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達真堪布講述"壽命無常" (連載,歡迎共修)

[複製鏈接]

765

主題

1367

帖子

8101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10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悅音海螺 發表於 2015-1-17 15: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百日共修 壽命無常(一)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從今天開始,我們就要學修壽命無常了。在前面我們已經學修了暇滿難得。暇滿的人身非常非常珍貴、難得,我們既然得到了,就不能浪費它,不能虛度光陰,要發揮它真正的作用與價值。在前面講過,人身特有的功德、作用和價值,就是學佛修行,讓自己解脫成佛。

  若是沒有得到人身,沒有這些暇滿的功德,我們無法能夠解脫成佛,這是唯一的機會與條件。六道輪迴只有痛苦沒有安樂,擺脫了輪迴,就脫離了痛苦。我們都不願意感受痛苦,都想擺脫痛苦。脫離痛苦唯一的方法就是學佛修行,學佛修行唯一的機會與條件就是得到暇滿的人身。

  得到暇滿人身的機會,實在是千載難逢。前面我們從因緣的角度講了暇滿難得,從比喻和數目的角度也思維了暇滿難得。我們現在可以說是明白了,一旦失去了人身,就再也不可能得到了。所以要抓緊時間,不能再錯過,要利用這樣的機會,讓自己解脫成佛。這樣,我們才能永遠地擺脫輪迴、擺脫痛苦,這是我們最終的願望,也是共同的願望。

  任何眾生,包括人,都不願意感受痛苦。人們每天都在忙碌、奔波,就是為了擺脫痛苦,獲得安樂;人們成家生孩子,上班、工作,也是為了擺脫痛苦,獲得安樂。但是人們所做的這些,與想要的結果是背道而馳的,這樣下去只有煩惱、痛苦,不會有擺脫痛苦、獲得安樂的時候。

  佛在經中講,眾生、凡夫是顛倒的,所想和所行是背道而馳的。想得到快樂,卻不會種快樂的因;不願意感受痛苦,卻偏偏種痛苦的因。我們學佛了,不能這樣顛倒。我們不能種痛苦的因,要種快樂的因。如是因,如是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樣,我們一定會得到安樂,再也不用感受痛苦了。

  那怎樣才不會種痛苦的因?怎樣才能種快樂的因呢?就是如理如法地學佛、修行,這樣我們可以永遠地解脫煩惱與痛苦,可以成佛。那什麼是成佛?簡單地說福德資糧與智慧資糧圓滿了就是佛。要解脫、要成佛,就要學佛修行;學佛修行就要靠暇滿的人身,分秒必爭,全力以赴地承辦究竟的利益。

  人身珍貴難得,是解脫的機會,但是這個人身也是無常的,像水面上的水泡一樣,特別不可靠,隨時都有失去的可能。人身珍貴、難得,應該好好地珍惜、利用它修持正法。但是,是否可以往後拖一拖?「現在我有工作,等我退休了,我就可以專心地修了;現在我兒子還沒畢業,等兒子畢業了,我就可以安心地學了;孫子現在剛上幼兒園,要接送,沒有時間,等孫子長大了,我就可以安心地學修了。」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不能這樣往後拖,因為死亡無常,什麼時候死,在什麼地方死,用什麼方式死,誰也無法確定。

  在家裡死,在單位死,還是在馬路上死不確定。處處都可以成為我們的死地。現在死、今天死、明天死、過一個月死、過一年死,誰也無法確定。每一剎那,每一時刻都可以成為我們死亡的時刻,因為死亡的因素特別多,生存的因素卻特別少。很多時候我們生存的方式,都變成了死亡的因。比如某種食物沒吃好,中毒了;某件衣服沒穿好,中邪了;某些東西沒有利用好,中毒了。以何種方式死,誰也無法確定。

  我們在座的大部分人,都不可能準備今天死,都認為自己今天肯定不會死,所以誰也沒有今天死的準備。你有什麼把握呀?《因緣品》中說「明日死誰知,今日當精進,彼死主大軍,豈是汝親戚。」今天死還是明天死,誰知道啊?也許明天就要離開這個世界了,就要死了。「死主大軍」就是閻羅王和他的獄卒們。你和它們是不是親戚啊?是通電話了,還是通信兒了?是不是已經商量好了?是不是他們告訴你了:「你放心,今天你不會死,明天也不會死,等你退休了、老了,到八十、九十歲的時候,我們再來接你。」

  如果不是這樣,那你有什麼把握,憑什麼知道今天不死?明天不死?現在自己對照一下,有沒有準備今天死,有沒有準備明天死?如果沒有,那你為什麼不準備呢?隨時都有死亡的可能。

  我們應該將每一剎那,每一時刻,都當作自己生命的最後時刻,這樣才能精進。現在我們思維的暇滿人身,它是無常的,隨時都有失去的可能,所以抓緊時間,不能錯過每一時刻。

  一切都是無常的,無論是外器世界還是內情眾生,都離不開無常的本性,尤其是我們的生命,是非常脆弱、不可靠的,隨時都有失去的可能。你可能覺得死就死唄,有什麼了不起的?但是,你有解脫、成就的把握嗎?你連得人身的把握都沒有,這樣就是一個下場——墮落惡趣。要麼是下地獄,要麼是投生餓鬼,要麼是投生畜生。你快要感受無窮無盡、難以忍受的痛苦了,你不害怕呀?

  地獄道的眾生,要感受八寒地獄與八熱地獄的痛苦;餓鬼道的眾生,要感受數百年中找不到食物,饑渴的痛苦。是不是沒有感覺?我們現在的條件太好了,想吃什麼就有什麼,所以從來沒有感受過這樣的痛苦。現在給大家講這些,都沒有太大的感覺,那應該禁食幾天,一天、兩天、三天、四天……不吃飯看看;一天、兩天、三天、四天……不喝水感受一下。其實,即使這樣做了,也體會不到餓鬼道眾生的乾渴和飢餓,但是最起碼也知道乾渴和飢餓是什麼滋味了。然後再進一步地思維,也許感受能更深,體會能更深。我們的傳承里也有這樣的修持方法。

  現在,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刻,即是解脫的機會,也是墮落的機會。若是把握不好,就會墮落;若是把握好了,就會解脫。現在,我們不應該想今年或明年再修,三年、四年、十年,甚至二十年或三十年以後再修。要在每一剎那、每一時刻當中去把握生命;若是你考慮一年、三年,或者十年、二十年以後的事,就會忽略每一剎那,到時候就會大失所望,不能達到目的,不能實現願望。

  若是中途死了,就失去機會、失去人身了。所以不要以年和月來把握生命,應該以每一時刻、每一剎那把握生命,那才是真正的修行。這樣你就不會失望、不會錯過了。即使錯過了,也只是一剎那。所以,大家要有畏懼感、急迫感。

  我們隨時都有死亡的可能,所以要觀察自己。如果覺得沒有把握,隨時都會死,接著就要再考慮,若是自己現在死了,或者一會兒死了,有沒有解脫的把握?有沒有成佛的把握?如果沒有,那有沒有再得一次人身的把握?這些因緣,屬於世間的清凈見有沒有具足;對六道輪迴、三世因果有沒有生起定解?如果沒有,你連再得人身的的基礎都沒有了。
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G+: https://plus.google.com/u/0/109241080891964801403/posts
Face 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8030749249&fref=ts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amgrinKhenpo

765

主題

1367

帖子

8101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101
沙發
 樓主| 悅音海螺 發表於 2015-1-17 15:11 | 只看該作者
  屬於世間的清凈戒律,即斷十種惡業,行十種善業;身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做到了是斷惡;不殺生,還要愛護生命,做到了是行善;不偷盜還要上供下施;不邪淫,還要持戒。口業:不妄語,不惡語,不綺語,不挑撥離間。很多人連兩舌、挑撥離間都沒有做到,經常搞挑撥離間,破壞上師與弟子之間,同修與同修之間,同事與同事之間,同學與同學之間,親戚與親戚之間,朋友與朋友之間的關係。如果斷除口惡業都沒有做到,行善就更沒有做到了。那斷除意惡業:不貪、不傷害、不邪見,就更做不到。所以,再次獲得人身的因緣就不具備了。

  廣大的布施,廣大的善事有沒有做到?如果沒有,你連再次獲得人身的因緣都不具備,連得人身的把握都沒有,那會怎麼樣呢?就要墮落了。墮落了,要麼是下地獄,要麼是投生餓鬼,要麼是投生畜生,沒有別的選擇。下地獄了就要感受寒熱的痛苦,不是一年、兩年,不是幾百年、幾千年、幾萬年,而是數劫感受難以忍受的痛苦。那種痛苦真是太大了,大概可以形容,仔細沒法形容。

  人真是太顛倒了,為了世間的一點點利益,為了暫時的一點點安樂,不害怕墮落惡趣。三惡道離你不遠了,離你特別近。你現在在大殿里聽聞佛法,也許一會兒,就在地獄里感受寒熱的痛苦;你現在在大殿里聽聞佛法,挺幸運,也許過幾分鐘、過幾個小時,就在餓鬼道里感受著饑渴難忍的痛苦;現在你在大殿里聽聞佛法,享受著佛法的甘露,也許再過幾分鐘、幾個小時你就在畜生道里,頭上長角、腳上長爪,爬著走,更痛苦、更悲慘。

  真的,快了!不要想若是自己修不好,到七十歲、八十歲或九十歲的時候才會死,死了以後才會下地獄,會投生為畜生。太遠了,不是到八十歲、九十歲、一百歲的時候,而是現在、一會兒。就像博朵瓦格西講的一樣:「最重要的是修死亡無常,修死亡無常可以指引你進入佛門。」就要這樣想、這樣思維、這樣觀修,才是修無常。修死亡無常能指引你進入佛門,能使你斷惡行善,直至明心見性。

  我們學佛這麼多年了,修行這麼多年了,為什麼還沒有踏進佛門呢?就是無常沒修好,無常修好了就能引導你進入佛門。我們在表面上學佛、修行這麼多年了,但是仔細觀察,到現在還沒有斷惡行善,沒有明心見性,就是因為無常沒有修好。以前沒有認真地學修無常,學了也是皮毛上的,修了也是表面上的。

  進大殿,聽聞正法甘露妙藥,進禪房上座觀修,但是有的人卻打不起精神,不是外散,就是內收,生不起歡喜之心,都是愁眉苦臉的,都不是心甘情願的。因為什麼呢?就是因為無常沒修好。修無常可以讓你精進修行,不生懈怠懶惰之心;修無常,可以讓你在修行的道路上生起永不退轉的決心。總的來說,如法地修無常,最初會引你進入佛門;中途會讓你精進修行,不生懈怠;最終會讓你明心見性,圓滿成就。這就是修無常的功德。

  我們現在雖然學佛、修行了,但是根本沒有學修無常。有些人雖然在表面上學修了,但是太粗心大意了,沒有仔細地觀察、對照,所以不管用,到現在還是懈怠懶惰。嘴上說得都好聽:「我要學佛修行,我要今生解脫成佛。」都是假話,過幾天就變了,開始想家、想單位了,開始有這個事,那個事了。這樣的眾生真的可憐,這種人再也不會有解脫的機會了,錯過了這麼一個殊勝的機緣,還能有下次嗎?

  你們不明白什麼是緣起,我講過,傳承不能中斷,否則緣起不好,以後生生世世都會遇到這樣的違緣,這種人不會有下次的,即使有了也和這次一樣。我剛開始就講了,若是身體不行,或者不能堅持學修,就不應該參加百日共修,你應該了解自己。真的,已經錯過了解脫的機會,再也不會有了。

  修無常,對我們的修行有極大的幫助。以前在藏區,舊噶當派那些格西,修行成就非常高,因為他們修的最根本的法就是無常。博朵瓦格西說過:若是想專修一個法,無常是最好的法。

  釋迦牟尼佛也講過,若多修無常,已供養諸佛;若多修無常,得諸佛安慰;若多修無常,得諸佛授記;若多修無常,得諸佛加持。猶如眾跡中,大象跡最勝,如是佛教內,所有修法中,唯一修無常,此乃最殊勝。

  好好地修無常,實際上就是供養了諸佛,因為這是法供養。如果不修無常,只做供養也沒有多大意義,最終只能得到一些世間的福報,不能解脫煩惱痛苦。若是經常修無常,能得到諸佛的加持。諸佛的加持不可思議,業障消了,福報也圓滿了。修無常能得到諸佛的授記,就是佛確定你,將來在某個清凈剎土裡,能成為什麼佛。在所有的足跡當中,大象的足跡最有特色,同樣,在所有的佛法里,修無常是最殊勝的。

  我們為什麼總是懈怠懶惰,精進不起來?為什麼不開悟,不成就?就是因為沒有修無常,無常沒修好,或修得不紮實,修得不老實,都是表面功夫。都是走馬觀花、蜻蜓點水般的修行,這是不會得到真實利益的。真的,要好好地觀察、思維,你到底是不是真想學佛修行?是不是真想解脫成佛?我一直在懷疑。

  你們想學佛修行,想解脫成佛這個心是不是真的?若是真的,現在應該怎麼辦呢?若是學不好、修不好,學偏、修偏了,那不是走火入魔了,不是完蛋了嗎?此生對很多人來說沒有什麼,已經浪費得差不多了,這個生命是多餘的,要去造惡業已經沒有能力了,這樣的肉身、生命,浪費就浪費了,毀壞就毀壞了。但不是這樣的,你毀壞的是解脫之命,是永恆的慧命、是自己的生生世世。

  我經常強調,不要糊裡糊塗地學修,想學、想修就一定要認認真真、如理如法地學好、修好;否則乾脆別學、別修了。這樣最起碼也不會拿佛法造業、不會造下嚴重的罪業。所以,學就要像個樣,修就要像個樣,不要不死不活的。

  什麼叫不死不活?說學了也沒學,說沒學也學了;說修了也沒修,說沒修也修了。表面上天天聽、看、念、打坐、觀修,實際上都不如法,都不到位。這叫不死不活。如理如法地學修,才會受益、才會成就。這些都非常重要。

  按次第,一步步地學修,如果前面的暇滿難得學好、修好了,接下來學修壽命無常,應該感受更深、進步更大。若是前面的基礎沒有打好,學修後面的課程,效果不一定很好,這完全看你自己了。該講的都講了,該安排的都安排了,若是沒有完成這是你自己的事了。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諦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迴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G+: https://plus.google.com/u/0/109241080891964801403/posts
Face 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8030749249&fref=ts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amgrinKhenpo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65

主題

1367

帖子

8101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101
3
 樓主| 悅音海螺 發表於 2015-1-17 17:09 | 只看該作者
至誠頂禮大恩上師達真堪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65

主題

1367

帖子

8101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101
4
 樓主| 悅音海螺 發表於 2015-1-18 14:32 | 只看該作者
2011百日共修 壽命無常(二)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我們也要學修壽命無常。修持壽命無常非常重要,前面我們已經講過,暇滿的人身是學佛修行、解脫成佛的殊勝機緣。若是真心想珍惜人身,珍惜這樣的機緣,就要修壽命無常。

  壽命無常修好了,才不會浪費人身,才不會虛度光陰,才能如理如法地修持正法,最終才能成就。修持壽命無常,能讓你進入佛門,能讓你精進修持正法,最終能讓你明心見性、解脫成佛。佛也講了,一切足跡當中,大象的足跡最殊勝;一切佛教內,一切佛法中,最好、最殊勝的修法是無常。修持壽命無常,能夠真正得到諸佛的加持與授記,等於供養了諸佛,親近了諸佛。

