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地方網站:別再用BBS的思維做APP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4-20 22: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4月20日是地方網站的一個大考日子,因為這一天是新三板年報截止日,去年登上新三板的各家地方網站類公司將公布年報。在過去,大家可以隨意說自己今年1000萬,明年1500萬,後年再翻番超越3000萬;可是現在不行了,在嚴格的證券制度約束下,一切必須規範。現在,每個人都必須對自己的話負責,發布信息絕不像吹牛皮那樣簡單。

一、我們將看到什麼樣的年報?

基於寧哲網路對於2015年地方網站市場的調研與分析,我認為即將到來的各家年報並不樂觀。預測以及核心要點如下:

1、以媒體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幾家公司,營收預期不樂觀。

2015年經濟形勢不好,對地方網站領域的直接影響就是房地產廣告收入大幅下滑。過去,相對成熟的地方網站的房地產廣告佔比一般不低於40%,因此房地產廣告下滑所帶來的影響幅度預估在10%—20%之間。重災區在於房地產已經呈現飽和趨勢的三四五線城市。

與此同時,汽車廣告與婚嫁行業轉型也給地方網站帶來了較大困擾。隨著汽車保有量的提升,新車市場增速放緩,後市場尚未真正啟動,因此過半地方網站的汽車行業廣告收入在下滑。婚嫁行業主要是受到了大數據思維的影響,商家在注重轉化的同時,過度忽略了廣告與品牌傳播。

除了上述行業以外,整個行業的家居、分類信息、人才、房屋租賃領域,仍處於溫和上漲局面。家居、分類佔比較高的公司,2015年業績相對有所增長。

2、從整個地方網站領域來看,要想滿足新三板創新層指標,前景不樂觀。

從已經登陸新三板的數家公司在全行業環比排名情況,以及上述公司的上市財報來看,如果按照常規思路發展,該領域3年內難以成長出一家符合新三板創新層財務指標的公司。因此,轉型勢在必然,轉型出路無非就是兩個:資本轉型、業務模式轉型。而轉型又意味著投入,投入意味著整體利潤率下降。具體動態,我們在年報之後予以分析。

3、總結:整個行業的天花板與可複製性仍未破局。

就目前來看,如果不改變目前的媒體模式或者衍生出新的模式或者出路,新三板上了也就是上了。沒有增長的空間(目前除了19樓過億,合肥論壇接近1億,其他地方網站的最高收入不超過4000萬),沒有可複製性,退出機制、通過增發所進行的融資都難以實現。

二、由地方網站相關公司的財報的預期我們可以得到什麼結論呢?

我在上一篇文章指出,地方網站是否具備未來,完全基於一個假設:區域的半生半熟的社交是否具有存在的意義。但是,有一位業內高人指出,這個假設不嚴密,因為區域垂直仍然具有強大生命力。也就是,完全押寶社交並不是上上選擇。深入分析,我們可以從實戰中找到相關依據。

我們首先從目前上線的APP所出現的具體問題來分析行業的微觀問題,以下問題來源於馬甲APP平台用戶提出的具體典型問題:

√ 分版太麻煩了,我們怎麼辦?

√ 意見領袖做網紅去了,我們怎麼辦?

√ 用戶交流都用微信了,我們怎麼辦?

√ 用戶都學會用美團了,我們怎麼辦?

√ 商家不再願意投廣告,我們怎麼辦?

√ 商家越來越在意轉化,我們怎麼辦?

