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人是如何夸人「有才」的 ?實在太有才了~

[複製鏈接]

5203

主題

5258

帖子

749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堅果兒 發表於 2015-4-28 14: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古人愛才,不吝誇獎,且用語每有新意,不落窠臼。相比,時下「你太有才了」的時髦用語,實在是過於淺薄。

  

  1.八斗之才

  

  


  三國時的曹操之子曹植,自幼聰慧過人,曾有「七步成詩」之佳話。南北朝時的詩人謝靈運說:「天下有才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謝靈運在自負的同時,對曹植推崇備至。後人因此稱才學出眾者,為「八斗之才」或「才高八斗」。

  2.五步之才

  

  


  唐開元年間的書生史青,上書唐明皇,說曹植七步方吟成一詩,不算稀奇,自己只需五步就行。唐明皇以《除夜》為題面試。史青果然厲害,五步之內即「爆」出一首五律,且趣味盎然。後人將才思敏捷之人稱為「五步之才」。

  附:史青的《除夜》詩

  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

  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

  氣色空中改,容顏暗裡回。

  風光人不覺,已著後園梅。

  

  3.奪席之才

  

  


  東漢戴憑精通儒家經典。某次朝會上,光武帝命群臣相互考問經書,理屈詞窮的將席位讓給辯勝者。戴憑一舉奪下五十多個席位,被譽為「解經不窮戴侍中」。後人以「奪席之才」稱譽那些學識淵博的雄辯之士。

  4.奪錦之才

  

  


  唐代武則天游洛陽龍門,令眾臣賦詩,先成者賜以錦袍。東方虯第一個交卷,武則天便將錦袍遞給了他。未幾,宋之問詩亦成,武則天閱后讚嘆不已,便令人將東方虯手中的錦袍奪回,賞於宋之問。後人用「奪錦之才」或「奪袍之才」,稱文采出眾之人。如宋代陸遊《贈邢芻甫》詩中,便有「割愁何處有並刀,傾座誰能奪錦袍」 之句。

  5.掃眉之才

  

  


  掃眉,即畫眉毛。唐代才女薛濤容貌出眾,與文人墨客詩書唱和,常令人嘖嘖稱奇。後人將才華卓然的女中文豪,稱為「掃眉之才」。

  此外,古人以「倚馬之才」形容人的思路敏捷;以「壓倒元白之才」稱道人的學識超凡;以「陸海潘江之才」讚許人的文采斐然。

沙發
想飛的兔子 發表於 2015-4-29 10:05 | 只看該作者
想起葛優的那句台詞:二十一世紀什麼最重要,人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6: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