  我們的傳承上師們也異口同聲地說過,壽命無常是最最殊勝的一種修法。若是沒有明白這個道理,沒有修持無常法,無法能夠消除我們相續當中的常見、斷見等邪見,無法能夠遣除我執我愛等執著。這樣,我們就會有煩惱,有煩惱就會造業,造業了就要六道輪迴。無常法是非常重要、非常殊勝的一種修法,大家一定要重視它,好好地修持它。

  華智仁波切在《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中,通過七種方法讓我們修持無常:思維外器世界而修無常,思維內情眾生而修無常,思維殊勝正士而修無常,思維世間尊主而修無常,思維各種喻義而修無常,思維死緣無定而修無常,思維猛厲希求而修無常。

  第一,思維外器世界而修無常。由眾生共同的福報形成的山河大地,如:須彌山、七金山、四大洲、八小洲以及鐵圍山,都是比較堅固的,存留的時間可以長達數劫,一般的情況下不容易毀滅。但是最終也要毀滅。外器世界也離不開成、住、壞、空四個階段。成是形成,住是存留,壞是毀壞,空是沒有了。成住壞空各要經歷二十個中劫,八十個中劫是一個大劫,一個成住壞空的世界總集起來要經歷一個大劫。

  這個世界形成之初,先形成外器世界,外器世界是從下往上形成的;然後再形成內情眾生,內情眾生是從上往下形成的。外器世界的前一個劫毀滅以後是空劫,空劫要經歷二十個中劫;二十個中劫結束后要形成一個新的劫。這個時候先要形成外器世界,這也是眾生共同的福報顯現的。

  剛開始的時候,整個三千大千世界是一片虛空,虛空中先形成風輪,東風刮向西方,西風刮向東方,南風卷向北方,北風卷向南方,這樣互相刮、互相卷,最後形成一個十字金剛杵狀的風團,即風輪,它非常堅固。風輪上面有一種雲叫金藏雲,金藏雲降下雨水,形成水輪。水輪是圓形的,又白又亮。水流動會有些灰塵,慢慢就形成了整個大地,須彌山、七金山、四大洲、八小洲,包括鐵圍山,這樣慢慢地外器世界就形成了。

  內情眾生是從上至下形成的。四禪天的一些天人慢慢墮落到三禪天,三禪天慢慢墮落到二禪天,二禪天慢慢墮落到一禪天。一禪天以下就是欲界,從欲界天慢慢就墮落到人間了。人類剛形成時福報也很大,煩惱也不是很粗重,造的業也非常淺,但是慢慢地煩惱增多了,福報越來越少了,煩惱越來越粗大、粗重了,所造的業也越來越嚴重了,最後人的福報下降了,慢慢地墮落了,然後墮入畜生道、餓鬼道和地獄道。當地獄里有一個眾生的時候,這個成劫就結束了。剛才是形成,現在是成劫結束,這個要經歷二十個中劫,這個過程非常漫長。

  當地獄里有一個眾生時,就開始住存,住存的過程也是二十個中劫。剛開始住存的時候,眾生的壽命量是無量的,然後壽命逐漸減少,減到十歲,又增至八萬歲;然後又減到十歲,又往上增,這樣增減十八次以後增到無量歲,又遞減一次時,人壽到了八萬歲時,勝解佛出世,這時住存結束了,此期也歷經二十個中劫。之後這個世界開始毀滅,即從人壽八萬歲開始,是壞劫的開端。

  最後,這個世界毀滅的時候,內情眾生從下開始,就是從地獄往上逐漸空了。我們這個世界的地獄,不會再有新生的有情轉生到這裡,而是投生到其餘世界的地獄。所有已經轉生地獄的眾生業力逐漸減輕,上升到往上的世界,業力實在沒有窮盡的眾生,也就是業力非常大的眾生,要遷移到其他世界的地獄里。然後這個地獄就空了,就沒有眾生了。此時外器世界還有,但是內情眾生已經沒有了,這是一種說法。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密宗里講的金剛地獄,那裡主要是那些罪孽深重,尤其是毀壞誓言的眾生要去的地方,這個世界毀壞的時候,它也是要存留的。但是一般大乘、小乘,顯宗、密宗共同的教法里講,這時這個地獄也空了,裡面沒有眾生了。然後是餓鬼道的眾生,餓鬼道業力特別深重,無法窮盡的眾生,遷移到別的世界的餓鬼道里,然後餓鬼道的其他眾生都往上投生為旁生或者人,然後餓鬼道也空了。接下來是畜生道,有些傍生遷移到別的畜生道里,有的投生為人或者生天。然後是人,業力無法窮盡的人,投生到別的世界里的人道或者其他惡道,大部分人都是這樣。

  有一個人到寂靜處,獲得了二禪心,然後他特別感慨地宣傳自己內心獲得了無比的喜悅和快樂這種境界,大家都跟他學,慢慢地也得到了一禪、二禪,主要是二禪、三禪和四禪的心,然後都投生到二禪、三禪和四禪天去了。一禪的那些天人也得到了二禪、三禪和四禪心,然後也投生到二禪、三禪和四禪天里了。至此二禪以下都空蕩蕩的,只有一個空的世界,裡面沒有任何眾生。

  這個時候,空中依次出現了七個太陽。第一個太陽出現的時候,所有的樹木園林都被燒盡了。第二個太陽出現的時候,所有的溪流池沼全部乾涸。第三個太陽出現的時候,一切大江河水全部乾涸。第四個太陽出現的時候,無熱惱大海也滴水不剩。第五個太陽出現的時候,外界深達一百由旬的大海之水也蕩然無存,隨後逐漸乾涸到兩百由旬、七百由旬、一千、一萬直至八萬由旬深度,最後全部都乾涸了。第六個太陽出現的時候,焚毀整個大地雪山。第七個太陽出現的時候,須彌山、四大洲、八小洲、七金山及鐵圍山全部燒成一片火焰。火焰盤旋向下熾熱到極點,焚盡一切地獄之處。火焰又向上盤旋直衝上方,梵天燃燒所有空蕩蕩的無量宮殿。這時光明天的小天子們驚慌失措地大呼小叫道:「如此大火燃燒起來了!」那些老天子們安慰他們說:「這樣的大火以前也是燒到一禪天即梵天以後就無影無蹤了,不要驚慌、莫要害怕。」

  地獄以上,一禪天以下的整個外器世界都燒光了,最後成了一堆灰燼。一禪天被火燒盡了,二禪天和三禪天還存留著。光明天屬於二禪天,它們是無法被火燒掉的。七個太陽出現以後,還要出現水災。二禪天形成了水雲層,像木軛、箭一樣的傾盆大雨從天而降,光明天以下猶如鹽融入水般地消失了。二禪天被沖毀、淹沒了。水災以後就是風災。風災出現的時候三禪天也無法留存,也會毀滅。世界要形成的時候有個墨綠色的、非常堅固的、力量非常大的十字金剛杵形狀的風輪,來自下基的十字杵金剛風向上衝起,三禪天以下就像風吹灰塵一樣地毀滅。這樣,一百俱胝數的四大洲、須彌山及天界全部同時滅亡,最後一切都變為虛空。四禪天是色界最高的天,水火風都不能摧毀它。

  這個時候又開始空劫了,空劫也要經歷二十個中劫。這是一個世界的形成至毀滅,也可以說是成住壞空的過程。所以,雖然外器世界非常堅固、長久,但是最終也要毀壞。

  剛才講的是外器世界的成住壞空,內情眾生也有成住壞空。比如,我們的身體,它也是個外器世界,我們的心識也可以說是內情眾生,我們投胎於母胎中直到出生是「成」的過程,從出生一直到有病是「住」的過程,得病至快死亡時,會出現很多隱沒次第,依次出現白光、紅光、黑光。白光是水大壞滅,紅光是火大壞滅,黑光是風大壞滅,通過這些人就會死亡,這是「壞」的過程;黑光出現以後,人會進入昏迷的狀態,這是「空」的過程。可以將內情眾生這樣講為「成住壞空」。但一般講外器世界是「成住壞空」,內情眾生是「生老病死」。

  外器世界那麼堅固、長久,都離不開無常,最後都要毀滅,我們的身體或生命特別脆弱,就更不用說了。通過思維外器世界是如何形成和毀滅的,以對無常生起定解。

  所有的一切都離不開無常的本性,人隨時都有死亡的可能,我們的生命就在呼吸間,氣呼出去沒有吸進來就死了,氣吸進來沒有呼出去就死了。說明我們的生命只有一剎那。我們都知道自己總有一天會死,但是什麼時候死無法確定。我們不會提前準備死,因為我們總是認為:今天不會死、明天也不會死,最起碼現在不會死。這就是我們的觀念,我們就是這樣認為的。學佛要有準備,我給大家講過,我們不是要擺脫生老病死,而是要擺脫生老病死的苦。

  做為人,不可能沒有生老病死,人都要面對生老病死,都逃避不了生老病死的現實,但是我們可以擺脫生老病死的苦。這樣,就要了解生老病死,就要有所準備,到時候就不會心慌意亂,也不會覺得意外或痛苦。有生就有死,這是一種自然現象。就像米勒日巴尊者說的,剛開始他害怕死亡,然後到山洞裡修死亡無常,最後證得了不生不滅的境界,擺脫了對死亡的畏懼。

  什麼是不生不滅?其實生和死也是一種顯現,它沒有實體,它不是真實的,是如幻如夢的。明白了不生不滅的道理以後,死亡對你來說就像做夢、看電影一樣。如果你知道是夢,你還會害怕嗎?你在看幻燈片或看電影的時候,知道這是假的,所以就不會害怕,也不會痛苦了。同樣,明白了不生不滅的道理,將生老病死看成如幻如夢,就像做夢和看電影一樣,這樣就不會受它們的影響,內心深處也不會痛苦了。

  這些顯現肯定會有的,我們逃避不了,但是我們可以擺脫它給我們帶來的痛苦。不執著,就不會受傷害;不執著,就沒有煩惱和痛苦,這就是解脫。所以要提前了解、做好準備。

  雖然我們擺脫不了這些現實,擺脫不了這些顯現,但是我們可以有所了解,可以提前準備,你了解了、有準備了,就沒有事了。以前我給大家打過一個黑天和白天比喻。假設有一個人根本不了解天有白天和黑天,心裡一點準備也沒有。天突然黑了,他一定會心慌、著急、害怕;「天怎麼變成這樣了呢?怎麼辦才好呢?」其實這是一種自然現象。我們了解了天,知道天有黑也有亮。天黑了,我們沒有動心,沒有受它影響。天黑很自然,我們可以採取其他的方式,可以點燈,沒有燈可以點蠟燭等,有很多辦法解決。因此,首先要了解。第二要有準備。有準備了就不受影響,就不害怕了。無論是在順境當中,還是在逆境當中,我們總是動心,總是心隨境轉,一會兒高興,一會兒傷心;一會兒快樂,一會兒痛苦。為什麼?就是因為不了解。我們學佛,就要了解諸法的事實真相和真理。

  當你明白了諸法的事實真相和真理以後,就不會受它的影響。它的一切變化都很正常,是一種自然現象。你沒有必要為此煩惱、痛苦。無常也是諸法的本性,也是諸法真理、真相。從顯現上講是無常、是痛苦;從體上講,是無我空性,這也是真正的諸法的真相和真理,這是佛講的。

  變化無常,這是很自然的現象,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有錢會變成沒錢,很正常;沒錢會變成有錢,也很正常;有權會變成沒權,很正常;沒權會變成有權,也很正常。今天,找到了合適的工作,過幾天又丟了,很正常;今天感情挺好,過幾天又不好了,很正常。這些都是無常的,沒有恆常不變的。聚、散、生、死,是很正常的現象。明白了、了解了,就好了,就沒有煩惱了。

  所以不要因為這些高興,也不要因為這些痛苦,一時的快樂也是種痛苦,因為它也是無常的,無常本身就是種痛苦。萬事萬物一切都離不開無常,都是無常的,變化是正常的。變壞了是正常的,變好了也是正常的。一切都看成是正常的,一切都看成是自然的,這樣就生不起煩惱,也就沒有痛苦了。

  死亡也是正常的,但什麼時候死誰也無法確定。所以我們必須要分秒必爭,在死亡來臨之前,讓自己解脫成佛。死魔躲著我們,偷偷地來,不讓我們知道、不讓我們發現。

  任何時候,死魔都會讓我們束手無策,所以我們必須要提前做好準備,在死魔來臨之前,把法學好、修好,讓自己見性成佛,這樣我們就不會浪費這樣一個機緣,可以永遠地擺脫痛苦、獲得永恆的安樂。這件事多重要啊!其它任何事情,都比不上這件事,這是頭等大事,這件事必須要靠人身,靠暇滿的人身。暇滿的人身不是誰都能得到,不是什麼時候都能得到的,要得到暇滿的人身,要具足很多的因緣,非常不容易。

  所以這是我們宿世修來的福報,我們的福報太大了,太幸運了,千萬不能錯過。不是等到明天、後天再修行,而是現在就修行,這是唯一的機會。如果錯過了,就完了,再也沒有解脫的機會,再也沒有成佛的機會了。要永遠、永久地在六道輪迴里感受無窮無盡的痛苦。

  如果把人身好好地利用起來,用在正道上,用在該用的地方,它就是到達彼岸的航船。如果只是拿人身造業,殺盜淫妄,吃喝玩樂,人身就會變成墮落惡趣的墜石,會立即把你拽到出脫無期的輪迴中。所以現在是我們選擇的時候,我們相當於在十字路口,要好好地選擇,若是走錯了,再也沒有解脫的可能與機會了;若是走對了,你就能永恆的快樂,再也不用感受痛苦了。

  真的,大家一定要深入、再深入——深入思維;觀察、再觀察——仔細觀察。不能總是大概地明白了,大概地了解了。要細緻,再細緻,用心地觀察,好好地對照,無常非常重要。如果沒有修好無常,修其它的法,都是空中樓閣,不會有任何成就。

  若是沒有修好無常,無法踏進佛門,即使皈依了也是形式上的、假的。若是沒有修好無常,不可能精進,只能懈怠、懶惰。「我沒有懈怠啊,我每天都在上課;我沒懶惰啊,我每天都在做課。」這都是表面功夫,沒有用!這不叫精進,精進是內心深處的一種喜悅,一種急迫感。飢餓的氂牛吃草,這叫精進。若是無常沒修好,不會有精進;沒有精進,不可能有成就。若是無常沒有修好,不會明心見性,不會有任何成就。把無常學好修好,這個非常重要。

  這些課程一個比一個重要,它是有程序的,這是一個從凡至聖的過程與方法。假如你要上到樓頂,這裡有十幾個台階,每一個台階都重要。同樣的道理,這些外加行和內加行,都是成就的階梯,都是你今生解脫、即身成佛的必經之路,都是必不可少的。

  迴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諦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迴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G+: https://plus.google.com/u/0/109241080891964801403/posts
Face 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8030749249&fref=ts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amgrinKhenpo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65

主題

1367

帖子

8101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101
5
 樓主| 悅音海螺 發表於 2015-1-18 15:07 | 只看該作者
至誠頂禮大恩上師達真堪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65

