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心靈] 菩提喚醒眾生意 破除無明蓮花現(上)

[複製鏈接]

720

主題

736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16年5月14日盧台長西班牙大型解答會開示摘要
人間煩惱虛幻念,菩提喚醒眾生意,破除無明蓮花現,摩訶般若波羅蜜。(掌聲)
感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龍天護法、各位嘉賓、媒體的朋友們,以及來自全世界的佛友、義工們,大家好!今天是我們偉大的釋迦牟尼佛的聖誕日,在這裡我們感恩偉大的佛陀給人間帶來了這麼好的佛法,我們緬懷他,我們一定在人間努力弘揚和傳承偉大的佛法,讓每一個有緣眾生都能夠聽聞佛法,離苦得樂。(掌聲)
美麗的西班牙熱情好客,這是一個非常歡樂的民族,馳名世界的鬥牛士和中世紀美麗的古建築相得益彰,我們能夠來到西班牙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承佛教精髓,讓更多的人來理解佛法,以慈悲待人,以開悟為解脫,放下昨天的煩惱,消除憂鬱,破迷開悟,那是我們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加持和全世界佛友的努力精進,感恩你們。
台長看過一篇報道,上面寫著:精神疾病影響著西班牙百萬年輕人,現在全世界有憂鬱症患者三億五千萬人,因為憂鬱症、社會的壓力、家庭的壓力,而想不通到最後自殺的人每年有一百萬。現在連我們出外旅行都擔心各種交通工具對我們造成的傷害,所以心裡產生了很多不正常的思維,造成了自身的精神壓力。
在澳大利亞,有一位父親因為想不通,開著自己的四輪驅動車,帶著兩個孩子,一個五歲,還有一個九歲,直接將車開進海里,幾分鐘之後,一家全部被淹死。現代人想不通,紅塵人生,每個人的慾望已經代替了希望,所以,你爭我斗,傷害了別人,更傷害了自己。佛經上說,人因為有自我,就是想著自己的太多,便產生了痛苦。我們現在夫妻吵架,也就是因為妻子認為她有道理,先生以為他有道理,所以就產生了自我觀點的不和,才會產生煩惱和慾望。所以,過去的絕對不能再讓它留在自己的心裡,未來的我們一定要去努力爭取,好壞順逆在人間,其實都是一種暫時的需求而已。人一直活在追求和慾望之中,所以人的幸福不是因為你擁有了多少,而是要懂得知足你才能快樂。
平平安安過一天,你就是有福之人,多少人在今天已經看不到明天的太陽,據統計,由於各種癌症疾病、天災人禍、車禍等,全世界每一天有將近二十五萬人死亡,世事無常,有生就有滅,有煩惱的人因為一天到晚看到別人的過失和缺點,所以,學佛人要好好地控制自己的心態,不要讓別人控制你的情緒,如果你不給自己增加煩惱,別人不可能給你煩惱。要懂得,這個世界原本就不是屬於你的,這個世界上的一切本來就是為我所用,但是並非你所擁有,放下執著,一切要想通,一切要隨緣,這就是佛法講的看開放下。(掌聲)
有一位禪師,他有兩位弟子,可一段時間之後,這兩位弟子經常爭吵,彼此不和,產生了隔閡,老在廟裡隱藏著陰影。有一天,這個禪師為了教育這兩位弟子,他把兩個弟子找過來,對著一道太陽的陰影,他又是用火燒、用水澆、用土埋,找來風扇對著這個陰影拚命地去吹,做完這些之後,禪師問這兩位弟子:「這一道陰影被火燒毀了嗎?」「沒有。」「被水淹沒了嗎?」「沒有。」「被土掩埋了嗎?」「也沒有。」「被風吹走了嗎?」「也沒有。」這時禪師拿出一個手電筒,對著陰影照去,頓時陰影消失全無。
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和陰影也是如此,我們消除人和人之間的矛盾,最好的辦法不是施暴,也不是打擊他,也不是要報復,而是要用內心的光去包容他,去照亮他,這樣才能真正地消除我們人和人之間彼此的隔閡和心中的陰暗面。(掌聲)學會包容別人,包容別人的缺點,就是你內心自我的圓潤,一個人不能原諒別人,給自己造成的傷害是最大的。如果你能夠包容別人,你的心會過得非常的舒服。如果你一直想改變別人,你一定活得很痛苦。要記住,想改變別人,不如先改變自己;不寬恕別人,不原諒別人,你是苦了自己。人之所以痛苦,是因為我們經常在追求一些錯誤的東西,和一些不能長久、不能永遠擁有的東西。
我們急著成長,但我們又嘆息失去的童年。我們年輕的時候拚命地掙錢,但是把身體累垮了,年長之後,我們又拚命地拿錢去補身體,想恢復健康,我們擔心自己的未來會怎麼樣,但我們又不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天天我們不知想幹什麼地活著,我們既不活在當下,又沒有活在未來,我們感覺自己永遠不會死亡一樣,拚命地去做,臨死前我們又彷彿自己從來沒有活過一樣,所以,人只有開悟、明白佛法的真諦,那就是人間一切苦空無常,懂得無常,我們就不會去爭、不會去搶,能夠有包容的心,那才是學佛人的心態。(掌聲)
