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海外中產家庭財富傳承的最佳方式有哪些?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5-11-17 23: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遺產稅這兩周滿朋友圈都在傳遺產稅試聽的事情,不管是真是假,財富傳承對於每個家庭來說,都是不能迴避的問題,特別是富裕家庭。

  今天我們就以美國為例談這個問題,介紹資產轉移的各種方式,比較、分析各種方式的優缺點。當然,各人的情況不一樣,具體你應該採用哪種或哪幾種方式,則要因人而異。

  美國稅法中與財產轉移有關的幾條法律

  遺產稅

  為了抑制過度的貧富分化,美國對過世的高資產人士徵收遺產稅,這是聯邦一級的,稅率大概在40%。有些州也徵收遺產稅(有的叫繼承稅或者乾脆叫死亡稅)。

  當然,並不是死後留下的每一個美元都要交遺產稅,在聯邦一級有遺產免稅額,2015年是543萬,也就是說你死後如果你的凈資產少於543萬,不需要交遺產稅,超過543萬的要交遺產稅。這543萬每年隨通貨膨脹率會逐年上調,除非日後美國國會修改法律。要知道遺產稅在美國是經常變動的,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取決於當時的社會政治環境,也取決於當時美國政府的財政收支情況。這543萬的遺產免稅額是給美國公民和綠卡人士準備的,如果你既非公民,又沒有綠卡,則不享有543萬的遺產免稅額,實際的免稅額只有6萬。贈與稅

  遺產稅是人死後才徵收,為防止富人在生前就把財產轉移給子女,美國法律特別規定,你贈與別人的財產如果超過了年度贈與豁免,你就要交贈與稅,年度贈與豁免目前是14000美元。

  超過14000就要申報贈與稅表709。如果你當年不交,百年後要從你的遺產免稅額中扣掉。在這裡「別人」是指除了配偶以外的一切人等,包括子女、親屬等等。唯一的例外大概只有慈善捐贈沒有限制,你捐多少都沒問題。很多人問,誰付贈與稅。在美國,贈與稅是給錢的人付稅,收錢的人不付稅。還有人問,海外父母給你的贈與要不要付稅。實際上,美國是資金流通自由的國家,尤其歡迎外國的資本流入美國。你在大陸或港台的父母給你的匯款你不需要付稅,如果你父母沒有美國公民或綠卡身份,他們也不需要交贈與稅。當然,你收到的海外資金如果金額巨大(10萬美元以上),你必須填寫3520稅表申報,但申報不意味著你要交稅。只是說IRS想了解,你的錢來自何方。美國政府要防範的是洗錢,特別警惕的是防止資金進入美國用於恐怖活動。如果你收到的錢來自中東國家,特別是那些盛產恐怖分子的國家,美國一定會睜大眼睛,密切注意錢的源頭和流向,而中國大陸和港台則不是美國密切注意的地區。夫妻之間財產轉移不受年度贈與豁免限制

  美國法律定義夫妻為單一經濟共同體,夫妻之間的財產轉來轉去沒有限制,但給子女的財產則受一年$14,000的限制。

  父母把財產轉移給子女或親屬的基本做法

  充分利用每年的年度贈與豁免

  每個小孩,每人每年可以給1萬4千美元(2014年),夫妻倆聯合贈與就是2萬8千。常見的作法主要有:一是設立UGMA或UTMA賬戶,即所謂監護人賬戶(custodian account)。

  每年往這個賬戶轉進一筆錢,這個賬戶可以用於投資股票和共同基金,賺到的錢按小孩的稅率交稅,稅率較低。這筆錢給出去了,就給出去了,你百年後不算你的遺產,不用交遺產稅。但缺點是一旦小孩成年(18歲),小孩就自動成為該賬戶的所有人,對賬戶有完全的支配權。而且,該賬戶的錢算小孩名下的資產,在他/她申請大學獎助學金時有最不利的影響。當然,如果你不在乎大學將助學金,則另當別論。

  另外你給小孩付學費和醫療費不受年度贈與豁免的約束。具體作法是你直接開支票給學校或醫院,而不要開支票給小孩。有人說我若給小孩現金,IRS就查不出來,但一旦你小孩把現金存入銀行,超過一萬美元就必須申報,如果你小孩經常大量往銀行存現金又沒有合法、合理的解釋,弄不好還會惹來逃稅和洗錢的官司,得不償失。

  利用年度贈與豁免開設529賬戶

  你可以一次扔進去5年的限額,即最多14萬(每年2萬8),當然你一旦放進去5年的限額,日後5年你就不能再放錢。你也可以每年、每年放。放進529的錢必須專款專用,用於小孩日後上大學或讀研究生,其增值部分不用交資本增值稅。但如果這筆錢日後挪作它用,則會有資本增值稅,外加10%的罰款。529賬戶在申請獎助學金時也有負面影響,但因為它算作父母的資產,其不利影響小於監護人賬戶。購買人壽保險

