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家長說教否定式聊天 會讓孩子越來越疏遠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4-20 03: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為家長,你有沒有碰到過這種情況:有時候特別想跟孩子聊會兒天,可是往往問不了幾句,就被孩子一句生硬的回答頂了回去:「沒有啊,沒做什麼啊。」於是,滿腔熱情就這樣被澆了冷水。

  其實,這不是孩子不耐煩,而是你的交流方式出了問題。

  聊天實錄1

  這個媽媽有點「呆」:和孩子聊天時被嗆 孩子不願敞開心扉  

  丁丁媽媽回家剛一進門,看見兒子丁丁正在看故事書,於是坐在兒子旁邊,準備問問他在學校里的表現。

  媽媽:「練琴了嗎?」

  丁丁:「練了。」

  媽媽:「功課寫完沒有?」

  丁丁:「快寫完了。」

  媽媽:「今天在學校調皮了嗎?」

  丁丁:「沒有。」

  媽媽:「你今天在學校做了些什麼啊?」

  丁丁:「沒做什麼!」

  聽完這些,累了一天的媽媽說:「你怎麼總是不好好回答我的問題啊?」煩躁而委屈的丁丁回答:「你問的我都回答了啊,你還要我怎麼樣?」

  專家說:家長別把自己的看法強加給孩子  

  可以想象,這種對話的結果是什麼?孩子會抱怨:「我的父母不了解我,我真的沒辦法和他們溝通」;而做父母的,則會難過地說:「我已經儘力去理解他了,這個孩子怎麼這麼難管教、這麼難溝通啊!」

  專家分析,這個媽媽犯了很多家長常見的一個錯誤,就是只重視他們自己的看法,還把這些看法「以大欺小」強加給孩子,所以,孩子就再也不願意說出心裡話了。

  聊天要從細節入手要問「小」不問「大」

  孩子跟大人不一樣,他們很難理解抽象的問題,也很難回答,所以聊天無法繼續下去。因此,想要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概況,不妨改問一些很簡單、一定有答案的問題,從細節開始,問「小」不問「大」。

  媽媽可以換種方式和孩子溝通:別問:「今天在學校做了些什麼?」要問:「今天營養午餐吃的是什麼點心啊?好不好吃?」

  別問:「功課寫完了沒有?」要問:「今天自然課老師教的什麼啊?」

  別問:「今天在學校調皮了嗎?」要問:「你們班上最多人喜歡的男生(女生)是誰啊?」

  別問:「練琴了嗎?」要問:「你們班有沒有小朋友也學琴啊?他們喜不喜歡練琴啊?」

  如果你問:「你今天在學校上了哪些課?」當孩子說出自然、音樂的時候,你就有機會接著問:「喔!那自然課今天教什麼?」孩子就會接著回答你的問題:「教氣象啊!什麼氣溫、風向的,無聊死了!」「那音樂課有沒有好一點兒?」你可以藉機了解他今天做了些什麼,並持續交談下去。由一些生活小事打開話匣子比較容易,孩子通常不會感覺到壓力。

  聊天實錄2  

  這個媽媽有點「急」:教育孩子不講究方法 引發孩子逆反情緒  

  這是一組小南媽媽在飯桌上和小南的對話。

  小南:「我不喜歡吃胡蘿蔔!」

  媽媽:「小孩不能挑食,什麼都得吃!這樣才能長高個兒!」

  小南:「明天要考數學,真的好無聊啊!」

  媽媽:「無聊也得學啊!不學將來怎麼考大學啊!」

  小南:「我怕明天考不好!」

  媽媽:「為什麼考不好啊?是不是沒好好學,老師講課你沒好好聽啊?」

  聊天進行到這時,小南已經對飯菜索然無趣了,她推開飯碗回到自己的小屋,並緊緊上了鎖。媽媽站在外面一臉無奈,不知道該怎麼和孩子溝通。

  專家說: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接納」

  其實,並不是孩子難管教或不想和父母說話,而是他在說話的過程中,感受不到來自父母的「接納」,尤其是對他情緒的接納。劉麗君表示,家長快速糾正或立刻否定,會讓孩子覺得,「我」的看法、感受、情緒是無關緊要的。

  如果孩子說:「我不喜歡吃胡蘿蔔!」父母應該這樣回應:「噢,你不喜歡吃胡蘿蔔(接納他的意見),為什麼呢?是不喜歡它的味道,還是(然後繼續傾聽他的想法)?」

  如果孩子說:「數學課無聊死了!」父母應該這樣回應:「我上學的時候也特別不喜歡數學課,你為什麼也不喜歡呢(傾聽他的想法)?」

  如果孩子說:「我怕明天考不好!」父母應該這樣回應:「是啊!考試之前,每個人一定都會害怕的,那你擔心什麼呢(傾聽他的感受)?」

  專家建議,只要父母保持中立的語調、感受他的感受,往往可以知道孩子更多的想法,了解他的需求,進而幫助他解決問題。

  和孩子聊天時適當使用一些肢體語言

  和孩子聊天,最忌諱的就是說教。任何一種話題的聊天,只要變成了說教與聽訓,那就沒趣到了極點!所以,聊天時可以對對方一些話題保持高度的興趣,多詢問、少評論,多說「你」,少說「我」,就很容易讓話題繼續下去。

  適當的肢體語言,會讓孩子覺得你重視他、想要和他聊天。盡量以平行的目光注視著他。其實孩子們對於肢體語言很敏感,一邊跟別人談話一邊敷衍地說著「嗯」、「啊」、「喔」;或是眼睛一邊盯著別處,一邊聽他說話,都不是鼓勵他好好和你聊天的方式。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歡親密的接觸,如握握手、摸摸頭、摟摟肩等。

  通常情況下,對孩子適當地使用一些肢體語言,都會在聊天時產生非常正面的效果。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5: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