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股市暴跌后怎麼走? 一信號出現牛市才算完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4-22 03: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股市暴跌后怎麼走? 一信號出現牛市才算完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2015年4月20日會在中國A股市場上留下凝重的一筆,行情爆表,指數暴跌,兩市成交量再破世界紀錄,直到上交所行情系統的成交量顯示定格在10000億不再變動。這輪牛市是中國新一輪財富重新分配的標誌,在造就了眾多億萬富翁的同時,也不會因為此次暴跌而結束。牛市都是在靜悄悄中結束,不會在轟轟烈烈上萬億成交量中結束。
  作者:馬克
  就像沒人知道體重計最高只能顯示260斤一樣,也沒人知道上交所的行情系統只能支持9999.99億的成交量,超過了就只能顯示10000億。所以當2015年4月20日星期一下午2點多上交所行情系統的成交量定格在10000億的時候,所有人傻了眼,以為行情系統壞了。
  最終滬深兩市成交量18026億,再次創下了世界紀錄。上交所恐怕想不到會以這樣的方式上了頭條。
  雖然今天的A股市場以滬指暴跌70點,四分之三股票下跌,深成指暴跌277點,三分之二股票下跌收官,但相比創記錄的成交量而言,指數下跌與否已經不再重要,因為,這是中國資本市場崛起,新一輪財富分配啟動的標誌。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當天成交1260股,成交金額49.4萬元。上證指數在1991年7月15日正式發布,是以全部股票按發行量為權數加權計算出的股指,舊上證指數基日定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指數定為100點。新上證綜指以2005年12月30日為基日,以當日所有樣本股票的市價總值為基期,基點為1000點。
  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首任總經理尉文淵在敲響了中國股市的第一聲開鑼聲時,恐怕絕不會想到由他一手締造的交易所在二十五年後的日成交量會達到800億股,成交額會突破一萬億元。當年在股市裡翻雲覆雨的猛人闞治東,擔任申銀證券總裁武裝押運瘋狂倒賣國庫券時,也不過獲利數千萬元,而現在券商一天的傭金收入就有幾個億。當年上海灘另一個猛人管金生,率領全國最大的證券公司萬國在「327國債期貨中」對抗有財政部背景的中金開時,面對60億人民幣的巨額虧損瘋狂一搏,而如今,僅僅南北車兩隻股票的日成交量就超過600億人民幣。
  時光荏苒,在央行持續數十年的增發貨幣過程中,人們對於貨幣數量的概念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1978年改革開放的時候,中國的貨幣總量僅僅只有1134億,1990年末增加到了1.53萬億,而在2014年末是122.5萬億,是1978年的1000倍,1990年的80倍。80年代人們羨慕萬元戶,90年代開始有了百萬富翁的說法,2000年有了千萬富翁,現在則是億萬富翁才算有錢人了。
  央行印錢,不會平均撒到每個人頭上,所以就有了財富分配之說,先分到錢的人總是比後分到錢的人擁有更多財富,因為他們可以在資產價格未漲之前先行收購資產。三十多年來,中國每一輪的經濟政策大調整都會導致央行撒錢對象的變化,從而造成財富一輪又一輪的重新分配。
  大體說來,1980年代是個體戶的天下,到了1990開始講出口拉動經濟,以浙江義務和廣東東莞為代表的外貿商和出口加工老闆成了新一代的弄潮兒,自2000年伊始的十年房地產投資狂潮,造就了開發商這個特殊群體,而到了2015年,在中央政策傾向於資本市場直接融資之時,股市又構成了新一波的財富來源。上市公司、基金、券商和先知先覺的股民將成為這輪財富分配的受益者。
  某上市公司兄妹身家一月暴漲72億,趙薇成股神兩天入手24億、私募一哥家族7個月豪賺200億等等,一個又一個的億萬富翁正以驚人的速度在我們面前產生。就在你目瞪口呆之時,他們早已騰雲駕霧而去。是的,這是不公平,憑什麼央行要撒錢給這些明星,撒錢給這些資本家,而不是給辛苦勞作的農民,而不是給十多年前國企的下崗工人,但你無法改變既成的事實。
  有人說你的演算法不對,以前我們是被動印鈔,現在央行也沒有直接給他們,而是投資者給的,等等。不過作為研究宏觀經濟的一個學生,我們觀察到這些群體離央行直升飛機更近,離新錢更近,融資來的錢首先到了他們手中,讓他們得以買低價股票,當然那些身價幾十億的富翁,他們印股票的成本是零,但不炒股的農民只有等這些人用賺來的錢更高價買有機農產品時,才能最後接觸到新錢。
  今天大盤在轟轟烈烈中暴跌,可為何說牛市不會就此結束,因為不停有政策在鼓勵資金進入資本市場,因為有數十萬億資金在等候入市,因為過去唯一可投資的房地產市場由於供大於求已步入夕陽,因為有44萬億個人儲蓄放在那裡,因為有數百萬新開戶的股民等在那裡。盤中砸下來不可怕,瞬間就有人接盤。這才會造成一個又一個破紀錄的成交量。創業板市盈率達百倍風險或許高了,但資金從創業板撤離后,會就此離開股市嗎?不會,人們會在主板市場上繼續尋找機會,直到所有股票都不便宜了,才會收手離場。
  按中國股市以往規律,天量之後必有天價。正如財經評論員許一力所說,「牛市都是靜悄悄中結束,不可能在現在這樣轟轟烈烈成交量上萬億中結束」。直到某一天,諸位突然發現沒人玩股票了,兩市成交量比高峰時期萎縮太多,這輪牛市才會終結。


閱讀詳情: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 ... .html#ixzz3XyXKfGoJ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7 13: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