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核潛艇為何讓美軍如芒在背?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鳥兒不早起 發表於 2014-12-11 08: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關於中國戰略核潛艇一直是美國方面關注的焦點。近日美國媒體報道稱,中國正準備用能夠打到美國的核導彈武裝其最隱秘的潛艇,從而為核武庫披上隱形外衣,以在遭到敵人打擊後進行報復。在中國首次核試驗50年後,幾乎難以監測、裝備巨浪–2核導彈的晉級潛艇將賦予中國更大的靈活度回應攻擊。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11月提交的年度報告說,這種核潛艇可能於年底前首次帶彈巡航,「讓中國首次具備可靠的海基核威懾力」。目前中國擁有三艘這種晉級潛艇,2020年前有望再增兩艘。每艘可以攜帶12枚巨浪–2導彈。巨浪–2射程4598英里,從中國近海發射可以打到阿拉斯加,從日本南部水域發射可打擊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從夏威夷西部水域發射可以打擊美國西部本土,從夏威夷東部水域便可覆蓋美國全部50個州。

  事實上,美俄等主要大國曾動用舉國之力將核軍備從單一的陸基力量轉化為陸基、空基、海基「三位一體」的核軍備模式。而當代的核裝備發展卻表現出更多偏重於發展海基打擊力量。美國海軍裝備的「三叉戟」IID3導彈射程超過1萬公里,並可攜帶多個核彈頭。俄羅斯的「布拉瓦」設計指標也與「三叉戟」IID3極為接近。毫無疑問,戰略核潛艇已經成為信息化條件下世界軍事強國的主要威懾力量,更是一國的戰略基石和強盛象徵。而作為核能量載體的隱形潛艇更是堪稱為「國之重器」。

  眾所周知,中國一直奉行最低威懾政策,保持少量的戰略打擊能力。這是中國反擊能力和維護大國地位以及國家安全的關鍵所在。在21 世紀以前,中國戰略打擊力量一直以陸地為主,包括地下井和機動式戰略導彈,但是在太空偵查日益發展、戰略導彈精度日益提高的今天,偽裝再好的地下井也很難逃過對方的偵查系統,而機動式導彈雖然生存能力較強,但敵方仍可以憑藉分析交通線或者派出諸如B-2隱身轟炸機進行遊獵的方式來尋找。尤其是在美國逐漸加大在亞太反導系統建設的今天,中國的核戰略威懾能力可靠性就會下降。在這種情況下,發展戰略核潛艇的重要性顯然更加突出。

  近年伴隨著中國軍力不斷崛起,美國如坐針氈,高調宣稱「重返亞太」。2013年3月15日,美國防長哈格爾宣布,美國將在日本南部部署第二部X波段預警雷達,並擬在菲律賓部署第三部該型雷達,一再勸說韓國加入美國導彈防禦體系,從而形成監控中國向東發射導彈的完整之弧。同時,美國將在阿拉斯加州增設14個陸基導彈攔截系統,並在加利福尼亞州以外的美國本土新建導彈攔截系統。

  目前,美國正將大量的電子偵察機部署在西太平洋的敏感地區。前不久,有關中國殲-11B戰鬥機在海南島外攔截美國P-8A巡邏機的新聞引起各方關注。需要指出的是,這次事件雖然發生在空中,但是主角卻在水下。從相關新聞報道來看,此次事件是由P-8A追蹤中國核潛艇而引發的。可以說,這次事件表明美國正千方百計獲取中國核潛艇的行蹤及相關信息,為未來的作戰行動提供依據。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美軍逐漸加大在南海等敏感地區的部署。可以預計,美軍下一步必定會對中國採取類似冷戰時期對蘇聯戰略核潛艇呢呀的前沿部署戰略,即派遣攻擊型核潛艇前出到海南島的海軍基地附近,對中國戰略核潛艇進行近距離監視和跟蹤,這也意味著中國海軍面臨的水下威脅將越來越大。對此,中國一方面要加緊在潛艇進入南海咽喉要道的控制,布置海底聲吶列陣,掌握相關海域的水下態勢,提高中國海軍水下警戒能力;另一方面,加快在南沙群島建立軍事基地,將敵方儘可能的驅逐南海之外。

  從以上的分析不難發現,在美國戰略重心東移的大背景下,為實現軍事力量長遠發展,美國還需要中國這樣一個有潛力的大國為假想敵,服務於國內政黨、部門和集團利益需要,方便軍方套取國會預算,為美軍工利益集團贏得大筆訂單。同時炒作和渲染「中國威脅論」,加強在中國周邊部署導彈防禦系統和進行抵近偵查,為未來的作戰行動提供依據。

913

主題

1134

帖子

6398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398
沙發
我為人父 發表於 2014-12-11 15:06 | 只看該作者
地球上70%的海洋麵積,遼闊的海洋,幾百、幾千甚至是上萬米的深度,讓核潛艇的隱蔽性更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21: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