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別怕好萊塢,別怕開放

[複製鏈接]

6167

主題

622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Tti 發表於 2015-10-12 09: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進入2010年代以來,北美電影市場的年度總票房就徘徊在100億到110億美金的規模,常有上下波動,但突破乏力。應當說,這是由於銀幕數和觀影人次等硬性指標的制約所造成的,電影票房總有一個「天花板」數值,北美已經夠到了這個天花板。

  在此困局下,好萊塢資本一是在縱向上延伸產業鏈,基於電影知識產權來開發衍生產品;二來就是大力擴張在其他國家、地區的電影版圖,力圖用好萊塢大片在全世界影市攻城略地。

  法國人的「文化例外」政策和台灣地區的「電影輔導金」制度代表了某些發達地區拒斥好萊塢的努力,即要麼用國族文化的光環來打壓美國大片,要麼政府直接提供補貼來養育本地區的「電影藝術」。不過,這類舉措的效果顯然並不好,法國和台灣地區的電影產業並沒有什麼起色。

  相較而言,印度寶萊塢的巋然屹立卻給我們提供了有效的借鑒。印度國民的識字率和受教育程度遠低於中國大陸,近40%的人口是文盲,但就在這樣的低教育程度背景下,印度的電影產業欣欣向榮,不僅毫不畏懼好萊塢的威脅,還進一步打造出了印度式的視覺特效美學,並在適應印度觀眾方面甩了好萊塢幾條街。

  語言、宗教等文化背景各異,觀眾「素質」也不高,這反而給了寶萊塢安身立命的本錢。看來,沒有迥異於歐美的文化背景和龐大的人口基數,根本無法與好萊塢正面對抗:小成本影片的「游擊戰」固然意義重大,但具有戰略決戰意義的「大兵團作戰」才是致命一擊,而後者需要本國電影產業製作出的視覺大片來扛鼎。在這一點上,寶萊塢也超越了中國大陸電影。

  隨著2017年的到來,中國大陸對好萊塢大片的引進很可能進一步放開,這些無疑都會即時擠壓國產電影的票房比例。但溫室養不出能經風雨的大樹,中國大陸電影市場必須敢於迎接挑戰。即便暫時將國產電影壓至谷底,長遠來看,市場更加開放也是利大於弊。

  中國大陸電影歸根結底是為廣大中國觀眾服務的。除了建設健康、法治的市場環境,也要營造良性的輿論評價體系,借鑒寶萊塢的經驗,讓真正為廣大觀眾服務的國產電影煥發光彩。

活著就要用力的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08: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