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守護南海,守的是哪片海?U形線、九段線又是什麼?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7-12 23: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羽心 果殼網編者按

  今天,南海仲裁事件引起了廣泛關注。中國外交部鄭重聲明,該裁決是無效的,沒有拘束力,中國不接受、不承認。

  那麼,我們所討論的南海具體是指哪一片區域?U形線、九段線又是什麼呢?

  U形線是個什麼線?

  

  1947年(民國36年)南海諸島位置與十一段線圖

  1947年(民國36年)南海諸島位置與十一段線圖所謂的「南海U形線」,俗稱十一段線,系國民政府於1947年公布南海諸島位置圖時划設,自越南以北向下延伸如舌狀,延至台灣蘭嶼附近海域。

  抗戰勝利后,駐越南的中國軍隊全部被召回國。法軍進駐越南全境后,順手牽羊地佔領了西沙、南沙部分島嶼。1946年10月,法艦佔領南沙南威島和太平島,並在島上建立石碑。國民政府聞訊后,隨即提出抗議,並擬與法方談判。后因越南戰事緊張,法方自動棄島罷談。當月,國民政府派出太平號、永興號、中業號和中建號4艘軍艦,由指揮官林遵、姚汝鈺率領南下,前往西沙、南沙執行進駐接收任務。

  (註:南海有四島礁分別以「太平、永興、中業和中建」命名,其中台灣控制的太平島系南海最大天然島,且獨具淡水,永興島現為三沙市政府駐地,中建島為西沙最南端島嶼,中業島系南沙第二大天然島,暫為菲律賓控制,並私設「卡拉延市(南沙)」。)

  由此,開啟了近代中國南海確權的序幕。

  在南海劃界的歷史中,除了執戈者林遵常為世人所道外,真正的主角,直接的提筆者——內政部方域司的鄭資約,卻少被大家提起。

  因為正是隨同艦隊南下的內政部方域司,完成了南海諸島的實地測量工作。完成島礁接收之後,方域司繪製了官方南海地圖,完成了南海諸島的最新命名,並在地圖上劃定11條段線,圈定了中國的南海主權範圍。雖然方域司只派出鄭資約和曹熙孟兩人,但此時內政部成立方域司尚不足一年,此舉足以突顯其高度的戰略眼光。

  

  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十五日接收工作人員在太平島舉行接收南沙群島升旗典禮,前排左四為內政部接收專員鄭資約,前排左五為南沙艦隊指揮官林遵,前排右四為廣東省政府接收專員麥蘊瑜。

  1946年12月,全體文武接收官員,齊聚在太平島西端國疆石碑旁,舉行升旗典禮儀式,太平艦海面鳴炮,慶祝國土收復,並拍照留念。太平島收復后,中業艦、太平艦分別駛向南西沙群島巡視各個島嶼,並在各島嶼派駐留守士兵。

  南海收復行動后被時任廣東省主席羅卓英將軍以「艱險定疆」四字命名,「舉凡登陸勘查測圖建碑諸任務一一完成,從此山河永固並壽南天。」

  鄭資約回陸后,即與內政部方域司同仁整理實測資料,繪製南海地圖,並向行政院呈請核准頒布一系列的地圖。其中包括內政部繪製南海諸島位置圖、西沙群島圖、中沙群島圖、南沙群島圖、太平島圖、永興島——石島圖等以及《南海諸島新舊名稱對照表》。

  1947年4月14日下午2點,內政部會議室召開西南沙群島範圍及主權之確定與公布案會議。這次會議為此後的中國南海主權確定了基調和範圍。

  會後,方域司印製了《南海諸島位置圖》。作為現代中國南海地圖的重要藍本,該圖具備以下要點:

  1-國界線最南端標在北緯4°左右;2-在南海海域中完整地標明了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位置和島嶼名稱;3-最關鍵的是,該圖用11段國界線,圈定了中國南海海域範圍,成為如今中國堅持的南海主權九段線的來源。

  1948年初,內政部方域司又將此圖收入《中華民國行政區域圖》,公開發行。

  又冒出一個「九段線」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官方出版的地圖都繼承了民國政府1947年的「十一段線」,1953年,由於在北部灣(舊稱東京灣)海域劃分確定了詳細的中越分界線,因此,十一段斷續線化身為九段斷續線,「九段線」因此得名。

  

  但數十年來,段線的位置不斷細微調整,新、舊線各段的位置並不完全重合。

  直到2001年,國家測繪局編製《中國國界線畫法標準樣圖》(1:1000000),確定了「段線」的官方畫法。根據這一標準,其中6段為弧線,3段為直線。

  九段線是個什麼線?

