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心靈] 隨緣換得佛性來 慈悲人間得真諦(上)

[複製鏈接]

720

主題

736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15年1月21日馬來西亞檳城世界佛友見面會盧軍宏台長開示摘要(上)


隨緣換得佛性來,慈悲人間得真諦。感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龍天護法、諸位法師、來自全世界的佛友,和馬來西亞檳城的佛友們,感恩你們護法,讓我們今晚法喜充滿,佛光普照。(掌聲)
以後師父要給你們講更深一些的佛法,讓你們的悟性長存,讓你們的慈悲心像蓮花一樣永遠開放。其實人生能夠很快樂地過日子就很好,如果能夠學佛更愉快地過日子就更好。人生想要擁有每一天的快樂,法喜充滿,做自己愛做的事情,就要控制好自己的心靈不要被污染。我們心中要有佛,因為佛在心中,我們每一天快樂無比。(掌聲)

師父很開心,每天晚上可以在這裡和大家共享佛法,和大家一起快樂,希望大家一定要懂得,我們心中如果沒有佛,就不知道人生怎樣過。學佛人活在人間,心中就是好山好水,不學佛的人活在人間,就是好山好水好無聊。學佛人要讓全部的身心充滿著觀世音菩薩的甘露。摩訶,就是無量無邊的意思,「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就是無量無邊的與佛合一。合二為一的人、經常與佛常住、把佛放在心中的人容易開悟,容易開悟的人就容易放得下,容易放得下的人就容易解脫。(掌聲)

人活在世界上,最怕的就是沒有明心見性。人活在世界上要學會沒有喜樂,今天很歡喜我也是這樣,明天很悲傷我也是這樣;無是無非,我們心中如果沒有一件對的事情就不會生出一件不對的事情。很多人就是經常認為「我是對的」,就會把別人看作非,是非是非,在心中沒有是才不會有非。無善無惡,心中要懂得,人間只有因果,沒有對錯,因為人間的對錯全部都是因果所為。很多人每天總以為自己是善的、別人是惡的,就已經犯了因果的戒律。人要懂得這個世界無始無終,我們到這個世界來的時候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師父講的是「無始」,也就是無始劫以前,本性進入這個地球之後,無始無終。

心中無私天地寬,一個想得開的人心胸會寬廣,一個想不開的人會天天執著難受。「空」字是佛門中非常難進入的一個「門」,所以叫空門,遁入空門。要開悟之空,就是用悟性知道這個世界全部都是空的,並不是指我們一剎那腦子的空,而是真正的心裡空,什麼都不要太喜歡,什麼都不要太追求,什麼都不要「我一定要得到它」,就不會像人間的行屍走肉一樣——人想不通會對世界上一切都沒有興趣,就會在人間患得患失中生活,最後會得憂鬱症。

大智慧之人不執著空,很多學佛人說「我要空」,實際上連這個「空」字都不要去執著,因為空本來就是沒有的,執著空等於又被空執著回來。空中有菩薩在,有佛性在,空是虛的,佛性才是真正實在的東西,用本身的能量,用心的真實感去消除人間自以為是空性和虛擬的東西,就是借假修真。(掌聲)

不該你們的錢不要去拿,拿了別人的錢,以為佔了便宜,實際上是替人背業。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實際上你消不了這個災,因為這個錢本身不屬於你的,你拿了之後一定會替人背業,因為你還不了這個情,還不了這個債。別人如果佔據了你的錢,就是替你消災。我們今天放生、許願、念經,都是在消自己的業。如果付出了,不要想去得到,因為這有一段時間的,時間成熟就會得到,只管付出,不要想擁有,那才是學佛人的心態。(掌聲)

空的是虛的,佛性是實的。空的是虛的,比方說人間擁有的汽車,壞了就是空的,沒了;所愛的爸爸媽媽,過世了就成為虛的。對一個人再恨,當他過世之後,我們的心就慢慢釋然,「過去我也有不對」——本性出來了,所以本性是永存的,是實實在在的東西。宇宙中虛虛實實就像人的感情一樣,今天這樣明天那樣。現在的年輕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真的很可憐,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突然發脾氣,突然間就會躺下來,虛虛實實,所以菩薩說這個人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掌聲)

人如果單單講空性、性空,就是偏於空,「這個世界反正都是空的,我什麼都無所謂了,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就偏了。色界是屬於虛有,人的有色世界是虛無的,在虛無的世界,但是擁有一顆純潔真誠的心,不取不舍,不受污染,不要去取也不要去舍,心中就不會有污染。自己的心要懂得,沒有和有是一樣的,有即是無,無即是有。

如果在生活中有追求物質的思想,就會執著,一個人不追求,也無所謂追求,物質對你來講沒有吸引力,你可能會靠到空無主義,「我反正不要,這個世界一切都是空的」,如同一個孩子剛剛出生的時候,就告訴他:「孩子,你知道嗎,你降臨到這個世界等待你的就是死亡。」——又走偏了。要懂得兩邊都不要靠,就是不取不舍。不受空的污染,「什麼都是空的假的」,不受污染;也不受有的污染,「這個世界好啊,名牌包……」不受污染,這就是佛陀講的正知正見。學佛人要擁有出離心,這個世界一切是有的,但是它是暫時的,我們終有一天會離開它,我們看到了將來終有一天會放下,與其早晚要放下,為何不早點放下?擁有菩薩智慧,放下萬緣,自在清閑,那就是禪定。(掌聲)

