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河北15名女交警狀告交警大隊:工作20年未簽合同

[複製鏈接]

21

主題

24

帖子

16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angtq 發表於 2015-4-9 11: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環中網訊,1996年,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交警大隊爲解決警力不足問題,面向社會招聘交警,15名女警通過層層選拔最終進入交警大隊工作。盡管一再承諾落實編制,相關部門甚至給她們簽發了上崗執法服務證、行政執法證等相關證件,但20年來,交警大隊從未與她們簽訂勞動合同。
  不僅如此,這15名女交警的工資常年低於河北省最低工資標準,處境可以說是相當尷尬。2014年,她們通過勞動仲裁希望能討個說法,但是訴求被駁回。無奈之下,其中的五名代表將沙河交警大隊告上法庭。
  昨天上午,沙河公安交警大隊五名女警因勞動糾紛起訴沙河公安交警大隊一案,在沙河法院開庭審理。女交警們的訴求能否得到法院支持?在邢台,類似的情況還有沒有?
  案件原定於上午9點鍾開庭審理,但由於旁聽人數等問題的協商,直到9點20分,其中一名原告董玲與其法定代理人—董玲年邁且雙腿不便的父親才被允許進入法庭,30個旁聽席位空空蕩蕩,連剩下的四位原告都是在反複爭取下,才在開庭後被允許旁聽。
  法庭內,被告沙河公安交警大隊隻有兩位代理律師應訴,所有人的手機被要求靜音或關機,集中放在法庭中央的一個闆凳上。對於這樣一場訴訟,沙河法院顯得非常謹慎。
  1996年2月,全國交警學濟南的活動轟轟烈烈展開,當時的沙河市交警大隊警力不足,援引當時媒體報道的數字:「107國道沙河段32.2公裏,縣級以上道路150公裏,國道車流量每天都2,5萬輛左右,但外勤正式幹警隻有8名」,於是,沙河市交警大隊面向社會招聘女警,首批入選人數15名,平均年齡17.5歲,這也是整個河北省第一支女交警隊伍。董玲是其中的一名,20多年過去,年輕的小姑娘已經人到中年。
  董玲:沙河市人民政府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三方統一招聘,我當時是從學校的招聘榜上是我們老師班主任當時通知的我們, 20年了。我們是經過統招面試一層層選拔,最後去部隊訓練選拔出來的女警。
  在多篇公開報道和事迹材料中,這15名女交警一直是人們的焦點,說她們爲河北省、邢台市都爭了光,並且還先後獲得「五一勞動獎狀」、「青年文明號稱號」等嘉獎。但是,20年來,沙河公安交警大隊卻從未與他們簽訂勞動合同,董玲說,她們的工資水平也常年低於河北省最低收入標準。
  董玲:96年參加工作前三個月,都是說到時候給我們正式的承諾就是給我們正式的,先從260漲到300,後來,等到試用期三個月以後,有說是有指標給我們轉正,我們又等了三個月,後來說,等幾年來這給我們一定轉是這樣的,後來我們從300又漲到500,最近才給我們漲到800。
  此外住房公積金、社保、醫療保險等五險一金,女交警同樣沒有,拿最通俗易懂的話說,就是她們連「臨時工」都不算,但是相關部門早已給她們分別發放了上崗服務證、執法服務證,甚至在2013年,河北省人民政府還給他們發了行政執法證。
  女交警王冬梅:我們交警隊隻有十幾名就是國家在編的戴警號的人員,剩下這一二百人吧都沒有,都沒有警號。所以他就如果不給我們執法權力的話這個工作就沒法進行。
  無奈之下,幾名女警先是向沙河市仲裁部門提出勞動仲裁,在不滿仲裁結果的情況下,向法院提起訴訟,但就在這之後半個月的時間,沙河市公安交警大隊就以「産生勞動糾紛」爲由,停止與五人的工作關系。
  事實上,在沙河,類似的情況不止發生在這五名女交警身上。一份由幾位女交警給記者出示的材料顯示,在2014年9月15號,沙河市公安交通警察大隊曾給邢台市支隊提交過一份《關於95、96年統一招聘人員爲勞動爭議糾紛一案處置情況的匯報》,其中提到,在那兩年間,共統一招聘了43名人員,但因沒有經過邢台市支隊和市勞動局,具體待遇隻能按照志願者對待。曾經的「承諾轉正」如今卻連個臨時工都不算。沙河女交警的遭遇,是不是隻是個案?
  2013年,13名男交警先行到沙河市人事局勞動仲裁部門申請仲裁,沙河市人事勞動仲裁經審理後,要求沙河市公安交通警察大隊與34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並補發工資及各類保險。但是沙河市公安交警大隊不服判決,提起訴訟,13名男交警同時反訴。一位郭姓男交警透露:
  郭姓男交警:一審判決認爲勞動仲裁……基本上把仲裁否定了,我們就上二審。沙河是個縣級市,邢台市在人事管理上把沙河交警放到邢台交警支隊管,人事權都歸他們,我們沒辦法弄,啥都沒解決。
  即使這樣,相比起來,男交警也比女交警們幸運一些,維權的女交警們說,直到如今沒有辦法按照國家《公務員法》參加考試,但是希望能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爲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在昨天的庭審現場,幾位女交警也向法院提出了自己的訴求,就是希望被告—沙河市交警大隊承認這20年的事實勞動關系,與他們簽訂合同,同工同酬。
  女交警:請求被告董玲等女警補發工資請求被告依法支付我們原告,未簽訂的勞動合同,請求被告爲原告補發自96年四月底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住房公積金。
  不過,在庭審過程中,被告沙河公安交警大隊的代理律師就已表示不接受除按河北省最低標準補發工資之外的其他訴訟請求。
  而在法庭門口,除了幾位焦急等待的原告家屬外,還有幾名同樣已經辦理了旁聽手續卻沒能被允許進入旁聽的交警。他們來自邢台市內丘縣和南和縣。和5位女交警境遇相同,一位來自南和縣的的交警說,自己95年就開始在南和交警大隊上班。
  南河縣交警:這是南和的,嗯,我是南和交警隊的,我們情況一樣,我幹的時間更早,我是95年上的班,這都20年了。
  另一位來自內丘縣的交警也是特意趕來想旁聽審理,看能不能作爲自己維權的參考。
  內丘縣交警:我們96、97、98、99年都有,現在找的都是說基本上30多40以上幹了十幾年20年了,你要說現在幹個五六年,我都吭都不吭了,自己幹點別的工作比什麽不強,已經幹20年了你不給個說法。
  沒有社保,沒有醫療保險,沒有住房公積金,每月三五百元的工資讓他們的生活難以爲繼,幾年來,他們也多次向所在交警大隊領導和邢台市交警支隊反映情況,但找來找去換來的答複隻有一個志願者的身份,讓他們很難接受。
  交警:幾年了總在找,聽見點動靜就去找,換大隊長也去找,誰也不給解決,說縣裏不給解決,向支隊反映,答複就是說我們算志願者。最起碼這個工資,最低工資能夠保障,最起碼三險能上上,在路上指揮著交通也很危險,你可以去看看在一線幹活的都是我們。
  昨天下午5點左右,5位女交警狀告沙河交通大隊一案庭審結束,法庭沒有當庭宣判。顯然,對於未來,大家心中都沒底。面對曆史遺留問題,沙河市交通大隊及邢台市交通支隊,爲何遲遲不解決?現實中究竟有哪些困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03: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