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揭秘達賴集團資金來源:美中情局暗中支持

[複製鏈接]

111

主題

135

帖子

120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0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amuelp 發表於 2016-3-15 10: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959年,達賴喇嘛從拉薩出逃后,在印度的達蘭薩拉成立了所謂的「西藏流亡政府」,公開從事分裂祖國的活動。近50年來,達賴集團從美國等西方國家獲得了大量的經濟支持,可以說,沒有西方反華勢力的金錢援助,達賴的「流亡政府」是很難撐下去的。

美中情局給達賴喇嘛發津貼

新中國成立之前,美國政府並沒公開放棄過「西藏是中國一部分」的立場。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美國對西藏的政策有了明顯變化。2000年夏天的美國《哈佛亞洲季刊》雜誌披露,當時美國政府內部一些人認為「西藏可以成為在亞洲抵禦共產主義擴散的堡壘」。

1998年8月,美國國務院公布的一批冷戰時期的檔案,清楚地揭示了美國中情局支持「藏獨運動」秘密計劃的細節:

中情局的「西藏計劃」預算數字可以在一份備忘錄中查到,文件稱:「支持在尼泊爾的2100名西藏游擊隊50萬美元;給達賴喇嘛的津貼8萬美元。」該文件接著羅列了其他費用,最後說:「合計173.5萬美元。」這些檔案表明,該預算申請不久后就得到批准。後來的一份文件表明,此類年度開支又繼續了4年,直到1968年為止。那年,中情局取消了在美國國內對「藏獨」分子進行訓練的計劃,把整個預算的計劃削減到一年不到120萬美元。

中情局的這筆開支後來持續到何時?有國外媒體報道,隨著中美關係的正常化,1974年福特總統最終取消了這筆開支。那麼「西藏計劃」預算的終結,是否標誌著美國不再通過經濟手段支持達賴集團了呢?當然不是,只不過是採用了其他更靈活的方式而已。

新東家還是老主人

進入20世紀80年代后,美國開始由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對達賴集團進行經濟支持。國家民主基金會(NED)號稱美國非政府組織中的「龍頭老大」,是具有政府背景的非政府組織,地位相當特殊。NED的成立直接源自1982年美國前總統里根在英國議會發表的演講,他在演講中提議西方大國「共同資助非民主國家的民主建設,包括自由的媒體、工會、政黨與大學等」。里根於1984年成立了NED,有證據表明其活動資金直接來自中情局。

2006年12月的《澳大利亞政治研究聯合會會議文件》這樣評論NED:「在向非政府組織提供戰略資金方面,美國外交政策精英們認為NED比秘密支援更可靠。」因為NED打著非政府組織的旗號,不易引起注意。

澳大利亞《信使報》曾披露,NED給達賴喇嘛的資金主要投給了旗下的三個組織——「西藏基金會」、「西藏國際運動」和「西藏信息網」。根據NED自身公布的數據,2002年~2006年,NED向達賴集團提供了135.77萬美元的專項資金援助,其中2006年,向達賴集團下面的「西藏婦女協會」、「九·十·三運動」等組織提供了8.5萬美元資金。今年2月27日(即拉薩騷亂髮生前半個月),達賴集團的「九·十·三運動」還向NED緊急申請資金,以作為「活動家們應對危險時期的資金」。

除了NED外,美國國務院還公開通過「西藏人人道主義援助基金」,為「西藏流亡政府」提供健康和教育資金,並支持加德滿都、德里和達蘭薩拉的「西藏人接待中心」。近年來,美國國會批准每年向在印度的「西藏流亡者」提供約200萬美元經費,國會還敦促政府再提供200萬美元以支持這些人的所謂「民主活動」。

據總部設在紐約的「西藏基金會」網站公布的數字,該「基金會」2005~2006財政年度的總收入是550.4418萬美元,其主要部分就是來自美國國務院的撥款——295.8810萬美元。

生財之道還有不少

此外,達賴集團還從民間籌措資金,其生財之道有以下四種:

其一,建立網站,通過互聯網從民間募捐。達賴集團下屬的幾個機構都在網站上「指導」網友向其捐款。

其二,達賴喇嘛經常以「西藏精神領袖」和「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身份周遊列國,通過大量的弘法會和講經活動獲取捐款和贊助。例如,達賴將於本月在美國密歇根州舉行名為「投入智慧與同情」的弘法會,其贊助票開出的價格為每張1000美元。

其三,爭取有影響力的演藝界人士的經濟支持。美國好萊塢著名影星李察·基爾就擔任了「國際拯救西藏運動」組織的主席,還出演過宣傳「藏獨」的影片。眾所周知的是,李察·基爾1994年在英國哈羅斯百貨公司為「西藏倖存者」捐款5萬英鎊。

其四,達賴集團還向流亡國外的藏胞長期徵收所謂的「獨立稅」。

2007年5月,澳大利亞專欄作家麥克·柏克曼在《達賴喇嘛的神聖藏袍下掩藏著什麼》一文中透露,達賴喇嘛在「流亡政府」里任人唯親,財政狀況也極不透明,達賴喇嘛從不提供接受捐款的具體數目,也不透露具體來源。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4 01: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