般若,每天都在講般若,般若就是大智慧,般若波羅蜜多,就是已經到了大智慧的空間,到了大智慧的環境,在人間擁有大智慧的人無所畏懼——用白話講,他已經看到了真實的一面,這世界是無常的,是沒有的,是虛無的,但是我們活生生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中,要重視它,我們要借這個假的虛無的世界,來完成我們真實的修心的使命。猶如當一個人還沒有睡醒,在夢中享受美好時光的時候,他總希望能在夢中更長一點時間,再享受一會兒,但是夢境終究會醒,在醒之前多多修心,醒過來之後不受痛苦折磨,脫離煩惱,那才是「般若波羅蜜多故」。(掌聲)

在希臘有一個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哲學在當時是很崇高的職業,很多年輕人都想成為哲學家而有名有利。一個年輕人找到蘇格拉底說:「我要跟你學哲學。」蘇格拉底帶他到河邊,突然把他推入河裡,年輕人一開始還以為蘇格拉底和他開玩笑。然後蘇格拉底自己又跳入水中,將年輕人的頭按入水中,年輕人拚命掙扎,用人的本能推開蘇格拉底的手,拚命游上岸,喘著氣說:「先生,您這是幹什麼,你為什麼要這樣做?」蘇格拉底說:「我只想告訴你,做任何事情都必須要有絕處逢生的毅力,才能創造成就。」人只有在走投無路的時候,才會想到求神拜佛,就如同瀑布一樣,只有在懸崖頂端無路可走的時,才會創造出美麗動人的奇迹。(掌聲)

人與人的相處很難,難就難在每個人的命運不同,因為有的人有怨氣、嫉妒心、恨心,它們也會不同在生命當中產生。我們人就是命運不同才會產生不同的怨氣,一個人條件很好,怨氣相對就少;一個人困難多多,恨心相對就很多。要學會異中求同,雖然命運不一樣,但是我們要求一個共同點。學禪就是鍛煉自己去接受不同的人,度人的時候會遇到很多不同人的性格。我們東方台有一個女主持是做婚姻節目的,她一邊做婚姻節目一邊接觸不同性格的人,天天幫人家介紹,最後她找到一個就結婚了,從此不做這個節目了。要鍛煉自己接受不同人的性格與不同的世界,人有時候連自己都不了解,怎麼可能去了解他人?有的人吃飯前說自己胃口不好,這個不想吃那個不想吃,但是吃了幾口之後就將桌上所有的菜全部吃光了,你不了解自己啊。

在釋迦牟尼佛時代,有一個叫提婆達多的弟子跟隨佛陀修心三十年,難道他不知道他的師父是釋迦牟尼佛嗎?他知道。但是三十年之後,他還是背叛了佛陀離開了師父。他了解佛陀嗎?他不了解。學佛人要想讓別人了解你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學佛人要想讓自己了解自己也是很困難的事情,所以觀世音菩薩讓我們自觀,自己觀察自己到底是誰,來到人間連個名字都沒有,借了一個身體一直活到今天,死了之後又是誰?我們不了解自己才會犯錯,不了解對方才會爭吵。佛陀當年如此救度眾生都有弟子不了解他,我們要理解眾生為上,才去救度眾生。如果不能了解眾生,就永遠不能救度別人。希望每一個要想救度眾生的人,首先要了解眾生,了解他們的本性和個性,這樣你很快就能成為菩薩救度眾生。(掌聲)

找尋人生的一個共同點,大家就能法喜充滿,你們在座的所有人有一個共同點——學佛,所以大家在一起快樂無比,法喜才能充滿。一起修心,一起進步,就能相互了解。佛法能讓我們去除妄念、去除行為上的過失。佛心似動非動,一個人在做事情的時候不會感受到自己的心跳,當靜下心來突然之間有人說「不要講話,有緊急情況發生了」的時候,會聽到自己的心「噗通」在跳。人的聲音不僅是嘴巴發出來的,身體也能給你很多的暗示讓你理解自己,嘴巴不講話,腸子會「咕嚕」叫,骨頭會「咔嚓」響。師父帶領大家磕頭的時候,一片「咔嚓」聲——全部都缺鈣。(眾笑,掌聲)

好好的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就是掌握自己的性格。我們要去除行為上的過失,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做功德的時候心很靜,表面很忙碌,但是心中很靜;坐在這裡人沒有動,但是心在動,在念經,就是靜中有動。在人間很多人表面很穩,一個老伯伯看到一位女士經過,表面看上去沒什麼,但是心和眼睛都動了。

學佛人要懂得道理,我們去除本性中的障礙,本性有什麼障礙?「我不想去幫助他」,障礙來了,「他已經和我好了十幾年了,他為什麼要這樣?」障礙一來就不想跟他合作,這就是心理障礙。夫妻因為一句話不開心而互不理睬,就是障礙。障礙讓你迷失方向,成為今後苦難的因。希望大家不要去製造障礙。
所有的麻煩,在人間所有的善和惡,學佛人都可以轉化。這是相對轉換的,根據你自己的心,今天的善良人可以成為明天的惡人,今天的惡人也可能成為明天的善良人,因為心會轉換。當你碰到惡人的時候,不要著急,做一些功夫、功德,去感化他,我們有觀世音菩薩,有解結咒,你念經之後,說不定他就良心發現,會轉換。今天的善良人,你不停捧他,說不定就變成了一個惡人。人追求地上的,以後就會失去天上的。少追求人間的一切福報,多追求天上的,人間得到的越多,天上失去的越多,人間的包袱越少,天上得到的越多。(掌聲)


轉載自:盧台長博客
**目前,全世界超過七百萬的人正在修持澳洲東方華語電台盧軍宏台長所教導的觀世音菩薩的心靈法門(誦經、放生及許願),以求病癒及生活美好。其法門中提到的小房子是指一套經文的組合(包括27遍大悲咒,49遍心經,84遍往生咒,87遍七佛滅罪真言)。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3: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