主題

1367

帖子

8101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101
6
 樓主| 悅音海螺 發表於 2015-1-19 00:42 | 只看該作者
2011百日共修 壽命無常(三)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我們也要學修壽命無常。在前面講過,人身太難得了,既然得到了,意義非常重大。我們要好好地利用它,通過暇滿人身這樣的一個機緣,承辦自他最究竟的利益。

  我們要懂得無常,尤其要懂得壽命無常。這樣才不會浪費人身,才不會虛度光陰,才不會錯過這樣一個機緣。若是對無常,對這樣的一個真理沒有甚深的體會與感受,雖然我們也想好好地珍惜人身,也想發揮它真正的價值,想承辦自他最究竟的利益,但是因為無始劫以來的習氣,很難克服這種懈怠懶惰、得過且過,不知不覺地與每一個這樣的機緣、每一個這樣的時光擦肩而過了。

  前面我們學習了人身難得,也許很多人都對此道理有甚深的感受,真心想珍惜人身,想好好地利用它做一些對生生世世有意義的事情,就是學佛修行,讓自己今生解脫成佛。但是我們的煩惱、習氣不讓我們實現這種願望,它甚至會讓我們不知不覺地懈怠懶惰,得過且過。對無常這個道理、真理,沒有甚深的感受與體會,沒有生起真正的定解之前,我們很難真心實意地去修持正法。也許我們認為自己已經學佛了、修行了,而且非常精進,實際上都是一種表面、形式上的學修,沒有真正地修持正法,也沒有真正地精進起來,這樣我們離成就還是很遠,要成就還是很困難。所以,壽命無常這個課程非常重要。

  首先要明白無常。萬事萬物,一切都是緣法,都離不開無常,都在剎那剎那當中生滅,一剎那也沒有停留過,都在變化、生滅當中。小時候的我們和現在的我們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是今天的我們和昨天的我們也是完全不同的。昨天的我們已經過去,今天也是在剎那剎那當中變。

  昨天我們講的,外器世界相對來說是比較堅固,比較長久,比較可靠的,但最終也要示現無常,也要壞滅、消失。我們這個人身、生命更是脆弱,更是無常,更不可靠。在這個世界上,能讓它生存的助緣非常少,能讓它壞滅的危害非常多,就像水面上的水泡一樣,特別不可靠,隨時都有壞滅的可能。

  第二、思維內情眾生而修無常。外器世界指的是物質世界,內情眾生指的是我們這些有情眾生。《解憂書》中說:「地上或天間,有生然不死,此事汝豈見,豈聞或生疑。」無論是在天界還是在人間,有生必有死。只生不死這樣的事情,我們連聽都沒有聽過,連這樣一個懷疑的對境都沒有。無論是天界的眾生,還是人間的眾生,無論是何種身份的眾生,都離不開無常,都逃脫不了死亡。

  輪迴的頂層是非想非非想處天,最底層是無間地獄。從頂層到底層,所有的眾生都離不開無常的本性,都逃脫不了死亡。尤其是南瞻部洲的眾生,生命更是脆弱,壽命更是不堅固、不穩定。我們現在生於末法時期,是五濁惡世最最熾盛,最最濃厚的時候,我們的生命就像狂風中的一盞油燈,隨時都有被風刮滅的可能。

  其實我們從出生那天起,就開始邁向死亡,時間每過一分,甚至過每一個剎那,就向死亡邁進一步。我們離死亡越來越接近,一剎那也沒有停止過,每過一分鐘離死亡就近一步,每過兩分鐘離死亡就近兩步。誠如龍樹菩薩所說:「壽命多害即無常,猶如水泡為風吹,呼氣吸氣沉睡間,能得覺醒極稀奇。」對生命的危害特別多,處處都有,時時都有。稍不小心,稍微做錯了,就會有失去生命的可能。就像被風吹的水泡一樣,隨時都會破滅。處於沉睡中,平緩地向內吸氣、向外呼氣而沒有死去,而能安然地醒來,這是一件非常稀奇的事。

  可是誰也不敢肯定,這期間自己會不會死。我們一點都沒有想到,也沒有準備,就這樣很有把握地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很有把握地早上醒來。我們根本沒有了解無常,根本不懂自己的生命有多脆弱,睡一覺,早上醒來很正常,一點都沒有稀奇感,你有什麼把握呢?

  我們的生命就像一桶水,有些是滿的,有些是半桶的,有些只剩下一點點。這個桶的下面是漏的,裡面的水不停地向外流出。如果沒有向裡面加水,桶里的水即使再多,很快也會流盡的。我們的壽命就是這樣,每時每刻只能減少,不會增加。

  死魔隨時都在你的身邊尋找機會,一旦找到了機會,就會領你走進死亡。這時候,不管是你的領導,還是你的上師,還是你的親戚朋友,即使把你關在堅固的鐵箱里,把四周都焊上,一點縫隙都不留,然後拿著各種兵器守護著你,也無濟於事。等死主閻羅王將黑鎖套在你的脖子上時,你只能是面色鐵青,淚眼汪汪,五體僵硬地被帶到死亡的大道上。此時此刻大德不能吩咐,勇士無法救護,即使勢力再大,權力再大,再智勇雙全,也無法能夠阻擋閻羅王的腳步。

  在世間,無論多有權勢的人,我們都可以誘惑或賄賂,找機會給他們送禮,走後門,想想辦法基本都能解決。但是閻羅王不受賄,請他吃飯他不吃,給他紅包他不要,無論怎樣都誘惑不了他。這個時候,你真的是無處可逃、無處可躲,到哪裡都一樣。有些人想逃,有病了跑到醫院、跑到廟裡,想逃脫死亡,不可能!有些人快要死了還想躲,但是無處可躲,連醫院都沒辦法了,然後想,能不能找個法力好一點的師父或上師,念點什麼,把這些病魔、惡魔去掉,讓自己好起來。快要死了,還想:「快把門窗都關上,別讓這些鬼魔進來。」這個時候,除了自己的善根,無人能救度、能幫上忙。

  「沒事,佛多慈悲,觀音媽媽多慈悲啊,到時候阿彌陀佛能來接引我,觀音媽媽能來救我;沒事,我有上師,上師的加持不可思議!」這時候,阿彌陀佛、觀音媽媽或具德的上師都不可能像拋石頭一樣把你拋到極樂世界去。你的人緣再好、人氣再旺、有再多的親朋好友,也照樣無依無怙、無親無助、無可奈何,沒有辦法逃脫死亡。這個時候,到醫院,通過各種醫療手段治療,念各種咒語等都無濟於事。即使藥師佛親自降臨也無法讓你擺脫死亡。

  儘管平時腦子很好用,很能設計、很有計劃,非常善於利用時機,但是面對死亡的時候,這些一律也不管用、沒有用,想盡辦法也沒有用了,逃脫不了死亡。若是活著的時候,自己沒有好好修行,沒有積累善根,到時候阿彌陀佛也無法救度你,最慈悲的觀音媽媽也沒有辦法,上師也沒有辦法,任何尊者的大悲都不能救護你。此時,唯一的依怙,臨終有益的事情就是自己一生中所修的,儲存在阿賴耶識或相續中的善根和好的習氣,是可以帶走的、是可靠的,其他任何東西都帶不走、都沒有用。

  善根是一種好的習慣、好的習氣、好的串習;惡業是不好的串習、不好的習氣。善根和惡業都不是物質,它沒有形狀,是一些習慣、習氣或者是相續中的串習。我們的相續是很多剎那的連續,但它是不間斷的。我們的生命和相續,是由很多剎那組成的,但是這些連續不斷的剎那是可以存留的。在那個相續或連續當中,我們種下的這些善根和惡業,好的串習和壞的串習,好的習氣和壞的習氣,都是可以改造的。所以斷惡行善是對生生世世都有意義的事情,是可以帶走的。因為斷惡是在相續中,行善也是在相續中。

  相續、阿賴耶識當中,也可以說是心的相續當中的惡的習氣、不好的串習被斷掉或被消滅掉,叫斷惡。增加併發揮我們相續當中的好的串習、好的習慣叫行善。這些都是生生世世可以帶走的。

  我們現在都投生為人,但是每個人都不一樣。有的惡習重,從小就心狠手辣、無惡不作,有一些不好的習氣和習慣;有的從小就特別善良、有悲心,喜歡做好事,有好的習氣和習慣。到臨終的時候,只有善根可以做依怙,所以我們要多積累善根。

  死亡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我們都知道有一天要死,但是在相續中沒有生起死期不定的觀念。面對死亡的時候,真的非常可怕啊!那時,沒有其他任何辦法,只能靠善根和佛法,所以現在就要分秒必爭、全力以赴地修持善根、學修佛法。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竭盡全力地去了緣、了債。

  我們有很多緣都沒有了,很多債都還沒有還。死亡之前,我們該了的緣一定要了完,該還的債一定要還清,否則就無法了脫生死。什麼意思?就是無法了脫生死之苦,無法了脫輪迴,無法了脫痛苦和煩惱。那麼怎樣才能了緣了債呢?就是無論是對家親眷屬,親戚朋友,還是對有緣眾生,都要真心地對待、用心地對待,無私地奉獻、付出,不能有虛情假意、糊裡糊塗。

  真心說起來容易,要做到難。妄心不死,真心不活。在座的這些人里,也許很多人都會想:「我對家人是真心啊!」不可能!如果你的妄念沒有斷,哪來的真心啊?想了緣,就要真心地對待一切事、一切物、一切人,能夠真心地、認真地對待,那才是了緣。也就是看破、放下,也就是自在、隨緣。我們現在不是真心地對待,所以這個緣了不了。我們對他們再好,說得再好聽,再為他們做一些令他們滿意或高興的事情,也不行,感化不了,感動不了對方。

  你希望對方滿意,希望對方高興,希望對方理解自己,這些都是分別、執著、妄想,這裡沒有真心,所以感化不了、感動不了人心。這樣你對他再好,為他做的事情再多也沒有用。這叫冤冤相報何時了,只是欠債還債的過程而已,了不了緣。

  無私地奉獻、付出,沒有要求,不求回報,對方理解也好、不理解也好;對方高興也好、不高興也好,這就是了債、還債。若是你這樣做,對方不可能不感動,不可能不感化。也許當時沒有太感動,沒有太感化,這也是自己的因果,也是消業的機會!要這樣想:「可能是業障還沒有消,再發心,再付出,不斷地、不變地這樣奉獻付出,沒有還不了的債,沒有還不清的債。」

  有時候我們也偶爾地為對方、為他人做一些事情,關心關心:「今天天氣不是很好,注意身體哦;別著涼、感冒了;是不是今天沒有吃飯啊,要準時吃飯啊,不然身體壞了怎麼辦呢?」有時候也做一些事情、也付出一些:「飯做好了,吃飯吧!」或者為了他們去賺錢,養家糊口。但這些都是有要求、求回報的。達不到自己的要求,得不到如實的回報的時候,就沒有勁頭了,就開始不關心、不付出了。而且還一肚子的委屈,滿腦子的埋怨、後悔:「我對他那麼好、付出那麼多,他還不理解我,還這樣對待我。」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這都不是無私地奉獻、付出,不然不會有這樣的結果。他有沒有按你的要求做,有沒有回報是另外一回事,這些跟你奉獻、付出沒有關係。無私地奉獻、付出,難啊!

  也許很多人認為:「我對愛人、對兒女一點私心都沒有,我對某某人是真心實意的,一點私心都沒有!」不可能!你沒有放下自我,沒有破除我執之前,不可能沒有私心。這都是假的,也許是自己沒有意識到,沒有發現這種自私自利之心而已。沒有要求,不求回報,才是坦蕩,無論是什麼樣的結果,心裡都是亮堂的;無論結果是什麼樣,心裡都是高興的、喜悅的。如果有私心雜念,最終的結果都是煩惱、痛苦;如果沒有私心雜念,最終的結果不管是好還是不好,都是開心、快樂、喜悅的。

  我們經常講了緣、了債、了生死,要達到這個目的,就要破除我執、放下自我;就要斷除分別、妄想和執著;就要明心、見性,就要看破、放下。

  怎樣才能明心見性,才能看破放下呢?要一步一步來,現在我們在講、在學、在修明心見性、看破放下的方法。你按這個方法,最終就能明心見性,就能看破放下,就能斷除分別、執著和妄想。最後就可以破除我執,放下自我。這個時候,我們才能真心地對待眾生,對待一切;才能做到放下,無私地付出;才能了緣了債。了緣了債了,才能了生死。

  我們擺脫輪迴,就是永遠地擺脫痛苦,再也不要感受痛苦了,同時得到永恆的安樂,無比的喜悅!壽命無常這個課程非常重要,要明白,要體悟,要成就無常。你真正懂得了無常,真的明白了無常以後,才能看淡一切。現在我們總是被各種事困擾著、障礙著。

  我們正在參加百日共修,很多人快要被魔攝持了。總是這個事、那個事的,為什麼?哪有那麼多事啊?都是世間的瑣事,其實這些事什麼也不是。「上師,我有大事,可不可以下山回家一趟啊?」這不是在共修嗎?有什麼大事啊?哪有比修行還大的事啊?你那不是什麼大事,是自己把這些瑣事看得太重了,看得太重就變成大事了。外面的樹上有很多鳥巢,對那些鳥兒來說鳥巢非常重要。為什麼呢?因為它們把那個看得太重了。我們沒有把它看得太重,所以對我們來說不重要。那邊一群小孩子在玩耍,他們用沙子蓋高樓,那些對我們來說重要不?不重要。但是對那群孩子來說,非常重要。不能碰,碰壞了他們就會哭,甚至會鬧,他們就執著那些。

  那些對我們來說一點兒都不重要。世間的瑣事同外面樹上的鳥窩和用沙子堆成的高樓一樣,對一個修行人來說,對一個渴望解脫的人來說,對一個真心實意修行的人來說,統統都不重要。世間的瑣事好也好不到哪去,壞也壞不到哪去;好也是那樣,不好也是那樣,都能過得去,沒有什麼。

  大災難未來前都是平等的,大災難來了也是平等的。死亡面前人人平等,災難面前人人平等。再有錢、再有權、再有名氣、再有容貌,都沒有用。地震了,海嘯來了,你到災難面前顯示一下自己的美貌,看這些災難能退回去不?你把銀行里的存款都拿出來擺上,看災難能退回去不?在災難面前,街上的乞丐和皇宮裡的皇上一樣,沒有絲毫的差別。所以不要把世間的瑣事看得太重了。

  現在為什麼有違緣、有障礙?就是因為願力不夠,因為願力沒有超越業力!可憐,真可憐!業力太重了,願發得不夠、願不夠強烈,所以就有違緣、就有障礙了。若是自己決心大、願力大,誰能攔得住你啊!佛在心中,修行是心裡的事,誰能阻擋得了,誰能障礙得了啊?

