的環境及社會價值——例如將「地溝油」轉化成清潔的生物燃料,創造出可再生的柴油。

  

  Bio-bean這個企業的厲害之處在於,他們可以讓咖啡渣變成可持續的生物材料,從而減少交通運輸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每噸咖啡渣中能夠提取出200公升的汽車燃料!喝完了咖啡,開車上班的路費也出來了,想想就激動!

  

  甚至連公路上汽車行駛產生的氣流,走路時的動能,重物下落時候的重力勢能,都可以轉化為清潔能源,供人們使用,這些場景都在視頻中以十分前衛的方式呈現了出來。

  

  

  這是環保領域一場全新的潛能革命,殼牌希望以此為開端,打造一個更美好的能源未來——去創造吧,有這麼好的合作夥伴作為後盾,你還在怕什麼!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23: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