  關於九段線的性質,歷來都眾說紛紜,但可以肯定的是——這肯定不是國界線。

  

  越南、馬來西亞和菲律賓都在南海擴建島嶼,但均無法與大陸的「鬼斧神工」相媲美。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永暑島的長成史

  1996年5月,中國劃定了西沙群島領海基線,使用直線基線圍繞西沙群島諸島形成封閉型的折線圈——依此,如果九段線內是領海,那麼西沙群島沒有必要再劃定領海基線。實際上,自1947年段線劃定以來,國際船隻在南海的航行也一直未被中方制止過。

  2003年5月,國家測繪局發布《公開地圖內容表示若干規定》,將九段線稱為「南海諸島歸屬範圍線」。這一悄無聲息的提法或許顯露了我國的底線——島嶼才是關鍵。

  說白了,就是南海有很多島礁,可是哪些是我的呢?200多個,我一一點名,你也記不住——好了,我划圈,圈裡的島礁都是我的。當然,除了九段線的大圈,還有小圈,也就是每個島礁的12海里領海線——雖然我國在南沙並未划設,但不代表就沒有。別忘了拉森號闖入渚碧礁鄰近的12海里水域時,我國外交部的表態是「美方未經中國政府允許,非法進入……」,所以不划≠沒有。當然,鑒於礁會長成小島,小島會長成大島——別問我為啥,我兔暫不划小圈也是有道理的。就此,就明白了島礁和12海里才是關鍵,至於小圈以外,大圈以內,只要你不造次,還是可以來玩兒的。

  

  2013年1月,國家測繪局推出全新的中國陸海疆域地圖——新編豎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圖」,首次將南海諸島與大陸同比例展示出來。

  這片海(島)都誰在爭?

  我們所說的南海諸島是指南北約1800公里、東西約900多公里範圍內諸多群島、沙洲、礁、暗沙和淺灘的總稱,北起北衛灘、西起萬安灘、南至曾母暗沙、東止黃岩島。自北至南,大致可以分為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等四大群島,但通常不包含同樣位於南海海域內的阿南巴斯群島與納土納群島(均屬印尼)。南海諸島總面積約164.74km²,其中是東沙群島約1.74km²,西沙群島約10km²,中沙群島約150km²,南沙群島約3km²,但是由於各國進行填海造陸,所以這些數據……你懂的,然並卵。

  下面我們看看各方勢力分佈:

  東沙群島:包括以東沙島為主的環礁、暗灘和海山,基本都是台灣控制。西沙群島:包括以永興島為主的宣德群島和以永樂環礁為主的永樂群島,基本由中國大陸控制。中沙群島:主要包括中沙大環礁和以黃岩島為主的中央海山,基本由中國大陸控制。

  以上三個爭議不大,爭議主要集中在南沙群島,就是習慣上所說的六國七方,如下:

  中國台灣:控制鄭和群礁中的太平島和中州礁;中國大陸:控制中北部的安達礁和南薰礁、西門礁、東門礁、安樂礁、主權礁、牛軛礁、赤瓜礁,以及渚碧島、永暑島;東北部的美濟島、信義礁、半月礁、蓬勃暗沙;西南部的華陽礁和中南部的瓊台礁;越南:控制中北部和西南部近30個島礁;菲律賓:控制中北部和東北部約13個島礁;馬來西亞:控制中南部約17個島礁;汶萊:中南部的南通礁,經濟海域與中、馬聲索有重疊;印尼:無島嶼爭執,但經濟海域伸入南海九段線內,包括其油氣田。

  果殼網ID:Guokr42

  關注果殼網

  第一時間為你帶來科學視角的事件解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09: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