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南京林學院兩年勸退67名學生 校方:建嚴進嚴出機制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6-10-21 23: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教育新聞新京報[微博]2016-10-21 07:02

  

  此前,南京林業大學通報的部分受到「紅牌」警示被退學的學生名單。受訪者供圖

  近日,網路流傳一份南京林業大學退學處理決定引起熱議。記者看到,該處理決定由南京林業大學教務處出具,文件中,教務處對該校13名本科生給予退學處理。

  南京林業大學教務處副處長高捍東表示,2014年南京林業大學實行「學業警示」制度以來,有67人被退學。所謂「學業警示」,有三種,依程度輕重,分別為黃色、橙色和紅色,受到「紅色警示」的學生直接退學。

  南京林業大學將後進生「逐出校門」的做法,引發輿論爭議。有網友認為,南林此舉,背離了「有教無類」理念。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該校教務處副處長高捍東表示,勸退目的,是為了建立高校「嚴進嚴出」培養機制,對後進生,學校以幫扶為主,勸退者佔比較低,且受此「待遇」學生,有一年「試讀」期,考核合格后可恢復學籍。

  三種顏色的「學業警示」

  今年9月開學不久,鄭軍(化名)收到《南京林業大學本科學生學業警示(紅色警示)通知書》。那一刻,他的舍友都湊過來看。對他們來說,眼前這張列印紙,一度只存在於「傳說」中,而對於鄭軍來說,這份通知書,意義卻不一樣。

  南京林業大學「學業警示」通知書,有三種,依程度輕重,分別為黃色、橙色和紅色。其中,黃色警示對應著「警告」,橙色警示意味著該名學生將要被編入本專業下一年級繼續學業(降級)。三者之中,紅色警示最為嚴重,它代表著「勸退」。

  2014年,身為文科生的鄭軍,考入南林一個文理兼招的理工類專業。由於數理基礎較差,一年下來,他「掛科」無數。「大概只有一兩門是及格的。」鄭軍說,自己隨後經歷了補考、重修,仍然未能通過考試。隨後,一紙通知書,宣告了學校對他的處理決定。

  多名南京林業大學在校學生確認,在學校教務處,同時張貼著對於受到「紅色警示」學生處理決定的公告。新京報記者看到,公告經過南林校長辦公會議研究,由教務處發布,詳細列出了涉事學生的姓名、籍貫、生日、專業和學號。其中,有部分大一學生收到「紅牌」。

  南京林業大學教務處副處長高捍東告訴新京報記者,「紅色警告」按學期發布,自2014年以來,南京林業大學共發出67張「紅牌」,其中2014年下半學年18名,2015年上半學年13名,2015年下半學年18名。2016年6月份,再有18名學生遭到退學處理。

  「紅牌」將長期發放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南林每個吃「紅牌」的學生,都有相似的學習軌跡。他們都經歷過掛科、補考未通過和重修再次未通過。

  南京林業大學化工學院學生鄧文(化名)告訴新京報記者,在他身邊,吃「紅牌」的學生,有人是因為忙於創業,有人是因為無心學習。而無論出於什麼原因,他們都因為成績差而受到紅色警示,遭到退學處理。

  鄧文回憶,早在入學時,學校下發的《學生手冊》上,就有關於因「學業警示」而退學的表述。而在《南京林業大學本科學生學籍管理辦法》中,因「學業警示」退學,位列「應予退學」十種情形之首。

  南京林業大學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向新京報記者介紹,在校生修得學期總學分低於12分,或者學年總學分低於30分者,將受到紅色警示。除此之外,受到黃色或者橙色警示的學生,會有老師提供「一對一」幫扶,並制定學業計劃,如果經過考核未能通過,或者學生在校期間總計受到超過兩次「橙色警示」,都將遭退學處理。

  高捍東介紹,受到「紅色警示」的學生,其學籍將被註銷,並將通知書發送學生本人、家長及學院三方。他表示,因為涉事學生分數記錄、警示記錄經由學院審核、學生個人簽字,明白無誤,所以學校目前尚未接到學生及家長異議,也將繼續執行這一制度。

  追問1

  為何對後進學生處以退學?

  校方稱以幫扶為主,退學所佔比例極低

  南京林業大學將後進學生「紅牌下場」的做法,引起輿論爭議。有人認為,教育本質在於「有教無類」,對待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予以挽回,而非直接「逐出校門」。

  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南林教務處副處長高捍東反覆強調,「學業警示」制度,本質上是一種「幫扶制度」,並非為開除學生而設。高捍東表示,南京林業大學從2008年起,提出「學業警示」概念,學習較差的學生,將面臨「淘汰」處理,但並未明確具體實施情形。2014年8月,南林實施《本科學生學業警示及幫扶辦法(試行)》,不僅具體規定了如何警示,也明確表明,學生在被警示后,所屬學院應根據實際情況,幫助制訂《學業警示學生個人學習計劃》,並實時跟蹤。「只有對於無法完成學習計劃的學生,才會予以退學。」

  高捍東介紹,自2014年8月以來,受到學業警示的學生,佔比極低。「目前看,有1.08%的學生受到學業警示,而被退學的,只有1.1‰。」

  追問2

  「紅牌」制度是否公正有效?

  考分將經過複核,全校掛科率降低明顯

  不同專業、不同老師打分標準不一,僅以考試成績作為決定警示等級依據,如何保證其公正?對此,南京林業大學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稱,決定是否警示,以及警示等級的,是學生的掛科數目,而非具體成績。「相比較而言,及格和不及格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她介紹,每一次考試后,學校會組織專門人員重新審卷、核分,力求保證公正性。

  高捍東向新京報記者出示的數據顯示,在實行學業警示制度之前,南京林業大學的掛科率一度高達17%。這一制度「上馬」兩年後,2016年6月份,全校掛科率已經降至5.06%。「更多的是,學生感覺到了緊迫感,學習的動力更足。」

  高校有無勸退學生的權力?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在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中,第二十七條從六個方面對學生退學的範疇作了規定,第一項就是「學業成績未達到學校要求或者在學校規定年限內(含修學)未完成學業的」。

  而在教育專家熊丙奇 (微博)看來,中國高校以往「嚴進寬出」,而南京林業大學此舉,是「嚴進嚴出」的試驗,是高校提高辦學質量的有益探索。

  追問3

  遭「退學」考生是否無學可上?

  有一年「試讀期」,對後進學生開放轉專業

  受到「紅色警示」的學生,還有沒有可能重回校園?高捍東告訴新京報記者,作為「幫扶」制度的一部分,「紅牌」學生仍有一年「試讀期」。在此期間,這部分學生沒有學籍,以旁聽身份上課,並參加學習組織的學業能力考核。「每學期一次,如果進步顯著,或者差距在可控範圍內,是可以重新註冊學籍的。」

  南林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稱,即便是受到紅色警示的學生,也並非將全部「推向社會」。學校將對其後進原因予以分析。「有一部分學生,是因為所學專業興趣不大,或者確實學習吃力,與學習態度無關。」她介紹,對於這部分學生,學校開放其轉專業路徑,除優勢專業外,可由其本人申請,轉到學習能夠跟上的專業繼續學業。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王煜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2 16: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