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解讀習近平親自拍板專項巡視:觸動的利益勢力大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鳥兒不早起 發表於 2014-11-26 09: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看到這個題目我覺得我有必要自我介紹一下,因為島上的老鑽風們都說我是腐界小王子哦不反腐小王子……水瓶座A型足球隊德雲社這種事情我會告訴你么?

  最近腐界哦反腐界呢,最火的事情當然是專項巡視了。昨天時政公號「政知局」的編輯小哥,說是因為按照新聞聯播鏡頭播出的東西寫了篇稿子然後被批泄密要寫檢討,但是即使頂著這種風險,這事兒還是要說一說的。

    首次公開談話畫面的專項巡視

  照王岐山一項雷厲風行的作風,「專項巡視」這個在今年1月首次被提出的概念,今年已經「巡過三輪」。

  巡視的對象也很有意思。第一輪,巡視了科技部、中糧集團和復旦大學;第二輪,巡視一汽集團、中科院和國家體育總局;第三輪,巡視的對象一口氣暴增到了13個。

    13個巡視對象大約可以分為三類:

  一些傳統意義上被視為「清水衙門」的國家部委,如文化部、環保部;事業單位,如中國科協、全國工商聯、國際廣播電台;大型國企,如南方航空、中國船舶、中國聯通、中國海運、華電、東風汽車、神華、中石化。

  截止到今天,對外發布了進駐消息的是中石化和文化部。而中石化則由於那個在CCTV上被播出的「畫面」,而讓外界對此前從未披露場景的巡視工作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

  在當天播出的新聞里,石油巨頭中石化的老總傅成玉坐在一張桌子前,他對面坐著的兩個人,是本輪巡視組的組長趙文波和巡視組成員徐愛婷。

  被媒體描述為「反腐老兵」的趙文波,此前已經先後參加過四輪巡視,每輪都在第六巡視組任副組長,這一次終於被「扶正」;而他最「彪炳」的戰役,則被認為是挖出了山西的「塌方式腐敗」。

  而徐愛婷作為巡視組中首次被公布的女性,此前報道頗少。上一次出現在新聞里還是2005年。彼時她從中紀委監察部駐國家糧食局紀檢組副組長、監察局局長的任上,調至公家工商總局任相同職位。

  今天的中紀委旗下官方報紙《中國紀檢監察報》,刊發了此次巡視組進駐中石化的場景和細節。

  據報道,在當天同時開始的四個談話小組談話中,傅成玉走進的第一組用時最長,一共談了2個小時。其他用時最短的談話對象,不過進去「1V2」了 15分鐘。巡視組的兩人,一人主問,一人主記;問的問題則有提綱,諸如「是否存在權錢交易、以權謀私、貪污賄賂、腐化墮落、違反廉潔從業規定等問題」、 「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方面存在哪些突出問題」等。

  至於誰會接受問話,這份名單並非被巡視單位提供,而是由巡視組決定。這也就意味著,在來之前,巡視組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功課。

    為何選擇這些巡視對象?

  中央直屬單位、國家部委、事業單位、央企等加在一起,有幾百家。如何選擇專項巡視的對象,其中是有講究的。

  這種「講究」,從歷次巡視的單位構成中即可窺知一二。

  按照中紀委的說法,專項巡視,可以針對一件事、一筆經費、一條線索進行,那麼可以想見,這些線索要麼之前就為中紀委掌握,要麼就來自於舉報和檢舉。

  而要達到王岐山所說「舉一反三」的效果,避免專項巡視就事論事,這些巡視的問題肯定是具有代表性的。

  比如巡視復旦大學,在中央巡視組的反饋意見中,就有包括「科研經費使用混亂、違規現象突出」、「江灣校區基建工程嚴重違規,存在安全和腐敗隱患」的問題。這些問題之前即有報道稱網帖已有舉報,而巡視結束后,更有媒體報道該校的15名校領導全部被提醒談話,以示誡勉。

  類似的科研腐敗隱患,同樣在巡視中科院的時候發現。這一次,巡視的反饋表述是「科研經費管理使用方面違紀違法問題和國有權益損失問題比較突出,基本建設領域違規違紀問題多發,擅自改變科研用地用途搞經營性開發」。

  另外一些「清水衙門」的專項巡視也有跡可循。

  比如中國科協,其黨組書記申維辰已經落馬,對該部門的巡視,一方面有「按圖索驥」的可能,另一方面也涉及科研管理領域的問題;對文化部、環保部等部門的巡視,則可能是針對近年來這些部門手中日益增加的審批權和經費使用權。安徽省的環保系統就曾在2013年曝出窩案,130多名貪腐分子落馬,基本覆蓋了安徽省全部的16個地市。

  而另一些巡視對象的選擇,則可能是因為「群眾呼聲」。比如被反饋存在「賽事審批和運動員裁判員選拔選派不規範、不公開、不透明;比賽違背公平原則、弄虛作假,破壞賽風賽紀現象比較嚴重」問題的國家體育總局,和幾次巡視中都成為巡視對象的央企。

    為何需要習近平拍板?

  前兩天,微信公號「人民日報政文」刊發了一篇文章,由該報專業聯繫中紀委的記者親自執筆。該文透露了一個細節:無論多忙,「習近平都要親自確定巡視的對象,親自審閱每份巡視報告,親自聽取每輪巡視成果彙報、發表重要講話,指導下一輪巡視開展的思路」。

  老大親自發話、親自選擇、親自拍板,待遇還是蠻高的。不過話又說回來了:為什麼巡視這些單位還得老大親自拍板?

  我們只能用常理再次分析一下。

  可能的原因無非幾點:

  一,涉及的人和事可能層面比較高,觸動的相關利益集團勢力比較大。二,巡視針對的「一件事,一個人,一個下屬單位,一個工程項目,一筆專項經費」可能看起來比較細節化,但是可能具備全局性的意義。

  對於前者,目前還沒有太直接的信息披露。但是對於後者,選擇的邏輯已經很明晰。

  比如對於高校、科研院所的專項巡視,可能確實來自於舉報、來自於網帖檢舉。但是這個問題並非孤例。從人民大學的招生腐敗案件,到復旦大學的基建混亂,再到中科院的科研經費使用不規範,其中都透露出目前科研機制的問題。

  或許也正是因為在專項巡視中發現的這些問題,習近平親自挂帥的中央深改小組,才在今年的第六次會議上專門提出了科研體制改革的問題。

  以前政府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局面,才能用一個改革方案徹底扭轉之。

  再比如,國企。此前中石油的腐敗窩案已經足夠震動,之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副總經理戴春寧、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的落馬,也解開了國企腐敗的一角。雖然中糧集團的「高爾夫會員卡」、一汽集團的「汽車銷售和資源配置」問題看起來「很細節」,但是這些細節疊加在一起,就構成了央企改革的動力。

  有望在明年公布的央企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可能也有這些腐敗案件和巡視報告的「軍功」。

  畢竟,對於反腐來說,查誰、查到什麼程度是一個目的,肅清官場、整飭生態是一個目的,但更重要的目的,還是為改革鋪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06: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