有一個人到佛陀面前去哭訴,他說:「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成功。」佛陀跟他講:「那是因為你沒有學會布施。」這個人說:「佛陀,我是一個窮人,我怎麼布施啊?」佛陀跟他講:「一個人即使沒有錢,也可以給予別人七件事情來布施。第一個叫顏施,就是你的面容布施微笑,讓別人看到你就感覺到很溫暖。第二個叫言施,就是語言布施,多對別人說好話、鼓勵的話,讓別人感受到你對他的溫暖。第三個叫心施,讓自己的心敞開心扉,誠懇待人,幫助別人,讓人家感受到一種愛。第四個叫眼施,就是你的眼神可以用善意的眼光,讓人感覺到溫暖。現在的人眼光冷冷的,看見別人就像看到惡人一樣,傷害自己又傷害別人。第五個叫身施,身體的布施,就是你以自己的行動去幫助別人,讓別人感受到這個世界還有很多的愛。第六叫座施,想一想,我們外出乘船、坐公共汽車,將自己的座位讓給別人,也是一種布施。還有房施,將空出的房子提供給別人休息,幫助別人。」佛陀說,你如果能夠做好這七件布施,好運就一輩子跟隨著你了。
羅伯特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有一天他去乘坐地鐵,當時正值下班乘車的高峰期,羅伯特看見一個衣衫襤褸的男子躺在台階的中間,可能是昏過去了,閉著眼睛一動也不動,趕地鐵的人們好像沒有看見這個男子一樣,匆匆忙忙地從邊上走來走去。羅伯特當時感到非常的震驚,於是他停了下來,想看一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就在他停下來的時候,很多人也跟著停了下來,很快這個男子身邊就聚集了一小堆的人,有個人去給他買了食物,有個女士去給他買了水,慢慢地還有一個人通知了地鐵的巡邏員,這個巡邏員又打電話把救護車找來,幾分鐘之後,這個男子蘇醒了,他一邊吃著食物,一邊等著救護車。
為什麼起初人們對這麼一個衣衫襤褸的男子生病了躺在地鐵邊上熟視無睹呢?羅伯特認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當中,人們完全處於自身的自我狀態,只想著自己,他們忽視了無關信息,也忽視了周圍需要幫助的人。然而,如果一個人改變了,身邊就會有一些人跟著你去改變;身邊的一些人改變了,很多人就會更多的改變;更多的人改變了,世界可能就有改變的機會了。(掌聲)今天一個人關注環保,大家都來關注環保;一個人關注人類的心靈健康,大家都來關注人類的心靈健康;一個人學佛了,大家都來學佛;大家都慈悲,世界更慈悲;如果大家都呼籲和平,那麼這個世界會變得更加的和平。(掌聲)
孔老夫子講:「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意思就是說,我們不管做什麼事情,我們自己要有善德,才能要求別人跟隨著你同樣有道德、有善德。佛法講,改變自己,比改變別人要容易得多,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有一位女佛友,她學佛之後,先生不相信她,覺得她還是過去那種壞脾氣,而這位女士堅持感恩他,不管他說什麼話都能包容,能夠圓融家裡的任何事情。半年下來,先生說:「我太太真的變了一個人了,像菩薩一樣,那我也要好好地學佛。」這就是榜樣的力量,讓自己變得更善良、更慈悲,才會有更多的眾生在這個世界上變得更善良、更慈悲。
人對世界上所有的事情不能太執著,有時候能夠放下就要放下。現在的人太敏感,在工作場所、在家庭里,可以為一句話氣上半天。在生活當中和同事之間,感覺到別人都是對自己存有一種嫉妒心,這樣讓自己身處一個非常尷尬的困境。但是有些人為什麼能成功?就是因為他們看得穿,想得明白。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待人經常是難得糊塗,他不喜歡與別人計較,和同事的關係非常融洽,很喜歡開玩笑。有一次,他的合伙人愛德華.貝特福,在南美經營的一筆生意中失敗了,他的公司損傷了將近一百萬美元,貝特福非常的內疚,不知如何跟董事長來解釋,他等待的是洛克菲勒的批評。有一天下午,他看見洛克菲勒走過來,和別人在後面邊走邊談,貝特福害怕見到他,於是他加快腳步想快點離開,他實在不想和洛克菲勒談在南非失敗的情況。這個時候,洛克菲勒在後面叫住了貝特福:「老兄,好極了,我們剛才聽說你在南美的事情。」這個時候貝特福心裡非常的緊張,他馬上說:「老闆,是這樣的,我們那樣確實是一筆很大的損失,我們只保全了百分之六十的投資。」洛克菲勒絕口不提他的失誤,而是以不經意的口吻說:「哎,你這是說哪裡的話啊?你犯了什麼錯啊?沒有,全靠你處理有方,我們才保存百分之六十的投資。你已經做得很不錯了,已經是出乎我們的預料,我們都很感激你啊。」洛克菲勒的寥寥數語使貝特福放下了心裡的包袱,也付出了他的感激和忠誠。他們的生意越做越大,就是因為洛克菲勒相信了他,他才放下包袱,把生意越做越好。
(轉載自盧台長博客-心靈法門倡導者)

**目前,全世界超過一千萬的人正在修持澳洲東方華語電台盧軍宏台長所教導的觀世音菩薩的心靈法門(誦經、放生及許願),以求病癒及生活美好。其法門中提到的小房子是指一套經文的組合(包括27遍大悲咒,49遍心經,84遍往生咒,87遍七佛滅罪真言)。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20: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