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猛將張飛原來還是個文藝青年(圖)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4-11-1 14: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三國演義》里的張飛是位重情重義嫉惡如仇,膚色黝黑的酷哥,同時,武功了得、粗中有細,忽悠了曹操一下,就讓曹操載了大跟頭。曾多次主動挑戰號稱武功天下第一的呂布,呂布竟曾一度忌憚張飛。大嗓門更是張飛的看點,大鬧長坂橋,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倒撞於馬下。

  

  
   《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劉豫州敗走漢津口>「卻說文聘引軍追趙雲至長坂橋,只見張飛倒豎虎鬚,圓睜環眼,手綽蛇矛,立馬橋上,又見橋東樹林之後,塵頭大起,疑有伏后,便勒住馬,不敢近前。俄而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淵、樂進、張遼、張郃、許褚等都至。見飛怒目橫矛,立馬於橋上,又恐是諸葛孔明之計,都不敢近前。扎住陣腳,一字兒擺在橋西,使人飛報曹操。操聞知,急上馬,從陣後來。張飛睜圓環眼,隱隱見后軍青羅傘蓋、旄鉞旌旗來到,料得是曹操心疑,親自來看。飛乃厲聲大喝曰:「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聲如巨雷。曹軍聞之,盡皆股慄。曹操急令去其傘蓋,回顧左右曰:「我向曾聞雲長言: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輕敵。」言未已,張飛睜目又喝曰:「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死戰?」曹操見張飛如此氣概,頗有退心。飛望見曹操后軍陣腳移動,乃挺矛又喝曰:「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喊聲未絕,曹操身邊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倒撞於馬下。操便回馬而走。於是諸軍眾將一齊望西奔走。正是:黃口孺子,怎聞霹靂之聲;病體樵夫,難聽虎豹之吼。一時棄槍落盔者,不計其數,人如潮湧,馬似山崩,自相踐踏。後人有詩讚曰:「長坂橋頭殺氣生,橫槍立馬眼圓睜。一聲好似轟雷震,獨退曹家百萬兵。」」

  張飛因此博得了「萬人敵」猛將的雅號,他不僅在軍事上有勇有謀,而且還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文藝青年。據明代卓爾昌《畫髓元詮》記載,張飛不但喜歡畫美人,書法上更是擅長草書。《丹鉛總錄》中記載,涪陵有一刁斗銘,上面的銘文就是張飛所寫。而張飛所佩戴的刀以及立馬銘上的字,也都是張飛所銘刻。元代畫家吳鎮曾作詩對張飛的書法進行了高度評價,說魏國的鐘繇、吳國的皇像在書法上的造詣恐怕都難及張飛。

  除了書畫之外,文學上,張飛還會作詩賦,他迅游真多山時,有感而發,寫下了《真多山遊記》。雖然,張飛的詩賦以文字形式流傳了下來,但是,他所畫的美人及書法真跡卻已失傳,立馬銘等銘文也因為年代久遠而被損毀。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張飛被封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進封西鄉侯。同年六月,劉備為關羽報仇,出兵伐吳,因張飛敬愛君子但從不體恤士卒,劉備告誡張飛:「你經常鞭打健兒,但之後還讓他們在你左右侍奉,這是取禍之道。」

  果然,張飛臨出兵前,被其麾下將領張達等人謀殺,並帶張飛的首級去投奔孫權,張飛軍營都督送表給劉備,劉備聽后不由得嘆道:「噫!飛死矣。」蜀後主劉禪於公元260年追謚張飛為桓侯。

  有關張飛的歇後語,更是形象直觀、比喻恰當、耐人尋味:

  張飛遇李逵——黑對黑

  張飛繡花——粗中有細

  張飛討債——氣勢洶洶

  張飛上陣——橫衝直撞

  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張飛接吻——有兩把刷子

  張飛扔雞毛——有勁難使

  張飛賣豆腐——人硬貨不硬

  張飛的媽媽——無事生非(吳氏生飛)

  陳壽評價道:「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公元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並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蜀車騎將軍西鄉侯張飛」。同時代被列入廟享名單的只有關羽、張遼、周瑜、呂蒙、陸遜、鄧艾、陸抗。

  公元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張飛。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張飛亦位列其中。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1 16: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