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他信兄妹訪京彰顯中國外交的情和義(組圖)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鳥兒不早起 發表於 2014-10-30 09: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你是一個大國,毫不自私傲慢,待人謙遜有禮,不論大小,平等相待。」

  這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柬埔寨前國王西哈努克在他為中國創作的一首歌曲《懷念中國》中的一段。這與其說是外國友人對中國的深情厚誼,還不如說是中國在半個多世紀對外關係實踐中重情重義的真實寫照。

  10月下旬,泰國前總理他信和前總理英拉兄妹攜家人到訪北京。英拉將她家人遊覽長城和參觀北京景點的諸多照片上傳到她個人的「臉書」中,讓無數喜歡或關心他們的網友感受到了一種特別的親切和溫馨。雖然此時的北京仍然瀰漫著霧霾,但從照片看他信兄妹及家人的心情顯得非常不錯。

  


  

  

  

  

  
   在其離開領導崗位或退位之後,中國仍然以禮相待、以情相待的外國政要,遠遠不止西哈努克國王以及他信和英拉兩位總理。包括那些曾經的政要在內,中國方面稱之為「老朋友」或「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的外國友人的名單很長很長。他們分佈在世界五大洲100多個國家。有的在山水相連的東南亞國家,有的在一衣帶水的日本,還有的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和加拿大以及萬里之遙的歐洲和非洲各國。在這些人士中,新加坡的李光耀、美國的基辛格和德國的施密特三位可能是外國政要中與中國接觸最多的。他們三位在位前後分別數十次訪問中國,都有機會見到自毛澤東以來的中國歷屆領導人。時至今日,他們雖年事已高,但仍然關心中國的發展,不時就中國的各方面問題發表見解。

  


  

  

  
    古人云: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去則傾;以權相交,權失則棄;唯以心相交,方成其久遠。

  如何對待已不在領導崗位的前外國政要,各國多有不同的做法。有的國家是以「利」字當頭,人一走茶就涼。而中國則善待那些曾經為發展兩國關係做出過貢獻的「老朋友」,並形成了傳統。眾所周知,中美關係的突破是從「乒乓外交」開始的。其實,在此之前,中國已經有了「圍棋外交」和「足球外交」等其他民間和官方交往形式。通過這樣的交往,中國既推動了相關國家之間關係的發展,同時也增進了領導人之間的個人友誼以及兩國人民對於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早在上一世紀5-60年代,中國就十分重視發展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其中中緬關係堪稱典範。50年代中期,中緬共同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60年代初期,兩國和平解決了邊界問題。1963年,作為外長的陳毅元帥隨劉少奇訪問緬甸,在緬甸西海岸海濱休養地額不里與時任總理的吳奈溫一起打了一場即興的足球比賽,成為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話。還在1957年的時候,陳毅元帥為讚美中緬胞波情誼寫下「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彼此情無限,共飲一江水」的膾炙人口的詩句。1985年,已經不再擔任緬甸總統的吳奈溫應鄧小平邀請來華訪問。鄧小平在釣魚台國賓館對這位緬甸前領導人說,「你是我們的老朋友,歡迎你過一段時間再來走走親戚,看看中國有沒有新的變化,看我們的經濟體制改革是否成功。」吳奈溫這位「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在在位之時和退位之後先後10多次來華訪問。

  在大千世界,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很難總是維持著一種穩定的狀態。它會受到諸如國際格局、大國干預、政權變更或國家政府領導人更替等多重因素影響。能夠長久決定國家之間關係走向的,不完全是經濟利益或經濟聯繫,也不完全是意識形態或價值觀的相同或相似,而更可能是兩個國家之間歷史文化和種族的聯繫,尤其是兩國人民之間感情的基礎。在這個意義上,對人的感情的「投資」是不可以小覷的,即所謂「金錢有價而情義無價」。

  進入21世紀后,個別曾經與中國有著不錯關係的國家,或因大國介入,或因經濟和安全利益需求的考慮,漸漸疏離而捨近求遠。這些變化或許讓人感到些許寒意。然而,不用太過擔心,這就像海水有漲潮和退潮一樣,國家之間關係不可能總是處在亢奮狀態。應當相信,人民之間感情的基礎終將在國家之間關係的發展中發揮作用,而這樣的作用從長遠看是其他別的因素所無法比擬的。況且,中國在改進和發展與他國的關係過程中不僅僅有重情重義的優勢,而且也有了越來越強大的經濟影響力。時間無疑在中國這一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6: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