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湄公河流域發現139種新物種

[複製鏈接]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6-6-28 22: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大湄公河流域發現139種新物種

  WWF發布報告宣布,2014年科學家們在東南亞大湄公河流域發現了139個新物種, 其中包括長著可怕毒牙的蝙蝠、行蹤詭異的白環蛇、像「攝魂怪」一樣的大黃蜂和世界第二長的昆蟲。

  

  柬埔寨境內的湄公河 © Adam Oswell / WWF-Greater Mekong

  

  昆蟲界身長排名第二的節狀蟲由Joachim Bresseel發現 © Jerome Constant

  這份題為《神秘的湄公》的報告記錄了90種植物, 23種爬行動物, 16種兩棲動物, 9種魚類和1種哺乳動物。這其中包括一種羽狀珊瑚,其最近的近親在非洲;以泰妃命名的飛蛾,以及一種變色的帶刺蛙。這些發現使得湄公河流域的新物種數量達到了2216種,相當於在1997年至2014年間每周平均發現三種物種。湄公河流域覆蓋柬埔寨,寮國, 緬甸, 泰國和越南五國。

  

  在寮國發現的曲趾壁虎 © Truong Ngyuen

  

  以『泰妃』為名的蛾 ©Nantasak Pinkaew

  「大湄公河流域獨一無二的生態系統不僅為珍稀物種提供了棲息地和避難所,也為成百上千萬人民提供了關鍵的生計。」WWF大湄公河項目保護總監Teak Seng說。

  

  

  新發現的一種蘭花在曼谷出售,這種公開交易可能導致生態災害 © Nantasak Pinkaew

  泰國的攝魂怪黃蜂得名於《哈利波特》中的攝魂怪一角,因為它在活吞獵物之前會事先用毒液將其麻痹。

  

  攝魂蜂 © Michael Ohl/ Museum für Naturkunde

  科學家們在越南北部的一個村莊外一公里的地方發現了世界上第二長的昆蟲,這種黏黏糊糊的昆蟲長達54厘米。在柬埔寨發現了行蹤神秘的白環蛇,它背部特別的飛行蝙蝠圖案有助於其隱身樹林和草叢。

  

  帶毒牙的蝙蝠 © Judith L. Eger

  此外,一種長著長長的毒牙的蝙蝠也讓人心生畏懼。但是相對而言,人類對它的威脅更大,由於修壩和採礦,這種蝙蝠在寮國的棲息地即將消失。

  

  雄性『泰妃』蛾 © Nantasak Pinkaew

  「報告指出,發現這些物種的科學家們正在和時間賽跑,希望能在這些物種消失之前將它們記錄下來,並呼籲加強對這些瀕危物種的保護。」 Seng說。

  

  緬甸新發現的類鱷蠑螈 © Tim Johnson

  受一個建築項目影響,緬甸蠑螈棲息地也陷入困境。此外,國際寵物交易也威脅著它的生存,此前已經有兩種蠑螈在亞洲的寵物商店出售,同時,泰國市場上也有兩種新的蘭花品種在交易。

  

  一種背部在白天呈褐色(左),夜晚變成黃色的樹蛙(右) © Jodi Rowley / Australian Museum

  「我們的發現,僅僅是大湄公河區域豐富生物多樣性的冰山一角。」WWF總部物種項目主任 Carlos Drews 說,「每一次發現都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沒有人知道在發現下一個新物種之前,又有多少種物種已經消失了。」

  

  © Thy Neang MoE / FFI

  來自人類的威脅日益嚴峻:一條擬議中的公路將要穿過柬埔寨蒙多基里省森林保護區;寮國要建兩座大壩;不斷攀升的森林砍伐率和持續的非法狩獵。WWF呼籲各國承諾聯手保護野生物種棲息地,對於公路、水壩等大型基礎設施的建設,應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做科學決策。

  

  靠近泰國海域的珊瑚群 © Michael Janes

  Carlos表示,「從會變色的刺蛙到第一萬種爬行動物,這些奇妙的發現,讓我對湄公河流域的未來抱有希望。從調研到培訓,WWF將和合作夥伴一起保護這些已經發現、還未被發現的神奇物種。」

世人皆醉我獨醒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1 22: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