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建議習近平全面放開二胎政策 轉載

[複製鏈接]

9098

主題

9296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沈三白 發表於 2015-2-21 22: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建議習近平全面放開二胎政策 (2015-02-21 18:26:16)轉載▼



標籤: 文化 時評       


近40年嚴酷的一胎政策,起到了巨大的效果。它不僅改變了中國人數千年「多子多福」的傳統生育觀,使中國人口自然增長減少近2億人口,更是使中國人口質量和總體的教育水平大大提高了。
但是,任何一項政策都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必然有弊,關鍵是看利大還是弊大。同時,利弊之大小,也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的產生變化。
可以說,計劃生育的前30年,利一定大於弊,但是,從2010年以後,弊就已經明顯的超過了利。
為什麼呢?
所謂弊,對計劃生育來說,就是每個家庭忍受獨生子女,以及與獨生子女有關的一些不良後果。就單個家庭利益來講,有兩個孩子,比一個孩子要好一些。當然,也有許多家長只需要養一個孩子就滿足了。
孩子從小有一個兄弟姐妹,不會感到孤獨。父母有兩個孩子,就不容易對單個孩子產生溺愛。孩子長大了,父母老了,有兩個孩子,就不會因為一個孩子離家太遠而感到孤獨。
從撫養老人來講,中華文明,以孝為先。可是,一個孩子,往往比較難以做到「忠孝兩全」。任何一個人,在發展事業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力不從心,很難做到既要照顧好父母,又要把事業做好的時候。
如果考慮到三代同堂(有的四代)的情況,養一個孩子的問題更加突出。一對年輕的夫婦,如果各自有父母,而父母還有父母,那麼行孝的力度就更成問題。
我們打開微信,許多朋友,在春節的時候,都不知不覺的拍了全家照在秀幸福。一對爺爺奶奶,周圍一群孩子、孫子,老人就會笑得樂開花。如果老人身邊沒有這麼多子孫,總是一種遺憾和孤獨。
人奮鬥一輩子,不管做了多大的官,發了多大的才,做了多麼厲害的學者,總是希望後代能夠爭氣,人才輩出,這樣才比較完滿。這是人性的本真,也是任何物質的本真所在。
多一個孩子,也可以減少一些不幸家庭因為不幸的原因失獨而痛苦。
另外,能夠給每個家庭生兩個孩子的選擇,至於自己要不要,本來也是一種對人的尊重,可以提高老百姓的整體幸福度。
生二胎不僅對每個家庭有利,到了現階段,生二胎,對整體社會也有利。中國人口已經長期進入低生育狀態。
為了維繫一個人口群體(國家人口)的正常發展(指長期不增長),一個婦女的平均生育率是2.2,而中國目前的婦女平均生育率已經達不到1.5。也就是說,就算現在放開2胎,如果不考慮今後從外國進口人口,中國已經進入長期人口下降的通道。
從小學生的入學數量來看,從1996年開始,就出現了逐年下降的趨勢。從中學生入學的人數來看,從2002年開始,就出現了這種趨勢。
現在大學的入學人數還沒有出現明顯下降的趨勢,那是因為高考的錄取率在不斷的提高,而不是生源加大所致。
中國人均GDP,在2014年是7500美元,離全面小康水平還有一半的距離,離進入世界發達水平的距離,還要25年的時間。
可是,我們現在已經出現嚴重的人口老化現象。現在60歲以上老人占人口比例的提高速度快於人口的增長速度。勞力明顯出現了短缺,適齡勞動力人口的絕對數量從2011年開始下降,儘管短期內可以通過推遲退休年齡的做法來加大勞動力的供應量,但是,老年人的勞動生產率,畢竟沒辦法與年輕人比。
2014年,印度的GDP首次超過中國的增長速度。除了轉型的因素以外,中國人口老化,勞力短缺,已經明顯是制約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在投資增長放慢的情況下,中國靠要素增長拉動經濟發展的勁力明顯出現了疲勞現象。
然而,中國目前面對的最大人口問題還不是老齡化和勞力短缺,而是結構扭曲和逆淘汰。
所謂結構扭曲,就是在勞動力總體中,各種年齡段的分佈不均勻。大齡的勞動力偏多,年輕力壯的人偏少。
我到重慶的農村調查。在經濟比較不發達的地方,絕大多數年青人都出去了,老人、孩子、婦人留在家鄉。那裡的土地,沒有很好的利用,甚者拋荒。當地的人擔心,這些年輕人如果在城裡無法定居,今後回到鄉下,也沒有種地的技能。
其實,農村的大多數家庭,都生兩個,或兩個孩子以上。農村勞力缺乏,尚且如此,中國人民和政府,還要偷偷的感謝那些超生的家庭。沒有他們的超生,中國的人口問題,早就是不可救藥了。
人口逆淘汰,有錢的、受教育多的家庭,政府工作人員的家庭,都嚴格生一個孩子。農村人口,私有企業主,多數生兩個,有的三個。
這是造成中國兩級分化嚴重的一個因素之一。城鄉差別本來就大,加上人均負擔不均,因為生育人數不同而更拉大了城鄉的生活水平差別。
城鄉差別,人口生育差別,導致教育差別。教育差別,進一步拉大城鄉差別,使中國的二元社會,越來越明顯。
那些受好教育的城裡人,更有希望賺更多的錢,而生孩子的慾望更低。那些受教育少的鄉下人,孩子多,收入少,就業難,只能出去繼續當農民工二代。
這種隔代遺傳的富、貧、貴、賤,不是我們希望的社會常態,而是一種無可奈何的客觀事實。獨生政策的長期推行,是這種無法彌補的社會富、賤傳播最可怕的推手。
農村為什麼難發展,就是因為管理的缺位,也是因為計劃生育不對稱推行所造成的逆淘汰效應。要知道,逆淘汰,城裡人並不是得利者,而農村人肯定是受損者。這是一種沒有贏家的逆淘汰現象。
只有人口均衡發展,只有排除逆淘汰現象,中國的人口才會走向長期而優良的均衡發展。人口是經濟社會的核心,一個帶有嚴重結構性問題的人口,在初期發展沒有太大的問題,可是,進入爬坡階段以後的今天,已經是社會發展的一個定時炸彈。這個炸彈的威力,不小於腐敗給社會造成的破壞力小。
全面放開二胎,對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已經到了有大利而無大害的時候。利,就是我們上面所說的不利因素,將得到解決。「害」,就是,每年最多多生200百萬人口,10年就是2000萬。2000萬,是總人口的1.6%,怕什麼呢?有什麼好怕的呢?
是因為養不起嗎?不是。
我們每年的浪費有多大?光八項規定,省出來的錢,就可以養活這些人。我們每年從飯桌上省5%,就可以養活5千萬人。我們只要把房子、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5%,就可以養活這麼多人。
可是,這些人卻是中國許多家庭無窮的幸福,是中國今後排除人口危機不可或缺的生力軍。
難道,讓獨生子女當兵是好事?難道,讓獨生子女上戰場是父母所願?難道,讓工廠因為找不到勞力而倒閉,是我們願意看到的?難道,讓那些孤苦伶仃的老人,沒有人照顧是我們政府為老百姓謀幸福的終極目的?
這些都不是。
那麼,獨生子女是一個魔咒,我們誰都不敢碰?
我想,習近平連老虎的屁股都敢摸,獨生子女政策的魔咒更敢破,只不過還沒有人能夠說服他全面放開二胎的好處遠遠大於坏處罷了。所以,我希望他採納本文的建議,如不信,要用數據證明我上面的觀點,也易如反掌,不需要太高深的火箭技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2: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