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公務人員要正確看待利益得失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公車改革是一次深刻的利益調整,上下對稱而不是另搞一套,聯繫實際而不是閉門造車,方能讓改革上下貫通、統籌兼顧、謀求實效

  迎來新一年,改革再出發。據報道,經過半年推進,中央和國家機關公車改革已基本完成,地方公車改革大幕次第拉開,部分省份已給出推進時間表。從現在算起,在年底前兌現基本完成地方黨政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承諾,只剩下不到一年的時間。這項重要改革,已經到了見真章、求實效的關鍵階段。

  公車改革之所以備受關注,既在於一些地方和部門公車超標配備、使用費用高企、公車私用嚴重等積弊難除,更在於改革進程的推進艱難。從1994年《關於黨政機關汽車配備和使用管理的規定》出台算起,公車改革已經摸索了20年。新一輪公車改革能否觸動乳酪改到位,考驗著改革者攻堅克難的決心,也影響著公眾對改革進程的認知。

  去年7月,中央下發《關於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從頂層設計的高度給出了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如今,中央和國家機關率先推進車輛封存和補貼發放,讓外界看到了中央帶頭改革、以上率下的決心,不僅擦亮了重實效、重然諾的「改革名片」,也為各地的改革實踐樹立了榜樣。當前要做的,是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督促一級辦,將改革的壓力和方法傳導到基層治理的末梢。

  公車改革從中央向地方推進,如「正入萬山圈子裡」,改革的困難將會是「一山放過一山攔」。涉及80萬輛公務用車,僅從數字上就足以咂摸出本輪公車改革基層落實的龐雜繁蕪。且不說不同地區,同一單位的不同崗位都有著不同的公務出行需求,如何結合實際設定補貼標準?對於經常下基層的公務員,如何以合理的補貼標準,調動他們履職盡責的積極性?更多問題還有,數量龐大的司勤人員怎樣妥善安置,貧困地區的車改成本誰來分擔……

  一面是厲行節約、降低行政成本的底線要求,一面是社會對濫發車補、公車隨意處置的擔憂,還有少數人「車補這麼低,以後不出差了」的議論,公車改革在基層落實中,顯然需要正視問題、對症下藥。頂層設計不可能事無巨細,地方實踐需要因地制宜,按照中央確定的原則和目標想辦法、抓落實,從改革方案到推進措施,同中央要求和社會關切進行有效對接。

  公車改革是一次深刻的利益調整,上下對稱而不是另搞一套,聯繫實際而不是閉門造車,方能讓改革上下貫通、統籌兼顧、謀求實效。落實就要深入實際、把脈問診,加強調查研究,細緻統計測算,汲取各方意見求得各方共識,形成周密而又可行的改革方案,才能心中有譜、施行有序。對於改革可能遭遇的思想波動、推進阻力,也需要引導公務人員正確看待利益得失,打通梗阻的思想認識。同時,引入公眾參與和監督機制,讓公眾評判改革成效,還要用好督查這個改革適配器,強化中央指導和督促評估,確保改革的質量和進度。

  明確底線,傾聽期待,正視問題,其實也是各領域改革的現實語境。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制度改革,地方國企負責人的薪酬改革,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的居住證制度改革……新的一年,更多像公車改革這樣的啃硬骨頭式改革,都將進入密集施工期。氣可鼓而不可泄,改革勢頭需要繼續保持,對接實際、尋求共識、靈活施策,就能持續激發深化改革的正能量。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快車道上,掛空擋肯定行不通。抓准著力點,踩好落實的油門,才能讓改革有序平穩推進,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2: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