  總是找借口:「兒子快要畢業了,女兒快要結婚了,若是那個場合沒有我,多不好啊!我是不是該回去一趟啊?」有什麼不好的,你一個老太婆,有沒有都一樣,那些年輕人根本不在乎。自己把自己看得挺重要的。「兒子快要考試了,快要畢業了,我是不是要回去一趟啊?」你是不是要替他考試啊?為什麼為這事回去啊?兒子畢業了,你回去幹什麼啊?每天都要上座,要坐好幾個小時,自己坐不住了,就找借口。

  這樣一個學修、成就的機會,多難得啊!在這裡,尤其是百日共修期間,你到這裡就相當於到了如意寶洲,處處都是如意寶,自己應該多撿點,多往包里裝點。百日共修結束了,下山的時候滿載而歸,不要兩手空空地回去。主要看自己是否真心想解脫,是否真心想成佛。若是真心想解脫成佛,千萬不要錯過。

  迴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諦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迴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G+: https://plus.google.com/u/0/109241080891964801403/posts
Face 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8030749249&fref=ts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amgrinKhenpo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65

主題

1367

帖子

8101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101
7
 樓主| 悅音海螺 發表於 2015-1-19 00:52 | 只看該作者
至誠頂禮大恩上師達真堪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35

主題

2471

帖子

8711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8711
8
開心樹 發表於 2015-1-19 09:39 | 只看該作者
修善業福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65

主題

1367

帖子

8101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101
9
 樓主| 悅音海螺 發表於 2015-1-20 14:30 | 只看該作者
2011百日共修 壽命無常(四)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我們也要學習壽命無常。在前面我們已經學修了暇滿難得。人身非常難得,尤其是暇滿的人身非常不容易得到。我們既然得到了,既然具備了這些條件,就不能浪費,不能虛度了。在前幾天講的,要趁熱打鐵,不能錯過;一旦錯過了,再也沒有機會了。所以,對於渴望解脫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我們可以錯過其他的機會,但是不能錯過這樣的機會。我們要修持正法,最終要成就,只能靠人身,靠暇滿的人身。我們累生累世積累了福報,積累了善根,才有了這樣的人身,才有了這樣一個修持正法的機緣,我們一定要好好地利用它,好好地珍惜它。

  怎樣才是珍惜人身?什麼才是我們真正要做的?就是學佛修行,讓自己解脫成佛。學佛修行,不能一拖再拖。這幾天學習壽命無常,我們知道了,我們的壽命非常脆弱,隨時都會死亡,都會失去人身。失去人身就相當於失去解脫的機會。所以我們要分秒必爭、全力以赴地修持正法,學佛修行,讓自己解脫成佛。

  人身是最難得的,生命是最無常、最不可靠的,隨時都有失去的可能,所以我們不能一拖再拖,要抓緊時間。我們學佛修行,最終成就,要靠這樣的方法和竅訣。在前面講的,若是無常修好了,才能踏進佛門,才能精進地修行,最終才能明心見性,才能成就。否則都是表面上的。很多人學佛、修行了很多年,為什麼始終沒有成就呢?很多人連皈依佛門的基本要求都沒有達到,為什麼呢?就是因為無常沒有修好,沒有弄明白這個道理,沒有別的原因。

  「我為什麼到現在還沒有進入佛門呢?」我們也會找其他的原因,也會找一些理由,但這都不是根本的原因。根本的原因就是沒有明白無常的道理。

  萬事萬物,一切事,一切物,一切人都離不開無常的本性,我們對這個道理沒有甚深的體會,沒有生起定解。我們是皈依了,但都是表面上的皈依,實際沒有皈依。有的人想精進,但是精進不起來。有的人表面上很精進,但是卻沒有進步、沒有明顯的效果。就是因為沒有弄明白無常的道理。

  我們學佛這麼多年,修行這麼多年,到現在還沒有開悟、證悟,沒有成就,沒有解脫、成佛,就是沒修好無常法。所以無常非常重要。大家若是真心想學佛,真心想修行,真心想解脫,真心想成佛,就要修好無常。功夫一定要下到這上面。

  佛在經中講了,修成了無常法、明白了無常,能夠得到佛的授記、佛的加持以及其他的成就。佛也講了,所有的佛教修法中,無常法是最最殊勝的。博朵瓦格西也說過:要從八萬四千法門裡選擇一個法門專修,就是無常法。我們的傳承上師無畏如來芽也講過:所有的修法當中,無常法是最根本的。他教給弟子們、後學者最最殊勝的法,也是無常法。他說,除了無常法,他沒有別的更殊勝的法,傳給大家。華智仁波切在這裡也通過各種方法,讓我們修無常。

  思維外器世界而修無常,思維內情眾生而修無常,思維殊勝正士而修無常,思維世間尊主而修無常,思維各種喻義而修無常,思維死緣無定而修無常,思維猛厲希求而修無常。為什麼這麼重視、這麼強調無常法呢?因為無常法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對於真正追求正法、渴望解脫的人來說,無常法是特別重要的,是必不可少的修法。若是沒有弄明白無常的道理,沒有修好壽命無常法,不可能修好其他的法。

  後面我們還要修皈依、發心等,現在很多人都非常重視不共同內加行的修法,覺得非常殊勝,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實修,真正的正法。其實若是沒有弄明白無常的道理,沒有修好壽命無常,修其他的法都是空中樓閣,不會有任何成就。我經常強調共同四外加行,這才是真正的基礎、才是最根本的。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夠重視起來、都能認真地學修。

  第四、思維殊勝正士而修無常。前幾天講了外器世界,又講了內情眾生,這都是為了我們能夠觀修無常。今天我們講這些也是為了通過各種方法、各種渠道修無常。殊勝正士是指佛、菩薩,大羅漢以及印度、藏地、漢地等大德高僧。

  過去世中出現很多佛,比如賢劫七佛:勝觀佛、寶髻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最終都示現涅槃。佛具有十力、四無畏、不共同十八功德。十力就是十大力量。其他的菩薩、大阿羅漢都不具有佛的十大力量。功德圓滿、福德圓滿、智慧圓滿的佛最終也示現了涅槃。

  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等八大菩薩個個都具有很多無漏的功德,但最終都趨入涅槃。

  還有釋迦牟尼佛身邊的舍利佛、目犍連等大阿羅漢,印度以前的五百羅漢,都具有廣大的智慧,無礙的神通和神變,最終也都趨入涅槃,一個也沒有留下。

  還有那些大德高僧,以前印度有二勝六莊嚴。「二勝」是釋迦光和功德光,精通佛理,尤其精通戒律學;六莊嚴:精通中觀學的龍樹菩薩和聖天菩薩;精通法學的無著菩薩和世親菩薩;精通因明學的陳那尊者和法稱尊者,六位被稱為南瞻部洲的裝飾。有了他們,南瞻部洲才清凈莊嚴,因為他們的功德、成就都非常圓滿。還有印度的八十大成就者,最終都示現了圓寂。

  藏地第二佛蓮花生大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神通廣大,神變無礙,自在了地水火風四大,土不能壓,水不能溺,火不能焚,風不能刮,但最終也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人間。還有法王松贊干布和赤松德贊。法王松贊干布是觀音菩薩的化身,赤松德贊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兩位法王都精通佛理、是大成就者,但是最終都離開了這個世界。還有藏傳八大派的開創祖師們和很多大德高僧也都依次地示現圓寂,離開了這個世界。

  漢地,比如禪宗,開創祖師菩提達摩,具有廣大無礙的神通、神變,也可以說地水火風都損害不了他、傷害不到他。即使整個南瞻部洲的眾生都成為他的敵人,也無法能夠動他的一根汗毛,但是最終也示現了涅槃、離開了這個世界。還有二祖、三祖、四祖、五祖以及六祖慧能,也都依次地離開了這個世界。現在只有他們的傳記留傳下來,只能聞到他們留下的甘露妙法。其它的都離開了,想看也看不到,走遍南瞻部洲,走遍三千大千世界也找不到。

  佛、菩薩、大阿羅漢和大成就者都離不開無常的本性,逃脫不了死亡。他們不是都達到了那種不生不滅的境界了嗎?也是,也不是。生即必死,即有生就有死,誰也逃脫不了死亡,他們也不例外,也離不開無常的本性。那麼,他們和我們凡夫沒有什麼區別,我們學、修,最終成為菩薩或佛了,也沒有多大意義呀?這不一樣,死和死不一樣,毀滅和毀滅不一樣。為什麼說涅槃和圓寂呢?沒有煩惱、沒有痛苦的死叫涅槃、叫圓寂。

  用涅槃和圓寂形容無痛苦、無煩惱的死。他們的死、毀滅是遠離痛苦,遠離煩惱的,所以叫圓寂、叫涅槃。最終的毀滅、死亡是一樣的,但是一般的眾生——凡夫是痛苦、煩惱地死和毀滅,這種死是一般的死、一般的毀滅。佛菩薩的死沒有一點煩惱和痛苦,這叫無餘涅槃。

  現在有的人不太理解,怎麼最後佛也要死、菩薩也要死啊!有些大德高僧怎麼也得病死了呢?有些大德高僧怎麼還橫死了呢?無論有病、無病,橫死、安詳地死,對一個大成就者來說沒有任何區別。都一樣,橫死就橫死,這是我們凡夫的分別。真正的大瑜伽,真正的成就者,像狗那樣死才好呢!大成就者怎麼還得病,還住醫院呢?最後怎麼還死亡呢?雖然他們是大成就者,但身體是肉身、是血肉之軀,不是鐵。

  一個肉身怎麼能不毀壞呢?怎麼能不衰敗呢?怎麼能不得病呢?沒有這些才怪呢!什麼是真正的去病?有病沒有苦,要死沒有苦;有病不煩惱,要死不煩惱。像《心經》里講的一樣,無有掛礙,無有恐怖。主要是沒有恐怖,有病沒病,死或活沒有區別。有病怎麼能沒有煩惱、沒有痛苦呢?現在不明白不怪你,因為你是凡夫,還沒有達到這樣的境界,不理解也是很正常的。佛菩薩和大成就者就是這樣的,身受心不受,有病沒有煩惱,有病沒有痛苦。

  以前給大家講過,文革的時候我們這邊很多的大德高僧都進監獄了,但是他們一點都不煩惱、不痛苦。在裡面和在外面是一樣的,一樣吃,一樣睡,一樣修,一樣開心快樂。那時候每天都有批鬥,但是他們每天都開心快樂,心甘情願、心平氣和地接受批評、接受批鬥。而那些當官的、有錢的就不一樣了,一進監獄就完了:悶悶不樂、愁眉不展,又煩惱、又痛苦,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在同樣的監獄里,在同樣的環境里,但是狀態不一樣。死和死不一樣,大成就者的死和一般凡夫的死,是完全不同的。對真正的大成就者來說,死就是換個地方、換個房間。換了也許條件更好。

  對一個大成就者來說無所謂,地獄和天堂等同,手掌和虛空等同,黃金和牛糞等同。佛菩薩、大成就者去惡趣或地獄,就同我們逛商場、逛花園一樣,非常樂意和開心。有的人就愛逛街、逛市場、逛公園,一說去這些地方,就特別有精神,特別開心、快樂。

  現在有的人這樣想:我好好學佛、好好修行,是不是應該什麼都好了?身體好了,家庭好了,兒子好了,女兒也好了?不一定!但是可以說,你學佛、修行了,真正成就了那天,在你的境界里,都是好的,沒有不好的;都是圓滿的,沒有不圓滿的,這就行了。

  好和壞是你自己的一種想法和概念而已,沒有別的;快樂和痛苦也是你自己的一種心態和感覺而已,沒有別的。自己覺得好就好,自己覺得快樂就行了。現在,我們覺得不好不圓滿,因此煩惱、痛苦,這都是自己的心。其實哪有什麼不好的?哪有什麼不圓滿的?都是自然的,都是很正常的,都是自己在自尋煩惱,自找痛苦。

  自己覺得不好就是不好,自己認為不圓滿就是不圓滿。所以佛講「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一切都是你自己的心的幻化和游舞,都是自己的心。所以,學佛、修行了要有智慧。有的人學佛、修行了這麼多年,到現在沒有生起任何智慧,想法和觀念和一般的凡夫俗子沒有任何區別。有時候想的、講的,都太幼稚了,太不成熟了。

  無論是佛、菩薩,還是大阿羅漢、大成就者,若是這個世界上有一個眾生,或者有個人不毀滅,能夠恆常地存留,肯定是他們。但是他們最終都示現了死亡,都離開了世界,都沒有遠離無常的本性,沒有逃脫死亡的顯現。我們算什麼啊?要智慧沒智慧,要功德沒功德,要福德沒福德,要神通沒神通,要神變沒神變,就像具屍體,就是個皮囊,更是無常,更是脆弱的。

  無常、死亡、死魔始終隱藏在我們身邊,隨時都會抓我們,把我們帶入死亡,回歸黃泉。我們每年都放生,都到過屠宰場,屠宰場附近有專門存放氂牛、綿羊的院子,一會兒屠夫來了,不知道先抓哪個,先殺哪個。在這兒參加共修的人,也都像屠宰場的氂牛一樣。我們都去過大飯店,飯店裡有很大的魚缸,魚缸里有很多魚、蝦,一會兒廚師來了,不知道先撈出哪一條。我們和那些魚蝦一樣。死主閻羅王來了也是,不好說先抓哪一個,先將手上的黑索套在誰的脖子上。

  屠宰場里的氂牛,飯店魚缸里的魚,一個個都被抓走了,但是,其他的還不一定能明白自己也快要被抓走了、快要死了。

  我們都去過火葬場,從小到大,我們不是沒有見過,沒有聽過,沒有接觸過,家裡、身邊的很多人,一個個被死魔領走了。裡面有年少的,年輕的,年老的。你也快了,下一個可能就是你了。我們就要這樣想:前天帶走了一個,昨天又帶走了一個,下一個可能是我了。

  你有什麼把握下一個不是你?是不是跟死主閻羅王,跟那些獄卒們商量好了?這麼安然無恙,好像什麼事都不會發生似的。有些人覺得:「我現在錢也沒有了,家也沒有了,工作也沒有了,到山上也是逃避,死就死唄,死了才好呢。」你是生不如死,你這條爛命不算什麼,但是你不能輕易地錯過這樣一個解脫、成佛的機會啊!

