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緬甸國內怎麼看昂山素季訪華?

[複製鏈接]

560

主題

662

帖子

3419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未知之佛

Rank: 4

積分
341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昂山素季訪華引起了國際社會和中國媒體及網路的各種熱烈討論和解讀。相比之下,難見從緬甸國內的視角對她訪華這一動向進行分析和評論的文章。筆者通過在緬甸的實地觀察和訪談及對當地媒體和社交網路的評論進行分析,發現一些最底層的民眾對政治並不敏感和了解,一些社會中上層的民眾對於昂山素季訪華評價積極,媒體和一些分析人士對於昂山素季在中緬之間發揮作用頗為期待,而一些非政府組織的成員和工作人員對她訪華的態度和看法複雜和意味深長。
  一些緬甸最底層民眾對政治並不敏感和了解,而一些社會中上層民眾對於昂山素季訪華評價積極。
  筆者向街邊修路的水泥工、送水的年輕小伙、賣街邊小吃的攤販以及買檳榔的大媽打聽,他們均表示不知道昂山素季訪華的消息。與北京「的哥」縱論時事,侃侃而談相比,緬甸計程車司機對於時政的敏感性要低得多。筆者問了三名計程車司機,有兩人表示不知素季訪華的消息。另一名知道此消息的中年男性司機,一邊拿著智能手機,一邊對筆者笑著說,「素季訪華對於我們來說當然很好,尤其能夠在經濟上給老百姓帶來實惠」。
  而另一名家鄉在蒙育瓦、已經在仰光工作了29年的中年司機對筆者表示,雖然他對她訪華並不知情,但對民盟卻有不滿。他告訴筆者,他曾是一名公交車司機,當年與他共事的售票員同事現在民盟身居要職,民盟能讓這樣受教育程度不高,而只單純在政治上激進的人士登上高位,確實不能不讓人擔憂。他還補充說,他曾在塞多納(Sedona)酒店遇見插著民盟旗幟的車不守規矩強行插隊,進而可以推想民盟的治黨紀律不夠嚴明,不注意維護政黨的形象。筆者還進入校園,向仰光大學一名教授和一名考古專業學生打聽,他們不僅知情,還表達了對於昂山素季訪華的支持和贊同,他們認為這無論在經濟上還是政治上,對中緬雙方都有益無害。
  一些媒體和分析人士對於昂山素季在中緬之間發揮作用頗為期待。
  緬甸政治評論員、著名專欄作家仰繆登博士在緬甸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之一《七天日報》(7 Day Daily)上發表文章,評論昂山素季10日開始的北京之行,高度評價昂山素季此行的政治意義。文章表示,希望素季訪華能夠帶來對於中國投資的一些積極改變,也期待能夠藉此機會緩和緬甸北部的緊張局勢。
  此次訪問是一個重大契機,能夠促使中緬關係從原來單一的政府間、政黨間交往,向更加重視「民間外交」的模式發展和轉變,同時他們希望中國的對緬外交能夠真正朝有利於緬甸人民的方向努力。
  文章還認為,無論是緬甸國內的憲法修改問題,政府軍與少數族群的停火協議及政治對話和中緬邊境的軍事演習,還是國際和地區上的南海日漸激烈的中美較量和孟加拉灣及印度洋海洋治理等一系列問題都面臨挑戰,緬甸的有識之士十分清楚中國對這些議題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某種程度上,中國對於緬甸的民主改革而言,甚至比美國等西方國家能發揮的作用都更為關鍵。因此,希望昂山素季訪華能爭取一種雙贏的局面,希望中國能在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的框架下,為今後緬甸以民為本的民主改革、民族和解以及政治團體間建立互信等重大事項上,發揮一個大國應有的作用。
  這篇文章的電子版在緬甸最流行、使用最為廣泛的社交網路「臉譜」(Facebook)上有多達近3萬次以上的轉發以及上千條評論,「臉譜」上諸多網友對昂山素季此行表達支持,評論大部分比較積極。
  一些非政府組織的成員和工作人員對昂山素季訪華的態度和看法則頗為複雜,意味深長。
