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習近平的領導力從何而來??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幾百年前,拿破崙曾做出驚人的預言:中國是頭沉睡的獅子,一旦醒來,世界將為之顫抖。拿破崙或許在其他事情上有所失誤,但在這件事上,他絕對正確。」近日,在一次演講中陸克文這樣說道,今天的中國不僅僅醒來了,而且已經崛起的中國正在前進。「我們共同的問題是,中國將去向何方?以及如何與這個 21世紀的巨頭合作?」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自三年前習近平就任中國國家主席以來,他的一舉一動都被世界矚目。4月16日,美國《時代周刊》在其網站公布了2015年度全球百位最有影響力人物名單,習近平就任中國國家主席之後,第3次入選該榜單。為此,陸克文撰寫評語:兩年前我曾寫到,習近平將會是自鄧小平以來中國最強勢的領導人。但現在看來,這要改寫成自毛澤東以來了。

  那麼,世界在如何解讀習近平?答案令人意想不到。

  與前任們大為不同的鮮明特色

  近兩年來,西方國家學者對習近平的研究興緻越來越濃。能講流利中文、擅長研究中國基層的陸克文便是其中一位。陸克文是澳大利亞第26任總理,現為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貝爾福中心高級研究員。他認為,習近平有著廣泛而豐富的基層執政經驗,曾在中國的不同省份和城市工作。作為一位革命領導人、政治局委員以及文革倖存者的兒子,習近平通過自身經歷獲得了豐富的黨內政治談判技巧。他有著非常明確的目標,即重建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合法性,通過反腐運動保持黨的長期領導,並以此帶動市場的二次改革,進而推動民族復興。

  陸克文認為,擺在習近平面前的障礙也是極其困難的,習近平的成功關乎中國以及世界的命運。中國將成為亞洲的主導經濟體,同時中國正尋求通過其積極的外交政策,將這種經濟實力轉變成地緣政治影響力和新的全球秩序。

  在許多西方學者眼中,習近平和此前的中國領導人非常不同。他們往往用三個概念來詮釋習近平的領導力與其前任們的不同,那就是他的個人權威、深刻的民族使命感以及更勝前任們的時代緊迫感。陸克文認為,習近平的極富魄力的領導風格,使其有別於近來中國領導人的處事風格。習近平在個人品質和政策層面既有傳承,也有變化 —— 他是繼鄧小平、甚至可能是毛澤東之後,中國最強勢的領導人。前任們普遍奉行並大體實踐了集體領導的原則,而習近平的風格顯然更接近個人領導。出身政治名門的習近平,還散發著一種慣於掌握政治權力的人會自然流露出的自信。

  其實,3年前西方媒體描述習近平時使用頻率最高的辭彙便是「自信」;而如今,外界對其形象的表達早已超越了這一辭彙。就如基辛格所說,習近平在國際上建立起嶄新形象。無論對內還是對外,他所展現的力量與智慧讓人折服,領導力正日益令人矚目。

     對他的追逐不亞於美國總統

  

  


  相對學者們,西方作家對習近平的觀察顯得更加大膽而獨特。不久前,路透社發表專欄文章稱,習近平是中國第一位具有美國總統風格的領導人。文章稱,無論從其外交風格還是其所掌控的權力來看,習近平更接近美國總統。

  路透社財經專欄作家約翰.肯普稱,很多評論人士都指出,習近平是繼鄧小平、甚至是毛澤東以來,最有權力的中國領導人。但是,如果比較得更仔細地話,習近平可能更接近美國總統,而不是中國其他的領導人。在國際舞台上,他代表著中國的首席外交官的形象,這一點在中共歷史上是史無前例的。習近平還履行著美國總統需要履行的禮儀上的職能:檢閱軍隊、接待外國政要、要求下級官員對一些災難性事件,比如上海新年的踩踏事件、甚至一些政治上有爭議的事件作出解釋。

  實際上,西方媒體對習近平的追逐也是不亞於美國總統的。從治國理念到全球外交,從性格特徵到個人喜好,甚至就連中國百姓嘴裡「習大大」的稱呼,都要仔細研究一番。

  《紐約時報》專欄這樣評述:「過去一年裡,中國媒體一直展現出習近平主席生活化的一面——他出現在卡通里、網路歌曲里,甚至出人意料地出現在慶豐包子鋪里。老百姓給他的昵稱『習大大』,更是傳達出一種前所未有的親民、接地氣的形象。」《德國之聲》評論,對西方人說,也許還沒見過哪個國家領導人能和老百姓親成這樣,西方的人們也許都不大會相信。

  在西方學者眼中,推動習近平前行的是他對人格操守、個人命運和其必將在實現兩個重大歷史使命過程中的扮演決定性角色的深信不疑:首先是民族振興,使中國重新成為受世界尊敬的強國;其次是將中國共產黨從腐敗的毒瘤中拯救出來。習近平熟諳國際和中國歷史,其核心愿景是栩栩如生的「中國夢」 —— 中國夢的具化有兩個目標,簡單來說:一是在2021年中國共產黨慶祝建黨100周年時,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二是在20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00周年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按照西方的解讀,習近平認為,中國夢的實現必須通過第二階段經濟改革。一方面要深化市場改革,實現國家目標;另一方面對政治實施新的限制 —— 對於習近平而言這兩方面並不矛盾。事實上,習近平認為這是「中國模式」有別於西方的自由民主資本主義的根本所在,他認為西方模式從根本上不適合中國。對習近平而言,中國荒廢了過去十年,未能及時抓住施行必要改革的時機,任由腐敗滋生蔓延,中國必須抓住當前「較長戰略機遇期」所賦予的契機。

