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騰訊從中國移動支付大戰中後撤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5-4 03: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在線遊戲和社交網路集團騰訊(Tencent)在同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Alibaba)爭奪中國移動支付市場控制權的事關重大的角力中後撤。此前騰訊為吸引用戶已支出巨額補貼。

  不久前,該公司開始針對在微信支付(WeChat Pay,與騰訊人氣極高的即時通訊應用關聯的支付服務)與傳統銀行賬戶之間轉移資金向用戶收費。此前騰訊通過吸收相關銀行手續費(而不是將其轉嫁給用戶)來補貼這類轉賬操作。微信錢包(WeChat wallet)功能還允許在不同商業銀行之間進行轉賬。

  騰訊在其年報中披露,僅在今年1月,該公司就在微信支付交易的相關銀行手續費上支出3億元人民幣(合4600萬美元)。對於去年第四季度,「其他」業務的收入成本同比增長153%,至15億元人民幣,該公司稱,這一增加主要是由微信支付發生的銀行手續費驅動的。

  騰訊董事長馬化騰(Pony Ma)表示,3月份該公司開始向用戶收費后,微信支付的運營虧損得到控制。

  這種轉變標誌著其與支付寶(Alipay,由阿里巴巴旗下的金融公司螞蟻金服(Ant Financial)運營的支付服務)之間的市場份額爭奪戰出現部分降級。

  兩家公司之間的競爭在2015年農曆新年加劇,當時雙方都砸下巨款發送「紅包」以吸引新用戶。更早的時候,這兩家互聯網巨擘在打車應用上展開一場爭奪乘客和司機的補貼戰,但最終以騰訊支持的滴滴(Didi)與阿里巴巴支持的快的(Kuaidi)合併告終。

  實行用戶費用並不是單純的節省成本之舉。分析師們表示,對提現收費將使存在微信錢包的現金更具「粘性」。

  

  「這些費用給提現製造了障礙,由此激勵用戶把自己的錢留在微信的生態系統內,」北京艾瑞諮詢(iResearch)分析師李哲峰表示。

  騰訊的補貼幫助微信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的用戶,並在一年裡提振了交易量,在此期間支付給商家(如超市和餐館)的線上至線下(O2O)移動支付出現爆炸式增長。

  但是,就市場份額而言,騰訊的巨額支出看不到什麼明顯成果。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其支付附屬公司「財付通」去年處理了中國20%的第三方在線支付,同比僅上升半個百分點,遠低於「支付寶」的48%。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19: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