  以前在流轉輪迴的過程中,我們失去過無數次的生命,都是無意義的。現在也一樣失去就失去,死就死,沒有什麼,不算什麼。但是你應該明白,這是個解脫的機會,是個成佛的機會,千萬不要錯過。

  現在得到了人身,得到了暇滿的人身,有這麼好的學佛修行、解脫成佛的機緣和條件,應該下定決心,不應該聽任何人的。平時我們是要隨順眾生,是要照顧他人,但是涉及到我們學佛修行,解脫成佛的時候,就聽自己的,不能隨順他人!機會不能讓給別人,權力不能交給別人,這個時候就要自作主張,自以為是,自己決定:「我就要學佛,我就要上山,我就要參加共修,我就要出家。」

  佛教是講孝道,是要孝順父母,但若是父母不讓你學佛,不讓你修行,或者不讓你出家,就不能聽父母的。佛在經中講過,大德高僧們也講過:學佛、修行的時候,不能和父母商量,要自己做主,自己決定。

  父母是最慈愛我們的,但是,大多數父母只有慈愛,沒有智慧。在修行的道路上,也許父母的慈愛是種障礙。你成就的那天才能利益他們、幫助他們。你這樣的決定與做法,他們也許有看法,不理解,甚至會起煩惱,但這都是小事。家人、父母、親戚朋友,也許會阻礙你,但是你不能聽從他們。你精進學修佛法,最終成就了,可以去度化他們。

  小時候父母打我們時也疼,罵我們時也不好聽,但這都是為了我們。這實際是一種利益,一種幫助。假如我們的身體有病了,要到醫院打針、吃藥,甚至做手術。當時也疼,也不好受,但這是為了拯救你的生命,為了你能夠健康。

  同樣,也許父母等親戚朋友,當時不會理解,甚至會起煩惱。但你這樣一個正確的選擇與做法,最終也是為了他們,也是對他們的一種利益。傷害眾生不是佛法,但這不叫傷害眾生,這叫利益眾生,這是有智慧的利益眾生。

  家人不同意,自己也找借口:「原來我是想參加共修的,原來我是要出家的,但是家裡不同意。」然後就隨順他們,跟他們混。當下看是一種利益:「這個人好啊,他原來是要學佛的,但是聽家人的勸告了,沒去修法,沒去出家。這種利益他人、隨順他人,當時看是一種利益,但最終是一種傷害。這是一種沒有智慧、愚昧的做法。

  你沒有聽從,沒有顧及他們的感受,當時看是一種傷害,但最終是一種利益。這是有智慧的人的一種選擇和做法。所以我們現在要做一個有智慧的人,不能做一個愚昧的人。

  「我是想學佛,是想修行的,但是家裡的菩薩不高興,我要隨順眾生,要侍候家裡的佛菩薩,這就是修行么!」真正的隨順眾生,真正的照顧家人,應該是利益他們、幫助他們。你這樣幫助他們、利益他們,最終是害他們。說得都好聽:「我在家裡修,在生活當中修也是一樣嘛。」是要在生活中修,是要在工作當中修,但是你要有一定的成就。

  先把握自己,然後再去幫助他人。你連自己都把握不好,怎麼能幫助他人呢?連自己都沒有站穩,怎麼能扶他人呢?你這樣扶他人,結果兩個人都會摔倒的。佛講的,被水沖走的一個人,想幫助另一個被水沖走的人,結果兩個人都會被水沖走的。如果你想救他人,想把他人從水裡撈上來,你要先會游泳。或者你自己想辦法先到彼岸,然後再想辦法救他人。自己在水裡都要被水沖走了,怎麼能幫助他人呢?

  我經常強調,真正的修行在生活中,在工作中,但是你首先得荷槍實彈啊!什麼都準備好了,智慧有了,定力有了,然後再去面對社會,奉獻社會;面對眾生,救度眾生才行。如果自己一無所有,什麼也不是,單槍匹馬的,還說「我要幫助別人,我要救度眾生」。先別說這些大話了,還是先救度自己吧,然後再去救度他人。首先要依止善知識,依止寂靜處,去修去練!自己修成了、練成了,有智慧、有福報了,才能幫助別人。

  將佛法運用到生活、工作中,不容易啊!說起來容易,要做到很難。有人說:「我平時挺好的,但一遇到對境的時候就不行了。」「我平時挺好的,但是在家裡,在單位,又動心了,怎麼回事啊?」所以,先修好自己,有一定的成就,有一定的智慧,有一定的定力了,就沒問題了。

  在生活、工作中,吃喝玩樂都是修持的方法,行住坐卧都是修行的過程;將佛法、修行落實到生活、工作中,解決根本問題,真正解脫成就,就要將一切轉為道用。將一切轉為道用,需要有智慧,有定力,否則不可能。什麼叫轉為道用?就是最後要落實到生活,落實到工作當中,這樣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才能真正的解脫成就。

  我以前講過,沒有對境修一百年,不如在對境中修一剎那。但是在對境中修,沒有一定的智慧,很容易失敗啊!比如你今天要去跟別人打仗,先要訓練,如果一點訓練都沒有,你到戰場上跟別人戰鬥,你根本戰勝不了對方,而且一下子就被打敗了。我們經過訓練,然後再到戰場跟敵人戰鬥,也許會有失敗的時候,但是也不會太慘。

  這些道理要明白。有些人學佛,真的很糊塗。不能糊裡糊塗的,先要明白,然後才能做到。現在很多人都控制,控制不是好辦法。

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G+: https://plus.google.com/u/0/109241080891964801403/posts
Face 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8030749249&fref=ts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amgrinKhenpo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65

主題

1367

帖子

8101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101
10
 樓主| 悅音海螺 發表於 2015-1-20 14:30 | 只看該作者
  迴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諦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迴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G+: https://plus.google.com/u/0/109241080891964801403/posts
Face 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8030749249&fref=ts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amgrinKhenpo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65

主題

1367

帖子

8101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101
11
 樓主| 悅音海螺 發表於 2015-1-20 16:43 | 只看該作者
至誠頂禮大恩上師達真堪布!
隨喜大家聞法功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35

主題

2471

帖子

8711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8711
12
開心樹 發表於 2015-1-21 08:33 | 只看該作者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中「今日世尊,色身諸根,悅豫清凈,光顏巍巍,寶剎莊嚴,從昔以來,所未曾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65

主題

1367

帖子

8101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101
13
 樓主| 悅音海螺 發表於 2015-1-21 15:22 | 只看該作者
2011百日共修 壽命無常(五)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我們仍然要學修壽命無常。前面講過,壽命無常非常重要。

  我們要解脫、成佛,就要有出離心、菩提心和般若空性智慧。若是沒有弄明白無常的道理,對無常沒有生起定解,要生起出離心非常困難。我們應該看淡、看破世間的福報和利益,但若是沒有弄明白無常,不可能看得淡,也不可能放得下。

  這幾天我們講的都是一些粗大相續之無常,都是宏觀世界的一些變化。真正要看破、放下,一定要明白細微剎那之無常,就是微觀世界的變化。一切事、一切物、一切人,這些緣法,都在剎那剎那當中變,在剎那當中生滅。一剎那是生還是滅,是不可喻、不可言、不好說的。講無常的時候,只能講到這裡,不能再細緻地講了。若是再去推理、分析,就是空性了。所以要真正看破、放下,真正要懂得空性的道理,也要通過無常。尤其是明白了細微剎那之無常,並對這些生起了定解以後,才能領悟空性、證得空性,之前非常困難。

  剛才講的,真要看淡、看破,也要懂得、明白無常這個道理,這樣才能看淡,才能看破。為什麼?因為都是在剎那當中變,隨時都在變,沒有一點可靠性,沒有一點值得留戀的地方。就像水面上的水泡一樣。水面上的水泡看似存在,但是真正要拿出來,根本拿不出來。

  萬事萬物都是一樣,看似有,但是真正要通過智慧觀察的時候,根本找不到本性。這些道理明白了以後,才能生起真正的出離心,才不會把世間的一切看得太重,才不會留戀。之前只是說說,很難做到。

  我們要發願行菩提心,就要靠慈無量心和悲無量心。真正要生起慈無量心和悲無量心也要明白無常的道理。萬事萬物的事實真相是剎那生滅的,是不存在的、虛假的。但是眾生偏偏執著它為實有、真有,因此給自己帶來了很多的煩惱與痛苦。這些煩惱與痛苦都是自尋的、自找的。明白了這些道理以後,才能生起慈心和悲心。之前是同情心,根本不是真正的慈悲心。

  一般的同情心、慈心和悲心人人都具備,但這不是佛講的慈無量心和悲無量心。若是要在相續中生起真正的慈無量心和悲無量心,就要明白無常的道理,粗大相續之無常,細微剎那之無常。因為一切都是無常的、都是不可靠的,但是眾生愚痴顛倒,偏偏將一切都視為恆常不變,然後去執著,然後就煩惱、痛苦。有了慈無量心和悲無量心,才會產生真正的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否則,說「我要利益眾生,我要饒益眾生」,都是假的,都是表面上的。實際上根本不知道為什麼要為眾生,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利益眾生。就是跟著別人鸚鵡學舌。

  一聽別人說,佛、菩薩是利益眾生的,這個功德大、福德大,就跟著別人學,這叫鸚鵡學舌。生起慈悲心和願行菩提心,哪那麼容易啊?要證悟空性,就要明白粗大相續之無常和細微剎那之無常。尤其是細微剎那之無常,再進一步就是空性。

  講無常的時候,還沒有講到空性。但是通過無常才能領悟空性、證得空性。若是沒有明白細微剎那之無常的道理,怎麼能領悟得到空性呢?所以無論是生起出離心和菩提心,還是證悟空性的智慧,都要靠無常。對無常法有了甚深的了解、感受和體會,才能生起這些心。這就是為什麼說修無常重要的原因。

  很多大德高僧,包括我們的佛祖釋迦牟尼佛都非常重視修無常。為什麼說所有的足跡中,大象的足跡是最殊勝的;所有的修法中,無常法是最最殊勝的?因為無論是修法之初、中途,還是最後,無常都是必不可少的修法。所以無常法非常重要。

  這幾天我們一直在學修壽命無常。我們通過別的思維方式、方法,不一定能明白無常的道理,不一定能生起正見與定解,但是我們通過下面這些方法思維、修無常,才能生起正見與定解。我們講了思維外器世界而修無常、思維內情眾生而修無常、思維殊勝正士而修無常。

  思維世間尊主而修無常

  今天主要講思維世間尊主而修無常。世間尊主是指天上的、人間的領袖等,他們都離不開無常的本性。天上的,如天尊、神、仙、梵天王、帝釋王、遍入天、大自在天王等。他們的壽命都非常長、福報也非常大,還有神通與神變,可以說是整個世界的主宰。但是他們最後也要毀滅、死亡,逃不脫死亡的本性。人間的,如以前印度出現過很多金輪王、銀輪王、銅輪王、鐵輪王,能統治整個南瞻部洲,但是最終也都走進了死亡,離開了這個世界。還有以前印度的三巴拉王、三十七贊扎王等也都是統治和管轄很大的領域,擁有很多的財富,但是最終也都離開了這個世界。

  在藏地,也出現過很多像松贊干布、赤松德贊、赤熱巴巾等這樣的領袖,他們的權力、財富都非常不可思議,但最終也都離開了這個世界。在漢地,很多朝代如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等皇帝,所住的皇宮和天堂差不多,擁有的權力、勢力、地位、榮譽等,也非常不可思議的。現在我們看歷史或電視就能知道這些,但是最終也都離開了這個世界,而且大部分最後都特別絕望,死得非常慘!他們擁有這些財產,自己沒有用完,還怕別人用,於是就將它們埋在了地下。這些人死了以後,肯定都投生為鬼,或者畜生等,圍繞在那些財產的周圍,死後也放不下、走不了。

  我們跟那些天尊、國王、皇帝比,是天壤之別,連他們都離不開無常、逃脫不了死亡,我們就更不用說了。要地位沒地位,要錢財沒錢財,要神通沒神通,要神變沒神變,更是無常。一定要這樣思維。其實無論他們曾經擁有過多麼至高無上的地位,無論他們曾經擁有過多麼耀眼顯赫的權勢,無論他們曾經擁有過多麼無與倫比的江山、國土、財富,現在都已經變成歷史,化為烏有了。他們面臨死亡、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這些地位、權勢、財產對他們沒有一點的幫助和利益。

  我經常給大家講,沒有看破放下之前,財產、權力、名氣等都是障礙與傷害。看破放下以後,這些世間的福報都是方便與利益。但是我們都是愚痴、顛倒的,都沒有看破、放下,仍然拚命地賺錢、發財、爭這些權力與地位,實際上就是往火坑裡跳。沒有看破、放下之前,若是有錢、有權了,不可能給你帶來幸福和快樂,只能給你帶來煩惱和痛苦。

  錢越多,事越多;權力越大,壓力越大。

  佛為什麼不讓我們修世間的福報呢?若是想解脫、想成佛,不能求世間的福報,不能修世間的福報。因為在沒有看破、放下之前,這些都會障礙解脫,障礙成佛。看破、放下之後,世間的福報不用求自然就有,不用修自然就能得到。所以求世間的福報、修世間的福報,是一種愚痴、愚者的做法,不是智者的做法。

  實際上,可以說所有的眾生,包括動物及其他道的眾生,都在求解脫,即都不願意感受痛苦,都想脫離身心的痛苦。也可以說人人都求佛果、都嚮往佛果。雖然名義上沒有這樣說、沒有這樣做,但實際上就是這樣的,眾生都願意福慧圓滿。

  人們每天奔波忙碌,為了什麼?就是為了福報,為了智慧。人們每天聽課,參加培訓,看書,學習,都是為了增長知識、增長智慧。工作、掙錢、搞企業、做生意,都是為了增長、圓滿自己的福報。都求、都嚮往這些。雖然名義上沒有說要解脫、要成佛,但實際上就是。

  眾生、凡夫不知道解脫、脫離痛苦的方法。由於眾生是愚痴的,沒有智慧的,所以不會做令福報圓滿、智慧圓滿的事情,所想與所做是背道而馳的,相反的。然後去求、去修世間的福報,最終得不到想要的東西,達不到自己的目的,無法實現自己的願望。

  希望擺脫煩惱、脫離痛苦,但是卻越搞越亂、越搞越顛倒;不但擺脫不了煩惱、脫離不了痛苦,反而還給自己帶來了更多的煩惱和痛苦。想智慧、福報圓滿,特意去求、去修這些,都不是正確的方法。所以在沒有看破、放下之前,世間的福報都是障礙、痛苦和傷害。

  活著的時候,世間的福報一點用都沒有,死的時候更是障礙。面對死亡,知道要離開這個世界,一切都要失去了,即使有再多的財產、有再大的權力也帶不走,心裡還捨不得、放不下,這種痛苦難以言表。很多眾生,尤其是有財產、有權力、有地位的眾生,死的時候特別留戀、捨不得離開,都變成了鬼、神或者畜牲等,這就是障礙。

  所以真的看破了、放下了,能夠把握自己的時候;去利益眾生,弘法利生的時候,世間的福報都是需要的。但是這個時候,世間的福報不用求,自然就有了。所以,對我們的臨終有益、對來世有益的就是善根和福德。所以一定要好好地行善積德,好好地學佛修行,不要求、不要修世間的福報。

  你不求的時候,才能得到這些福報,你真的看破、放下了以後,有再大、再多的財產,即使財產猶如多聞天子;有再大的權力,即使比得上帝釋王、梵天王,也不會影響你。因為到那個時候,黃金和牛糞是等同的,知道都是無常的,都是虛假的,都是水面上的水泡,都是如幻如夢的,一點都不會執著,都不會在乎。

  這些世間的福報,若是不障礙你、不影響你的情況下,都是一些方便,可以拿來用一用,做一些事情。即使今天都要放下了,放棄了,留下了,也不會留戀。沒有什麼,誰用都是用。只要不受它的影響,不受它的束縛,就可以。即使有再大的權力,有再多的錢財也沒事。如果還是受它的影響,受它的束縛,就不行了。

  大家真的要明白,什麼叫做解脫?你是不是想解脫?你若是想解脫,就要看破、放下這些。若是沒有看破,沒有放下之前,不會解脫的。即使你有再多的財產,有再大的權力,也解脫不了煩惱,解決不了痛苦。也許內心的煩惱、痛苦更大、更嚴重了。

  希望大家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觀念,正確的選擇。學佛就是要做一個智者,做一個有智慧的人,不要再去做那些愚昧的事情。你不是已經下決心要學佛、要修行了嗎?那就不能跟凡夫俗子學。佛與凡夫是根本不同的兩種境界,天壤之別。凡夫什麼也不明白,什麼也不懂。

  什麼是真正的學問?什麼是真正的本事?看破是真正的學問,放下是真正的本事。即使你在別有的方面有再高的學問,有再多的知識,只是增加分別,增加執著。分別執著是遠離真理的,是違反真相的。不執著,不分別,才是清凈的、平等的,才是諸法的真相、真理。分別執著就是違反真相、真理了。你違反了真相,違背了真理,不僅不叫本事,不叫學問,而且內心還充滿了煩惱,充滿了痛苦。

  現在的很多知識分子都貢高傲慢,什麼都不放在眼裡,實際上什麼也不是,真可憐!每個人、每個眾生想得到的就是快樂和幸福么。但是越搞,快樂與幸福離自己越遠。搞企業的認為自己是個企業家,有地位和權力,認為這才是真正的本事。得到了快樂與幸福,才是你真正的目的與願望,有本事的話,你就去實現這樣的願望,達到這樣的目的。

  有地位,有財產有什麼用,你要的是快樂與幸福,但是這些並沒有給你帶來快樂與幸福啊!你暫時有幾個臭錢,你暫時有個漂浮不定的地位和權力,但隨時都會失去,那有什麼用啊?

