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暑了怎麼辦 這四類良方解暑用得著

[複製鏈接]

113

主題

132

帖子

777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7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跳跳龍 發表於 2015-8-6 15: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暑,是夏季比較容易發的疾病。中暑的患者會有頭痛、噁心等癥狀。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了一系列解暑妙方,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哦。



  1、養陰清熱白茅根

  具體做法:白茅根5克,菊花2克,烏梅3克。將3味葯放入杯中,加350~450毫升開水,加蓋悶泡30分鐘。代茶飲。此方清熱生津,適合高溫、高熱環境中工作或生活人群。

  點評:中暑癥狀表現為大量出汗、口渴、四肢無力、頭昏眼花、胸悶、噁心嘔吐、體溫升高。

  此方中白茅根味甘,入肺、胃、膀胱經。白茅根,甘能除伏熱,利小便。」因其性寒而不傷脾胃,利水而不傷陰津的特性,成為民間用於防暑、生津止渴的常用藥物之一。暑為夏季的主氣,為火熱之氣所化,中醫認為火性炎上,上火之人總會出現頭暈、眼花、耳鳴等癥狀。」菊花不僅清熱解毒,對於上班族,長時間用電腦者,也可起到清肝明目,抗輻射的作用。

  中醫認為暑為陽邪,其性升散,容易耗氣傷津。因為夏天溫度較高,人們的毛孔處於舒張狀態,人體津液很容易通過毛孔以汗的形式外泄,此時養陰生津尤為重要。

  白茅根、菊花、烏梅三葯合用代茶飲,不僅可以清熱解毒,還可去燥降火,酸甜爽口,為夏日祛暑之良方。

  2、健脾和胃用藿香

  具體做法:藿香3克,生麥芽6克,生薑3克,大棗1個掰開。生薑洗凈切片,與其他3味葯共放杯中,加350~450毫升開水,加蓋悶泡30分鐘,代茶飲。適用於空調環境中工作或生活的人,以及貪涼、飲冷過度的人。

  點評:夏季,人們常用各種冰鎮食品消暑,且長時間呆在空調環境下,因此,常會出現頭暈、打噴嚏、流鼻涕等癥狀。

  防暑和胃飲中,藿香性味辛,微溫,入肺、脾、胃經。生麥芽可行氣消食,健脾開胃,用於治療寒濕困脾所致的飲食不振,脘腹脹痛。

  民間有「朝含三片姜,不用開藥方」的說法。生薑性溫,能有效治療因吃寒涼食物過多而引起的腹痛、嘔吐。五味中,生薑味辛,辛主散,故能發汗,祛風散寒。吃薑后,會有發熱的感覺,這是因為生薑能加快血液流動,排汗的同時,帶走體內寒氣和毒素。大棗性溫,具有補氣健脾之功效。

  3、消暑解渴綠豆湯

  具體做法:綠豆30克,蘆根10克,白茅根10克,將蘆根、白茅根用紗布包好,加水適量與綠豆同煮至熟,去藥包。冷、熱飲均可。

  點評:在酷熱難耐的夏天,人們都知道喝綠豆湯以清熱解暑。民間廣為流傳「夏天一碗綠豆湯,解毒去暑賽仙方」這一健康諺語。用綠豆煮食,可消腫下氣、清熱解毒、消暑解渴、調和五臟、安精神、補元氣。綠豆性味甘寒,歸心、胃經,具有消暑利尿的作用,故為夏季補心安神、清熱解毒之佳品。蘆根,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除煩,止嘔,利尿的作用,常用於熱病煩渴,胃熱嘔噦。與蘆根、白茅根合用,共奏生津止渴,祛暑利濕之功效。

  不過應注意,綠豆屬於寒涼之品,身體虛寒或脾胃虛寒者請勿過量飲用,否則會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陰虛者也不宜大量飲用。

  4、涼血解毒馬齒莧

  具體做法:鮮馬齒莧、鮮魚腥草、鮮穿心蓮、鮮紫背天葵、鮮蘇葉、鮮薄荷、鮮荊芥等任選一種,洗凈,開水焯后,涼拌食用。

  點評:鮮馬齒莧、鮮魚腥草、鮮穿心蓮等食物既是中藥,又是我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但作用各有側重。馬齒莧在民間被稱為「長壽菜」,中醫認為其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作用,對於預防腸道傳染病效果尤其好。

  「魚腥草」又叫折耳根,屬於葯食同源的一種中藥,是清肺最好的野菜,特別是在夏天清肺熱、化痰濕的效果很好。

  穿心蓮有一定的清熱解毒功效,夏天吃可以有效的避免中暑。

  鮮蘇葉味辛,微溫,同木瓜一起食用,有散濕解暑的功效。

  鮮薄荷味辛,性涼,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的作用。荊芥原名「假蘇」,性溫,無毒,是發汗解熱葯,是中醫常用藥草之一。

  以上介紹的4道夏季中暑的食補,大家收藏起來哦。說不定會有幫助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2: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