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亞馬遜入駐天貓:餘熱之後將會黯然收場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5-3-8 10: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昨晚(3月5日)有關亞馬遜入駐天貓,進入試運營階段的消息吸引了不少媒體的關注。

  從現有商品的成交記錄來看,最早的一單成交於2015年2月13日,並且有了5個商品評價。也就是說Amazon官方旗艦店悄悄入駐天貓平台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由於正值過年前的電商淡季,沒有引起大家的關注而已。

  這樣一來,亞馬遜在天貓就有了兩家店,除Amazon官方旗艦店外,還有去年11月5日提前入駐的kindle官方旗艦店,主要經營亞馬遜自有品牌的硬體產品,以電子書閱讀器、平板等為主。kindle官方旗艦店的入駐可以理解,畢竟是作為一個品牌產品而不是以平台商家的名義入駐,主要目的是擴大自有品牌硬體產品的影響和銷售。

  從銷售的類目和產品來說,Amazon官方旗艦店入駐應該是進口直營商品業務,店招上的宣傳口號是:國際精品,全球直采。但作為電商平台的直接競爭對手,Amazon官方旗艦店的入駐就引來了人們的不少爭議。

  帶來的負面作用不容忽視

  或者正是市場份額下跌的壓力,使得亞馬遜總部不顧亞馬遜中國區的意見,而選擇其具有競爭優勢的進口直采業務入駐天貓開店,以獲取流量來源和提高銷售業績。不過感到奇怪的是,為什麼不像kindle官方旗艦店那樣使用一個子品牌開店,來規避負面影響呢?

  此舉帶來的負面作用同樣不容忽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天貓新增業務中的相當部分可能是原來在亞馬遜購買的客戶,形成左右手互搏的局面,實際增加銷售不如預期。而一旦培養起消費者從天貓購買商品的習慣,那麼勢必對現在自己的官網形成嚴重的分流作用。相當於把自己的流量控制權拱手讓給天貓,並弱化自己品牌價值。還記得當年阿里很堅決地屏蔽百度和微信么,就是擔心自己的流量入口被他人掌握,導致自己被架空,看看人家馬雲的態度。

  其次,亞馬遜中國雖然市場份額不高,但在經營上有著自己的特點,可以說是國內運營、服務最規範的電商,擁有一批忠實客戶。入駐天貓,難免會對這些忠實用戶對亞馬遜中國的信心造成一定程度的打擊。現在忠實用戶可是寶啊,且行且珍惜。

  另外,以Amazon官方旗艦店的名義入駐天貓,相當於承認自己在競爭中失敗,繳械投降。這會嚴重打擊亞馬遜中國團隊的積極性和士氣,使得今後步步被動,不利於團隊建設。要知道,你曾經可是一直口口聲聲要在江湖中爭老大來的。

  更重要的是,亞馬遜本身也是第三方電商平台,跑到競爭對手天貓去開店,讓自己的入駐商家怎麼想?今後市場份額持續下降的話,這些入駐商家面對流量萎縮將何去何從?而一旦失去入駐商家的支持,亞馬遜中國的第三方平台業務或將加速萎縮。

  前車之鑒,入駐天貓眼球大於實效

  亞馬遜不是入駐天貓的第一家電商平台,早有先例,噹噹、國美、1號店都早於它先後入駐天貓開店。看看它們的發展變化,或許能給亞馬遜一些借鑒。

  2012年,噹噹、國美和1號店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5%、1.5%、0.9%;而到了2014年,噹噹和國美的市場份額分別下降到了 1.4%、0.9%,只有1號店從0.9%增長為1.4%。1號店的增長,除了自身經營努力外,還與其主營食品類目和自營商品比例較高的因素有一定關係。

  反觀堅持自主經營、沒有入駐天貓的蘇寧易購,其市場份額從2012年的3.6%穩步上升到2014年的4.1%,增長比率達到17%。而入駐天貓的噹噹和國美兩家份額雙雙下跌,從這幾家與亞馬遜業務結構類似的電商平台的實際運營情況來看,說明入駐天貓的負面作用遠大於從中獲益,更不利自身的長期發展。

  總結來說,亞馬遜入駐天貓能夠獲得一時的關注熱議,冷卻之後,同樣是黯然收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7: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