  你不是追求快樂,追求幸福嗎?你有錢了,得到快樂了嗎?你有權了,得到幸福了嗎?沒有!還是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還是沒有實現自己的願望。這樣你就是沒有本事,你太窩囊了,真可憐!

  從小到大,不停地忙碌奔波,不擇手段,通過各種方式搞來搞去,結果離自己的願望、目的越來越遠。

  很多在山上修行的出家人,雖然沒有錢財,沒有地位,沒有權勢,每天也沒有去坑蒙拐騙、不擇手段,只是通過簡單的生活方式,通過簡單的方法,在山上,在山洞裡,在一個小小的屋子裡,那樣一坐,快樂就來了,幸福就來了,這才是真正的本事。

  有本事就要這樣,過程不重要,手段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實現自己的願望,能達到自己的目的。人人都是平等的,都在追求快樂,追求幸福。你可能有錢財,有權勢,有地位,但是卻沒有得到快樂,沒有獲得幸福。有的人有錢了、有權了,然後去吃喝嫖賭,最後卻家破人亡、走投無路了,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生不如死,連個畜生都不如。這不叫本事。

  所以我說了,真正的學問是看破,真正的本事是放下,因為看破了、放下了才能達到目的,才能有真正、永恆的快樂,才能有真正、永恆的幸福,這才是我們所求的。希望大家不要再顛倒!

  我們和有些眾生不一樣,和有些人不一樣,我們得到了人身,聞到了佛法,還有這麼好的學佛修行的機緣和條件,真的不要錯過,好好地利用這樣的光陰,把握這樣的時刻,學會看破,學會放下,把世間的一切都要看淡。

  今天有人說:「哎喲,出大事了,家裡出大事了!」明天又有人說:「出大事了,單位出大事了。」一問出什麼大事了?「家人起煩惱了,要跟我離婚。」單位出什麼大事了?是不是破產或倒閉了?「不是,領導在找我,若是再不回去的話,可能要開除了,怎麼辦啊?」開除就開除唄,有什麼啊?修行重要,還是那點工資重要?

  沒有什麼大事,這都不是什麼大事。

  這幾天一直在講無常,沒有恆常不變的,都是無常的,一切都會變,唯一不變的也會變,不要看得太重。他說要離婚也不一定能離婚,他說不離婚也不一定不離婚,這是緣份的事。緣盡了自然就離了,緣沒盡想離也離不了。現在很多人都是這樣,想離也離不了,不想看到,每天也要見面。沒辦法,這就是佛講的緣份,就是這樣的緣份。

  都會變的,沒有事。以前講過,愛也會變,恨也會變,沒有不變的。今天對你說「我愛你」,這也是假的,也會變;明天對你說「我恨你」,這也是假的,也會變。不管是愛或恨,不管是說「愛你」還是說「恨你」,都是他內心的一些感受或情緒而已,隨時都會變,是不可靠的,所以別當真。

  有的人一聽別人說「我愛你」,就當真了:「哎呀,有人愛我了,我還行,多幸福啊!」一聽有人說「我恨你」,就害怕了:「會不會傷害我啊?」別害怕,不會的。不要太當真了。不管他怎麼說,過幾天就變了。什麼都是一樣,你就像看電影、看戲一樣地看著這些,沒有什麼。

  其實我們最要注意的,最可怕的就是業力,現在都是被業力牽引著。如果想改變,就從取捨因果上下手,這才能真正的改變。結善緣,種善根,斷惡緣,消除惡業,不會有錯的。做為學佛、修行人,就要這樣,一切功夫都下在取捨因果上,下在斷惡行善上,這是唯一的方法,這是從根本上解決。

  如果有一棵樹,你不想讓它發芽、結果,而剪掉它的枝葉,不是好方法。它依然會發芽結果。你將它的根拔掉,從根上解決,以後它再也不會發芽結果了,這是最究竟的方法。如果你想改變命運,想改變自己的因緣,功夫就要下到斷惡行善、取捨因果上,這才是最究竟的,大家要有智慧。今天就講到這裡。

  迴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諦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迴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G+: https://plus.google.com/u/0/109241080891964801403/posts
Face 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8030749249&fref=ts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amgrinKhenpo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65

主題

1367

帖子

8101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101
14
 樓主| 悅音海螺 發表於 2015-1-21 16:38 | 只看該作者
至誠頂禮大恩上師達真堪布!
隨喜各位師兄聞法功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65

主題

1367

帖子

8101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101
15
 樓主| 悅音海螺 發表於 2015-1-22 19:38 | 只看該作者
2011百日共修 壽命無常(六)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我們也是學習壽命無常。在前面講的,人身,尤其是暇滿的人身,是學佛修行、解脫成佛唯一的機緣與機會。這樣的機會與機緣非常不容易得到。

  一失人身,萬劫難復。我們在前面也學習了人身非常的難得,尤其是暇滿的人身非常的罕見、珍貴、難得。我們現在也下定了決心,想好好地利用它,好好地珍惜它。我們依靠人身承辦自他究竟的利益,就是解脫成佛。

  既然這樣下決心、做決定了,就要抓緊時間,不能一拖再拖。一切都是無常的,尤其是我們的生命,隨時都會失去。若是不抓緊時間,在死亡來臨之前,沒有承辦自他的利益——解脫和成佛,我們就會錯過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這對我們的損失非常大。到時候一定會追悔莫及的。

  我們不能給自己留這樣的遺憾,一定要分秒必爭,全力以赴地跟死亡賽跑,讓我們解脫成佛趕在死亡的前面。在死亡來臨之前,解脫成佛,到達彼岸。這樣,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不害怕了,因為我們已經做好準備了,隨時在等待死亡,它什麼時候來,我們都歡迎。

  我們現在還沒有做好準備,還沒有解脫,沒有成佛。所以一定要抓緊時間,這就是我們現在要做的。這就是我們學修壽命無常的真實意義。

  我們知道人身難得,一旦失去了就再也得不到了。我們要解脫、要成佛,必須要靠人身,這是一個趁熱打鐵、唯一的機會。我們也下定決心了:利用人身承辦自他究竟的利益,其他的,尤其是到臨終,面臨來世的時候沒有任何意義。所以我們現在想承辦對自他的生生世世都有利益的事情,就是解脫成佛。

  我們現在雖然明白了修行的利益,也下定決心要解脫成佛,但是因為煩惱重、業障重,總是一拖再拖,懈怠懶惰,得過且過。所以要學修壽命無常,要讓自己如美女頭上燃火,懦夫懷裡鑽毒蛇般地,一剎那也不停止,一剎那也不拖延,抓緊時間學修!若是沒有生起這樣的急迫感,沒有這樣的心境,學修無常也沒有多大意義。

  我們明白了,下決心要趕在死亡的前面,那麼從現在開始、每時每刻都不能錯過。也許死亡來了,就把我們帶走了。那個時候,我們就會手足無措、追悔莫及,但是沒有用。在死亡面前,我們只能無可奈何、窩囊、可憐,沒有其他辦法。

  一切都是無常的,都在剎那剎那當中變,一剎那也沒有停止過,所以沒有什麼是可靠的,沒有什麼可執著的。我們這些人類也是,每天、每小時、每分鐘,甚至每秒種都在面臨死亡。現在整個世界每秒鐘死亡的人數是1.8人,每分鐘死亡的人數是106人,每小時死亡的人數是6360人。這裡的人當中不分國家,不分地區,不分民族,不分男女,不分老少。我們都有可能是這個數字裡面的人,也許是你,也許是我。

  全世界每分鐘會有106個人死亡,這106個人當中為什麼不會有你呢?你有什麼把握?你憑什麼說「不會有我」?

  你知道這個現實,但是你心裡沒有準備。我們的生命就在呼吸之間,隨時都有可能失去。我們要得到解脫,要成就佛果,一定要趕到死亡前面。一分鐘、一秒鐘也不能錯過。否則死亡來了,我們再也沒有解脫的機會,再也沒有成佛的機會了。一錯過就是永遠地錯過了,我們就要流轉輪迴,感受無窮無盡的痛苦,出苦無期。

  我們要明白諸法的事實真相與真理,若是沒有弄明白無常的道理,其他的道理是不會明白的。佛講四法印: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這是佛教的見地。不承認這些、不懂這些的人不是佛教徒。「諸行無常,有漏皆苦」,這兩個主要是在相上、在顯現上講的,可以說是名言諦,也可以說是世俗諦。「諸法無我」是諸法空性,無我和空性是從體上,從本性上講的。

  佛把諸法的事實、真相與真理,講得非常透徹,從時間的角度,佛講了過去、現在和未來,與現在的科學家、哲學家們不一樣。後者只講了一部分,只講了相上的,人們的見聞覺知所能感受得到的一些境界。

  佛講六道輪迴、三世因果,講得非常全面。現代物理學也講了一些因果,但講的只是小小的一部分,無法能講清楚三世因果。所以說佛法才是最究竟、最圓滿的。佛講諸法的真相真理的時候,不僅從顯現上或相上講,還從本性上或體上講。佛為什麼講二諦,就是名言諦或世俗諦和勝義諦?從顯現上,從名言諦或世俗諦的角度講,世間都離不開痛苦與無常。屬於世間的、名言的、世俗諦的,都是有漏的,有漏的皆是痛苦的。諸行指的是生與滅,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和合而滅,這些緣法都屬於是諸行,諸行都離不開無常。諸行與有漏,都是相上的、顯現上的,都屬於世間的、名言諦的。從這個角度來講,無常是本性。名言諦是勝義諦的基礎,要想領悟勝義諦,首先要明白名言諦,就是無常法。如果沒有弄明白無常法,對無常沒有生起定解,無法能夠領悟空性、證得無我。

  學佛修行就是要弄明白諸法的真相和真理,要弄明白諸法的真相和真理,首先就要弄明白、領悟、證得無常的道理。所以,對一個真正的學佛人、對一個真正希求解脫的人來說,無常法非常重要。

  前面講了,無常法是佛法當中最最殊勝的法。我們的傳承上師們也都非常重視無常法。華智仁波切讓我們通過各種方法思維、修行無常。思維外器世界而修無常、思維內情眾生而修無常、思維殊勝正士而修無常、思維世間尊主而修無常等。今天講思維各種喻義而修無常。

  第五,思維各種喻義而修無常。

  修無常法或其他法都一樣,簡單地用一兩個方法學修、思維,很難領悟或成就。大家若是真心想成就,就要依教奉行。讓你怎樣思維你就怎樣思維,讓你怎樣修你就怎樣修。

  在這裡主要針對人類講世間的正見。人類的壽命和福報有增的時候,也有減的時候,也是無常的。在這個世界,人類剛出現的時候,福報和天人差不多。有一種說法,人類最初來自光明天即二禪天。所以福報和天人的福報差不多,身高達數由旬。「由旬」是古印度的長度單位,五屍為弓,五百弓為一俱盧舍,八俱盧舍為一由旬。身體自然發光,具有神通與神變,以神變在空中行走,以甘露為食。後來有個人發現了,地裡面自然長出的一種食物,特別甜,無意當中嘗了嘗,覺得很好吃,然後又去吃。後來好多人都知道了,就開始以這種東西為食物。再後來,這種食物沒有了。但是人們還想吃,然後又發現了新的食物,這樣慾望與貪心就產生了。慢慢地貪心越來越重,身上的光也沒有了。後來長出莊稼了,又開始吃這個東西。剛開始誰吃、誰拿都行,沒有拿和積累的習慣。後來有個人起貪心了,明天或後天吃的,今天就積累起來,甚至積累一個月或一年以後的。再後來就發生了互相搶奪的現象。這時人們商量,要有一個人把大家管理起來,於是世界上第一個國王就誕生了,被稱為眾金王。眾是大眾的意思,大家沒認為他是繼承人,只是選一個比較善良、好的、都能夠信任的人當領導。由他說了算,他自己不用去采、收這些東西。大家去收,然後分給他百分之一、二或三。這是第一個國王——眾金王。後來國王就什麼都有了。

  後來男女之間有了貪慾,然後又蓋房子了,就這樣貪心越來越重,慾望越來越多,福報、壽命越來越小,就到了現在這個地步。我等大師釋迦牟尼佛,賢劫第四尊佛出世的時候,人的壽命量已經從無量歲減到了一百歲。這個「無量」不是無邊無際的無量,它也是一個數字單位,十的六十次方稱為「無量」。

  現在人的壽量越來越小,有些人說現在人的壽命是八十歲,有些人說是六十歲。以後還會往下減,福報也會往下減。現在很多人都不明白,以前的年代,人的壽命都很短,現在人的壽命都增長了;七八十年代,人們生活得都很困難,現在福報不是上來了嗎?第一,不能用世間這樣的變化來衡量;第二,物質的發展不一定是福報。

  人的壽命到十歲的時候,今天出生的嬰兒明天就可以出去工作,五歲就能成家生孩子,十歲時就到壽命了,就死了。這個時候會出現水災、火災、瘟疫等很多災難,經過這些災難,大部分人類都會死亡,只會留下極少數人。這幾年也是災難不斷:汶川大地震,玉樹大地震,日本大地震;非典、禽流感等瘟疫。以後地震、海嘯、戰爭、瘟疫還會越來越多。

  人的壽命量到了十歲的時候,會出現一個人,這個人是彌勒佛的化現,他和那些眾生不同,那些人的壽命量是十歲,身高是我們現在人的一肘,但是彌勒佛化現的這個人身高有兩肘,壽命也比那些眾生長。那些人生存特別艱難,長相也特別醜陋。但是彌勒佛化現的那個人特別莊嚴,又高又胖,滿面紅光的。那些人都覺得奇怪,都來問:「你是怎麼回事啊?你為什麼這麼好呢?」他說:「我斷除殺生了,不殺生就有這麼大的福報。」於是人們就開始跟他學斷惡行善,都不殺生了。慢慢地人的福報就上來了,壽命也增長了。壽命增至八萬歲的時候彌勒佛出現了,在印度金剛座示現成佛,輾轉法輪。

  人的壽命增長到八萬歲以後又開始往下減。所以福報和壽命也是無常的,有時候遞增,有時候遞減。我們看,最初世界、人類是那樣的一種狀態,現在已經到了這種地步了,以後福報會越來越淺薄,到最差、最不好的時候又會往上長。所以說,好是暫時的,不好也是暫時的,都是無常的。

  殊勝正士——佛菩薩、大德高僧;世間主尊——金輪王、銀輪王,國王、皇帝等。與他們相比,我們的壽命特別短暫,生命特別脆弱;與他們相比,我們就像是蒼蠅、蚊子等小含生。我們要對照、思維這些,然後修無常。

  還有思維一年四季的變化,夏天所有的草地一片青翠,雨水猶如甘露般,人們盡情享受舒心愉悅的美景。到實修中心看一看,心情殊勝又喜悅,五顏六色的鮮花爭奇鬥豔、絢麗多彩,好似仙境一般。但這也是無常的,再過兩三個月就開始變了,就到初秋了。那時候草坪也變黃了,樹葉也凋零了,然後就進入冬天了。冬天地凍如石,滴水成冰,寒風凜冽。夏天的那種景象,哪怕是一朵花,即使你走遍了整個麥爾瑪草原也找不到。

  四季在變化,我們的身心也在發生變——身體在變老,心情時好時壞,一切都在變化當中。仔細思維我們所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一切的一切,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無論是人、事、物,都在給我們展現著無常,都在讓我們成就、開悟、解脫。但是因為我們太頑固了,習氣太重了,所以沒有明白,得過且過,一切都錯過了,就是執迷不悟!