這些問題歸納起來,體現了4個本質問題:

1、產品形態在變。

當前移動互聯網領域公認的媒體模式是微信公眾號和今日頭條,衍生出的用戶互動的產品是微信朋友圈。大平台對於內容創造者的誘惑力,不言而喻。區域的、細分的平台,我們的優勢在哪裡呢?據了解,有19樓出身的團隊正在嘗試地方頭條,我們可以關注。

但是,我們自己的APP究竟長成什麼樣子呢?如鳳凰網APP的媒體、如微信朋友圈的本地朋友圈、本地微商城,等等,你可以想象到的形態早已經被人試過。根據市場信息,採用通用程序上線的目前本地網站APP已經有500家數量級,相信2016年產品形態上或許可以看到答案。

2、意見領袖離錢更近。

無論微博也好、微信也好、頭條也好、其他自媒體平台也好,共同的特徵就是內容創作者離錢很近,而且越來越近。對於初創團隊,做一個大號遠比做一個本地化平台來的容易並且見效快。這給區域互聯網平台帶來了巨大的困難,過去那種靠博傻而獲取內容的紅利期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因此,過去那種「做內容、做意見領袖、做互動、蓄水」的內容運作流程必然被打破。城市越大,用戶覆蓋的難度也就越大。

3、用戶價值不滅。

我在上一篇文章指出,一個本地網站背後,至少有5—10個本地大號。不要認為這是創業情懷驅動的,這是利益驅動!商家會為了本地的大號、本地的優勢APP買單!這種趨勢讓區域互聯網行業舒了一口氣,因為用戶價值不滅,互聯網的用戶原則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仍然靈驗。我們可以看到具體例證,金壇山水網站長鄧銘公開過數據:金壇市區人口12萬,目前山水網APP安裝量7萬,日活14%。客戶投放廣告需求中,APP廣告在快速增長,用戶活動報名的佔比為:微信40%、APP 50%,PC 10%。

4、營銷方式升級帶來新要求。

營銷升級體現在兩個方面:

√ 用戶需求升級,即改善型消費將代替「便宜、安全」,也就是近期許多人提出的消費升級。團購網站所主導的過去3年的本地O2O格局,在2016年或許會被顛覆。2015年風靡的代購,2013年—2015年不斷曝光的中國人買空日本,已經非常強烈地告訴我們國內未來消費的趨勢是消費升級。那些死掉的企業根本不要抱怨互聯網,復興的工匠精神說明好東西根本不愁賣。

√ 營銷方式升級,以大數據、社交升級驅動的新的營銷方式將成為未來主題。

為什麼ip經濟如此紅火?有人揭示,流量思維已經過時!大家已知的所謂互聯網流量,已經被BAT所壟斷。企業上網,如果遵循流量準則,無非就是為馬雲、馬化騰、李彥宏等幾位老闆打工。而ip經濟則成為尚未被BAT壟斷的一片沃土。或許區域互聯網在ip領域仍存在機會。不信你可以看看最近每個城市都能看到微視頻製作團隊。

5、垂直化或許是一二線城市區域互聯網的出路。

目前最讓人困惑的區域互聯網模式,就是一、二線城市,在這些城市,垂直類的應用已經無懈可擊。據觀察,一二線城市微信公眾號已經向垂直化轉變,這或許是有意義的啟發。

結論:

√ 從用戶蓄水的流程而言,BBS思維過時了。

√ 從內容生產的流程而言,BBS思維過時了。

√ 從流量變現的方式而言,BBS思維過時了。

√ 從市場競爭格局而言,BBS思維過時了。

√ 從資本的原則而言,BBS思維也過時了。

因此,從資本市場要求,從區域互聯網行業未來出發,從用戶,從客戶,整個行業必然存在一次系統性調整與轉型!其中的一個關鍵要點就是:我們必須摒棄現有的BBS思維,去開闢更遠大的空間。

在原有地方網站觀念下,在純粹媒體的限制條件下,在BBS的情節的束縛下,一切答案都是悲觀的。然而,如果區域互聯網公司能做到讓本地10%或者20%的居民都成為你的付費用戶呢?一家公司有著一個城市的200萬付費用戶該有多牛?

似乎,在這樣的思維轉變下,資本門檻、新三板分層規則,等等,都將不再成為天花板!(文/寧哲網路 周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0 15: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