  外界不僅對習近平個人的關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他身邊的團隊也成為目標之一。西方媒體稱,習近平團隊與奧巴馬白宮西翼的辦公室的人員一樣,著力將習近平打造成一個強大的、充滿活力的、知識豐富的、非凡的領導人,他可以為他領導的黨和政府所做的任何決定負責。文章還援引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的一篇文章說,習近平是中國第一個擁有強大的團隊打造自己的公共形象的第一個領導人,而且因為他的姿態、他的強硬以及他的接地氣,他也有能力做到這些。

     相似且不同於美國的全新體系

  美國在建立國際關係和打造國際影響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美國會按照不同等級派遣不同的人員出訪別國,美國軍事官員、高級外交官以及內閣成員、副總統甚至是總統本人將會出訪不同的國家來建立關係。而現在,國際輿論在中國也看到相似的體系。和美國一樣,中國也在提出自己的外交政策理念:比如,「和平崛起」、「中國夢」、「一帶一路」等。

  英國媒體指出,2014年,習近平與總理李克強共出訪了30個國家,橫跨歐洲、亞洲、非洲、南美和大洋洲,形成了官方媒體所說的「外交旋風」。美國的全球盟友被視為是美國作為超級大國的最大資產,現在中國也在致力於打造外交網路,進行「大國外交」,更準確地說可能是強國外交。

  西方輿論還認為,以前中國官方的很多政令難以得到執行。但現在,中國的內政改革與其在外交的改變一樣,都是希望打造一個經濟、政治和軍事機構,使其與現代的經濟和外交強國地位更加匹配。如何使得現存體系更加有效運作,使得他們能夠有效應對中國作為最大經濟體以及與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互動所帶來的新的挑戰。習近平的反腐運動、強調法治也就是:如果中央的政令不執行,將會面臨嚴重的後果。

  過去兩年裡,兩個說法——「老虎蒼蠅一起打」和「一帶一路」在西方媒體隨處可見。《外交學者》雜誌發表題為《中國反腐運動為何必將成功》的文章,指出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表明中國反腐志在必行。英國《衛報》則表示,中國目前的反腐是中國近代歷史上強度最高、範圍最廣的。墨西哥前駐華大使李子文認為:「一年來的反腐倡廉和全面深化改革,顯示出習近平及中國共產黨人的勇氣和魄力。習近平無疑是最讓人欽佩的國家領導人之一。」

  從這些解讀中可以注意到,中國全新的頂層設計正在引起外界極大關注,並看到中國正希望建立一個以中國為中心,且有別於美國的外交、經濟和軍事影響力的網路。

     美國可與之共謀未來

  對於任何國家而言,對其實力作出判斷的最終依據是無可爭辯的數據,西方對中國的進步之所以震驚也源於此。目前西方的一個共識是,據預測,無論中國是從購買力評價,還是市場匯率來看,都將在下一個10年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

  如果中國真的成為實際第一大經濟體,這將是第一次,自從英國國王喬治三世在位以來,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既不是說英語的國家,也不屬於西方國家,更不具備民主政體。這將是21世紀前50年最大的改變。「這將影響很多事情,這種改變潛移默化,當我們為一些問題焦頭爛額時,例如烏克蘭 問題、中東問題、「伊斯蘭國組織」(IS),我們未來的經濟將如何轉變,這是一場安靜而緩慢的革命。」陸克文發表《習近賓士下的中美關係》稱,但伴隨巨大的改變,隨之而來的是巨大的挑戰。

  比較中美兩個大國的名字。中國,中間的王國;美國,在中文中是美麗國家的意思,中國將這個美名賜予美國已經100多年了。這兩個偉大的國家,到底能不能為他們自己和世界開創一個共同的未來?

  《經濟學人》認為,中國正試圖建立世界新秩序;《華爾街日報》稱,學者警告稱中美正展開亞洲霸主之爭;韓國《中央日報》正觀察,習近平的「帶」與奧巴馬的「網」誰能覆蓋亞洲?

  不過,與這些濃厚的競爭意味不同,近來不少學者開始轉向中美攜手的可能性。陸克文就認為,當前中國的國內政策需求與其外交政策方向緊密結合。從習近平的世界觀出發,日漸「富強」的中國必須從現在開始在世界舞台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中國將不再「韜光養晦」,儘管鄧小平這一外交政策在過去幾十年被奉為圭臬。現在,中國必須實施「奮發有為」的外交政策,實現其經濟和安全利益的最大化,並開始參與全球秩序的長期變革。簡言之,習近平絕非一位安於現狀的政治家。在中國共產黨規避風險的傳統氛圍中,習近平已經準備好在實現其民族使命和個人命運的過程中承擔巨大的政治風險。

  因此,有別於其前任們,習近平的個人權威和政策彈性讓他有可能成為一個活躍的與美國的對話者。因此,當習近平用「雙贏」一詞描述他所期待的中美關係時,不能把它簡單的劃為中國式宣傳。

  習近平確實看到了中美之間的戰略和政治合作將帶來的潛在價值。簡而言之,美國政府在和習近平的交往中仍有合理的外交和安全政策空間 —— 儘管在政策導向陷入僵局、機遇窗口關閉之前,這種空間能夠持續多久尚屬未知。「我認為習近平將採取大膽的政策手段,甚至可能包括在一些長期棘手問題(比如朝鮮半島的無核化與和平統一)上採取重大戰略性讓步以換取其他戰略優勢的可能性」。而美國是否會在這一戰略空間尚存時對其進行創造性地利用,則完全取決於美國自身。

24

主題

42

帖子

21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4
沙發
habit 發表於 2015-4-28 20:19 | 只看該作者
槍杆子的天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22: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