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FBI扔出的「炸彈」威力有多大?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6-11-2 08: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FBI扔出的「炸彈」威力有多大?

  盧斯:聯邦調查局局長怕特朗普說他偏袒希拉里,才重啟電郵門調查。在一個嚴重撕裂的國家,中立會被視作同謀。

  


  更新於2016年11月1日 07:01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愛德華•盧斯

  不,聯邦調查局(FBI)不是在給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打工,儘管希拉里•柯林頓(Hillary Clinton)要這麼猜疑也是情有可原的。現實更加令人不安。

  聯邦調查局局長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之所以驚慌失措地發表了自己的聲明,是出於相反的顧慮——如果他捂住「案情」,共和黨人就會指責他為希拉里工作。作為令人生畏的哨兵,科米反應過度了,公務員永遠不應該作出任何可能影響總統大選的舉動。他之所以有此失誤,是因為特朗普已經指責他是「受操縱的體制」中的一員。在一個嚴重撕裂的國家,中立會被視作同謀。上周五,科米急中犯了錯。

  威權政體靠恐懼維繫,而民主政體靠信任凝聚。科米公布他將擴大調查希拉里電子郵件的時機很草率,這是官員們猶疑不決時會發生的典型情況。如果特朗普下周獲勝,他已發誓要把希拉里關進監獄,他的支持者在每場集會上都呼喊著「把她關起來」。如果希拉里贏了,特朗普將找到更多「科米」作為恐嚇對象。當民主政體中的一方先發制人地拋出叛國罪指控——沒什麼比操縱總統大選更嚴重的叛國罪了——法律賴以發揮效力的基礎將萎縮。當你被裹挾入一場風暴時,你就很難堅持一視同仁的公正,或堅守中立程序。特朗普的競選活動就像一場呼嘯的狂風,科米被刮跑了襯衣。

  希拉里能挺過這個「10月驚奇」嗎?如果問題是她能否贏得下周大選,答案很可能依舊是肯定的。雖然用民調衡量科米這枚手榴彈的影響還為時過早,但希拉里在上周五的領先優勢大到足以承受幾個百分點的損失。但如果問題是她能否治理這個國家,答案就不同了。即使希拉里支持率有1%的變化,也能左右對參議院的角逐。沒有一個民主黨占多數席位的參議院,希拉里推動通過任何議案的幾率都將下降。即使在科米送出這份萬聖節大禮之前,共和黨人也很可能保留對眾議院的控制。

  最大的損失可能要等到希拉里贏得大選后才顯現。她的獲勝優勢越小,特朗普就越容易激發人們對選舉造假的憤恨,並增加他對國會共和黨人的控制力。立法者需對自己選區的民意作出回應。按照托馬斯·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美國第三任總統——譯者注)的設計,眾議院是民選官員和選民之間關係最具活力的環節。如果特朗普的根基選民被激怒,共和黨立法者將「順應民意」。絕大多數共和黨選民已經相信希拉里為人不誠實且腐敗,不需要多大努力就能讓這些人相信特朗普所稱的柯林頓夫婦是「犯罪企業」。

  這種煽動性言論一旦說出口就很難下台。如果矛頭指向希拉里之外的任何人,攻擊者自己找台階下台還容易一些。在希拉里重返白宮前,她將是美國歷史上被調查最多的政治人物,連她丈夫都沒受過這麼多調查和傳訊。如果希拉里下周當選,她將面對更多調查。在維基解密(WikiLeaks)的助推下,共和黨人相信他們有充足彈藥展開新的調查。對於雄心勃勃的立法者來說,追究希拉里的過錯是讓自己成為民間英雄的可靠路徑。

  希拉里本人在無意中成為了他們的盟友。值得注意的是,她還未承諾在當選后切斷家庭與柯林頓基金會的關係。目前的計劃是由切爾西•柯林頓(Chelsea Clinton)接手柯林頓基金會的日常運營。凱撒的妻子是清白的還不夠。她必須做到無可懷疑。柯林頓基金會沒有通過測試。該基金會從政府、企業和富有的個人那裡收受了數十億美元——其中一些很可疑。這些支票是為了公益事業而開具也無濟於事。對希拉里的對手而言,這家基金會提供了取之不盡的故事和醜聞。卡達和摩洛哥等國的政府通過柯林頓輸送金錢,而不是通過聯合國或者像蓋茨基金會(Gates Foundation)這樣的機構是有原因的。在它們看來,這樣做能夠提供接近柯林頓的渠道,甚至有可能獲得對他的影響力。柯林頓和希拉里還從這些實體賺取了巨額的演講費。

  上一頁‹‹12 全文

  在高度緊張的局勢下,如果希拉里當選,她將成為自蓋洛普(Gallup)開始民調以來首位與美國公眾之間存在信任缺失的總統。希拉里既是她本人所受困擾的受害者,也是始作俑者之一。每當她做出一個與柯林頓基金會的前捐贈者有任何關聯的決策時,外界都會認為存在利益衝突。涉及那些曾向柯林頓或者希拉里支付私人演講費的實體的決策就更是如此。潛在的利益衝突不僅會給共和黨人提供攻擊把柄。如果希拉里任命的監管機構駁回對高盛(Goldman Sachs)的這樣那樣的指控,左翼民主黨人會不會信服?如果她批准了對某個海灣國家進行大規模軍售,人們是否會不加猜疑地看待這個決定?

  希拉里現在承諾擱置基金會活動還不算太晚。她拖延得越久,局面就會變得越困難。這不僅關乎她丈夫的榮譽,或者她女兒的未來。這關乎她有沒有能力治理美國。

  譯者/何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1 03: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