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深處的爆炸 - 誰是真正的清東陵大盜?(圖)

[複製鏈接]

267

主題

1020

帖子

107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7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mw2000 發表於 2015-12-10 00: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歷史深處的爆炸 - 誰是真正的清東陵大盜?(圖)

1928年7月,孫殿英以「剿匪」為名盜掘了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普陀峪定東陵
兩座陵墓。消息一經傳出,天下為之嘩然,也震驚了滿清皇族及國民黨政府要員,世人
稱之為「清東陵第一盜案」。

事隔17年後的1945年的下半年,佔領清東陵地區的八路軍,夥同當地土匪、惡棍糾集了
一群農村流氓無產者和落後群眾,在階級鬥爭口號下將清東陵14座陵寢皇帝皇后貴妃共
157人的絕大多數陵寢盜劫一空。由於很明顯的政治原因,清東陵第二次被盜案一直被
蓄意掩蓋。 據說,其背後至今還隱藏著不能大白於天下的事實,使這次盜陵案蒙上了
若隱若現的迷霧。



一、盜陵者看準了「時機」

日本侵略者佔領東北后,扶植末代遜帝溥儀登上偽滿洲帝國的皇帝寶座后,隨即在清東
陵設 立了東陵地區管理處。日本覬覦東陵珍寶已久,藉機在此建「大日本駐馬蘭峪領
事館」,名義上為溥儀看守祖宗陵寢,實際上是擴大偽滿洲國地盤和窺伺這裡的文 物
,伺機奪取南京政府管轄下的東陵辦事處(俗稱「東府」。它主要負責維修陵寢、保護
樹木、防盜防火,看管馬蘭峪城內的西大庫文物,設護陵警察數十人,輪流 守護著各
大陵寢)。日偽時期,守護之事由日軍和偽軍們負責。(可見日偽時期守陵還是挺負責
的么)。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投降之後,東陵的守護和管理出現了前 所未有的「真空
」,鬼子走了,偽警察散了,雖然共產黨在這裡建立了人民政權,由於內戰烽火迭起,
八路軍作戰頻繁,當時轄東陵的冀東軍區15軍分區抽不出軍隊來守護陵寢,只好組織附
近村莊的民兵配合區小隊來看管,加之當時沒有有效的護陵機制,無形中成為盜陵者作
案的最佳時機,於是一小撮壞人打著「打倒封建地主的頭子皇帝」的旗號,明目張胆地
開始盜竊陵寢。


二、盜陵隊伍本來就是一夥社會渣滓

日本人敗走後,藏匿在陵寢周邊的土匪頭子王紹義突然變得「機靈」起來,星夜訪「摯
友」楊芝草。「你聽說了吧,陵上和馬蘭峪街上的日本人、滿洲隊和警察都走了,陵里
的事沒人管,何不趁此機會撈一把?等一切都安排好了,或者國民黨軍隊來了,自然就
不好辦了。」

楊芝草,盜陵主犯之一,王紹義的得力幹將,兩人穿一條褲子都嫌肥,人稱「小諸葛」
。年歲不大,壞事沒少干,年輕時曾挨土匪綁票,後來投靠日本人當偽警察,覺得油水
不大,回家種地,因此被吸收到八路軍民兵隊伍里來,從盜挖定陵開始,他一個陵也沒
拉下,得了多少寶物,只有他自己清楚。

穆樹軒,50多歲,祖輩守陵人,同土匪頭子「四海紅」沾親帶故,長大成人後成為「四
海紅」的左膀右臂,跟著幹了些綁票、打劫、聚賭、嫖女人的勾當。後來這支土匪隊伍
被打散后,他才回到家裡,以砍陵上的樹木、拆陵上的房屋為生。因為是個人尖子、土
光棍,又當上了副村長,他上頭也頂,下頭也壓,是個頭上長瘡、腳底流膿的壞傢伙。

圍繞著東陵的幾十個村莊,多是為了侍奉陵寢而建的,住的都是些清代守陵人的後裔,
因而對每座陵的情況十分熟 悉。當年孫殿英盜陵抓的嚮導其後代大有人在,這次盜陵
當然也離不開他們。盜陵主犯關會增便是其中之一。關家祖輩是修陵的,又是建地宮的
名匠,知道定陵的底 細,自然與王紹義一拍即合,最後也按股分成。

趙國正,八路軍區公所公安助理分區長。狡猾的王紹義知道僅憑他們這幾人力量單薄,
也成不了氣候,得幾個共產黨幹部加入才穩當。他 用幾顆貓眼石把當時八路軍區公所
公安助理分區長趙國正拉下水。趙國正,自幼遊手好閒不務正業,1931年日本人佔領東
陵后,他帶著哥哥逃荒到新立村。1938年 新立村建立共產黨基層組織,苦大仇深的他
被發展入共產黨。趙聰明伶俐,工作積極,得以重用,但財迷心竅的他經不起巨額利益
的誘惑又成了盜陵主犯之一。另外,還有區助理趙子新、民兵小隊長賈正國等「能人」。