  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緬甸88學生組織成員對筆者表示,昂山素季此行對於國家而言是好事,但對於她本身來說卻有政治風險。遙想1990年大選時,昂山素季大獲全勝,之後中國駐緬甸大使館設宴邀請她,並承認了她作為國家領導人的身份。按照中國政府在緬甸只希望與國家執政的領導人打交道的傳統和邏輯,在今年大選前,邀請作為反對黨領導人的昂山素季訪華,意味深長。同時,中國政府只跟有能力成為總統的人打交道,給他一種功利的感覺。他還評論道,緬甸政府腐敗無能,讓中國企業在緬蒙受巨大損失,此外還通過邊境戰事傷及中國的無辜邊民,「中國不應該再跟這樣糟糕的政府打交道」。他同時擔心歷史重演,認為昂山素季回國后可能會有人對她不利。
  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現供職於一個非政府組織的前民盟成員對筆者表示,他對昂山素季成功受邀訪華感到吃驚,因為就在之前就曾經傳出過她訪華的消息,但後來這事不了了之。這次雙方能夠達成一致意見,再次開啟正式訪問,應該是雙方達成了某種共識。
  據此他推測,中方以官方身份邀請昂山素季訪華,目的之一是希望憑藉她在緬甸民眾中的影響力,在化解中國投資項目在緬產生的衝突或糾紛上發揮橋樑和溝通作用。
  對於備受關注的中國在緬投資遇挫的問題,一名非政府組織的領導人表示,緬甸民眾的反華情緒其實並非完全針對中國本身,而是針對與前軍人政府關係密切的一切行為方。昂山素季曾主動為萊比塘銅礦平息衝突,並且擔任該項目調查委員會的主席,她呼籲民眾理性對待外資,遵守契約精神。在她領導下做出的調查報告發布后,銅礦項目作出了十分配合的回應,並進行了相應整改。雖然民間仍然有針對銅礦的反對聲,但已不構成主流。她的參與向中國證明其在民眾中無可匹及的影響力和領導力,也向軍方釋放了積極信號,可謂務實成熟的政治家作風。
  也有部分民眾對昂山素季訪華和昂山素季本身及民盟的做法持審慎態度。
  昂山素季身上有著無數「標籤」和「光環」:她可謂標準的「紅二代」,是緬甸「國父」昂山將軍的女兒;她擁有民主理想,是非暴力民主的提倡者和實踐者;她擁有超高的國際影響力,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和被奧巴馬吻過的「民主女神」;她是知識精英,曾在牛津大學攻讀哲學、政治學和經濟學,獲得榮譽博士學位;她被譽為「緬甸玫瑰」,不僅身為女性,而且還長相出眾;她是「悲情英雄」,在軟禁中渡過半生,與家人歷經數年分離。不可否認,昂山素季在緬甸有著較大的影響力和較高的聲望,但對於緬甸的中上階層的精英和一部分民眾來說,他們對素季的態度和看法更加理性和務實。
  一名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男青年向筆者透露,「昂山素季訪華是一種政治手段,作為一名政客,由於大選的臨近,她想要獲得不僅是西方國家的支持,也需要有中國的支持,即使她真的無緣總統寶座,但她也可以因此提高其政治地位和聲譽」,「如果昂山素季不能為民請命、不努力呼籲中緬外交轉向以民眾為核心的外交模式,那麼這次訪問對於緬甸普通民眾來說也就喪失了特殊意義」,「昂山素季的身份不僅是民盟這一政黨主席,也是緬甸全國的民主領袖,她不僅需要完成黨際交流這一任務,同時也應該向中國領導人傳達緬甸底層民眾的聲音,如果不是這樣,那麼她此行能夠帶給緬甸民眾的實惠和好處並不多」。
  而對於緬甸政治的未來走向,因緬甸2008年憲法第五十九條第六條款規定,總統候選人必須是緬甸公民,其父母、配偶和子女均不得為外國公民,這成為昂山素季競選總統的最大障礙。雖然這一條款備受爭議,但緬甸也有一些人表示,極力推動和修改這一條款的主要勢力是民盟自身,緬甸民間對這一條款的存在能夠理解,甚至是贊同的聲音,他們認為憲法不能因為某一個人而修改,即便昂山素季也不能例外。緬甸的殖民歷史和傷痛至今歷歷在目,爭取獨立和維護獨立並不容易。在國際上,有不允許「裸官」擔任政府高官的慣例,更何況是總統這樣的核心職位。在緬甸,甚至有人說單純要求對這一條款的修改是一種自私的表現(少數民族團體的修憲要求更多的是有關邦省的權利和民族地方自治的條款上),由此看來,這部分民眾的看法更加理性和實際。
  與昂山素季訪華一事民間的熱烈議論相比,緬甸政府的態度可以用「面無表情」來形容。截至10日,緬甸主要官方媒體對昂山素季訪華均不作評論。這與筆者在仰光市中心同一名執勤交警交談時對方連聲說「我不知道,我不能發表意見」如出一轍。沒有什麼比這樣的不表態和沉默更能勾起人們無限想象和揣摩了。
我拿你當人看,你卻學狗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5: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