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港澳媒:習近平贊英國有遠見 這話說給誰聽?

[複製鏈接]

5950

主題

8072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29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仲國民 發表於 2015-10-21 11: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5-10-21 08:28:00 中國新聞網
  澳門日報10月21日文章,原題:習近平贊英國有遠見  說給誰聽?         1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啟程前往英國,這是十年來中國國家主席首次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也是中國對歐洲的又一次重大外交行動。西方一些國家應學習英國人的心胸和遠見,放下意識形態的偏見、現實利益的誤判,以開放、平等的心態看待中國,加強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發展。

  臨行前,習近平接受路透社採訪時強調,當今世界,任何國家都不能關起門來搞建設。打開門,就要熱情接待四方來客。對客人熱情周到,是世界公認的待客之道。英國表示願做對華最開放的西方國家,這是一個明智的戰略選擇,也完全符合英國自身的長遠利益。中國期待著同英國在更大範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上展開合作。

  習近平一席話,除了讚揚英方對華開放具遠見外,還意有所指。雖然沒有明言,但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出,該話還講給那些遲遲不肯向中國真正開放市場、對中國投資處處設卡的國家聽的。近年來,一些西方發達國家雖然口頭上歡迎中國投資,做的卻是另一套,不僅處處設置投資壁壘,甚至妖魔化中國企業,不僅不利經濟融合和關係發展,也嚴重損害了自身國家和民眾利益。


  
   
  在發展對華關係上,英國卡梅倫政府的競爭意識很強,甚至有意凸顯其領先於其他國家、特別是西方國家。如英方將自己定位為「歐盟中最開放的經濟體」、「最歡迎中國投資的國家」,「要做中國在西方的最好夥伴」。

  英國的遠見使它在對華合作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西方首次」:英國在西方大國中率先表態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投行;在發達國家中第一個發行人民幣主權債券;成立中國在亞洲地區以外的首個人民幣清算中心;支持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

  這些突破性合作為英國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2004年中英雙邊貿易額不足200億美元,去年已突破800億美元。今年前三季,中國與歐洲主要夥伴貿易均明顯下降,中英貿易額卻基本保持穩定。目前,英國已成為中國在歐盟內的第二大貿易夥伴,中國則是英國在歐盟外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兩國雙邊貿易結構持續優化,汽車、航空、通訊、動力等高附加值產品在雙邊貿易中的比重穩步提升。



  10月1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倫敦,開始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英國女王代表胡德子爵、外交大臣哈蒙德等到機場迎接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在投資方面,2000至2014年期間,中國企業累計對英國直接投資122億歐元。其中過去五年中,中國對英投資以每年約八成五的速度增長,截至去年底,中國對英國直接投資存量逾400億美元,英國已成為中國在歐洲最大投資目的地國。中國對英投資從貿易、運輸、電訊等領域,已拓展到覆蓋高端製造、基礎設施、品牌網路、研發中心、酒店地產等更多領域,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價值中樞持續上移。

  中英合作進一步鞏固了倫敦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去年,倫敦人民幣總體交易額同比增長1.4倍,日均交易量達615億美元。其中,現匯交易量日均184億美元,為2013年的3倍。今年,首隻人民幣貨幣市場基金——中國建設銀行上市交易基金(ETF)在倫敦證券交易所掛牌。

  今年是中英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第二個十年的開局之年,習近平此訪將為今後一個時期中英關係繪製路線圖,為兩國各領域務實合作注入新動力,開啟中英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黃金時代」。

  中英務實合作不僅有助改善英國的基礎設施,增加就業崗位,刺激該國出口,提振該國經濟,還有利於兩國在全球治理中作出更大的貢獻。

  習近平去年在訪問歐洲時曾說:「二十一世紀是合作的世紀。心胸有多寬,合作舞台就有多廣。」西方一些國家應學習英國人的心胸和遠見,放下意識形態的偏見、現實利益的誤判、頤指氣使的傲慢,以開放、平等的心態看待中國,加強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發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02: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