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社評:安倍訪問蒙古,中日角逐大漠

[複製鏈接]

1091

主題

1126

帖子

372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5Rank: 5

積分
37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rn2005 發表於 2015-10-25 18: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評社香港10月25日電(評論員 彭念)自安倍上台之後,日本在亞洲的外交重點大多投放到東南亞、南亞以及中東地區,對蒙古的關注度並不高。然而,自22日開啟的蒙古與中亞之行顯示出安倍開始將目光投向這一廣闊的資源富集區、戰略關鍵區。對於安倍的這一重大外交舉措,日本共同社分析道,安倍此訪意在牽制在該地區不斷增強影響力的中國。

  蒙古是中國北方的近鄰,煤炭礦產資源豐富,但是缺乏資金技術進行大規模開採。中國正好可以補上這一短板。並且中蒙之間還有地理上的便利,交通運輸成本相對低廉。這些優勢互補的現實塑造了中蒙資源合作的雙贏局面。對於中蒙之間熱火朝天的資源合作,嚴重依靠資源輸入的日本自然不甘落後。然而,在交通便利程度,資源開採成本以及資源需求總量方面,日本並不佔據優勢,蒙古國自然也就缺乏強勁動力深化與日本的資源合作。

  不過,現今的情形卻大不相同。由於嚴重的產能過剩,中國對煤炭以及礦產資源的需求呈現出下降趨勢,這自然也波及到中蒙資源合作的發展。此外,隨著中國在蒙經濟影響力的上升,夾在中俄之間的蒙古擔憂外交迴旋空間收窄引發外部環境失衡窘境。因此,蒙古必須採取措施來提振國內經濟發展,改善外交環境。

  對於蒙古的這一需求,安倍自然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對於安倍來說,蒙古的經濟發展以及擴大外交空間需求為日本趁機增強在蒙影響力提供了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正如共同社22日的報道所分析的一樣,蒙古因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及資源價格低迷,作為主要產業的礦業表現不濟。日本有意通過支援蒙古經濟發展,制衡不斷增強影響力的中國。而在這次訪問中,蒙古迫不及待地表示,有關兩國在2月簽署的經濟夥伴關係協定(EPA),蒙古已走完協定生效所需的法律程序。日本也在此前的例行國會上完成國內程序,預計兩國間的EPA將於明年春天生效。

  除了在經濟層面加大投放力度之外,安倍還與蒙古總統賽汗比勒格就推動安保合作達成一致。據共同社22日的報道稱,安倍就安保相關法介紹稱「是積極和平主義的實踐核心」,賽汗比勒格對此表示支持。他還肯定了9月兩國與美國舉行的首次外務局長級磋商,希望「不斷積累三國間戰略對話」。

  蒙古的這個外交動向值得關注。事實上,近期蒙古公開宣布要建立「永久中立國」已經引起一些分析人士的關注。從蒙古自身的地緣地位來看,中立主義外交原則無疑將擴大蒙古的外交活動空間,為蒙古營造一個更為穩定的外部環境。這也是冷戰後蒙古一直致力於追求的外交目標。近些年來,蒙古與美國逐漸走進,積极參加地區以及國際外交活動都是努力實現這一外交目標的實際行動。此番蒙古與日本的安保合作以及蒙日美三國戰略合作的公開支持表態,凸顯出蒙古急於在中俄之間開拓新的外交空間,從而切實推行以等距離外交為核心的中立國目標。畢竟與中俄相比較,日美在蒙古的影響力遠遠不及前者。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日本可以趁機快速擴張在蒙影響力。共同社在22日積極報道日蒙合作的同時也刊發分析文章指出,蒙古外交的基本方針是不偏向於任何國家的等距離外交。雖對中俄兩個巨大的鄰國保持著強烈警惕感,但蒙古外交官仍表示「即使這樣也不會偏向於日本及美國,會與所有國家保持平衡」。這一分線清晰地勾勒出日本在蒙影響力擴張的局限性。

  總體而言,安倍的訪蒙之行將會重點強化兩國的經濟合作。蒙古將在繼續需求中國投資的基礎上尋求日本的經濟資源,既增強國內經濟發展的動力保證,又可以有限減弱對中國的資源依賴。至於外交安保方面,蒙日合作仍將保持在有限範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4: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