  一種做法是做父母的給自己買保險,把子女列為保險的受益人,或是給小孩買保險,日後再把保險的所有人改為小孩自己。

  先說給自己買保險。如果你小孩未成年,或是房貸未付清,買保險是給家庭一個保障,這是必須的。如果子女已成年,你們自己的退休計劃也做的很好,給自己買保險的主要目的可能就是讓留給子女的資產最大化。如果你什麼也不做,留給子女的資產假設是100萬,其中有50萬是流動資產,如銀行存款、股票或共同基金。如果你用50萬流動資產的一部分假設30萬來買人壽保險,對一個50歲的人來講,這30萬可能能買到100萬或180萬人壽保險(取決於你年齡、性別和健康狀況),人過世后2-3周保險公司就會賠錢,而且沒有稅。

  除了給自己買人壽保險,你也可以考慮給小孩買人壽保險。一來小孩的保險便宜,可能不需要體檢。二來,給小孩買的永久性的保險,還有現金值。剛開始現現金值很少,但日積月累,十幾、二十年後現金值可以累積到很可觀的程度。如果你不想人壽保險理賠納入你的遺產,你可以設立一個不可撤銷的人壽保險信託(ILIT)作自己保險的所有人和受益人。你百年後,這筆理賠進入這個信託賬戶,你的子女作為信託的受益人從這個賬戶拿錢。設立信託擁有保險的好處是這筆保險理賠不算你的遺產因而沒有一次稅,第二,該信託具有官司和離婚保障的功能。日後你子女若離婚,離婚配偶不可以從這個信託中分錢;你子女若吃上官司,別人也無法染指這個信託中的財產。設立信託

  信託有多種多樣,基本可劃分為可撤銷的與不可撤銷的兩類。前者常見的有生前信託(Living Trust) 和Pension 信託等;後者包括人壽保險信託(ILIT)、朝代信託(DynastyTrust)等。

  信託(Trust)簡單地說就是設立人(Grantor)為了受益人的利益而設立的一個Entity(實體),然後把財產放到這個實體中。設立人事先規定受益人如何獲得與使用信託中的財產。

  一個信託一般有3個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設立人(Grantor),受益人(Beneficiary)與管理人(Trustee)。

  在可撤銷信託中,這3個人可以是同一個人,三位一體;而在不可撤消信託中,這3個人往往不一樣。信託一般都有一個稅號(Taxid),可撤銷的信託有時用個人的社保號作稅號,不可撤消的信託一般都會向IRS專門申請一個稅號。

  很多人對Trust不了解,或是一知半解,常常有客人尤其是高收入、高風險的醫生客戶跟我說要設立trust,防止被別人告。他們最大的誤解是以為一旦設立了信託就萬事大吉了,自己的財產就固若金湯了,還有些人認為放進信託的錢我還可以自由支配,想怎麼花就怎麼花。

  關於信託有兩條必須明白:

  第一,可撤銷的信託既沒有多少省稅的功能,更沒有資產保障(Assetprotection)的作用。道理其實很簡單,就因為它可以隨時撤銷。

  第二,真正具有遺產規劃作用的是不可撤消信託,但放進去的現有財產或未來財產(如人壽保險)法律上講已經不屬於你,你沒有支配權,更沒有受益權。如果你確實擔心成為被告,怕債權人日後染指你的財產,你就要設立不可撤消的信託,把自己用不著的財產放進去,指明你的子女作受益人。這樣做有兩大好處,一是以今天的價值把財產轉移進去了,日後該財產包括升值不會算作你的遺產,因而沒有遺產稅。二是因為該財產已經不屬於你了,如果被告,別人拿不到該信託中的財產。曾經有客戶若干年前設立了一個不可撤消的信託,把他的部分財產放到信託中,受益人是他的幾個女兒。後來,他被判刑坐牢,名下的公司、房產、銀行賬戶被沒收,但在該信託下的資產安然無恙,保障了其子女日後的生活費用。

  第一理財是由香港、台灣及國內的金融行業精英共同成立的全方位理財機構。公司管理團隊均擁有超過二十年以上的海外投資及理財經驗。第一理財成立至今已發展形成資產管理、財富管理、投資銀行三條業務主線,並以跨境資產配置及跨世代財富傳承為公司業務之核心領域。公司旨在提供貼心的產品,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同時,穿越周期,持續有效地為投資人創造價值。第一理財以專業的實力、態度,為合作夥伴及客戶提供更好、更全面及安全的金融服務,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5: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