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發表「海洋界限」會給中國添堵?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4-12-10 09: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昨天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美國國務院網站近日發表題為「海洋界限——中國在南中國海的海洋主張」報告。中方對該報告有何評論?洪磊回答說: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和相關權利主張是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並為歷代中國政府長期堅持。中國一貫致力於同有關當事國在尊重歷史事實和國際法的基礎上,通過直接談判和友好協商,解決南沙群島部分島礁領土爭議和南海部分海域海洋權益主張重疊問題。美方報告無視基本事實與國際法理,違背其作出的在南海問題上不持立場、不選邊站隊的承諾,絲毫無助於南海爭議的解決和南海地區和平穩定。中方敦促美方恪守承諾,謹言慎行,客觀公允地看待和處理有關問題。

  目前我們還沒看到美國國務院網站近日發表題為「海洋界限——中國在南中國海的海洋主張」報告一文,但我們可以透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回答記者的提問看出美國又是在攪混水。應該說,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根本不是什麼中立,就和在釣魚島問題上一樣,沒有立場就是立場,也是在一定階段不便直接說不想惹得中國人不高興罷了,如果真把美國逼急了它是一定會說不利於中國的實話的。

  總的來說美國是不願意看到南海將成為中國後花園的事實的,相反也只能通過對南海各聲索國的支持來給中國添堵。儘管美國為了維護海上霸權不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上簽字,但它卻支持越南、菲律賓等國利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南海島礁的聲索,另外一個理由就是維護航行自由,所以我們要跟美國說理那就選錯了對象,從一定意義上講,我們只要維護好跟美國間的那一層紙不要捅破就行了,我們只要通過不斷變換手法就能實現我們在南海的利益,應該懂得這是場長期的較量,甚至要做好 「世界大同」國家消亡前長期鬥爭的準備,因為這不僅是場主權之爭,更是場利益之爭。

  本月7日,外交部受權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菲律賓共和國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轄權問題的立場文件》,這個文件發表得非常及時,它不僅從法律角度全面闡述了中國關於仲裁庭沒有管轄權的立場和理據,更重申我國不接受、不參與該仲裁的嚴正立場。但我們也應該看到這種糾紛中的自說自話,相信菲律賓也一定能拿出曲解和斷章取義的有利於自己的解釋,所以說在人間最難解決的就是糾紛。照理說法院應該是最好的去處,但在實際的操作中,法院也多是採取調解的辦法,最後是雙方當事人沒有一個會實現自己的完整訴求,因為雙方如果都不妥協不各退一步,事情就永遠無法得到解決。即使雙方發展到拳腳相加,那最後還是得有警察介入,最後還得接受調解。

  實際上南海問題之所以凸顯跟中國具備了一定的解決能力有關,不過現在還停留在初級階段。爭吵自然是少不了的,除了美國外其它域外國家很少發聲,這裡面的原因有二。一個是認為與我無關,再就是不願過早參合,但如果南海發生了什麼,美國號召了之後一定會有不少的跟班,就像美國鼓動制裁俄羅斯一樣。所以說中國也一定是有所顧慮的,不僅需要對國際社會做出足夠的耐心解釋,更需要變換鬥爭手法不斷實現對南海的實際佔有,同時也只有做到穩步推進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就和釣魚島問題一樣,我們不應該懷疑美國的干預決心,相信只要不引發軍事衝突美國就沒有介入的借口,而如何能保證不發生軍事衝突又絕對是一種戰略智慧。所以我們看到,中國無論在何種場合都宣傳自己的柔性外交理念,目的就是要讓世界放心,只要我們不拿起槍別的人自然也會把端起的槍放下,而隨著條件成熟也一定會本著先易后難的原則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解決,而這裡面不僅關係到各當事國的態度,也關係到十八棒子都打不到的美國,因為到目前為止美國還是世界老大,我們不能不考慮它的態度。

  正像我剛才說的,維護海洋權益我們只進行到初級階段,不能一口吃個胖子,重要的是遇到阻力時我們需要進行策略的變換,就像前面有座高山我們完全可以繞一下,而真正解決問題還需要對我們具備迎刃而解實力的等待。

  我們知道,奧巴馬在12月3日首次公開談及自己的訪華之旅時就曾表示:「中美兩國都期望建立一個有效且具建設性的關係,但中國仍必須妥善處理網路安全和東海南海爭端等問題,因此美方仍將以謹慎清晰的思維來推進中美關係。」由此看來,在東海和南海問題上都在展現中美博弈,這也是中國所認真對待的原因。

  應該說美國國務院網站近日發表題為「海洋界限——中國在南中國海的海洋主張」報告只是又一次表達美國政府的看法,目的就是給中國添堵。我想,由於美國政府在立場上的出爾反爾和表達的多樣性,因此我們也只能一笑了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5 11: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