  還有生際必死,積際必盡,合久必分,堆際必倒,高際必墮,一切都是無常的。

  生際必死。有生就有死,在座的每個人都不是自然形成的,都是從母胎中出生的,既然如此,就必須要死。但死期是不定的,現在、一會兒,也許隨時都會死,誰也預料不到。

  積際必盡。我們不擇手段,不畏辛苦所積累、建立的財產、事業、權力、地位等福報,都是無常的,隨時都會失去,最終都會窮盡。窮盡的時間也是不定的,昨天可能還擁有萬貫家財,到了今天也許就會貧困潦倒、一無所有。看看報紙、電視,看看我們周圍的人,我們不是沒有聽到,沒有看到,沒有接觸到這些。前一天還是個千萬富翁,第二天進賭場了,一夜之間就身無分文了。有的連性命都保不住,家破人亡、走投無路。有的昨天還是領導,指揮著成千上萬人,到了今天或明天,就進監獄了,判死刑了。

  一切都是無常的,這些事業、財產、權力、地位都是無常的,隨時都有失去的可能。所以大家應該清醒,好好地將財產、權力利用起來,往世界銀行——阿賴耶識這個銀行里多存點錢。存到這裡的,將來都是可以帶走的。無論是去監獄,還是去地獄,面對閻羅王的時候都可以用得到的。若是你有善根、有福德,雖然出事了也沒有事,都會好起來的。真的,多付出、多奉獻,有付出、有奉獻才有回報。利用這些承辦一些有益的事情,沒有要求、不求回報地去上供下施,那才是真正有益的事情。

  我們無論是做慈善,做義工,還是上供下施的時候,如果有要求,求回報了,你所種的善就不是純善了,是有雜念的。就好比本來是一種很好的食品,有營養、有價值,但是裡面有毒。這樣,即使再好的東西也不能食用,也要倒掉。不要求回報,不求就有,求就沒有,求不得苦么。

  我們經常講,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沒有就不要勉強,有的人特別勉強:「我要為上師三寶賺錢,我要做很多事情。」沒有必要!福報是修來的,不是追來的,上師三寶用不著你來賺錢,這是找借口。「我要為上師三寶賺錢,如果賺了一千萬,我就捐九百萬;如果我賺了五百萬,就捐四百萬。」不可能,錢真的到手了,不要說捐四百萬,你連一百萬都不會捐的。有錢時的心態和沒錢時的心態不一樣。你現在沒有錢,你這樣說也是真心的。但是你真的有錢了,心又變了,又不一樣了。你現在的心情和那個時候的心情,你現在的想法和那個時候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需求、慾望、想法都是兩個世界的。

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G+: https://plus.google.com/u/0/109241080891964801403/posts
Face 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8030749249&fref=ts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amgrinKhenpo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65

主題

1367

帖子

8101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101
16
 樓主| 悅音海螺 發表於 2015-1-22 19:38 | 只看該作者

  所以不要這樣,有就好好地利用,能賺多少賺多少,能付出多少付出多少。有的人沒有還想去賺,還想去捐。你這樣還不如好好修行呢!你賺錢的時候,如果賺不到錢,錢就會轉你;你不去賺錢的時候,錢就轉不了你,這個時候你就可以賺錢;你真正賺錢的時候,錢轉不了你的時候,你才能賺得了錢。

  有多大的福報就享受多大的福報,有多大的能力就付出多大的能力。是要做功德,是要積福德,但是不要勉強。有些人很多時候就是勉強,給自己施加壓力,然後煩惱痛苦,最後就完蛋了。我們就是這樣犯錯誤的。不要給自己施加壓力,你真會學佛、修行了,這個時候不會給你帶來壓力,也不會給你帶來煩惱,一切隨緣而做。

  有的人覺得:「人家的福報太厲害了,我的上師太厲害了,有那麼多的弟子,有那麼大的寺院、道場,我也要這樣。」然後給自己施加壓力。你的福報還沒到的時候,即使給自己施加壓力也沒有用,福報到的時候,你自然就會有了。

  現在你的福報不到,因緣不到,就不要勉強,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一步一步地來。「你看我的那個同修道友,大功德主,捐了那麼多錢,我也要捐錢。」自己就想賺錢了,可是賺不了錢,卻把自己「轉」進去了,活該!沒有必要,那是他人的福報與因緣,你隨喜就行了。佛講了,你真心地隨喜,也能得到同樣的功德,沒有必要想盡辦法去賺錢。

  不要給自己施加壓力,不要勉強自己,學到哪兒算到哪兒,修到哪兒算到哪兒,只要不懈怠就行了。現在有些人,看到某個同修打座坐得好,作業寫得好,懂得也多。想想自己,沒有文化,也不識字,又開始給自己施加壓力了,吃不好,睡不好,越來越不行了。那是他自己上世修來的福報,你現在沒有這麼大的福報,沒有這麼大的根基,沒有這麼大的能力,應該多懺悔,然後盡心儘力地修:「我今生是這樣,但是上師說了,成就不是靠學問,而是靠信心。我沒有別的,但是我有信心,我今生一定能成就、能圓滿。即使我今生沒有成就,沒有圓滿,但如果我好好地斷惡行善,積累資糧,好好地學佛修行,來世我肯定能得到人身,然後再修,再成就,也行啊!」

  佛是慈悲的,佛法是圓融的,佛是不會放棄每一個眾生的。只要有善根,有緣分,你放心,不會落下你的。真的,沒有文化就沒有文化,做不了作業就做不了作業,你也不是沒有做,能做到就做,做不到也沒有辦法。自己好好聽,盡量銘記在心裡,然後去思維。句句都要記住是很難的,抓重點,能記住一兩句話,然後去思維也行。

  人和人肯定是不一樣的,福報不一樣,善根不一樣,緣分也不一樣,這是不能強求,不能勉強的。這都是過去世當中修的、積累的,每個人都不同。雖然,在座的每個人都是有福報、有善根的,都遇到佛法了,遇到了殊勝的大圓滿法,有這麼好的學佛修行的機緣和條件,這是共同的福報。但是,也有不共同的福報。什麼都有共業,也有個業。福報也是,有共同福報,也有個人的福報。所以不能強求,不能勉強,主要是盡心儘力地做,不懈怠就行了。

  合久必分,就是有聚就有散。無論是在單位,還是在家裡,還是在道場,一切都是暫時的,不是永久的。所以,不要太執著。在單位,不管是跟領導,還是跟同事在一起,也是緣分,應該珍惜緣分,和睦相處,多種善根,多結善緣,不要再去造惡業、結惡緣。領導批評你,指責你,看你不順眼,這也是你們之間的緣分,也是你的業障,你應該認命。你若是能轉為道用的話,他也是你的善知識。所以,沒有必要記恨、爭吵。和同事也是緣分,互相之間有一些矛盾和衝突,也是因果,是相互的業力,這是往昔結的惡緣,所以今生才會這樣。應該多懺悔,了這些惡緣,不能再結惡緣,重新結善緣,這樣就沒有這些恩恩怨怨了。

  單位有評選,自己想上去,結果某某同事上去了,心裡就開始委屈、埋怨了:「論能力、論成績,我也不差,怎麼他上去了,我沒上去呢?」這沒有什麼。他上去是他的福報,你的福報沒有爭過他,你沒有這個福報。其實也沒有必要委屈,上去就上去,這也是暫時的,不是永久的。

  若是你想今後再也不結這些惡緣,不願意感受這些惡果,就把握當下,不要再去造惡業、結惡緣,這就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了,這叫轉變因果。轉變因果才能轉變命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次是這樣的,下次就好了。

  在家裡也是,不管是母子,還是夫妻,都是暫時的。很多都是討債還債的關係,很多都是報怨討債的。沒有恆常的,相聚也是暫時的。相依為命的母子,互敬互愛的夫妻,最終也要分離。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臨各自飛。

  就當了緣了債了。不是我有多愛他,他有多愛我;也不是愛有多深,感情有多深,而是了緣、了債、還債。他對我好,我也要對他好,這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互相欠,互相還,這叫輪迴。

  我們不能再輪迴了。與妻子、兒女等,即然有了這個緣分,就要了這個緣,為了了緣而無私地奉獻、付出。他對你有感情或沒感情,有愛或沒愛,好或不好,都無所謂。若是真的為了了緣,就沒有這些事了,業力也沒有了,因為你是為了了緣嘛。緣什麼時候了了、結束了,就拜拜了。

  對於真正的修行人來說,若是緣沒有了完,債沒有還完,那真是SORRY(遺憾)。今生今世受再多的委屈,最終還是SORRY(遺憾啊)!因為債沒有還完!作為修行人,學佛修行了,也可以結婚成家,但這是為了了緣。我們不是攀緣,緣分來了也沒辦法,就要了,了完了就行了。有的人離婚了,還想找個老伴,別再找了。如果有這個緣分也不用找,對方自動就會找你的。會找到家裡來,送到家門口,那也沒辦法。但這也是為了了緣,沒有別的。

  兒女也一樣,既然投生為你的兒女,肯定也是緣分,肯定是前世的債沒有還完。為了還債,無論他怎麼不聽話,你也不要有委屈,要心甘情願地付出。心裡沒有這些煩惱,一切就都好了。任何事都是隨緣而做,這就是修行。

  師徒和同修也是無常的,也是合久必分,最終也要分離。現在在道場,有善知識和善友,自己要好好地把握這樣的機緣,多積累一些善根和功德,到時候分開、獨行的時候,自己就有好多福報和功德了,有了對付違緣、障礙的本事了。若是雖然遇到了善知識和善友,遇到了正法,但是自己沒有珍惜、沒有好好修,獨自而行時,兩手空空,什麼也沒有,這個時候誰也幫不了你。這就是佛說的,自己才是自己的怙主,自己才能監督自己,所以要對自己負責任。

  堆際必倒,曾經金碧輝煌的建築已經倒塌了,有些留下了一些遺產,有些僅剩灰塵或什麼也沒有了。現在建的寺院、實修中心等也都是這樣的,大城市裡的建築一個比一個高,一個比一個好。但是,再過幾十年或一百年,都會倒塌,變成灰塵的。這都是無常。

  高際必墮,無論地位有多高,總有一天會下台的。如國王、大臣、總統、主席等,最終都要下台成為普通老百姓。有些當官的,一旦犯了錯誤,就要進監獄,變成階下囚。一切都是無常的,沒有什麼可留戀、可執著的,一切都是說有就有,說沒有就沒有。有福報也沒有必要去積聚,沒有福報也沒有必要追求。

  比如住房,如果只有山洞或草房,就住山洞或草房,好好地享受生活。如果只有平房,就住在平房。草房有草房的優點,平房有平房的優點,萬事萬物,只要存在,就有它存在的意義和功德。所以多看優點和功德,別看缺欠和毛病,然後享受福報,享受生活,這也是一種完美。如果能住樓房,就住樓房。幾十平、一百平或幾百平,多大都可以。這叫知足少欲。知足少欲不是不吃、不喝、不穿;也不是吃不好的、穿不好的、住不好的。知足少欲是有平房就住平房、有樓房就住樓房、有別墅就住別墅,你就是這樣的福報,享受就行了。

  這些都是暫時的,沒有什麼。但是人不是這樣的,貪得無厭,住草房的時候想住平房,住平房了又想住樓房,「樓房多好啊,多方便啊,還有衛生間。」住樓房了就又想要別墅,「別墅多寬鬆啊,一層二層三層多好啊!」真住進了別墅,又想住皇宮,真住進了皇宮,可能還不滿足,還想住天堂!沒辦法,慾望越來越高,這叫不知足、不少欲。知足少欲是有多大福報享多大福報,有多大能力付出多大能力;不是非要穿破的、吃差的,非要住山洞或草房。

  親朋、怨敵,苦、樂,愛、恨,都是無常的。今天的親人,可能明天就變成了仇人;今天的仇人,可能明天就變成了親人。昨天的敵人可能變成了今天的恩人,昨天的恩人可能變成了今天的仇人或敵人,都是無常的。沒有永遠的親人,也沒有永遠的敵人。

  苦和樂也一樣,有一點點快樂了就活蹦亂跳、手舞足蹈的。有一點點不順了就悲痛欲絕、痛苦萬分。苦樂也是無常的,苦也不可能永遠苦,樂也不可能永遠樂,都是暫時的,所以不要太執著。

  快樂是痛苦的開始,痛苦是快樂的開始;勝利是失敗的開始,失敗是勝利的開始。沒有失敗也不會勝利,沒有勝利也不會有失敗,這都是相對而產生、成立的。要學會堅強、安忍,什麼都能忍受得了,苦也不動心,樂也不動心。快樂來了、順境來了不動心,痛苦來了、逆境來了也不動心,這叫真正的成就。這一切都是一種自然的變化、自然的顯現、自然的規律,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前一段是春季,天氣變化特別大,太陽出來了,有些人就在外面遛達,挺開心、快樂的;一會兒打雷了,下雨了,變涼了,有些人就跑到屋裡,把所有的衣服都穿在身上,愁眉苦臉的。不要這樣,任何情況下都可以自在地生活。不能跟水牛一樣,要像氂牛那樣。氂牛和水牛不同,氂牛的忍受力非常強,下雨的時候它也不會躲起來,陽光直射的時候也不會跑到水裡去。水牛就不一樣了,水牛身上的毛少,一下雨天涼了,就跑到圈裡躲著。太陽曬了,就跑河裡去了。

  有的人和水牛一樣,下點雨就趕緊躲起來。下的是雨不是兵器,不會有危險的,不用跑那麼快。雨水落身上了又有什麼,又不是紙糊的。在山上修練,必須要學會安忍,什麼都要忍,餓就餓,冷就冷。

  迴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諦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迴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G+: https://plus.google.com/u/0/109241080891964801403/posts
Face 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8030749249&fref=ts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amgrinKhenpo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65

主題

1367

帖子

8101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101
17
 樓主| 悅音海螺 發表於 2015-1-22 20:19 | 只看該作者
親朋、怨敵、苦、樂、愛、恨,都是無常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65

主題

1367

帖子

8101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101
18
 樓主| 悅音海螺 發表於 2015-1-22 20:20 | 只看該作者
至誠頂禮大恩上師達真堪布!
隨喜讚歎各位師兄聞法功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35