他們作案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咸豐皇帝奕的陵寢定陵。1945年9月23日這天正逢 集日,守
陵的班長輪到新立村的張小禿。經過精心策劃,王紹義把盜陵隊伍分成兩撥,一撥在陵
西用雷管炸藥打石頭以掩人耳目,另一撥盜陵。這次所盜的珍貴之 物,全歸頭目所得
,剩下的珍珠瑪瑙、翡翠等小東西,給參加盜陵的20多個村民每人抓上一把了事。定陵
被盜后的又一個日落西山、百鳥入林的清秋之夜,王紹義 與趙子新、劉恩、楊芝草、
趙國正等人聚在一起,將慈安太后的陵寢盜掘一空。

張盡忠,八路軍15軍分區敵工部部長。王紹義趙國正他們盜陵的事很快被上面發覺,為
了尋找黑後台,狡詐的王紹義瞄住了張盡忠。張盡忠身為八路軍15軍分區敵工情報隊隊
長,曾在湯泉金礦當過護礦警察,后投奔八路軍,長期活動在馬蘭峪和陵圈之內。由於
他膽大包天,生死不懼,經常隻身出入敵人心臟,被人傳為神出鬼沒的「張大膽」。可
就是這個有點聲望的人,在王紹義帶來的珍寶金頭九連環(一兩八錢多)、白玉鐲、翠
板指、 白珍珠面前(皆為盜定陵、慈安陵所得)束手就擒,成為東陵第二盜案的又一
組織者和策劃者。同時下水的還有小麻子張森,他從小賣燒餅、麻花,又跳過大神,參
軍后被八路軍六區隊長曹致福看上,留在身邊跟張盡忠一起搞敵工。他能說會道,會耍
小聰明,綽號「小神仙」,也是個不好侍弄的人物。


三、野蠻卑劣的盜陵經過

張盡忠不愧為八路軍敵工部部長,提出一系列蠱惑人心的政治口號,把盜陵冠以「鬥爭
皇上大地主」、「幫助群眾度過飢荒」之名,以迷惑群眾,還合計定了些「黑話」以防
萬一。管盜陵叫「挖金」,調集民兵叫「集訓」,晴天稱「天高」,黑天稱「明路」
,動手叫「立拖」。同時廣泛動員陵寢地宮的知情者、會玩雷管炸藥的能人加 入。末
了這群匪徒、社會渣滓還軟硬兼施地拉攏了八路軍隊伍中的一名幹部——介儒區長(專
案組偵查時,介儒首先向組織交代自己只跟著盜過惠陵的罪行,爭取了 寬大處理)。
就這樣,在張盡忠等人的精心策劃下,利用陵寢周圍剛剛解放、人們心裡沒底這一時機
,加以蠱惑人心的政治口號,把盜陵的罪行「合理合法化」,使不明 真相的群眾和一
些流氓無產者紛紛加入這種「挖金」的行列。

且看張盡忠是怎樣鼓動不明真相的群眾的。

「鄉親們,共產黨早就說了,一定要打倒大地主和封建剝削。過去的皇帝就是頭號的大
地主,是幾千年來騎在人們頭上拉屎撒尿的大壞蛋,雖說他們人死了,可他們搜刮的財
寶不計其數啊!有的還帶進棺材里去了。現在我們就要挖他們的墳,分他們的財,叫
他們在陰間也過得不舒坦。」


針對盜陵持有不同意見的人,張盡忠又有一套宣傳技巧:「如今共產黨說話算數,皇上
的律條不中用了,而且區里和縣裡還號召我們採用一切辦法度過飢荒,咋能說犯法呢?
我們就是要團結起來,扒開皇帝老兒 的墳,掘開他們的墓,用他們陵里埋著的寶貝來
發咱們的家,致咱們的富!」於是乎,受蒙蔽的群眾有的把家中的「獨子厥」手槍拿來
抵一股,鐵匠則打幾根釺子來 算一股,美其名曰「有力的出力,有物的出物」。


就這樣,盜陵竟然在在共產黨的「階級鬥爭」口號下合理合法化了。

一切準備就緒,張盡忠、王紹義等決定對幾座大的陵統一行動,剩下的陵由著大伙兒隨
便 挖。首先向同治帝夫婦合葬的惠陵開炮。張盡忠作戰前總動員:「這座陵里埋著的
是同治哥,20來歲就死了。他是慈禧老妖婆生的,從小就不學好,也搶了不少人 民的
財寶,他老婆自個兒吞金子撐死了。這金子留著幹啥不好哇!要是沒用處,給咱們窮人
,大夥還說他個好呢!看看,這兩口子心眼多壞,挖墳活該!把他的這些 房子拆了也
不解恨!大夥還是按照分工,各干各的吧!」這張盡忠非但宣傳到位,防範手段也很嚴
密,「崗哨啊,東邊放到侯家山,西邊放到新立去,北面放到塔山 上,南面放到新城
去。圈裡頭一個生人也不讓進來。啥時候撤,聽上級命令。」

