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老師組團來學中國式教學 欲引進小學教材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15年10月30日 15:15 今日早報



       美國老師在授課

  中國學生的數學、科學成績在國際上一直極受推崇,連續問鼎PISA測試,引來各國教育者對「中國式課堂」的好奇。   

  本周一,來自美國印第安納州的12人教師訪問團來到杭州拱墅區,進行為期一周的研修。印第安納州是美國數學教育最強的地區之一,一直以來非常重視基礎教育。教師團的老師們分成三個學習小組,分別進駐賣魚橋小學、拱宸橋小學和省教科院附小,深入數學、科學課堂。   

  昨天,進入最讓人期待與好奇的環節——美國老師和中國老師上同一主題的課,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中美「友誼賽」,各有千秋   

  昨天上午,賣魚橋小學的老師和印第安納州訪問團的老師來了場友誼賽。   

  這節課,賣小的樊老師帶著一(9)班的孩子們「認識圖形」。課剛開始,樊老師讓孩子們分成兩人小組,給事先放在桌上框子里的東西分類,諸如魔方、牙膏 盒、乒乓球等等。樊老師一聲令下:「請大家把形狀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孩子們很快搞定舉起了手。一個男生總結說:「我們分成了四類:長方體、正方體、圓 柱體、球體。」   

  樊老師又笑眯眯地問:「那現在,我們再來摸一摸,滾一滾,推一推,看看誰比較淘氣?誰比較乖?」話音剛落,教室里就熱鬧起來了。「球最淘氣了,會滾來滾去!」「圓柱體也淘氣的,但是只有倒下來才會滾!」……孩子們興奮又充滿著童趣的回答一個個冒出來。   

  接下來,在樊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又研究起了他們覺得「不會滾來滾去」而「比較乖」的正方體和長方體。先讓孩子們觀察、發言,來說說這兩種立體圖形各自的特點,再用神奇的PPT讓每個面「走」出來看看,再總結兩者各自的特點。35分鐘的數學課非常緊湊,一環緊扣一環,老師給了孩子們很多先摸索發言的機會,再進行總結。整堂課有趣生動,氛圍非常好,課堂紀律很好。美國老師的課堂陣勢很大,除了三個老師齊上陣,還有兩個英語老師充當翻譯助教。   

  一(4)班的孩子們剛在桌前坐定,三個美國老師就示意孩子們坐到教室前面的地板上,這個據說是美國小學課堂的慣用模式。孩子們一時不適應,愣了好一會兒 后才興奮地把辛西婭老師圍成一個圈,眼巴巴地盯著她手裡的那個橙色袋子。因為辛西婭老師說:「這是個神秘的袋子哦,猜猜裡面有什麼?」   

  「蛋糕!」「紙片!」「玩具!」……   

  在一次次的「欲說還休」后,謎底揭曉——辛西婭拿出四個不同形狀的立體圖形給孩子們看——正方體、三稜柱、三稜錐、四稜錐。「接下來,你們挑一個圖形做吧,用糖塊和牙籤!」另一位勞拉老師,這時拎著一個藤編籃子出來了,每個小朋友都分到了幾個糖塊、一些牙籤。   

  糖塊!孩子們眼睛都發光了。很快,他們就被糖塊牙籤做積木這個「遊戲」吸引了。三個老師則在教室里「巡邏」,給每個兩人組進行指導。「漫長」的十來分鐘過去,到了展示環節。做了不同立體圖形的小朋友分組上台,一起數數這些立體圖形有幾個面,幾個頂點,幾條棱。最後,老師總結。   

  記者發現,這堂課有五十多分鐘,比我們平常的數學課長多了,其中,孩子們動手做圖形用了十多分鐘。不過,這個環節很新鮮,很有趣。   

  「中國老師好厲害」   

  課後,美國老師們大大讚揚了「中國式課堂」。在團長斯科特默博士看來,中國學生的數學很棒,基礎很紮實,而且「數感」很好,在知識點上又能夠深度挖掘,她覺得,這和學生們在小學階段就打下很好的數學基礎有很大關係。   

  在中國學習三天,美國老師特別羨慕中國老師的「教研活動」,一個學科的老師一周有一個下午的專門時間,可以在一起探討、磨課,提高業務。這在美國,是沒 有的,這四位老師在印第安納州幾個不同的小學任職,他們都是「全科教師」,包班教學,要教語文數學體育音樂等所有學科,「完全沒有時間,每個學科挖得都不 深,對我們來說是個很大的劣勢,我們也想改進。」   

  「中國老師好厲害,一節課35分鐘那麼短,能容納那麼大的教學內容。而且前期準備非常充分,效率很高,沒有浪費一點時間!」 斯科特默博士說,在美國,一節數學課一上就要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我想我們要學會控制時間,節奏要快一點!」   

  美國老師也很羨慕中國老師有一套教材,希望這次回去能把中國的教材帶回去。「在美國,我們沒有專門的教材,只有一個課標,這個年級要到什麼目標,但是你怎麼達到這個目標,全部要靠自己來想,自己找教材和材料。」   

  在為中國課堂點贊之餘,斯科特默博士也提到,有中國老師問她,怎麼讓學生更有創造力?「這是個很大的問題。」她笑,但她舉了個例子,在美國的課堂,會給 學生很多時間去探索,讓他們自己思考,在混亂中挑選出重要信息,一堂課幾十分鐘,她覺得太短了,孩子玩樂的時間太少,培養創造力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玩中培 養的。   

  在賣魚橋小學的書記魏巍看來,中美老師的課堂,其實已經是相互交流、學習后的一個呈現,中國老師的課堂有了「美國風」,而美國老師的課堂也有了「中國風」。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09: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