主題

2471

帖子

8711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8711
19
開心樹 發表於 2015-1-23 09:10 | 只看該作者
對待事物、人 ,不以自我爲出發點,完全、徹底、客觀及宏觀地去認知,産生正確的理解,從而處理問題,得出的圓滿結果所顯現出的智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65

主題

1367

帖子

8101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101
20
 樓主| 悅音海螺 發表於 2015-1-23 19:47 | 只看該作者
2011百日共修 壽命無常(七)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我們仍然要學習壽命無常,我們在前面已經學習過暇滿難得,我們都知道了,人身非常難得珍貴,即然得到了,意義重大,不能白白地浪費。

  那什麼是它真正的意義呢?人身本身是個垃圾堆,是個飯桶、皮囊。從頭髮一直到腳指甲,之間哪有一個乾淨的、能用的?怎麼能說珍貴呢?觀察一下,將皮膚剝下來什麼也做不了,連牛皮都不如,牛皮還可以做衣服、鞋子等很多用的東西,人皮什麼也做不了,誰敢穿人皮做的衣服或鞋子啊?皮的裡面就是肉,人肉不能吃,也做不了什麼。再裡面就是骨頭和內臟,也沒有一個是乾淨的、能用的或珍貴的東西。

  這樣一觀察,沒有任何珍貴的地方。那為什麼還說人身珍貴呢?是不是從小能上學,能學很多知識,知識淵博,這樣的人身就有意義、就珍貴呢?不是!學習一般的知識或學問,只能增加分別、妄想、妄念。「妄」是假的意思,假的怎麼可能珍貴呢?是不是因為能上班、能工作而珍貴呢?不是的,上班、工作只能造業、積累一些惡業,要麼是痛苦的果,要麼是痛苦的因,只能給自己增加痛苦,這也不是人身真正的意義,人身也不是因為這個而珍貴。那是不是因為能結婚、生孩子而珍貴呢?不是!結婚、生孩子,連螞蟻、蒼蠅、蚊子都會,這是輪迴的因和根,是虛假的、痛苦的。那為什麼說人身珍貴呢?因為人身是唯一能學佛、能修行、能解脫、能成佛的條件和機緣,是唯一的!所以人身難得、珍貴且意義重大。

  為什麼意義重大呢?因為能學佛修行、解脫成佛。就可以永久地擺脫煩惱和痛苦,獲得永恆的安樂與快樂。什麼是解脫?解脫不是暫時的快樂,暫時的快樂是種痛苦。凡夫是愚痴的、顛倒的,不知道真相;把假當成真,把苦當成樂。暫時的快樂和幸福是一種痛苦,因為都離不開無常的本性,本身就是三大根本苦,變苦、行苦和苦苦。解脫是什麼?解脫是永恆的幸福與快樂,以後再也不起煩惱,再也不要感受痛苦。這個意義還不大嗎?

  若是不學佛、不修行,不能解脫、不能得到永恆的快樂與幸福。不擇手段地得到一些利益或快樂也是暫時的,本身也是一種痛苦。所以,要得到真正的安樂,就要學佛修行,讓自己解脫、成佛。什麼是成佛呢?成佛是修福、修慧,達到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難道這個意義不大嗎?所以說,人身珍貴!

  為什麼說人身珍貴?就是因為能學佛,能修行,能解脫,能成佛。若是不學佛、不修行,最終不能解脫成佛,不能獲得佛果。人身就不珍貴了,是個垃圾桶,是個廢物。即使你的名氣再大,權力再大、是聯合國主席,擁有再多的財產,是世界首富,不學佛修行,這個人身也不珍貴,也是垃圾桶。甚至是個能動、能呼吸的垃圾堆。你的人身和畜生沒有區別,和廢物沒有區別,你愛聽不愛聽都是這樣,這是事實。你仔細地思維、觀察吧!

  前面講過了,餓鬼道和畜生道的一些眾生,擁有很多的財富和很大的名氣,你的財富和名氣無法和他們相比。一些空游餓鬼和畜生道的龍王,三界眾生都知道他們,它們的名氣、權力和財富比你大多了。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他們主宰著整個世間,很多眾生的命運都掌握在他們的手裡。名氣、財產、地位、權力等都不是人身特有的價值,不是人身真正的意義。

  你要好好地觀察和思維,之後才會明白,否則是不會明白的。因為你無痴、愚昧,沒有智慧。不要清高、傲慢,否則損失的是自己、傷害的也是自己。所以不要自傲,不能自贊。有些人覺得:「我懂很多理論,我有很多的財產,我有很大的權力,我能指揮很多人。」把自己抬得很高,不要這樣。人身真正的價值、意義是學佛修行,讓自己解脫成佛。這樣才不會浪費人身,才不會虛度光陰。一定要下決心、做決定,讓自己學佛、修行,讓自己解脫、成佛。

  有些人也知道人身的真正價值,學佛修行的重要性,但是現在不行,還不能修,等老了再學佛修行,再解脫成佛也不晚吧。我現在還年輕,要上班、工作,事情多,等退休了、老了,沒事了,再學吧。現在已經四五十歲了,快退休了,退休了再學吧,來得及吧。七八十歲的老年人想,今年有事,我身體挺好的,明年再學吧。你看,這些想法都是錯誤的。為什麼?就是因為沒有懂得無常的道理,沒有修好壽命無常的課程。

  壽命是無常的,生際必死,有生就有死,有一天肯定會死的,這個大多數人都知道。以前傳說中有長生不老葯,很多國王或皇上都派人尋找過,但這只是傳說,實際沒有。很多人都知道有一天會死的。但是我們現在為什麼一拖再拖、不精進?就是因為沒有明白死期不定,沒有去思維、觀察,隨時都會死亡。

  在前面講過,龍樹菩薩說「呼氣吸氣沉睡間,能得覺醒極稀奇。」真的,大家要仔細觀察、思維龍樹菩薩說的這個稀奇事。我們為什麼沒有覺得稀奇呢?反而覺得很正常、很應該。這哪有什麼稀奇的啊?睡著了、醒來了,這不是很平常、很自然嗎?一點都沒有感到稀奇。因為不了解死期不定的道理。晚上躺在床上,進入睡眠狀態,早上醒來了,這期間有多少次呼吸,一次又一次地呼出去了,又吸進來了;吸進來了,又呼出去了;又呼出去了,又吸進來了……每一刻每一次這樣的呼吸,都是奇迹,奇迹!人是怎麼死的?呼出去不吸了,不就死了嗎?氣吸進來不呼出去了,不就死了嗎?就這麼簡單,就隔世了。

  那麼多次的呼氣吸氣,連續不間斷地進行,早上還能從睡眠中醒來,真是奇迹,是大奇迹啊!這是行住坐卧的卧。還有行走。

  我們隨時都會死亡,我們從寮房一步一步地走到大殿,邁出第一步的時候,安然無恙、沒有死;邁出第二步的時候,沒有死;邁出第三步的時候,還沒有死。一、二、三、四步……一直進到大殿了,完好無損地沒死,還能聽聞正法,又發生奇迹了!為什麼?因為死魔就藏在你的身邊,如影隨形,隨時地、千方百計地要抓你、帶走你。沒有抓到、沒能帶你走,這是奇迹。我們現在坐在大殿里,聽聞正法,過一個小時能起來,然後能活著走出大殿,也是稀奇,奇迹啊!

  齋堂開飯了,都拿著碗去盛飯,然後呼嚕呼嚕地吃,都吞下去了,都沒中毒、都能消化,也是一種奇迹!你怎麼知道這口飯能咽下去、能消化、不中毒?有什麼把握?第一口飯咽下去了,有什麼把握這口飯、這頓飯是生緣而不是死緣呢?生緣少,死緣多,很多時候生緣也能變成死緣。就要這樣修壽命無常,生際必死,死期不定,隨時都會死去。到水房往杯子里灌水,喝的時候沒嗆著、咽下去了、也沒中毒,沒有變成絕症,真是奇迹!

  真的,發生在我們身上的奇迹太多了,這麼一想,都是奇迹。在山上死、在家裡死、還是在馬路上死,誰也無法確定。有的在山上死了,有的在家裡死了,有的在馬路上死了,都在給我們展現死亡與無常。怎麼一點感覺都沒有呢?在哪裡死,你有把握嗎?我們現在都在山上,是在大殿里死、在自己的寮房裡死,還是在外面的廁所里死,真的無法確定,沒有把握啊!有的人覺得:「我在廁所里不能死,我一天只上一趟廁所,就幾分鐘,不可能吧?」你有什麼把握,為什麼不可能?在我們身邊,也不是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情,有什麼可意外的?很正常。

  我們現在這些人,也許大殿是你的死地,也許寮房是你的死地,也許公共廁所是你的死地。在哪裡死無法確定,什麼時候死也無法確定。行、住、坐、卧任何時候都可能死去。你卧在床上睡覺的時候死,走動的時候死,安坐的時候死,吃飯的時候死,還是在其他的什麼時候死,誰也無法確定。每一分鐘、每一秒鐘、每一剎那也許都是自己的死期。用什麼方式死,站著死、坐著死、躺著死,誰也不好說;或者沒有吃好,死了;沒有喝好,死了;沒有穿好,死了。這些也許都是自己的死亡方式。

  現在都不愛聽死,還都害怕人的屍體,有什麼可怕的?你自己的身體就是屍體。沒有呼吸,也不能動,像石頭、木塊似的身體,有什麼可怕的?應該怕這個能動的活人,屍體也不能動,再怎麼恐怖,也不能傷害你。人就不一樣了,隨時都能傷害你。所以人的屍體沒有什麼可怕的,可怕是活人——能動的這個屍體。凡夫是顛倒的,不害怕能動的屍體,還親近、擁抱呢。害怕不能動的屍體,連看都不敢看,都躲得遠遠的。都不愛聽死,認為不吉利。死就是你,你就是死,有什麼不吉利的?死亡沒離開你,你不就是在剎那中生滅,在剎那中滅亡嗎?這不就是死嗎?你看一剎那也沒有停止、沒有離開過你,死魔跟你如影隨行,也不是如影隨行,死魔就是你自己,你自己就是死魔,有什麼不吉利的?如果有不吉利的,你自己就是不吉利的。都不愛聽死,都不願意學修死亡無常。不愛聽死,你就不死了?你不喜歡,你就不死了?無論你是否喜歡聽,是否喜歡修壽命無常,死就是你,你就是死,就是這樣確認的。不是我確認的,也不是佛確認的,這是真理、是事實。

  死亡一剎那也沒有離開過我們,我們都是在剎那當中死的。再次強調,死期是不定的,隨時都會死啊!這個明白了,你就開悟了,一切都解決了。這個是根本啊!想解脫、想成佛,想解決心靈上、生活上的問題,想圓滿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想功德圓滿,現在唯一的修法就是死期不定。隨時都會死,每一剎那、每一時刻、都是自己死亡的時刻,都是生命的最後一刻。能夠發自內心地這樣想、這樣做,叫活在當下。能活在當下的人,立即就能擺脫一切煩惱痛苦,立即就能圓滿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立即就能斷證圓滿,就解脫、成佛了。那怎樣才能活在當下?就是真正能夠明白、領悟死期不定的道理。這個含義很深啊!凡夫愚痴顛倒,不該害怕的時候害怕,該害怕的時候不害怕。正像米勒日巴尊者所說:「吾初畏死赴山中,數數觀修死無定,已獲無死本堅地,此時遠離死畏懼。」

  米勒日巴為什麼跑到山上去呢?就是害怕死,然後跑到山上反覆觀修無常,尤其是反覆觀修壽命無常,最終他證悟了死的本性,獲得了不生不滅的境界,擺脫了對死亡的畏懼。死本身也沒有實有,不是真有,它也是如幻如夢的。死而不死,不死而死,死就是不死,不死就是死。死也是一種顯現,一種自然規律。到那個時候也可以說是不死,也可以說是死,死了也是換個地方。他沒有死的時候,害怕死,他真正要死的時候已經不害怕死了。

  凡夫是愚痴的,顛倒的,在沒死的時候不害怕死,等到死的時候特別害怕死。應該先修無常,對死亡有畏懼感、緊迫感,然後精進修行,最後擺脫對死亡的畏懼。不害怕死的時候,就能安詳地死,自在地死,這就是一個智者,一個聖者。我們看凡夫,活著的時候不知道害怕,根本不在乎,根本沒有畏懼感,所以不修行,不精進。我們現在雖然學佛了,但是不精進,總是懈怠懶惰,得過且過,一切錯過了。死亡臨頭,面對這樣一個現實的時候,就害怕了。這個時候疼痛、畏懼,忍受不了,四肢不停地動,在地上挖四個洞。現在沒有人在床上挖洞,但是差不多把床單都磨破了。以前藏地條件不好,人就死在地下,死的時候就這樣,那個時候內心痛苦、恐懼,真的是無法形容。

  沒辦法,面對死亡的時候,就是這樣無可奈何、手足無措。那個時候就大聲呼喊,熱淚盈眶,快要斷氣的時候,還是閉不上眼睛,心裡還牽挂著兒女,實在是說不出話來,但還想說,就這樣無奈地離開世界。你們都看過人死的景象吧?過去有一句話:不見棺材不流淚。他不知道自己死期臨近了,見到棺材了,關在棺材里了,才知道害怕,這個時候沒辦法了。

  人斷氣的時候,屍體就開始變僵硬了,那些親人即使以前再喜愛你,再親近你,都漸漸地離開了,都不敢碰你,也不敢看你,然後把你關在棺材里,變成一個很恐怖,很沒用的東西,再過兩天就要火化了,一火化就剩一堆骨灰,什麼也沒有了。

  第六,思維死緣無定而修無常。聖天論師說:「死緣極眾多,生緣極稀少,彼亦成死緣。」剛才講的,什麼時候死,在什麼地方死,用什麼方式死,誰也無法確定。我們現在是娑婆世界的眾生,尤其是末法時期的眾生,現在的環境,對我們的生命危害特別多,就是死緣極眾多,生緣極稀少,有時侯生緣也會變成死緣。

  我們看外在的地、水、風、火四大。先看地大——地震。不說以前的,只說08年的汶川地震,去年的玉樹大地震,今年的日本大地震,僅一刻間,就讓無數眾生喪失了生命。汶川大地震,正好是在下午,人們都在上班、工作、忙各自的事務,根本沒有準備,突然地震了,無數眾生在無奈中離開了這個世界,多無常啊!玉樹大地震,正好是在早上,很多人還沒起床,還沒上班,還沒有出房間。有些人肯定是在洗漱,吃早餐,然後準備去逛街,或者上班、工作,肯定心裡準備了好多事情,可是根本想不到,突然就地震了。

  我們現在一點準備沒有,挺安頓,挺有把握的。你有什麼把握啊?現在突然地震了,我們不是也要立即離開這個世界,立即要死嗎?去年玉樹大地震的時候,也和我們現在一樣,一點準備都沒有,一點都沒有想到。心裡還在打算,要陞官,要做生意,要賺錢,要工作,還要做什麼什麼事等等。這個時候突然地震了,都埋在地下了,一瞬間就割捨了,這一生的生命就劃上句號了。今年的日本大地震也是,誰想到,誰知道,誰準備了?

  
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G+: https://plus.google.com/u/0/109241080891964801403/posts
Face 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8030749249&fref=ts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amgrinKhenpo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1 03: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