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心靈] 智慧的佛法、慈悲的佛心

[複製鏈接]

720

主題

736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盧台長白話佛法(廣播講座)《一》
《白話佛法》第一期 (每周星期日 12:00-12:30)

    很多聽眾會問:白話佛法的究竟意義所在?實際上,佛法要用在人們的現實生活當中,要學以致用。白話佛法就是用佛法的理論指導我們的現實日常生活。有些聽眾已經學佛很多年,有一定的基礎。有些聽眾,剛開始學佛、念經。所以台長選題時會由淺入深,有所兼顧的。

    台長首先給大家講講佛法對宇宙的理解。很多人以為信佛是年齡大的人的事情。其實信佛是宇宙間的一個大真理。信佛到完全開悟,就是大覺圓滿,也就是無上正等正覺,成為佛菩薩。學佛法之前,要理解宇宙。理解宇宙空間的運作之後,得到的就是智慧,所以有聽眾問學佛法是為了什麼呢?並不是為了單純的求平安、身體好。實際上,學佛的最終目的是要得到大智慧。只有有了智慧,才能夠斷煩惱、破無明。菩薩把我們人道稱為煩惱道。人從出生開始就有煩惱,比如身體不好了,家裡錢不夠用啊,孩子的教育培養等,各種煩惱會伴隨著人的一輩子。學佛法就是幫助我們開智慧、斷煩惱、破無明。和尚和尼姑修的是出世法,台長教的這個法門就是讓大家把在人間的生活過得更好。要記住人類思維的最高境界就是智慧。

    人和人之間的區別是因為般若。般若就是智慧。如果一個人沒有智慧的話,活在這個世界上會很痛苦。越是沒有智慧的人,越是沒有般若。有智慧才能夠解決問題。我們要能夠解釋宇宙萬物的現象。科學家是后德智,這種智慧是生出來后才有的。對宇宙空間的理解,要看萬有現象。什麼叫萬有現象?所有的現象已經存在了,只需要去理解而已。比如說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之前,這個定律已經是存在的了。我們現在學佛,實際上,佛早就是存在的,只不過學佛是要把我們的生活和佛法融合在一起,把佛法運用在生活中。

    后德智。是自己前世所做的因得到的智慧。為什麼有些人生來就很聰明,有些人生來就很笨呢?這就是后德智。

    這個世界目前是末法時期。末法期人必須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才能得度眾生。念佛得度生死。念佛和放生有關係。佛菩薩勸導我們要大慈大悲,大慈大悲名為佛性。大慈大悲的人一定具有佛性。例如:當一個人大慈大悲的時候,佛性才會出來。當一個人很兇、做壞事時,就沒有佛性。當小孩子捉弄人、欺騙人時,也是沒有佛性的。慈即如來,如來即慈。每個人都有慈悲心,人之初,性本善,說的就是慈悲心。

    菩薩的經文說到:慈悲心是一切安樂之因緣。多想想別人是好人,自己的心才能夠得到平安、快樂。人活在世界上一定要有慈悲心。佛法以菩提心為正因,菩提心就是慈善心,所學的佛法有慈悲心時,才是正確的因果、正確的因緣。大家跟台長學佛法,台長總是教大家與人為善、大慈大悲,教大家放生、救度眾生等。這是何等的慈悲啊!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打坐四十九天,悟出原來世人皆具佛性。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良心就是人的本性,就是人的慈悲心。我們學佛的人要懂這個道理。
    菩薩的經文說到:菩薩因生佛性孝順慈悲,常駐一切,人生復生樂。如果一個人具有善良的心、慈悲的心,這個人就是菩薩的化身。要常生佛性,如孝順、慈悲等。慈是人的本性,悲憫眾生是根性。幫助別人、樂善好施可以得到幸福和快樂,即助人為樂。

    佛心者,大慈悲是也。當我們的心是佛菩薩的心時,我們就是很慈悲的人。慈悲是緣,是無緣慈。我們學佛、學菩薩,不要說有緣慈,無緣慈悲才是真正偉大的大慈大悲。


轉載自:盧台長博客
**目前,全世界超過七百萬的人正在修持澳洲東方華語電台盧軍宏台長所教導的觀世音菩薩的心靈法門(誦經、放生及許願),以求病癒及生活美好。其法門中提到的小房子是指一套經文的組合(包括27遍大悲咒,49遍心經,84遍往生咒,87遍七佛滅罪真言)。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2: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