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雲無心:果然中國廠家進入就全球降價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5-2-10 09: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喜歡甜味又不想吃糖的人,肯定吃過三氯蔗糖。跟其他的甜味劑一樣,它的發現是研究人員犯錯的結果——科學研究中犯錯可能產生致命的後果,也可能導致偉大的發現。三氯蔗糖的發現,就是源於一個很別緻的錯誤。

  1970年代,泰萊公司和英國伊麗莎白王後學院的一位學者合作,研究蔗糖經過分子修飾之後作為殺蟲劑的使用。有一個實驗品是用三個氯原子取代了蔗糖的三個氫氧基團。這位學者叫他的學生去測試一下這個樣品。英文里的「測試」是test,其發音跟「品嘗」(taste)差不多。他的那位印度學生聽到導師的要求估計有點詫異,但也沒有多問,就用自己的舌頭去「taste」樣品了。結果發現,這東西甜得一塌糊塗。

  這個東西就是三氯蔗糖,也有人叫它「蔗糖素」,其甜度是蔗糖的600倍左右。只要一丁點,就甜的不行。跟此前流行的甜味劑糖精和阿斯巴甜相比,它不僅甜度更高,甜味也更加接近蔗糖。如果能夠通過安全審核作為甜味劑的話,就會比糖精和阿斯巴甜更有吸引力。

  泰萊公司申請了專利,開始了為它申請甜味劑資格的漫漫征程。任何食品添加劑要獲得批准,最核心的自然是安全性。它在人胃腸內的吸收率很低,只有大約11-27%會被吸收,其他的直接排出體外。吸收的部分中又有70-80%經過腎臟從尿液中排出,只有少部分被代謝。有許多研究機構進行過它的毒理學試驗,國際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審核了各項研究,在1990年發布結論,確定每日允許攝入量為每天每千克體重15毫克。第二年,加拿大做了第一個吃三氯蔗糖的國家。接著,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也批准了它的使用。

  對食品添加劑比較歡迎的美國,制定的安全限量比JECFA的要低,是每天每公斤體重5毫克。對於一個60公斤的成年人,一天的限量就是0.3克。考慮到三句蔗糖的甜度是蔗糖的600倍,這相當於180克蔗糖產生的甜度——大概沒有人會吃到「超標」,也就意味著它的安全性很好。不過美國也直到1998年才批准,比一貫保守的中國還晚了一年。而更保守的歐盟,2000年發布了審查結果,贊同JECFA的結論,到2004年也批准了它。到2008年,世界上已經有大約80個國家和地區批准了它的使用。

  三氯蔗糖修成了正果,最大的贏家自然是泰萊。他們的產品叫作splenda,中文裡翻譯成「善品糖」。跟其他甜味劑一樣,三氯蔗糖沒有熱量,不引發齲齒,也不導致血糖波動,也就成為了「無糖食品」的寵兒。比糖精和阿斯巴甜優越的是,它的甜味更「純正」,還能耐高溫因而可以用於烘培食品中。於是乎,它一經上市就席捲甜味劑市場,打得糖精和阿斯巴甜節節敗退。

  三氯蔗糖橫掃甜味劑市場,生產阿斯巴甜的公司難以招架,於是反擊。在美國,泰萊公司是與強生公司的子公司麥克尼爾營養品責任公司合作開發三氯蔗糖產品。他們的宣傳口號是「由糖所制,所以味道如糖(Madefrom sugar, so it tastes like sugar)」。2006年,生產阿斯巴甜的Merisant公司在費城起訴生產三氯蔗糖的公司,指控他們的宣傳誤導消費者。這場誰也輸不起的官司最終以庭外和解告終,雙方的協議沒有公開,只是此後三氯蔗糖的宣傳口號改得象條謎語了「起源於糖,嘗起來象糖,但不是糖(Itstarts with sugar. It tastes likesugar. But it's notsugar.)」。

  不管那種產品,一旦中國廠家進入,基本上就是全球降價。泰萊在阿斯巴甜的進攻中守住了陣地,不過被中國廠家徹底打亂了陣腳。中國廠家不僅在中國銷售三氯蔗糖,還以低廉的價格把它賣到了美國,迫使泰萊不得不降價。2007年,泰萊公司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交訴狀,指控多家中國企業侵犯了泰萊公司的美國專利。這類指控叫作337調查,如果指控成立,美國將會禁止中國廠家的三氯蔗糖進入美國。三氯蔗糖的主要市場是在美國,如果泰萊勝利,那麼就是中國這些企業的滅頂之災。幾家中國企業積極應訴,甚至有一家不在指控名單上的企業也參與了應訴。在收集了大量證據並且據理力爭之後,這些企業獲得了初審勝利。泰萊不服上訴,經過又一輪爭鬥,2009年4月6日,國際貿易委員會終審裁決,這些應訴的企業沒有侵權,其產品可以自由進入美國。而那些沒有參加應訴的企業,則被判侵權,失去了出口美國的資格。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雖然是美國機構,在這個裁決中沒有偏袒美國企業,從而改變了三氯蔗糖在美國的市場格局,使得美國人民吃上了價格便宜量又足的三氯蔗糖。

  三氯蔗糖是沒有熱量的,而善品糖也以「無糖」作為賣點,但這其實頗有點鑽法律空子的意味。三氯蔗糖實在是太甜了,用起來很不方便——需要加一勺糖的地方,變成加六百分之一勺三氯蔗糖,完全沒有可操作性。所以,善品糖中加入了麥芽糊精或者葡萄糖來增加體積,使得一勺善品糖的甜度跟一勺蔗糖一樣,這樣用起來就很方便了。但是,麥芽糊精和葡萄糖跟蔗糖具有同樣的能量密度,都是每一克含有4千卡熱量。好在善品糖經過特殊工藝變得很蓬鬆,一份善品糖是一克,而一份蔗糖則需要2.8克。因為一份善品糖的熱量少於5千卡,按照美國的規範就可以標註為「0熱量」。

  雖然說善品糖可以等體積取代蔗糖獲得相同的甜度,也耐高溫而可以用於烘培食品中,但是它跟糖還是不一樣的。首先不象蔗糖那樣具有保水性,所以烤出來的東西就會更干。其次,它不會象糖那樣容易發生焦糖化反應,也就難以產生烘烤食品特有的金黃色和烘烤香味。

  烘烤只是三氯蔗糖應用的一個方面,在烘培中的不盡如人意對於它的整體號召力影響並不大。不過,2014年《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則為它的前景蒙上了巨大的陰影。那篇論文發現,食用包括三氯蔗糖在內的甜味劑,會影響腸道菌群,從而增加葡萄糖不耐受的風險。因為《自然》雜質的權威性,這一研究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可以想見,會有進一步的研究來重複、確認。對於三氯蔗糖以及其他甜味劑的安全性,大概也就會重新審查。是推翻,修改,還是維持原判?讓我們保持關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4: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