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涅姆佐夫遇刺,普京背了黑鍋?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月27日深夜,幾聲槍響劃破了莫斯科寂靜的夜空。隨後,一條令人震驚的消息傳來,俄羅斯前副總理涅姆佐夫在離克里姆林宮數步之遙的大莫斯科河橋上遇刺身亡。2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承諾將盡一切努力,將涅姆佐夫一案進行調查,將兇手繩之以法。美國總統奧巴馬也對暗殺表示譴責。

  涅姆佐夫遇刺身亡為何引發高度關注?並非是其前副總理的頭銜,而是作為普京反對派的身份。當前,在烏克蘭東部問題處于敏感時刻,涅姆佐夫高調力挺基輔當局,在俄境內十分罕見,印象深刻。而這之後,他卻當街遇刺身亡,各種猜測和聯想很自然就出現了。

  在這種環境中,最不利的一方一定是普京。儘管其第一時間就對此案有了表態,但一些西方輿論的思維模式中,早已暗含了普京與這起刑事案件的某種特殊邏輯。前克格勃成員、暗殺、反對派等一系列關鍵片語織起來再一次刻畫了普京在西方世界的負面形象。

  一些不了了之的成年舊案在此刻再次被挖也會強化這樣的效果。2006年,當時已經成為英國公民的前克格勃成員利特維年科在倫敦被人下毒身亡,兇手至今並未尋獲。由於利特維年科常年在海外批評普京的車臣政策被列入通緝名單,他的身亡引起了英國媒體的高度關注,有的報紙直接點名普京與該案件有關。

  更出名的事件是俄羅斯前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別列佐夫斯基的離奇死亡。別列佐夫斯基同樣也是普京的反對派,他被控多項金融詐騙和貪污等罪名,於2001年赴英國政治避難,2009年被莫斯科缺席判處15年監禁。 2013年3月他被發現死於自己的豪華公寓內。儘管警方出具了自殺的結論,但他的好友對此並不認同。

  這次又輪到了涅姆佐夫。普京的政敵一個接一個「主動地」或「被動地」從地球上消失,這不僅不會令普京感到欣慰,或許還讓普京百口莫辯。作為俄羅斯總統,退一萬步來說,即使要清除政敵,也不會採用這種太過直接和暴力的方式,選擇敏感時刻來給自己挖坑。另外,普京現在的公眾支持率處於歷史高位,達到86%,而涅姆佐夫是葉利欽時代的舊臣,雖然名聲還在,但在俄羅斯政壇早已屬於靠邊站的人物,影響力式微,不會也不可能給普京的施政造成任何障礙。

  當然,從作案手法來看,涅姆佐夫一案顯然是精心策劃的。實施者不惜在權力中心以極端暴力的方式除掉涅姆佐夫也顯示了幕後主使的大膽和決心。由此可見,幕後主使希望涅姆佐夫遇刺受到外界關注和重視,並且期待產生一定的政治社會影響。從大的方面來說,無論涅姆佐夫本身是否招惹了商業和情感上的報復還是遭遇了政治毒手,他親西方的身份已經產生作用,這案對本已十分脆弱的西方與俄羅斯的關係更加不利。

  儘快緝拿兇手,讓案情真相大白,一切流言蜚語、小道消息才能自覺地退出市場。如果涅姆佐夫案件像利特維年科中毒案、別列佐夫斯基離奇死亡一樣最終成為懸案,那麼受損的還是俄羅斯,一方面顯示俄羅斯的政治生態並不健康,另一方面,作為西方靶子的俄羅斯在改善國家形象上仍然難有建樹。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3 16: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