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何以「落後德國100年」?

[複製鏈接]

5950

主題

8072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29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仲國民 發表於 2015-6-14 10: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 德國之聲/日期: 2015-06-13


  

  




  中國的經濟必須實現轉型。這是該國政界和經濟學術界已經達成的廣泛共識。這個國家不能再作世界工廠,而應該生產受中國以及國際市場消費者喜愛的工業名牌產品。但是,政府和黨領導層立下的、於2045年之前把中國打造成一個領先工業發達國家的目標究竟應該怎樣實現呢?如果我們相信中國社科院最新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就會發現這個時間表定的並不現實。



  中科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名為《中國現代化報告2015》指出,中國的工業經濟水平,比德國、荷蘭、英國和法國大約落後100多年,比美國、丹麥、義大利大約落後80多年,比瑞典、挪威、奧地利、西班牙和日本落後約60多年。

  中國現代化的研究者對本國經濟做出如此嚴肅的評判,會引發軒然大波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為,發表這一報告的不是某一個對政府持批判態度的智囊機構,而是一個直接隸屬於中國科學院的研究中心。在這一長達500頁的報告中,沒有什麼其它方面的內容比"工業經濟水平落後德國100年"更能引起網路熱議的了。在類似推特的中國簡訊息平台新浪微博上,能夠發現很多諷刺、自嘲的評論。當然也有人因此感到憤慨。一位名為"Education"的用戶說:"中科院終於指出了皇帝的新衣"。名為"Limaojlu"的網友言簡意賅地表示:"也就是說,我們現在處於卡爾·賓士開始造車的時代。只要我們好好努力。追上德國指日可待。"

  更謙虛還是接受現實?

  同時,名為"憂樂至天下"的網友表示:"有點憂患意識沒有什麼不好。"但也有網友反駁稱:"德鐵計劃 從中國購買列車在德國引發不小的轟動。德國是製造業大國,且是高鐵領域的領軍者,為什麼要從中國進口?不是落後。"

  但該報告的作者們表示,這正是中國經濟的問題。到目前為止,中國只有一小部分例如像高速列車這樣的領域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但如果按工業勞動生產率、工業增加值比例和工業勞動力比例三個工業指標的年代差的平均值計算,2010年中國"工業經濟水平"和德國一戰前不久的水平相當。

  作者們的辯解

  《中國現代化報告2015》的主要作者何傳啟也對來自黨和國家領導高層的批評做出了回應。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解釋了"落後100年"的說法。指出,媒體報道的"中國工業落後德國100年",不是完整和準確的表述方式。講中國工業經濟的國際差距,一定要明確是哪些指標的差距,否則容易誤解。不同指標的水平和差距是不同的。如果採用中國水平高的指標,計算出來的年代差就會小一些。何傳啟強調:"高鐵技術是我國引進吸收和再創新的一個成功案例,這種成功案例越多越好。"

  身為中科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組長的何傳啟指出,該報告的結果可為政策分析提供一種國際參照,尋求合理的路徑和對策。

  現狀並不樂觀

  這種說法正中伍德克(Jörg Wuttke)下懷。這位中國歐盟商會主席曾不斷呼籲 北京的決策層應該推出實質的改革政策,而不只是"放宣傳口號式的空話"。最新針對駐華歐洲企業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越來越多的歐洲企業 對中方給自己放下的"絆腳石"感到沮喪。2011年時,還有大約近八成的企業對中國業務滿懷信心。到了2014年時就只有70%,眼下這一比例少於60%。

  中國的掌權派對待批評意見的態度從來都不太好。對於新浪微博用戶"小羅_11337"來說,這樣的研究報告"就是言論自由無底線的表現"。他認為"抹黑中國工業水平和抹殺工人階級和科技人員的成果是絕對不允許的!有差距是現實不可怕但也不能把中國的工業水平說成一無是處!"

  名為"齊楚晉秦"的用戶也對相關研究報告提出了反對意見,提醒人們中國在許多方面都曾比中世紀的歐洲先進許多,指出:"1000年前世界落後咱好幾百年呢。"

  但是,許多像"懂她袁掌"這樣的微博用戶的表態顯示了,中國要想繼續進步,必須認清現實。這位用戶呼籲:"敢於面對現實就是好樣兒的,努力追趕,別來大躍進"。毛澤東在50年代批示執行的工業化不僅僅是一個敗筆。1957年至1962年期間,"大躍進"導致超過4千萬人喪生,讓中國倒退了好幾十年。1957年11月,那位黨和國家的偉大領導人在啟動大躍進的時候還曾信誓旦旦的宣稱,中國將在15年內超過英國。
國100年」?

