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今日美媒:習近平支持率爆表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加飯西 發表於 2015-9-16 14: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東時間2015年9月15日 美媒關鍵詞:習近平訪美、中美網路戰、歐洲難民危機、中日韓首腦會、奧巴馬、習奧會、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下台。

頭條

《紐約時報》頭條關注埃及軍隊誤殺墨西哥遊客事件。報道稱,埃及軍方誤將旅行團野餐營地當成了伊斯蘭極端分子的營地而發動了攻擊,這凸顯了埃及當地的混亂局勢,旅行團竟然被允許進入了恐怖分子盤踞的地區,而當地沒有任何警告信息被標示。埃及旅遊業勢必因此受到嚴重影響,另外,這一事故不僅顯示出埃及軍隊缺乏訓練的事實,也暴露了士兵的絕望情緒。

《華盛頓郵報》頭條持續關注歐洲難民危機及敘利亞局勢。文章指出,敘利亞人構成了今年至今為止38.1萬尋求前往歐洲避難的難民總數的50%,這幾乎是2014年的兩倍。敘利亞持續不斷的戰爭是造成難民的主要原因,迄今為止,長達四年的敘利亞內戰造就了二戰結束以來全球最大的難民潮。

《華爾街日報》頭條關注低油價下的美國石油公司。報道指出,油價已經持續一年處於低位,目前,規模較小的石油生產商都在準備削減信貸額度,而原油價格並未呈現出太多反彈跡象。目前,美國石油產量在長達一年的堅挺以後終於開始出現下跌,如果油價在此之後仍然沒有回彈,美國能源產業中將有一部分企業面臨倒閉。

社論

《華盛頓郵報》發表題為《科爾賓的激進反美議程帶來的威脅》(The threat of Jeremy Corbyn』s radically anti-American agenda)的社評文章關注英國工黨剛剛當選的左翼領袖科爾賓(Jeremy Corbyn)。文章指出,科爾賓的這場意外勝選不僅是對「大眾收入和財富的不平等」的一次衝擊。科爾賓的外交路線在各個方面都與美國和以色列背道而馳,這讓他成了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和委內瑞拉政府的朋友,而他積極執行的反美議程很有可能將導致英國退出美國正在推動的跨大西洋夥伴關係協定。眼下,隨著蘇格蘭民族黨成為英國議會第三大黨,而執政的保守黨陷入內鬥,英國政治越來越難以預測。科爾賓很可能將成為卡梅倫帶領英國加入打擊ISIS路上的絆腳石,與此同時,英美之間的特殊夥伴關係也有可能因他而遭受挑戰。



《華爾街日報》發表題為《德國的開放和關閉》(Open and Shut in Germany)的社評文章提出,人道主義衝動無助於解決中東亂局。柏林對敘利亞敞開的大門只維持了不到一周時間,儘管敞開大門的決定為默克爾贏得了海內外一片掌聲,但如今,德國民眾已經從人道主義熱情中清醒過來,開始認識到他們不可能無限期地接受幾乎無限多的中東和非洲難民。歐盟規則允許暫時關閉邊界,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國家的舉動違反歐盟條約,但是,在歐盟規則下,默克爾所期待的配額方案只有臨時作用,因為難民最終仍然可能在歐盟內部發生流動。這些問題提醒人們,儘管歐洲的人道主義令人敬佩,但如果歐洲真的想要解決危機,問題的源頭仍在中東而不是歐洲大陸。

多維關注

《華盛頓郵報》發表題為《習近平訪美前美國不會對中國公司實施制裁》(U.S. won』t impose sanctions on Chinese companies before Xi visit)的文章援引美國政府高級官員的消息稱,中國主席特使孟建柱出訪美國收到了預期成效,中美雙方已經達成共識,在習近平訪美前,美國不會就網路安全議題發動任何形式的制裁。

該消息人士透露,9月11日中美高級官員在經過通宵會議后就一系列網路安全議題達成「重要協議」,中方提供了充分的能夠確保訪問推進的框架,以確保網路安全議題不會影響訪問,但網路安全問題遠未解決。【相關閱讀:美媒:孟建柱出擊收成效 習訪美前無制裁】

美國《時代》周刊9月15日報道,澳大利亞新總理馬爾科姆•特恩布爾用強勢提振經濟的豪言贏得黨內「政變」的勝利,但面對真實的經濟形勢,恐怕任何一位澳大利亞總理都難以挽救。但對特恩布爾來說不幸的是,澳大利亞的經濟減速並非國內管理不當的結果,很多問題與中國相關。兩國在3個月前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儘管澳議會尚未批准該協議生效。但中國經濟及其對澳大利亞鐵礦石等大宗商品的需求的下降超過預期,而自2009年期,中國就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出口市場,中國一國就佔到澳2013年出口總額的80%。但隨著中國的經濟轉型,澳大利亞正經歷陣痛。對於這一形勢,任何一個澳大利亞總理都無可奈何。【相關閱讀:美媒:澳新總理不幸 中國決定經濟大勢】

《紐約時報》9月14日在題為《中國老百姓期待什麼樣的政府?》的文章中稱,哈佛大學教授、阿什中心主任托尼·賽什說,根據最近的調查(2014年),總的來說,人們對一個強大的國家和規劃機器所擅長提供的服務的滿意度有所增長,比如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保障等。相比之下,他們最擔憂的是市場力量帶來的風險,比如就業問題以及改革時代出現的涉及環境和腐敗的新問題。

賽什表示,中國公眾對中央政府的滿意度依然很高,有92.8%的人對中央政府的表現表示滿意。但是,對縣級、區級和更低級別政府的滿意度卻降至2003年以來的最低點。對鄉鎮一級政府,只有7.8%的人表示非常滿意,有47%的人表示比較滿意。大多數人似乎認為問題在於執行不力以及地方官僚的行為,而不是源於中央的政策或是體制性的問題。此外,公眾的確感到中央正在加大力度打擊腐敗。【相關閱讀:紐約時報罕見整版力挺習近平訪美】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9月13日發表題為《中國的問題?表現仍好於所有其他國家》的文章,文章稱,中國歐盟商會主席約爾格·伍德克此前表示,中國「經濟奇迹結束了」,「黃金時代已成遙遠記憶」。接下來會怎樣?在他看來,局面無可救藥,經濟封閉又缺少改革,「中國眼下在裝修房子,歐洲公司面臨的問題是進還是出。」

文章認為,伍德克對中國經濟現狀和前景的評估是錯誤的。另外,他牢騷太多。首先,應給予中國人一些肯定。不到40年,他們就把一個破碎、飢荒、一貧如洗的國家建設成第二大經濟體。【相關閱讀:美媒:中國經濟增速領先世界 未來值得期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5: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