王紹義在前邊訓著話,張盡忠在後面已經布置好戰鬥準備,見人群散了,皇城下就響起
了「轟隆隆」的爆炸聲,相伴的是鍬鎬的撞擊聲和嘈雜的人語聲,硬是把這對沉睡了五
六十年的小夫妻「攪醒」了。這座陵建造比較粗糙,又因 前幾年有人盜過(已挖下半
米深),這次在原處動工,挑選的全部是在金礦幹活的強勞力,渴了有白糖蜂蜜水,餓
了有馬蘭峪大餑餑,又加上幾個頭子都在一旁督 戰,在巨大的利益驅使下,地宮口很
快被打開了,張盡忠只挑了幾個心腹和頭頭進地宮。

第一道石門被手榴彈炸了三次,旁邊炸開個能鑽進人的小 洞,第二道第三道石門被王
紹義撬動「自來石」而推開。張盡忠道:「所有人一律站門外去,我挑幾個進去。誰亂
動就打死誰。旁邊站著的把手電筒往裡照。」張盡忠指揮王紹義、趙國正、楊芝草、張森
等人,先撬同治爺的棺材,自己則站在娘娘的棺材上面,一手持槍,一手打手電筒,全神
貫注地監視著……人們看見皇帝的龍袍在 閃光,認為人體壞不了。當王紹義手一伸,
裡面只剩一床骨頭,因同治帝筋肉腐爛,滿身帶著刺鼻的腥臭,一抓猶如泥屎,十分令
人作嘔。儘管這樣,為了珠寶,十 幾隻手在臭氣衝天的泥骨里亂攪,直到搜羅乾淨為
止。打開皇后的棺材,光亮下人們全發獃了:這娘娘像個活人,面如荷花而溫馨地閉目
養神呢!王茂(王紹義長 子)「哎呀」一聲嚇昏過去。張盡忠見幾個人目瞪口呆的,
大聲吼道:「他媽的,都愣著幹啥?還不快動手搜羅東西!」大家這才動作起來,有的
扯衣服上的珍珠, 有的取身旁的寶物,有的摘頭上的鳳冠霞帔,有的取簪環首飾……

1945年12月22日,月黑風高,伸手難見五指。昌瑞山下震耳欲聾, 刀槍閃亮的一場新
戰鬥沖著康熙皇帝的景陵打響,300多雙罪惡的手伸向景陵地宮,對康熙皇帝拖骨暴屍
。經過三晝夜的「激戰」,終於拿下了景陵地宮這個「碉 堡」,搜出了珍寶幾大口袋
。王紹義洋洋得意地說:「我們所挖的幾座陵,就數這景陵的寶物多,不次於慈禧、乾
隆的陵啊!」張盡忠也樂不可支:「好東西比孫殿 英得的還多呀!」

張盡忠王紹義一夥本來就是土匪、無賴、盜墓賊,幹將們貪婪成性,打的招牌是「救濟
貧民」、「按股分配」,卻又導演出一幕又 一幕分贓大火拚的醜劇。張盡忠心狠手辣
,堅持在孝東陵分定陵和景陵的寶物,這裡距他家近,一旦打起來也有退身之地。面對
眾多的珍寶,眾人你拿我搶的亂成一 鍋粥,最後以比槍法打孝東陵殿檐上的人獸定輸
贏分寶物。另外張盡忠和王紹義還設下圈套,事先安排好人,聽見槍響就冒充軍分區敵
工部的人來敲門過問,又由他 張隊長出面應付過去,最後自然得寶最多的是張盡忠和
和王紹義。

好事不出庄,壞事亂嚷嚷。「要發財去盜墓,一夜成為暴發戶」,這股邪風迅速蔓延到
陵區的四周鄰舍。平時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的人見狀,紛紛走上這盜陵生財之道。

八路軍冀東軍區八區的趙子新帶領10多名區小隊隊員和民兵一夜間把景陵妃園陵寢一座
貴妃陵盜了。

關會增、賈正國一起挖掘了康熙的雙妃陵。

穆樹軒同賈井滿把裕陵園寢里的香妃墓掘了。

王紹義父子又鑽進裕陵園寢連盜兩座妃子墓……

整個清東陵14座陵寢,157人的墓幾乎無一倖免。


關於東陵被盜珍寶的下落:

發生在1945年秋冬的第二次東陵大盜案,無論是盜掘陵墓的數目還是陵墓中陪葬的珍寶
數量均遠遠超過1928年孫殿英盜陵時的數量。但所盜文物的具體數量卻沒有留下系統的
史料。除了國民黨軍統局在北平收繳800餘件外,中共地方政府也收繳了「一些」,由
於當時處於戰亂時期,沒有能力保存這些文物,便派人賣到了北平,還有一部分文物則
流入了民間。據說,參與盜陵的貧苦農民大都不懂文物、古玩的價值,常常因等米下鍋
給個「三瓜兩棗」的錢就把珍貴文物賣了,當時在馬蘭峪的集市上一個康熙鼻煙壺只換
二斗玉米。一件玉如意也僅換5斗玉米。


第二次東陵大盜案不僅使國寶遭到極大的損失和破壞(清東陵除順治帝后陵寢外,其它
帝后陵寢已基本盜光)。據說,其背後至今還隱藏著不能大白於天下的事實,使這次盜
陵案蒙上了若隱若現的迷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03: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