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城市物種日曆】5月1日 雨燕(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5-5-1 22: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鷹之舞 生態學碩士

  今天00:00

  普通雨燕(Apus apus)和家燕(Hirundo rustica)、金腰燕(Hirundo daurica)同為非常典型的城市常見鳥類,常被合稱為「燕子」,但實際上雨燕和其他的燕子在分類上並沒有很近的親緣關係——普通雨燕屬於雨燕目雨燕科,而家燕、金腰燕以及各種毛腳燕均屬於雀形目燕科,這兩個目在形態、習性等各方面均有差異。

  

  趴在屋瓦上的普通雨燕(圖片來源見水印)

  普通雨燕在中國已出版的鳥類圖鑑和動物志中的其他中文名字比較多,例如樓燕(《中國動物志鳥綱第七卷》,譚耀匡等,2003)、普通樓燕(《中國鳥類野外手冊》,馬敬能等,2000)、雨燕(《中國鳥類分類與分佈名錄》,鄭光美,2005)等,都指的是這一種鳥。這裡我們採用《中國鳥類分類與分佈名錄 第二版》(鄭光美,2010)中的名稱,即普通雨燕。

  

  普通雨燕(圖片來源見水印)

  普通雨燕體長約18cm,全身幾乎皆為深褐色,前額基部及喉部為灰白色。各亞種體羽深淺有些許不同:分佈於歐洲的指名亞種羽色最深,近乎黑色,而分佈於東亞的pekinensis亞種則更偏棕褐色。雨燕的兩翼窄而長,且向後彎曲,呈鐮刀狀,與雀形目燕科的各種燕子有明顯不同。普通雨燕尾羽呈淺叉狀,在極度展開時幾乎可以呈一條直線,與家燕和金腰燕的深叉形尾有較明顯的區別。

  

  飛行中的普通雨燕,也是有「叉尾」的(圖片來源見水印)

  此外,普通雨燕的爪非常有特點,四趾均向前,可以有效地攀附在樹上、岩壁上及建築物上,因此經常能看見垂直的牆面上有雨燕停歇而不會掉下來,但這樣一來的代價就是它無法在地面走路,也無法跳躍或是快速爬行(在水平面爬行需要用翅膀為支點而不是用爪),因此雨燕不在地面活動,且因意外而墜落在地面的雨燕一般無法自行起飛。

  

  趴在牆上的普通雨燕(圖片來源:ichn.iec.cat)

  雨燕的喙看上去很小,而張口時才看得出嘴裂深入到眼睛下方,平時不張嘴顯得小隻是因為嘴裂被羽毛遮住了,而外露在前的喙尖確實也很小。

  

  普通雨燕張嘴,嘴裂很大(圖片來源:ibc.lynxeds)

  普通雨燕繁殖於歐亞大陸(在中國繁殖於長江以北,西至新疆),越冬於非洲中部至南部。雨燕兩翼的形狀特點使其擅長高速及長距離飛行,根據中國各地觀鳥記錄進行的的推測,繁殖的雨燕遷徙為東西方向,即經過新疆,前往中亞及西亞,最後到達越冬地非洲。

  

  普通雨燕的巢和卵(圖片來源見水印)

  普通雨燕為專一性食蟲鳥類。除了繁殖季節在城市裡常見外,遷徙時也見於山區。普通雨燕主要繁殖於建築及橋樑縫隙內,偏好古建築屋檐以及牆壁之間的洞隙,其巢築於洞隙的空間內,呈淺碟狀,巢材為泥土、枯草等。一次產卵2~3枚。普通雨燕喜集群繁殖,因此在諸如北京頤和園、天壇、故宮等古建築集中之處,夏季可見大群雨燕在空中高速飛行,同時發出尖銳的叫聲,十分壯觀。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08: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