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是誰把福特基金會引進中國的!要搞顏色革命大本營么?

[複製鏈接]

910

主題

2378

帖子

715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1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諧和。 發表於 2015-3-4 03: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福特基金會與中情局關係早已曝光且早已聲名狼藉】

  摘自《美國慈善組織》(加)馬耀邦著 林賢劍譯、林小芳校

  在題為《誰承擔後果——美國中央情報局與文化冷戰》的著作中,美國作家弗朗西斯斯托納桑德斯(Frances Stoner Saunders)揭露,為了發動文化冷戰,美國中情局向各類美國慈善機構投入巨款。根據美國國會的評估,在享有盛譽的美國基金會所提供的700項補助中,有50%來自中情局。中情局與美國著名基金會的合作使其能夠掩飾顛覆性的活動。為了實現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中情局以慈善機構作為掩護,在東道國的大學、工會、青年社團和出版社等組織發起大量的文化活動。1

  顯而易見,福特基金會就是被用來實現這一目的的一家享有盛譽的美國基金會。美國學者詹姆斯·彼得拉斯(James Petras)認為,福特基金會與中情局的合作是「一種深思熟慮的、有意識的共同努力,旨在加強美帝國的文化霸權,削弱左翼的政治和文化影響。」1

  福特基金會成立於1936年,創始人為美國汽車行業的一位傳奇人物——亨利·福特(Henry Ford),其宗旨是促進社會正義。然而,二戰後,該基金會與中情局在文化領域開始了積極合作。在與蘇聯進行冷戰對抗期間,它欣然充當馬前卒的角色。理查德·比塞爾(Richard Bissell)在1952年被任命為福特基金會主席,他經常與中情局局長艾倫·杜勒斯(Allen Dulles)討論當時的重大問題。實際上,福特基金會被視為「冷戰思潮的先鋒」2,一位學者作了如下論斷:「有時,福特基金會看起來似乎僅僅是美國政府在國際文化宣傳領域的一種延續,它在歐洲有著從事秘密活動的記錄,它還與馬歇爾計劃和中情局官員在特定項目上有著密切合作。」1

  比塞爾先生與艾倫·杜勒斯先生關係如此之親密,以至於他在福特基金會呆了兩年後,就離職成為杜勒斯先生在中情局的一位特別助理。比塞爾先生的繼任者是約翰·麥克洛伊(John J McCloy)先生,他曾任美國戰爭部副部長,駐德國高級專員和代表洛克菲勒集團利益的一位華爾街律師。麥克洛伊先生進一步加強了福特基金會與中情局的關係。結果,福特基金會成為中情局的便利工具,中情局以之向目標組織發放基金和動員其他人反對共產主義勢力或左翼集團。正是藉助福特基金會和打著慈善的幌子,許多文化機構、非政府組織和個人獲得財政支持。而且,中情局間諜利用福特基金會員工身份的掩飾,在國外從事秘密活動。1

  與中情局的關係曝光后,福特基金會的經營風格稍有變化,但其實現美國文化統治的目標保持不變。它公開與美國國際開發署等美國政府機構進行合作,支持反左翼的人權組織。這些組織對批評他國侵犯人權的行為沒有絲毫猶豫,但對美國和以色列的人權紀錄視而不見。福特基金會資助的機構「不參與反全球化和反新自由主義的群眾運動,他們將福特基金會視為一個合法的、慷慨的非政府組織。」1本質上,在後冷戰時代,為了實現美國的文化統治,福特基金會以慈善理念作為幌子,扮演著相同的合作角色。

  儘管福特基金會的運營經歷如此聲名狼藉,中國還是允許它在本國境內開展活動,這令人非常吃驚。人們也許會問,哪一個獨立國家會允許中情局附屬機構從事旨在完成「和平演變」的秘密活動。「和平演變」是杜勒斯所宣稱的美國對華政策目標。儘管中國具有疑慮,在中國宣布「門戶開放政策」之後,福特基金會還是在1988年與中國建立了關係。這是第一家在中國建立辦事處的國際組織。此前,福特基金會在美國的大學贊助中國研究計劃。在中國,它最初與中國的大學共同致力於發展經濟學院和法學院。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形成密切的關係。其主要關注的領域是經濟、法律改革、教育、文化,更重要的是治理方式、公共政策和國際關係。它資助非政府組織、研究中心和智囊團。福特基金會以1200萬美元的年度預算,實施了一系列大規模的計劃,這些計劃甚至在政策領域對中國都產生了一種決定性的影響。它還在美國為中國學生創辦研究生協會。3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20: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