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九哥:中國房子已到了套現的最後時機(組圖)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5-1-12 08: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房子的融資和抵押價值隨時間推移而不斷縮水,房子的變現能力在供給過剩的關係中越來越差。而通縮經濟環境下,有現金支配成為了「王者」。因此撰稿人趙筱贇提醒,期待那些還沒有看懂市場的投資者們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最更多的現金儲備成為了未來度過危機歲月的最佳選擇。是時候該套現房子了。這一觀點值得關注。

  自1998年以來,由於種種原因,如個人房貸在利息很低的情況下從無到有的飛速發展,股市進入熊市等,中國房價都出現了持續大幅上漲行情。

  

  
  無論中國的房價怎麼漲,總會有一些房地產泡沫即將破裂,房地產市場馬上崩盤的聲音。普通購房者懼於這些聲音遲遲不敢下手,畢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買房花費了自己大半生的積蓄。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過去15年那樣房地產價格高速上漲同時投資也快速增長的黃金時期已經結束了。不過,不漲並不意味著下跌。

  據魯政委判斷,在未來幾年裡比如說一到兩三年的時間裡房價不會馬上下跌。從房價的上漲來說,在過去的15年裡從1998年開始一直到2013年,差不多15年的時間裡房價一直在比較快速地持續上漲。

  15年就是一代年輕人的老去,從2012年開始如果說以16歲-60歲統計,中國的勞動人口已經開始出現下降。從這個意義上講,真正未來能夠被城鎮化的人口相對於上一撥的嬰兒潮時期來說,其實已經開始在走下坡路。

  康宏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楊晨也表示,目前不論是從剛需上來講,還是基於地方財政收緊的局面,都不支撐房價下跌。

  楊晨認為,此前一些地方的樓市「限貸」是很不公平的做法,不加區別的一刀切誤傷了很多剛需購房者;另外,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事實:房地產市場的低迷會影響整個國民經濟健康發展。

  渣打銀行的經濟學家評論稱:「對房地產而言,最糟糕的情況也許還沒結束,但我們未發現有跡象表明,情況會突然惡化到'降價大甩賣'的程度。」

  當前,儘管中國貨幣政策明顯趨於寬鬆,但實體經濟的改善並不明顯。11月中國CPI同比增長1.4%,創2009年11月以來最低,而且CPI在今年5月份以來已經連續半年處於下降態勢。中國11月PPI下降2.7%,更是連續33個月下滑。

  申銀萬國發布宏觀研究報告指出,中國面臨最為嚴峻的通貨緊縮危機。報告指出,「數據驗證了之前的判斷,中國面臨的風險不是通脹而是通縮。」

  通縮壓力既有內憂亦有外患,所謂「內憂」是指內需不足,「外患」是以原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

  通縮將放大債務,對於整體經濟尤其重資產型企業、消費型企業不利,部分下遊行業例如原材料加工企業和公用事業能夠從中受益。

  持續的通縮是一場災難。經濟學的解釋是,在通縮的狀況下,人們對商品與服務的需求下降,導致價格下降,而人們會認為價格在未來還會繼續下

  通縮壓力既有內憂亦有外患,所謂「內憂」是指內需不足,「外患」是以原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 通縮將放大債務,對於整體經濟尤其重資產型企業、消費型企業不利,次貸危機之後主要經濟體都在與通貨緊縮做鬥爭,目前看中國面臨的形勢最為嚴峻。

  PPI連續33個月下滑 房地產投資持續回落是PPI降幅擴大的主因。由於房地產是過去總需求擴張的主要驅動力,相關房地產產業鏈的產能快速生長。

  


  當房地產走入長周期下行區趨勢,受制於產能過剩和總需求不足,在產能過剩未被出清之前,工業品價格會持續負增長。經濟層面的大環境如此,個人的財富增長也受制於其中。

  由於推遲購買,對企業的生產或者服務需求進一步下降,因而將導致更高的失業率,企業開出的工資更少或者減少雇傭,由於人們的收入減少了,只能更加減少需求,這樣又使得價格進一步下跌,由此開始一個持續朝下的螺旋過程……最終導致經濟衰退。

  次貸危機之後主要經濟體都在與通貨緊縮做鬥爭,目前看中國面臨的形勢最為嚴峻。申銀萬國認為,貨幣政策再也不能夠無為而治,預計將果斷進行對沖,維持中國再次進入量化寬鬆周期的判斷,預計未來12個月最多可以有3次降息6次降准。

  與物價普遍上漲的通脹相反,通縮會顯得消費者的購買力增加,也就是「錢更值錢」了。不過持續下去的結果就是,企業債務負擔加重、失業率上升,進而使得整個社會的財富縮水。

  在通縮環境中,當然是現金為王。雖然持有現金沒有太多利息收益,因為那個時候,儲蓄類產品的利率、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率都會比較低,但物價下跌相當於現金增值,而且持有現金能擁有最大的靈活性。

  Simonds家建集團首席房產投資策略分析師劉磊分析稱,房子的融資和抵押價值隨時間推移而不斷縮水,房子的變現能力在供給過剩的關係中越來越差。而通縮經濟環境下,有現金支配成為了「王者」。

  期待那些還沒有看懂市場的投資者們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最更多的現金儲備成為了未來度過危機歲月的最佳選擇。是時候該套現房子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5: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