來源: 德國之聲/日期: 2015-06-13


  

  




  中國的經濟必須實現轉型。這是該國政界和經濟學術界已經達成的廣泛共識。這個國家不能再作世界工廠,而應該生產受中國以及國際市場消費者喜愛的工業名牌產品。但是,政府和黨領導層立下的、於2045年之前把中國打造成一個領先工業發達國家的目標究竟應該怎樣實現呢?如果我們相信中國社科院最新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就會發現這個時間表定的並不現實。



  中科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名為《中國現代化報告2015》指出,中國的工業經濟水平,比德國、荷蘭、英國和法國大約落後100多年,比美國、丹麥、義大利大約落後80多年,比瑞典、挪威、奧地利、西班牙和日本落後約60多年。

  中國現代化的研究者對本國經濟做出如此嚴肅的評判,會引發軒然大波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為,發表這一報告的不是某一個對政府持批判態度的智囊機構,而是一個直接隸屬於中國科學院的研究中心。在這一長達500頁的報告中,沒有什麼其它方面的內容比"工業經濟水平落後德國100年"更能引起網路熱議的了。在類似推特的中國簡訊息平台新浪微博上,能夠發現很多諷刺、自嘲的評論。當然也有人因此感到憤慨。一位名為"Education"的用戶說:"中科院終於指出了皇帝的新衣"。名為"Limaojlu"的網友言簡意賅地表示:"也就是說,我們現在處於卡爾·賓士開始造車的時代。只要我們好好努力。追上德國指日可待。"

  更謙虛還是接受現實?

  同時,名為"憂樂至天下"的網友表示:"有點憂患意識沒有什麼不好。"但也有網友反駁稱:"德鐵計劃 從中國購買列車在德國引發不小的轟動。德國是製造業大國,且是高鐵領域的領軍者,為什麼要從中國進口?不是落後。"

  但該報告的作者們表示,這正是中國經濟的問題。到目前為止,中國只有一小部分例如像高速列車這樣的領域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但如果按工業勞動生產率、工業增加值比例和工業勞動力比例三個工業指標的年代差的平均值計算,2010年中國"工業經濟水平"和德國一戰前不久的水平相當。

  作者們的辯解

  《中國現代化報告2015》的主要作者何傳啟也對來自黨和國家領導高層的批評做出了回應。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解釋了"落後100年"的說法。指出,媒體報道的"中國工業落後德國100年",不是完整和準確的表述方式。講中國工業經濟的國際差距,一定要明確是哪些指標的差距,否則容易誤解。不同指標的水平和差距是不同的。如果採用中國水平高的指標,計算出來的年代差就會小一些。何傳啟強調:"高鐵技術是我國引進吸收和再創新的一個成功案例,這種成功案例越多越好。"

  身為中科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組長的何傳啟指出,該報告的結果可為政策分析提供一種國際參照,尋求合理的路徑和對策。

  現狀並不樂觀

  這種說法正中伍德克(Jörg Wuttke)下懷。這位中國歐盟商會主席曾不斷呼籲 北京的決策層應該推出實質的改革政策,而不只是"放宣傳口號式的空話"。最新針對駐華歐洲企業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越來越多的歐洲企業 對中方給自己放下的"絆腳石"感到沮喪。2011年時,還有大約近八成的企業對中國業務滿懷信心。到了2014年時就只有70%,眼下這一比例少於60%。

  中國的掌權派對待批評意見的態度從來都不太好。對於新浪微博用戶"小羅_11337"來說,這樣的研究報告"就是言論自由無底線的表現"。他認為"抹黑中國工業水平和抹殺工人階級和科技人員的成果是絕對不允許的!有差距是現實不可怕但也不能把中國的工業水平說成一無是處!"

  名為"齊楚晉秦"的用戶也對相關研究報告提出了反對意見,提醒人們中國在許多方面都曾比中世紀的歐洲先進許多,指出:"1000年前世界落後咱好幾百年呢。"

  但是,許多像"懂她袁掌"這樣的微博用戶的表態顯示了,中國要想繼續進步,必須認清現實。這位用戶呼籲:"敢於面對現實就是好樣兒的,努力追趕,別來大躍進"。毛澤東在50年代批示執行的工業化不僅僅是一個敗筆。1957年至1962年期間,"大躍進"導致超過4千萬人喪生,讓中國倒退了好幾十年。1957年11月,那位黨和國家的偉大領導人在啟動大躍進的時候還曾信誓旦旦的宣稱,中國將在15年內超過英國。

196

主題

8058

帖子

72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211
沙發
11nn93n9 發表於 2015-6-15 07:15 | 只看該作者
光聽一些文人的,中國早垮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09

帖子

8萬

積分

貝殼一級功勛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85274
3
bobzhou 發表於 2015-6-15 13:16 | 只看該作者
中科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名為《中國現代化報告2015》指出,中國的工業經濟水平,比德國、荷蘭、英國和法國大約落後100多年。
落後100多年,多年另頭不考慮,那就是1915年,那就是德國等國家剛開始在輪船上使用內燃機、英國部分街道還是煤氣路燈、紡織是主要工業、飛機還只能夠飛60公尺高度。
那麼落後100多年,現在的中國應該也就是輪船上開始使用內燃機,街道上很少有電燈、國人還不知道什麼是飛機。
中科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的先生們大概是在Disney的The Haunted Mansion里搞研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389

帖子

860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60
4
AugustFirst 發表於 2015-6-15 20:44 | 只看該作者
有可能是針對多人工,低附加值生產程序?
不過,有些生產流水線是很有中國特色的。比方說,粽子流水線。人工是不可能廢除的。至少我不會吃機器包出來的,可能機油味道太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6: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