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媒體評王寶強離婚聲明:還迷戀農耕時代的價值觀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8-16 00: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大早看到王寶強充滿怨男味的離婚聲明,站在道德高地對前妻口誅筆伐,看得讓人心疼——家醜不可外揚,一個被戴了綠帽子的男人,得有多大的憋屈,才會這樣倒苦水?

  而寶寶的粉絲也瞬間攻佔了馬蓉的微博,一邊倒地罵馬蓉婚內出軌,說她是不要臉的女人。而宋喆的微博本來才幾千粉,一下子十萬加了,也是臭罵之聲滿地。

  可是,拋開婚內出軌而言,寶寶未必值得心疼,因為他和馬蓉雖然都是農村出來的,但一個是大學學影視專業的校花,一個小學沒有畢業,本就是門不當戶不對的一對,出問題的概率不會太小。

  

  王寶強與妻子

  作為一種擇偶標準,門當戶對至少在西周時期就開始流行了。因為西周實行分封制和爵位制,形成了等級森嚴的階層。而且,這個結構持續很久不變,各階層基本上堅固而不流動,貴族和平民極少有交集,世家公子要與村姑小芳結婚,可能性更小,王子與灰姑娘的故事總是極少數,那是世界上最有毒的雞湯。

  這不只是因為雙方家庭的社會地位、經濟狀況、學識認知過於懸殊,而是這種懸殊同時造成精神與價值觀上的差異,使得雙方在生活習慣、氣質修養、興趣愛好等方面有很大分歧,這將會為婚姻埋下不和諧甚至不幸的苦果,畢竟,正如費孝通先生所說:「高度的契合不易憑空得來,只能在相近的教育和人生經驗中獲得。」

  「雙方雖然在物質上、表面的階層上已經是「同類項」了,但內里的差別仍然是門不當戶不對。」

  追求相對契合的婚姻,注重配偶雙方的經濟基礎、精神交流與價值觀的相近性,門當戶對就是一項不錯的選擇,它讓雙方快速高效地找到共通之處,不需要太多調和。相反,門不當戶不對,磨合得好,自然花好月圓,要是二者分歧太大,不幸者也不在少數。古人的門當戶對觀與現代人強調雙方在消費觀、成長環境、興趣愛好、教育層次等各個方面趨向一致,並無本質區別。

  

  王寶強與妻子

  要是用美國著名社會學家霍曼斯的社會交換理論來解釋婚姻,則婚姻也是一種互利互惠的交換,雙方之所以樂意交換,一定是圖對方點什麼,不是說一定要在交換中「大賺」,但一定不能「太虧」,彼此都從對方那裡獲得自己想要的,並達到某種心理或價值上的平衡,這就容易導致社會成員與社會地位、經濟地位、價值理念上相當的對象進行交換,其結果往往就是門當戶對,這是交換選擇的結果,不能用道德一概而論。

  門當戶對確實是封建傳統,但不應該對社會階層有天然敵意,門當戶對的婚姻相對穩定和諧,而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穩定和諧,社會穩定和諧,有什麼不好呢?我們更需要關心的是,社會是否公平,階層流動是否暢通,階層是否固化板結,原因何在?如何解決?

  比如說,《西廂記》里的張生有沒有機會參加科舉考試改變命運,憑此提升社會地位,娶到鶯鶯?如果社會上升通道是暢通的,總有一天,你也像傻根一樣抱得校花歸。

  

  當然了,假如有一天你上升到和配偶一樣的階層,卻仍然褪不掉你腳子上的泥腥味,土渣味,也就是說,你是富而不貴,你的價值觀仍然固步自封,不是共同成長,還是傻根的段位,生活習慣、氣質修養、興趣愛好沒有半點提升。

  雙方雖然在物質上、表面的階層上已經是「同類項」了,但內里的差別仍然是門不當戶不對,婚姻矛盾重重自是難免,不離婚是萬幸,離婚則是自然。因為你的身上那些低檔的東西天天表露在生活里,對方要天天去面對,總有無法面對的時候。

  就像寶寶這樣,離了婚,還要發個聲明,訴自己的苦,責對方的錯(對方當然有道德甚至法律上的錯),卻沒有從根源上去找原因,我們該說什麼好呢。我甚至覺得,他這一輛婚姻之車開不好,下一輛也可能開不好,然後就一直怪自己買的車不好。

0

主題

210

帖子

804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4
沙發
qtclm326 發表於 2016-8-18 05:36 | 只看該作者
所以啊,『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胡扯些什麼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0: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