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華府觀察:習奧會後中美何去何從?

[複製鏈接]

1091

主題

1126

帖子

372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5Rank: 5

積分
37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rn2005 發表於 2015-10-4 22: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評社華盛頓10月3日電(記者 余東暉)美國外交學界如何看待此次習奧會的成果?習奧會後中美關係的走勢如何?「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2日舉行的「東北亞和平」研討會上,美中多位知名專家學者對此有分歧不明顯的解讀。美國官方對此訪亦有積極的回應。

  這到底是不是成果豐富的訪問?

  專家們基本上都認同,習近平對美國的此次訪問是一次好的訪問,儘管對於成果有多豐富,意義有多重大,美中外交學界有不盡相同的看法。

  CSIS總裁、美國前副防長哈姆里(John Hamre)覺得此次訪問還不錯。他說,雖然不覺得有重大突破,但在這個時候有一次好的訪問很重要。兩國領導人未竟的事業是,如何調和大國關係,為亞太各方都能參與合作提供一個完整的基礎。

  6月份剛從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高級主任位置上退下,參加過2013年加州莊園會組織和此次習訪美前期準備工作的麥艾文(Evan Medeiros)說,外來者會對此次習訪美成果感到驚訝。此次訪問之前,美中關係正面臨非常強勁的頂頭風,但奧巴馬政府有效利用此次契機,至少從中方那裡得到了重要承諾。他說:「我知道什麼是好的訪問,知道什麼是真正的進展,什麼是象徵性的進展。」他認為,在網路安全、氣候變化、軍事關係、經濟國際體系方面,中方的承諾都非常重要,顯示在塑造中國崛起的政策選擇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前美國助理國務卿坎貝爾(Kurt Campbell)的評價沒有麥艾文那麼高。他表示,自己對此訪之前激蕩在兩國首都的焦慮情緒感到震動,中國人想儘快進出華府,盡量減少接觸就是一種表現。此次訪問在元首會談方面有富有成果的部分,與商界接觸也是有助益的,但似乎仍是高度約束的。

  參加研討會的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金燦榮說,此訪之前華府的氛圍很不好,最後的結果卻超乎預料。金燦榮對中評社說,之所以認為超出預料,是因為訪問成果表明,兩國跳出「修昔底德陷阱」的意願非常一致,用建設性的辦法處理分歧,雙方表現出在不佳背景下獲得最佳狀態的能力。

  美國官方的解讀是這是一次「非常豐富、成果豐碩」的訪問。美國助理國務卿拉塞爾2日在紐約外國記者中心舉行的吹風會上做出這種評價。他認為,雖然雙方沒有發表總體的聯合聲明,但發布了成果清單,發表了氣候變化的聯合聲明,簽署了人道救援的諒解備忘錄。他說,毫無疑問成果清單非常豐富,不管是在經濟方面,還是在兩軍關係、人文交往方面,都有重大進展。

  此訪之後中美關係后勢如何?

  專家們基本上都認為,中美關係依然面臨嚴重的風險和挑戰,主要來自南海、台灣、網路等方面。

  在南海問題上,哈姆里指出,中國南海九段線的主張與美國的看法有不可調和的分歧,兩國需要找出管控這個分歧的建設性道路,兩國若因此作對,世界會變得更糟糕。

  麥艾文稱,中國仍在南海進行島礁建設,儘管習近平做出無意軍事化這些島礁的「有趣承諾」,但中國在南海行動的意圖仍不十分清楚,在美方清楚中方意圖之前,南海的緊張局勢仍會繼續。

  美國政壇元老、戰略家布熱津斯基2日在這個研討會上一如既往地從「戰略高度」觀察中美關係,他唯一涉及具體問題之處是指出,南海問題不應成為美中關係的中心問題,並對美國頻頻對華抵近偵察提出不同看法。

  金燦榮對中評社表示,如果美國將南海問題當作中美關係的核心問題就是選錯了牌,對美國並不利。因為南海距離美國太遠,中國實力在迅速增強,在南海發生對抗,十年後美國必輸無疑。如果有需要,美方有可能派艦機進入中國人工島礁12海里區域,但沒有什麼意義。中國在那裡的戰略位置會越來越強,以後美國在那裡會越來越尷尬,派艦機進去是一個愚蠢的選項。

  雖然拉塞爾依然重申美國在南海島礁主權歸屬問題上沒立場,但在遵循國際法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外交途徑和平解決爭端、保障航行飛行自由和商業往來方面有立場、有利益,但他也承認習近平做出的南海島礁無意軍事化的承諾,為中國的鄰國提供了「再保證和鼓勵」,和平解決問題和完成行為準則談判的空間將擴大。

  在網路安全問題上,坎貝爾承認美中重建網路安全對話機制是重大步驟,但他建議美方對違規個體仍要採取懲罰行動,這樣才能發送強烈的訊號以警告其它個體,不必害怕中國再關閉網路工作組。

  金燦榮認為,兩國下一步有可能坐到一起談網路空間的行為準則,不僅談商業方面的,也談國安方面的,最終中美之間的網路空間行為準則會給全球提供樣榜。

  拉塞爾認為,從雙方此次達成的網路安全共識可見,中方已經聽到並認真對待美方的關切,下一步美方會密切關注中國是否履行共識中承諾的義務。

  台灣在中美之間風險有多大?

  在台灣問題上,麥艾文和坎貝爾都認為,台灣會是今後一段時間美中關係的風險之一,台灣選后兩岸關係何去何從值得關注。麥艾文說:「過去8年台灣不是美中關係中的主導問題,這很有趣。問題在於不管誰當選,台灣選后什麼是繼續保持兩岸關係穩定的基礎?我們必須觀察,等著瞧。」

  坎貝爾表示,美國仍支持兩岸經濟商業接觸的過程,支持維護台海和平穩定,那是中心。有可能經歷一段大陸與台灣更多緊張的時期,那將凸顯美國已經發揮的傳統的重要作用。

  金燦榮認為,如果蔡英文明年上台,北京方面剛開始時會觀察,聽其言觀其行,一段時間後有可能減少對台灣的經濟優惠,再視情況發展看採取什麼反應。他預期,明年起兩岸關係有可能下滑,但滑到什麼程度目前難說。他說,蔡英文與機會主義者陳水扁不同,「這個女士很倔,戰略上堅定,戰術上柔和。這樣的人其實更危險。」  

  對於整體的美中關係走勢,坎貝爾認為,美中關係未來會有更多的緊張,這也許是不可避免的,但承認之並努力處理好,比假裝分歧和緊張不存在要更健康,希望雙方能過渡好並處理好上述一系列持久的挑戰。

  儘管美中關係的緊張狀況通過習近平此訪得以有所緩解,但美中雙方容不得歇息。下周美國副國務卿布林肯又將訪問北京,延續兩國不斷接觸的過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8: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